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巧建,潘洪喜,王應杰
淮安市淮安醫(yī)院麻醉科,江蘇 淮安 223200
食管癌是消化內科常見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高且致病因素尚未明確,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目前,臨床中針對心肺功能良好、機能狀態(tài)正常等早中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療以食管癌根治術應用較廣,能夠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周期,提升治療效果[2-3]。但由于食管癌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性,術后疼痛可能會遷延患者的恢復時間,因此合理選擇術后鎮(zhèn)痛藥物對降低患者術后應激性創(chuàng)傷、促進患者恢復具有積極的作用。臨床中麻醉藥物選擇性較多,鎮(zhèn)痛強度存在差異。相關研究[4-5]提出,右美托咪定可通過激活α2-腎上腺素受體發(fā)揮強效鎮(zhèn)痛效果;布托啡諾是阿片受體部分激動劑,主要通過激動K1受體發(fā)揮鎮(zhèn)痛活性,且鎮(zhèn)痛作用是嗎啡的數倍,常作為臨床中的強效鎮(zhèn)痛藥,可有效減輕患者術后疼痛反應,提升患者術后鎮(zhèn)靜效果。但上述兩種藥物聯合應用于食管癌術后鎮(zhèn)痛的研究較少,臨床鎮(zhèn)痛效果尚無統一定論,本研究欲探究上述兩種藥物聯合在食管癌術后靜脈鎮(zhèn)痛的效果,現選擇淮安市淮安醫(yī)院麻醉科接診的62例食管癌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F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2020年1月—2022年11月淮安市淮安醫(yī)院麻醉科收治的62例食管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納入標準:符合食管癌臨床診斷,均行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美國醫(yī)師協會麻醉分級I~II級,病歷資料完整。排除標準:術前尿潴留嚴重,精神病或嚴重意識障礙,心臟系統疾病,無鎮(zhèn)靜類或精神類藥物濫用史。按照麻醉方案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1例,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6∶15;年齡46~76歲,平均年齡(61.27±3.24)歲;身體質量指數(22.37±0.73)kg/m2;病理分期:I期12例、II期19例。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7∶14;年齡47~75歲,平均年齡(61.32±3.28)歲;身體質量指數(22.57±0.81)kg/m2;病理分期:I期15例、II期1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兩組患者術前均禁飲禁食8 h,術前30 min用阿托品0.5 mg+魯米那鈉0.1 g肌注,靜脈注射芬太尼6μg/kg+丙泊酚2.5 mg/kg+羅庫溴銨0.9 mg/kg誘導麻醉。插入雙腔管,維持通氣頻率及潮氣量分別為12次/min、10 mL/kg。于患者側臥位后以纖支鏡固定雙腔管。切皮進胸前改為單肺通氣,呼吸頻率及潮氣量分貝維持14~16次/min、6 mL/kg。靜脈輸注瑞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2μg/kg麻醉維持??刂剖湛s壓為100~140 mmHg(1 mmHg=0.133 kPa)。于手術結束前30min經頸內靜脈連接鎮(zhèn)痛泵,對照組將右美托咪定200μg溶于100 mL生理鹽水中持續(xù)靜脈泵注,負荷劑量0.2μg/kg·h,鎖定時間15min;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布托啡諾0.2 mg/kg,并以相同方法靜脈泵注。
(1)鎮(zhèn)痛效果:采用Prince-Henry評分分別對兩組患者治療后2 h、4 h及12 h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價,4分為靜躺時疼痛明顯,無法耐受;3分為靜躺時有輕微疼痛,可耐受;2分為靜躺時基本無疼痛,深呼吸有輕微疼痛;1分為咳嗽時疼痛明顯;0分為咳嗽時無痛[5]。(2)術后狀態(tài):采用Ramsay評分對兩組患者術后狀態(tài)進行評價,6分為深度睡眠,呼喚時基本無反應,需手動干預;5分為入睡,呼喚時反應遲鈍;4分為淺度睡眠,呼喚時可快速回應;3分為瞌睡狀態(tài),呼喚時可迅速回應;2分為稍微清醒,可配合醫(yī)護工作;1分為清醒。2~4分為術后理想狀態(tài),術后狀態(tài)理想率=理想病例數/總例數×100%[6]。(3)血清氧化應激指標比較:術后即刻及術后48 h,分別采集患者外周靜脈血,加入離心機3 500 r/min離心分離10min后,取上層血清樣本,采用酶聯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auperoxide sismutase,SOD)水平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檢測儀器:愛康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URANUSAE288全自動酶標儀。(4)不良反應。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整體分析發(fā)現疼痛程度組間、時間及交互作用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2 h疼痛評分高于術后4 h及12 h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4 h疼痛評分高于術后12 h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2 h、4 h及12 h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鎮(zhèn)痛效果情況(±s) 分
表1 兩組患者術后鎮(zhèn)痛效果情況(±s) 分
a表示與觀察組比較,P<0.05;b表示與術后2 h比較,P<0.05;c表示與術后4 h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n=31)對照組(n=31)F組間值F時間值F交互值P組間值P時間值P交互值術后2 h 3.01±0.97 3.19±0.62a術后4 h 2.74±0.82b 3.01±0.79ab術后12 h 2.56±0.71bc 2.86±0.69abc 9.684 11.023 8.679 000
觀察組術后恢復理想狀態(tài)占比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狀態(tài)情況
術后即刻,兩組患者血清SOD及MD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48 h后,兩組患者血清MDA水平均低于治療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48 h,兩組患者血清SOD水平均高于治療前,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清SOD及MDA水平情況(±s)
表3 兩組患者血清SOD及MDA水平情況(±s)
組別觀察組(n=31)對照組(n=31)t值P值MDA(nmol/mL)術后即刻6.63±0.78 6.59±0.77 0.203 0.839術后48 h 4.09±0.61 5.28±0.57 7.936 0.001 SOD(U/mL)術后即刻57.81±4.96 56.31±5.36 1.143 0.257術后48 h 85.71±6.89 74.05±6.74 6.736 0.001
兩組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例(%)
胸腔鏡食管癌根治術雖然手術創(chuàng)口較小,但手術中胸腔鏡等器械易引發(fā)胸部神經及組織等刺激性反應,誘發(fā)炎癥性損傷,從而增加患者術后疼痛感,但患者術后疼痛感過于強烈不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7-8]。故食管癌患者術后給予合適的鎮(zhèn)痛藥物可以提升患者術后鎮(zhèn)痛效果,有利于指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進而提升臨床療效。
右美托咪定作為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以激動脊髓和外周神經α-2腎上腺素受體為主,且具有顯著的封頂效應,能夠有效誘導外周血管收縮,抑制中樞性寒顫,調節(jié)認知感覺,提升患者耐痛閾值,且藥物無明顯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9-10]。布托啡諾為阿片受體部分激動劑,具有較高的脂溶性,鎮(zhèn)痛效果為嗎啡的3.5~7.0倍,可用于緩解患者術后中、重度疼痛[11]。本研究選擇上述兩種藥物聯合靜脈鎮(zhèn)痛,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術后2 h疼痛評分高于術后4 h及12 h評分,兩組患者術后4 h疼痛評分高于術后12 h評分,且觀察組術后2 h、4 h及12 h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近,提示對食管癌患者術后給予右美托咪定聯合布托啡諾靜脈鎮(zhèn)痛,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提升鎮(zhèn)痛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應。相關研究顯示[12],布托啡諾可通過激動κ3受體,同時拮抗μ受體,從而發(fā)揮鎮(zhèn)痛效果。游逸升等[13]研究認為,右美托咪定通過作用于中樞神經的α-2腎上腺素受體,可阻礙兒茶酚胺合成,降低術后胃腸道反應發(fā)生率。觀察組術后恢復狀態(tài)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對食管癌患者術后給予對右美托咪定聯合布托啡諾靜脈鎮(zhèn)痛,可有效改善患者術后恢復狀態(tài)。MDA是生物體內氧化自由基發(fā)生過氧反應后生成的氧化終產物,具有細胞毒性,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機體的氧化損傷程度,隨著MDA表達量升高,提示患者氧化應激創(chuàng)傷增加[14-17]。SOD是一類金屬蛋白酶,為解除游離自由基的氧化而存在,尤其針對術后組織應激創(chuàng)傷、炎癥反應等引起的氧化自由基增加過程,可作為催化劑誘導具有超氧作用的陰離子與氫離子發(fā)生反應生成過氧化氫,進而氫離后轉化為無害物質水單質,隨著其表達量愈高,提升機體氧化應激創(chuàng)傷愈小[18-21]。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48 h后,觀察組患者血清MDA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血清SOD水平高于對照組,表明右美托咪定聯合布托啡諾應用食管癌患者術后鎮(zhèn)痛中,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氧化應激創(chuàng)傷。研究分析,可能與右美托咪定聯合布托啡諾后鎮(zhèn)痛作用協同增強有關。部分研究[22-23]顯示,部分食管癌患者術后由于鎮(zhèn)痛藥物的代謝不穩(wěn)定,可能出現過度中樞抑制等不良反應。右美托咪定及布托啡諾的藥物半衰期均為2~3 h左右,具有較好的藥代動力學,且多數代謝產物均經尿液排出,血漿清除率高。
綜上所述,對食管癌患者術后給予右美托咪定聯合布托啡諾靜脈鎮(zhèn)痛,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術后疼痛程度,降低術后氧化應激創(chuàng)傷,改善患者術后恢復狀態(tài),且未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