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外語教育課程思政研究
      ——價值意蘊、邏輯體系與實施路徑

      2022-12-16 10:06:17李理
      教育教學論壇 2022年42期
      關鍵詞:外語跨文化思政

      李理

      (三江學院 外國語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0)

      2020年,教育部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人才培養(yǎng)的應有之義,更是必備內(nèi)容[1]。

      外語教育開展課程思政具有天然優(yōu)勢。首先,語言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文化,語言背后涉及文化價值觀念的傳遞及國際話語權的掌控。全球化時代,外語是跨文化交際的重要工具,在國際合作、科技商務、文化交流方面,外語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首先,課程思政關系到民族文化保鮮保質(zhì)的問題;外語專業(yè)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關系到國家信息安全、文化競爭力的重要議題。其次,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語言訓練可強化學生的思辨能力、比較思維及批判意識。外語教育具有工具性教育價值、人文性教育價值、國際性教育價值[2]。

      一、課程思政在外語教育中的價值意蘊

      (一)時代價值

      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及環(huán)境危機、能源危機等問題,已將各個國家聯(lián)成命運與共、休戚相關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從國際層面而言,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俄烏戰(zhàn)爭等巨變之下,外語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應符合民族與國家利益、勝任時代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球治理人才培養(yǎng)的系統(tǒng)論述確立了外語教育的根本目標和改革方向。課程思政賦予外語教育以重要的時代價值,培養(yǎng)具備參與全球治理能力和領導能力的國際化人才[3]。

      從國家層面而言,我們正處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交匯點上。改革開放以來,外語類人才流失嚴重,大量人才輸出不啻為“為他人作嫁衣裳”。除了經(jīng)濟因素,價值觀念的西化滲透是深層原因。唯有在課程思政指導下,外語教育才能完成歷史使命承擔歷史責任,培養(yǎng)一大批扎根中華大地、具有全球視野與世界眼光的外語人才。

      從個人層面而言,如何以構建中國夢為導向,實現(xiàn)個人的社會價值,避免迷失在多元文化及價值觀的混亂之中,需要課程思政的精神指導與價值觀的塑造。

      綜上所述,這三個層面的時代背景,決定了課程思政融入外語教育中的時代緊迫性與必要性。

      (二)國家安全價值

      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信息安全與文化安全在國家安全中的重要性逐步上升。信息安全指在從事對外傳播活動過程中,不得泄露國家機密與重要信息。外語類人才中發(fā)生的間諜罪就是值得警惕的反面教材。外語類人才日后將從事外事、外貿(mào)等工作,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支撐,容易迷失自我甚至發(fā)生思想質(zhì)變。以課程思政作為外語專業(yè)課程體系的精神鏈,能夠?qū)Υ髮W生的價值觀念予以正確的引導,促使大學生自發(fā)地愛國、自覺地抵制不良思想傾向。

      文化被稱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關涉一個國家的影響力、民族向心力與凝聚力。文化安全是國家政權和社會制度得以維護和發(fā)展的基礎。外語教育唯有在課程思政指導下,建立文化自信,才能從根本上確保外語人才自覺維護國家文化主權,積極認可與肯定本民族的文化價值,從而以平等自尊的態(tài)度與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進行跨文化交際。

      (三)理論價值

      課程思政在外語教育中具有核心的理論指導價值。如果把外語教育比喻成一臺車,聽說讀寫譯就好比是車的硬件設施,課程思政則是外語教育的方向盤與導航儀。過去我們注重的是專業(yè)技能的訓練,圍繞如何提高學生的外語專業(yè)能力進行課程設計。而在實際操作中,如果方向盤失靈、導航儀出錯,即便再好的硬件也不能阻止翻車。課程思政發(fā)揮著方向盤與導航儀的作用。在一個文化日趨多元化、青年群體普遍出現(xiàn)身份認同的混亂時代,課程思政的核心價值觀是外語類學生在日后的職業(yè)生涯中,面臨跨文化交際與境外誘惑的條件下,能夠保持方向正確性的重要思想保障。

      二、課程思政在外語教育中的邏輯體系

      (一)外語技能與文化自信的邏輯統(tǒng)一

      聽說讀寫譯語言基本功是外語專業(yè)的看家本領。與此同時,更需要強調(diào)的是:語言是思想文化、價值觀念的載體;外語教育既要通曉語言又要通曉語言背后的國家特點、文化差異。離開民族文化談外語技能訓練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根之木;離開文化自信談外語技能訓練就會完全背離外語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失去外語教育的靈魂。

      文化自信代表了對本民族文化的尊崇和認可,代表著文化主體對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和堅定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4]。中國在崛起過程中,用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逐漸形成了獨特的中華文明。中國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功,讓中華民族從百年屈辱史中,建立起了文化自信。外語專業(yè)學生唯有在文化自信基礎上,才能積極地敞開胸懷,與其他文明平等展開交流對話,積極接納其他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

      (二)國際視野與家國情懷的邏輯統(tǒng)一

      如果說家國情懷是根,那么國際視野則是枝葉。國際視野決定著思考與解決問題的格局與維度,家國情懷決定著思考與解決問題的價值導向與靈魂歸屬。

      國際教育以世界為課本。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在全球核污染等環(huán)境危機中,提出了許多重大跨國際的議題;人類在面對“共生共存”的挑戰(zhàn)時,如何協(xié)調(diào)各方力量,進行跨國界治理,需要具備國際視野,運用智慧積極應對。

      家國情懷是愛國主義的自然流露,是為國家、為地方發(fā)展服務的社會責任心,是關注中國聲音與中國國際影響力,為中華民族謀福利,為萬世開太平的拳拳赤子心。

      外語教育應該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熱愛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加深對中國歷史與當代中國的理解,認同、內(nèi)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中國特色文化現(xiàn)象的外語表達方式深植課程教學,讓學生領會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自覺維護國家利益,自覺抵制外國文化的消極影響,認識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的相融相異之處,有導向地培養(yǎng)外語專業(yè)學生具有強烈的民族文化意識與廣闊的國際視野。

      三、課程思政在外語教育中的實施路徑

      (一)調(diào)整培養(yǎng)目標

      在國際風云巨變之下,在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外語類專業(yè)培養(yǎng)的人才如何符合民族與國家利益,如何勝任時代的要求,承擔新的歷史使命?圍繞民族復興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核心目標,在課程思政理論指導下,以課程思政為精神鏈,重新設置課程體系。在傳統(tǒng)的“聽說讀寫譯”輸入性技能訓練基礎上,提升跨文化交際綜合素質(zhì),致力于培養(yǎng)外語類復合型人才,以中國文化價值觀的文化輸出為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以符合國家利益及國家文化建設為最高目標。用強大的國家語言能力建構全球話語能力,充分表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大同理想,是實現(xiàn)人類永久和平的理想之方,需要外語教育培養(yǎng)更多具有全球話語能力、能參與全球治理、堪當國家建設和民族復興大任的優(yōu)秀高級人才[3]。

      外語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通常以語言、文學、翻譯、商務等方向為導向,注重扎實的外語語言基礎與嫻熟的外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鑒于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傳遞思想與價值觀念的工具,本文在課程思政理論指導下,提出對外語專業(yè)教育培養(yǎng)目標進行與時俱進的革新,建議如下:初級目標為具有嫻熟的外語聽說讀寫譯語言基本功;中級目標為具有跨文化交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高級目標為具有全球視野、家國情懷,能用外語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為促進民族文化影響力,成為具有民族文化自信的傳播者。

      隨著國際地位和文化影響力的日益提升,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外語教育需要培養(yǎng)大量兼具國際視野與中國情懷,能在國際舞臺上傳播中國聲音、講述中國故事、貢獻中國智慧、輸出中國文化的復合型外語人才。

      (二)融合思政元素及互動辯論式課堂

      在課程教學中挖掘思政元素,鼓勵學生勇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關注現(xiàn)實社會與國際形勢,使學生感受到課堂知識的時效性,體驗到知識解惑的力量,從而產(chǎn)生學習的價值感?;愚q論式教學模式將大大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專業(yè)核心課程“英語國家概況”中,有關英美歷史的章節(jié),涉及北約與冷戰(zhàn)思維的知識點,聯(lián)系當下的俄烏戰(zhàn)爭,學生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并通過拓展閱讀獲取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加深對國際形勢的認識,從而深刻理解了北約固守冷戰(zhàn)思維對世界和平造成的巨大危害。通過對英國殖民歷史的學習,過渡到如何理解現(xiàn)今世界秩序中新形式的“隱性殖民”:如美國以美元為全球結算貨幣的金融殖民。有關西方社會簡介的章節(jié)中,在對西方個人主義及自由、人權等概念的了解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比較思維,通過收集具體案例,展開對比研究。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各國應對措施的比較研究中,學生明顯意識到西方所謂的個人主義在應對公共危機時的散漫無序、組織無方,認識到在西方政府對生命漠視之下,所謂的人權,如同無根之萍,何其脆弱。與此同時,中國的動態(tài)清零和全民配合防疫真正體現(xiàn)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及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為制度自信提供了生動鮮活的教材。在《英美法律與行政管理》章節(jié),學生對困擾美國的槍支問題展開了廣泛討論,深刻認識到所謂的自由,如果離開了正確的導向與合理的法律框架,即可能淪為人人自危的恐怖。此外,在“跨文化交際”這門專業(yè)核心課程中,鼓勵學生在了解跨文化交際原則的基礎上,展開東西文化個案的對比研究,學生的文化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釋放,表達了對中國傳統(tǒng)服裝、器具、樂器,以及各民族生活方式與特色文化的喜愛,結合舞蹈、服飾、圖文并茂地爭相介紹家鄉(xiāng)與民族文化,使得課堂展示出文化自信的青春活力。與西方文化標榜的“多元化”相比,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與豐富多彩在學生的文化尋根活動中鮮明呈現(xiàn)。教師也深刻體會到,堅持文化自信的外語教育,才能正確引導學生的價值取向。

      外語教學尤其要重視語音語調(diào)的模仿。筆者建議加大新視頻材料的使用,推廣線上視頻資料分享與線下互動討論相結合的有效學習模式。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及時更新視頻材料,恰當?shù)剡\用熱點文化議題,以此來融合教材內(nèi)容與思政元素。

      此外,課堂互動部分有步驟地采用presentation的形式,能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參與選題、文獻閱讀、PPT展示來促進專題研究,通過從“學生—講師”的角色轉(zhuǎn)換,從專題研究的經(jīng)驗中獲得學習的能動性與自主性。這種成功的學習經(jīng)驗又反過來強化學生的學習驅(qū)動力。在筆者的教學實踐中,堅持讓學生參與專題研究報告的第二學年,學生開始發(fā)揮驚人的領悟力與思辨力,能夠從文化比較思維角度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展示了對文獻進行閱讀理解、深挖和研究的綜合能力。

      (三)外語媒體實驗室

      外語教育應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媒介素養(yǎng),開設社交媒介使用課程,引導學生實現(xiàn)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即使用語言以推動和促進文化交流。

      新生代是網(wǎng)絡傳播時代的主力軍,也是網(wǎng)絡文化的消費者與創(chuàng)造者。大學生思維活躍,對外界信息充滿好奇,富有創(chuàng)造性。在網(wǎng)絡青年文化的推動下,他們往往蘊藏著強烈的文化表達欲望與情感表達訴求,有參與社會事務的激情與探索精神。如果善加引導,這股新生力量可以催生出一系列優(yōu)秀的文化作品及跨文化作品。草根層面的文化輸出,連鎖效應強,更容易發(fā)揮其親民性與廣泛滲透力。比如李子柒個人短視頻在YOUTUBE上掀起了一股全球“中國熱”,漢服與民樂愛好者在法國街頭義演吸引了數(shù)百萬法國粉絲,等等,都是非常成功的跨文化交際案例,促進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揚,使更多的國際友人自發(fā)愛上中國文化。

      相比于傳統(tǒng)的文字傳播,今天的年輕人更熱衷于以短視頻、社交媒體來表達文化訴求。因此,筆者結合課堂教學實踐提出,在傳統(tǒng)的聽力、語音電教室基礎上,外語專業(yè)教育應該增設媒體實驗室,媒體實驗室功能包括:學習經(jīng)典的文化輸出案例,以提高外語專業(yè)學生的文化自信、文化意識及媒介素養(yǎng);帶領學生以申報選題、集體創(chuàng)作的形式,嘗試制作微視頻文化作品,以促進提高媒介操作能力與語言實際運用能力;鼓勵學生在文化輸出上,主動走出去、走向世界,以雙語傳播者的身份,用外語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廣中國智慧。從而在社交媒體的使用過程中,增強外語語言實際運用技能,增強文化自信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

      結語

      本研究從外語教育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邏輯體系與實施路徑三個層面系統(tǒng)分析了課程思政所具有的時代價值、國家安全價值、理論價值,論述了外語技能與文化自信的邏輯統(tǒng)一,國際視野與家國情懷的邏輯統(tǒng)一。在實施路徑上,探討了如何開展案例比較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與比較思維;如何挖掘具體的課程思政元素,實現(xiàn)課程思政與教學內(nèi)容的有機融合。在此基礎上,筆者進一步提出外語人才培養(yǎng)目標需要進行與時俱進的方向性調(diào)整。提出了如何從傳統(tǒng)聽說讀寫譯的輸入性技能訓練,向文化價值觀對外傳播的文化輸出方向進行跨文化交際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的轉(zhuǎn)變,為符合國家利益與國家文化建設及對外宣傳的目標服務,為培養(yǎng)外語類復合型人才,增設外語類媒體實驗室,讓外語類人才能夠在自媒體與社交媒體時代,發(fā)出中國聲音,講述中國故事,展示富有活力的中國文化,成為與時代一起前進的愛國主義實踐者與傳播者。

      猜你喜歡
      外語跨文化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思政課“需求側(cè)”
      當代陜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當代陜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外語教育:“高大上”+“接地氣”
      海峽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3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大山教你學外語
      大山教你學外語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略阳县| 孙吴县| 饶阳县| 莱芜市| 萝北县| 威宁| 东乌珠穆沁旗| 水城县| 长春市| 嘉荫县| 鹤峰县| 公安县| 镇康县| 神池县| 宜昌市| 年辖:市辖区| 福鼎市| 绥芬河市| 兴国县| 定西市| 张家港市| 乡城县| 阿克| 伊宁市| 鄯善县| 泰来县| 勃利县| 佳木斯市| 大庆市| 南华县| 连南| 安吉县| 太原市| 万全县| 乌鲁木齐市| 宜兰县| 孟村| 彝良县| 江津市| 普宁市|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