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倩
(徐州工程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徐州 221018)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這些紅色革命精神集中體現了我們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yōu)良作風,是黨百年奮斗重大成就的思想保證,也是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寶貴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讓紅色革命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積極探索新途徑新方法,把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之中,這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是共產黨人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奪取勝利的精神力量與思想保證?!爸袊伯a黨人的精神譜系”這一概念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首次提出的[1],在建黨百年之際,習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之源是偉大的建黨精神[2],在七十二周年國慶之際,黨中央正式發(fā)布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第一批偉大精神[3]。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以建黨精神為源頭,它的形成貫穿黨百年歷史,在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中打下了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鮮明的精神底色;在新中國成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開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初期,黨在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中樹立起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等一座座精神豐碑;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黨為了人民幸福生活,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積累了特區(qū)精神、載人航天精神、青藏鐵路精神等寶貴精神財富;如今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又在開啟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中振奮起脫貧攻堅精神、“三?!本?、絲路精神等精神風貌,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內涵豐富、載體多樣,從不同層面展現了共產黨人崇高理想、堅定信念的寶貴基因,體現了共產黨人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的基本品質,揭示了共產黨人依靠人民、人民至上的價值根基,彰顯了共產黨人艱苦創(chuàng)業(yè)、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是我們黨百年來踐行初心使命,不斷攻堅克難,取得重大成就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蘊含著崇高理想堅定信念的寶貴基因、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忠誠于黨取信于民的基本品質,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生動的內容,也是培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寶貴資源。
崇高理想、堅定信念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靈魂。在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理想”“信念”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如建黨精神中的“堅守理想”,蘇區(qū)精神中的“堅定信念”,長征精神中“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等等,這理想信念包含著為民族獨立、為國家富強,為人民解放的家國情懷。胸懷著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無數的革命先輩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從李大釗、陳延年、到方志敏、楊靖宇,再到董存瑞、黃繼光……,在這些革命烈士身上無不體現了對國家的深厚情感和責任擔當。胸懷著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長征中面對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無數紅軍戰(zhàn)士以非凡的毅力,經歷了血戰(zhàn)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雪山草地,不惜付出巨大犧牲,挑戰(zhàn)人類極限,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勝利完成了兩萬五千里長征,創(chuàng)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都是黨的精神譜系的寶貴基因,時代在不斷發(fā)展變化,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始終不變,把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之中,講好紅色故事,用革命先輩的感人事跡引導大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傳承共產黨人的愛國情懷。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是共產黨人的基本品質,也展現了精神譜系的崇高境界。20世紀60年代在環(huán)境艱難、工具落后的條件下,林縣人民硬是從太行山腰修建了一條“人工天河”,這就是紅旗渠,它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他們用鐵镢、鐵鍬、小推車這些原始的勞動工具,用10年的時間修建紅旗渠這樣的浩大工程,紅旗渠總設計師吳祖太,在接到設計紅旗渠的任務后,不畏艱險,翻山越嶺,進行實地勘測,即使在母親病故和妻子救人犧牲這樣巨大的變故下,仍堅持工作,最后自己也犧牲在紅旗渠建設的第一線。林縣人民在建設這項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工程中,鍛造了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紅旗渠精神,這只是精神譜系中的一個代表,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不懈努力,還形成了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北大荒精神,還有愛國、創(chuàng)業(yè)、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等等,正是靠著這些敬業(yè)奉獻的精神,黨帶領人民將一個一窮二白的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強國,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績,把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之中,要引導當代大學生賡續(xù)這種艱苦創(chuàng)業(yè)、勇于開拓、無私奉獻的敬業(yè)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再展輝煌。
忠誠于黨取信于民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基本品質,體現了他們愛黨愛人民的熾熱情懷。忠誠于黨是心之所系,取信于民是情之所歸。作為精神譜系之源的建黨精神更是強調要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以江姐為代表的一批批視死如歸的革命者在敵人監(jiān)獄中受盡酷刑也永不叛黨,鑄就了紅巖精神,他們不惜生命的目的就是為了國家解放,人民能過上幸福生活。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一大批忘我奉獻的黨員干部和先進模范,為了人民兢兢業(yè)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同全縣干部和群眾一起,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與自然災害斗爭,改變蘭考一窮二白的面貌。人民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根基與血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一貫堅持的優(yōu)良作風??v觀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發(fā)展的歷史中,忠誠于黨取信于民的基本品質是始終不變的情懷,也由此形成了以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一系列精神譜系,把這些精神融入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提高大學生的誠信品質,教育他們要忠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利益,才能把中國的事情辦好。
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蘊含著堅定的理想信仰、豐富的革命精神、良好的精神風貌都是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寶貴資源,把精神譜系充分融入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之中,是新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價值。以精神譜系豐富課堂內容,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陣地;以精神譜系打造實踐主題,深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體驗;以精神譜系創(chuàng)新媒體形式,提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實效,積極探索多種有效途徑,將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之中。
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共同思想內核,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實事求是的精神等等,都是由廣大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培育創(chuàng)造出的中華民族特有的先進文化,都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內含著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優(yōu)質基因,高尚的價值內涵和精神品格。高校思政課堂是承載著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融入精神譜系的優(yōu)質資源,一方面可以使大學生在精神譜系學習中接受其優(yōu)秀的精神啟迪,另一方面也可以豐富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中一批批志存高遠的仁人志士為了國家、為了民族不懈奮斗,他們展現出的雄心壯志和豪情,可以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紅巖精神中展現出革命先烈對革命的堅定信仰,可以教化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信念并努力去實現;通過勞模精神展現勞動模范們孜孜以求勤勉的愛崗精神,培養(yǎng)大學生敬業(yè)奉獻的優(yōu)秀品德;在王杰精神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戰(zhàn)友對他人深厚的情感和友誼,由此引導大學生在自己的人生中與人交往誠信相待,友善相處的原則。以生動、易懂的語言和方式向大學生們傳達精神譜系中的鮮活故事,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課程的興趣,提高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使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都更加豐富,也將增強教師的授課活力,筑牢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陣地,讓大學生在學習中逐步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隨著革命戰(zhàn)爭年代和艱苦創(chuàng)業(yè)時代的遠去,紅色革命精神漸漸變成了一種歷史記憶,對于新時代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生活經歷和他們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已經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些大學生對紅色革命精神無法產生心理認同,從對當代大學生的認知現狀調查來看,一些人甚至對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存在很多誤解,認為這些精神已經過時,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這必然影響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度認同和堅定信念,僅靠課堂的教育灌輸,難以滿足新時代大學生的精神需求。實踐教學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把校園實踐教學與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相結合,在校園環(huán)境的建設和實踐活動的組織中,以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用生動真實的場景讓大學生體驗到戰(zhàn)爭年代的殘酷、創(chuàng)業(yè)時代的艱辛,在對比中深切感悟到,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所建立的歷史功勛,以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它可以使精神譜系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
首先,積極吸引大學生參與營造以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為主題的校園環(huán)境。在教室和教學樓的墻面布置時,積極征求同學們的建議,選擇他們喜愛的革命先烈的畫像和勵志名言,打造濃厚的以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為主題的校園氛圍;在校園內舉辦以精神譜系為主題的各種競賽,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專業(yè)技能,鼓勵他們創(chuàng)作革命烈士雕像,繪制各種反映紅色革命事跡的壁畫,編寫與精神譜系相關的故事,開發(fā)紅色文化創(chuàng)意作品,同時在校園圖書館和教室走廊等各處展示獲獎作品,讓大學生們隨可以時隨處參觀,并歡迎同學們提出點評和建議,讓學生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感受到紅色革命文化、理想信念、愛國主義等,這些都是精神譜系中蘊含的重要內容,通過舉辦各種校園活動,營造以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為主題的校園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精神譜系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中的教育和熏陶作用。
其次,以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為主題開展實踐活動。學??梢杂杏媱澋胤峙M織學生們去革命老區(qū)采訪革命先烈的后代,去采訪那些紅色革命精神的時代親歷者等,實地探究精神譜系背后感人的故事,了解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進一步加深他們自身的真實感受;可以開展系列活動,如組織同學們朗讀紅色詩詞,開展征文比賽,讓同學們解讀紅色故事,寫下自己的感悟等,讓同學們在對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學習中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進一步傳承精神譜系、堅定理想信念;還可以邀請研究中共黨史的專家學者進校園,開展以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為主題的學術講座,講座中加強與同學們互動交流,為同學們答疑解惑,與同學們共同探討。這些實踐活動可以讓大學生更多地了解過去,銘記歷史,同時還可以通過親身體驗和參與,深刻認知和理解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的豐富內涵,為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指明方向。
媒體是傳播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有效形式,大眾媒體和網絡媒體等先進技術的充分運用,能更好地提高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實效。
首先,充分運用大眾媒體傳播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廣播、電影、電視等大眾媒體貼近人們的生活,對人們的精神世界與生活習慣都產生重要影響。有很多以弘揚革命精神為主旋律的影視劇節(jié)目引起了極大反響。如中央電視臺推出的一系列弘揚主旋律的電視劇、紀錄片等等,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中的艱苦斗爭,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不懈努力,在改革開放中的不斷創(chuàng)新,這些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收獲無數觀眾的感動,《覺醒年代》 播放后就在大學生中引發(fā)熱議,這些劇目的熱播,也證實了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具有重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中蘊含的獨特價值非常值得挖掘,是培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良好素材。
其次,將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同網絡媒體融合。現代社會網絡幾乎成為人類生存的 “第二空間”,大學生更是主體網民,運用網絡媒體等先進手段向大學生傳達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豐富內涵,進而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高效啟動??山⒅袊伯a黨精神譜系網站,以文字、圖片、視頻多種形式介紹和展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的革命先烈和感人事跡,用大學生喜愛的網絡語言制作特色網絡標題,突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特點,吸引大學生積極閱讀和感受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影響; 微信和微博等是大學生廣泛使用的社交工具,可以通過信息推送或微信公眾號等大學生日常習慣接受的學習方式,傳播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不斷以真實感人的故事豐富平臺內容,及時以更新平臺信息,在潤物無聲中加強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對大學生在網上對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瀏覽情況及在各種網站上對精神譜系相關信息的評論消息進行數據收集,由此建立針對性的數據庫,由專業(yè)人員對數據進行分析,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與共產黨精神譜系教育相結合,根據大學生的喜愛偏好建立預測模型,有針對性地對不同的大學生推薦他們喜愛的精神譜系內容,探索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