胡宗仁,田小英,封 敏,黨海濤,劉 敏,楊賢云,王祥剛,何清湖
(1.湖南醫(yī)藥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2.湖南省懷化鶴城懷仁中醫(yī)醫(yī)院,湖南 懷化 418000)
侗醫(yī)學具有悠久的歷史及豐富的臨床實踐,其包括五位一體觀(天、地、氣、水、人),七氣(熱、涼、平、收、退、補、散)六味(酸澀、苦、辣、香、淡、甜)藥性理論,四診法(看、摸、算、劃),十綱辨病理論(玄、象、內、外、冷、燙、強、弱、血、氣),五大治則(冷病熱治、熱病冷治、虛病補治、水病消治、毒病排治),六大治法(表散、補虛、收止、順排、退毒、打趕),這些都是獨具特色的侗醫(yī)學理論[1]。
侗醫(yī)善用外治法治療疾病,尤其是各類骨關節(jié)疾病[2]。透皮指療術是一種通過指壓、刮痧痛點,并配合特定藥液發(fā)泡及膏藥敷貼的具有鮮明侗醫(yī)藥特色的湘西民間療法,其具有較好的活絡止痛、舒筋健骨的功效,常用于治療各類骨關節(jié)疾病。本文介紹透皮指療術操作方法、作用機制及運用范圍,并列舉驗案1則。
接受透皮指療術治療時,患者需避免空腹、飽腹或飲酒,育齡期女性需避開生理期。治療器具包括治療床或治療椅、刮痧板、脫脂棉、醫(yī)用膠帶、防水貼、棉簽、棉球等;治療藥物包括骨消刺液及麝香壯骨膏。
1.1 按揉痛點 按揉痛點是透皮指療術的第一步,也是保證療效的關鍵。術者首先用拇指指目垂直用力按壓患者疼痛部位,沿患者疼痛區(qū)域自上而下、從左到右反復多次按壓,尋找酸、麻、重、脹最明顯的部位,即痛點。尋找痛點時,拇指按壓力量宜重不宜輕,以患者耐受為度。按壓期間需與患者密切溝通,確保痛點位置準確。找準痛點后,術者用拇指指目或指腹用力按揉痛點10 min左右,按揉順序為從中間至四周,依次按揉各痛點,以痛點區(qū)域內形成明顯的按壓痕跡,有少許體液滲出為止。若體表無明顯痛點,則不適宜采用本療法。
1.2 刮痧痛點 按揉痛點后,用刮痧板或其他刮痧工具刮擦整個痛點區(qū)域10 min左右,刮拭的力度適當,以患者耐受為度,將痛點部位皮膚刮紅,以進一步加強刺激。
1.3 藥液發(fā)泡 透皮指療術須配合湘西特有的骨消刺液進行藥液發(fā)泡治療。骨消刺液為秘傳侗藥制成的自制藥液,由具有祛風通絡、化瘀止痛、補腎強骨等功效,以及發(fā)泡作用的侗藥制成,其中不乏湘西地區(qū)特有的侗藥。藥液發(fā)泡首先用骨消刺液濕潤棉球,以拇指指目壓住棉球,在痛點處反復擦拭,直至痛點區(qū)域皮膚周圍形成明顯黑圈,圈內泛白或呈暗黑色為止,藥棉干澀后應及時補蘸藥液,通常1個痛點需要治療1 h左右,藥液用量約為10 m L。在治療過程中可休息2次,每次休息10 min左右。
1.4 敷貼膏藥 藥液發(fā)泡后,應用麝香壯骨膏(河南羚銳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63568)貼敷痛點以保護創(chuàng)面。術后第1周,每日早晚各更換膏藥1次,術后第2周,每日更換膏藥1次。更換膏藥時可用醫(yī)用棉簽拭去創(chuàng)口的分泌物。皮膚結痂后停止貼敷。貼敷膏藥期間,飲食宜清淡,禁酒,避免食用竹筍、公雞、牛肉、狗肉、海鮮等發(fā)物及辛辣刺激食物。本療法為有創(chuàng)療法,術后治療區(qū)域皮膚可出現(xiàn)滲液、化膿、疼痛、瘙癢、紅腫等現(xiàn)象,皮膚愈合后會形成一定的瘢痕。
(1)取穴原則,以痛為腧 透皮指療術遵循“以痛為腧”的取穴原則?!鹅`樞·經筋》載:“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腧?!薄饵S帝內經靈樞集注》云:“以痛為腧者,隨其痛處而即為其所取之腧穴也。”由此可見,作為疼痛性疾病的取穴規(guī)律,“以痛為腧”早在《黃帝內經》時代就已被提出。痛點,即經絡氣血不通之處,是疾病在外部反映。選取痛點作為施術點指壓按揉,力量直達病灶,定位精準,對緩解疼痛有較好療效[3]。
(2)外治內用,通經活絡 慢性疼痛患者多見痛處喜溫喜按。透皮指療術所用的點按法在調節(jié)陰陽平衡、調和營衛(wèi)氣血、溫經散寒止痛、行氣化瘀通絡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4]。按揉痛點時,力量可深入筋骨,使突出物回縮,骨節(jié)有序,恢復筋骨平衡。同時,指按法與皮膚接觸面積較小,以指代針,可松解經筋結點。
(3)手法產熱,熱可鎮(zhèn)痛 透皮指療術的按揉手法是在固定部位持續(xù)重力按揉,可使痛點處有灼熱得氣之感?!端貑枴づe痛論》載:“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庇纱丝梢?古代醫(yī)家早已發(fā)現(xiàn)推拿手法可以產熱,“熱氣”具有舒筋通絡、活血祛瘀的作用,使不通之處通暢,故按法有通經活絡止痛之效[5]。
(1)活血通絡,引痧外出 刮痧療法通過刺激痛點皮膚經絡,達到活血通絡的作用。刮痧本是治療痧證的特效療法,相關研究表明,刮痧療法對頸椎病、腰肌勞損等疼痛性疾病療效顯著[6-8]。不通則痛,“瘀”是導致疼痛的主要原因。刮痧療法可以疏通經脈,引瘀外出,使皮膚出現(xiàn)“痧”象,即皮膚潮紅、紫紅或暗紅,伴有粟粒狀紅點、瘀斑,從而達到“排瘀”的效果[9]。如《痧脹玉衡》載:“若痧在肌膚,當刮即刮。痧在血肉,當放即放?!?/p>
(2)痧后用藥,促藥吸收 除刮痧療法本身的作用外,刮痧可使皮膚毛孔及經脈開張,能促進后續(xù)骨消刺液及膏藥的藥力直達病灶,提高藥物療效[10]。
(1)得瘡化膿,起泡則愈 發(fā)泡療法是一種將具有刺激性的藥物涂敷于穴位或患處,使患者皮膚潮紅甚則發(fā)泡、化膿而發(fā)揮療效的療法,可用于治療各類骨傷科慢性勞損性疾病及外傷后遺疼痛。在透皮指療術中,刮痧后即用蘸有骨消刺液的棉球擦拭痛處進行發(fā)泡治療。發(fā)泡療法強調得瘡化膿,起泡則愈,如《黃帝明堂灸經》載:“凡著灸療病,歷春夏秋冬不效者,灸炷雖然數足,得瘡發(fā)膿壞,所患即瘥。如不得瘡發(fā)膿壞,其疾不愈。”中醫(yī)認為,得瘡化膿是發(fā)泡療法取得療效的關鍵,如《醫(yī)宗金鑒》言:“灸后艾疤發(fā)作時,膿水稠多,其病易愈?!薄缎∑贩健份d:“灸得膿壞,風寒乃出,不壞則病不除也?!卑l(fā)泡療法可以給邪氣以出口,并利用發(fā)泡藥物的溫辛走竄之性引邪外出。相關研究表明,發(fā)泡療法能降低膝骨關節(jié)炎患者血清P物質濃度,改善關節(jié)疼痛[11]。
(2)局部用藥,直達病所 透皮指療術所用的骨消刺液不僅有發(fā)泡作用,還有藥物的外治作用。清·吳師機在《理瀹駢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惫窍桃核盟幬锒酁樾料阕吒Z、溫熱發(fā)散之品,以溫補為主,補瀉兼施,向內能逐瘀散結、活血行氣、祛風除濕,向外能發(fā)泡排膿、引邪外出。內外結合,共奏祛病止痛之功。透皮指療術是先通過刮痧療法使經脈開張,再用蘸有骨消刺液的藥棉擦拭痛點,形成兩種刺激,一是不斷加深的創(chuàng)面刺激,有助于發(fā)泡;二是骨消刺液在創(chuàng)面形成強烈的藥物刺激,有助于藥物吸收。一方面,該療法能夠調動機體正氣,以調整局部陰陽平衡,使經絡通暢、氣血平調;另一方面,藥液中的有效成分能直達病變組織,發(fā)揮其綜合調節(jié)作用[12]。
(1)膏藥敷貼,保護創(chuàng)面 膏藥敷貼是透皮指療術的最后一步,選用麝香壯骨膏敷貼痛點,并定期更換膏藥,直至創(chuàng)面愈合。膏藥對創(chuàng)面有物理保護的作用,可促使創(chuàng)面快速愈合,具有良好的皮膚用藥安全性[13]。
(2)中西合用,藥效更佳 麝香壯骨膏是一種祛風濕止痛膏藥,主要成分包括八角茴香、山柰、生川烏、生草烏、麻黃、白芷、蒼術、當歸、干姜、人工麝香、薄荷腦、水楊酸甲酯、硫酸軟骨素、冰片、鹽酸苯海拉明、樟腦等。麝香壯骨膏中既有中藥組分,又包含西藥組分,中藥組分有祛風除濕、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之功,西藥組分則有消炎鎮(zhèn)痛之效[14]。通過將膏藥敷貼于患處,其有效成分可直達病灶,助骨消刺液發(fā)揮更好的療效。
透皮指療術主要適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經痛、膝骨關節(jié)炎、滑膜炎、網球肘及陳舊性外傷等慢性骨關節(jié)病。在施術前要進行詳細問診,了解患者一般情況、主訴、現(xiàn)病史、既往史等內容。當患者存在以下情況時禁用:合并嚴重的高血壓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腦卒中急性期等心腦血管疾病者;合并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合并各種急、慢性傳染病及感染性疾病者;合并結核性骨關節(jié)病變者;合并血小板減少癥、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有出血傾向的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摔傷、扭傷、撞傷、骨折等外傷急性期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合并惡性腫瘤所致的骨關節(jié)疾病者;年老體弱者;骨密度嚴重不足者;合并蕁麻疹、濕疹等皮膚病患者;患處皮膚存在感染或創(chuàng)傷者;存在疼痛表現(xiàn)但無明顯體表痛點者。情況不明者,可先行相關檢查以判斷病情。經患者知情同意后,方可進行透皮指療術。
患者,男,52歲。主訴:腰部疼痛兩年余,加重1周。病史:患者2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腰部疼痛,伴腰部功能活動受限,活動時疼痛加劇,接受對癥治療后癥狀好轉,1周前癥狀加重??滔掳Y:腰部疼痛明顯,腰部向左側彎曲,患者不能直立,直立后疼痛加劇,雙下肢無放射性疼痛、麻木。查體:脊柱無畸形,腰部明顯向左側彎曲,被動直立,L3~4、L4~5、L5~S1椎間隙存在明顯壓痛,腰3、4、5棘突兩側輕度壓痛,兩側臀部肌肉無明顯壓痛,余無明顯異常。西醫(yī)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yī)診斷:腰痛。治療:行透皮指療術治療,在患者腰部共發(fā)現(xiàn)3個壓痛點。治療后第1日,腰部疼痛及腰椎功能活動受限有一定好轉,腰部能夠直立,自覺腰部創(chuàng)面皮膚疼痛明顯,余無明顯異常。治療后第3日,腰部創(chuàng)面皮膚疼痛較前減輕,余無明顯異常。治療后第4日,腰部疼痛及腰椎功能活動受限均明顯好轉,腰部創(chuàng)面皮膚疼痛較前明顯好轉,余無明顯異常。治療后第10日,腰部疼痛及腰椎功能活動受限均明顯好轉,腰部創(chuàng)面無明顯滲液及膿性液體流出,創(chuàng)面無明顯疼痛,雙下肢無放射性疼痛麻木,各關節(jié)功能活動均無明顯異常。治療后1個月電話隨訪,患者自訴腰部疼痛和腰部功能活動受限癥狀已消失,腰部能夠直立,腰椎活動自如,余無明顯異常。
按語:患者為中老年男性,兩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腰部疼痛,結合病史及查體,初步判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且在L3~4、L4~5、L5~S1椎間隙找到明顯壓痛點,為透皮指壓術適應證之一。按揉手法可以調整腰椎平衡,刮痧可以促進藥物快速吸收,骨消刺液外用后進行膏藥敷貼,有類似中藥封包的作用,可激發(fā)臟腑機能,同時使病灶部位邪氣外出,體現(xiàn)了侗醫(yī)學“退毒”治法,膏藥具有祛風通絡、行氣活血止痛等功效。諸種療法共同作用,最終達到扶正固本,祛邪外出,恢復腰椎平衡的目的。
透皮指療術作為一種具有鮮明侗醫(yī)藥特色的外治療法,通過指壓、刮痧痛點,并配合特定藥液發(fā)泡以及膏藥敷貼,具有較好的活絡止痛、舒筋健骨功效,在湘西地區(qū)廣泛流傳。由于透皮指療術存在治療時間較長,術后皮膚形成瘢痕等不足,影響患者接受度。如何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減少患者痛苦及瘢痕形成是透皮指療術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一方面可以積累經驗,做好臨床觀察,探究最適宜的刺激量,以確保最佳治療效果;另一方面可內服中藥促進發(fā)泡,從而減少發(fā)泡藥物的使用量。治療后期也可以使用一些中藥軟膏以加快創(chuàng)面恢復,從而減少瘢痕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