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在怎樣的時代?生命到底具有什么樣的意義?人類到底該如何把握生態(tài)與自然的關(guān)系?本期東少薦書為大家?guī)淼氖峭こ霭嬗邢薰揪?、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四部作品,希望小讀者們回溯歷史,感受時代的變遷,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guān)系,在家庭和學(xué)校之外發(fā)現(xiàn)新鮮廣闊的天地,深刻體會個人的成長與時代的變化。
《爸爸的雨花石》
張鷹 ?著
那是一段不該被忘卻的歷史,而我就是歷史的見證者。
我出生在南京的一個大戶人家,哥哥是傭人方媽的兒子。戰(zhàn)爭讓我們的命運聯(lián)系到了一起。中秋節(jié)那天,恰好是我出生一百天,在日本人的轟炸中,我家成了一片廢墟,爸爸也在空戰(zhàn)中遇難。方媽抱著已成孤兒的我,靠打零工艱難度日。在那場大屠殺中,方媽為了救我死去,哥哥抱著我四處逃難……
《親親雀兒山》
王新明 ?著
2017年,誕生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特長公路隧道——雀兒山隧道,打通了川藏交通的大動脈。孩子不再為郵遞員爸爸開車上路而擔心流淚;道班工人終于能回家陪伴家人;失散幾十年的親人終于相見……
本書以真實事件為背景,展現(xiàn)了人們經(jīng)過多年努力打通雀兒山隧道的艱辛與堅持,講述了一群可愛的藏族同胞的命運隨著隧道的開通而改變的故事。
《弄堂深處》
張鷹 ?著
為什么小波一家總在搬家的路上?為什么爸爸媽媽有那么多不可言說的秘密?為什么叔叔阿姨非要跑到環(huán)境艱苦的大山里?這一切問題的答案,還要從1921年的上海說起。
至親相繼離去,小波兄妹在一段曲折的寄居經(jīng)歷后,開始了相依為命的流浪生活……他們起初抱怨父母的事業(yè)讓他們一家遭遇不幸,但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理解了父母從事的那項危險卻有意義的事業(yè),他們也決心要為此奉獻終生。本書講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幾位少年的經(jīng)歷,展現(xiàn)了革命先輩們無私奉獻、勇敢無畏的精神。
《重返曼拉》
王新明 ?著
故事中的一人一象都取材于真實生活。
傣族女孩姆尼朵因從小患孤獨癥而懼怕與人相處,一直將自己囿于閉塞的小世界中。她偶然遇到一只因病被象群拋棄的小野象,并把它救回寨子。之后的五年中,姆尼朵與它一起長大,并成為朋友,而后將它放歸雨林。在與小象相處的時光里,姆尼朵的孤獨癥慢慢康復(fù),最終,她成為了一名守象人,獲得了內(nèi)心深處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