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時代話語環(huán)境與陳子昂的“漢魏風骨”指向

      2022-12-31 09:54:18朱其歡
      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4期
      關(guān)鍵詞:陳子昂風骨武則天

      朱其歡

      (上海師范大學 人文學院,上海 200030)

      一、陳子昂所處時代的言論環(huán)境

      陳子昂生活的武則天時代,社會政治相對清明,武則天一直是積極鼓勵朝臣進諫。早在公元674年,武則天稱天后之際陳子昂就上“建言十二事”[1]3477,第六條就是要“廣言路”[1]3477,不得不說是先見之舉。據(jù)《舊唐書·則天皇后本紀》:“三月,初置匭于朝堂,有進書言事者聽投之?!盵2]118為能及時閱讀和處理這些意見,武則天特地設(shè)置了一個專門機構(gòu)——匭使院,隸屬中書省,并以諫議大夫補缺拾遺一人任知匭史。凡臣民有冤滯和匡正補過、進獻賦頌者,皆可寫成書面材料,分別投入不同的匭中。《資治通鑒·唐紀》具體記述了匭的使用方法:

      太后命鑄銅為匭:其東曰“延恩”,獻賦頌、求仕進者投之;南曰“招諫”,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曰“申冤”,有冤抑者投之;北曰“通玄”,言天象災變及軍機秘計者投之。[3]6438

      可見,朝南丹匭名曰“招諫”,就是為了鼓勵諫諍、廣開言路。除此,《舊唐書·則天皇后本紀》還記載:“丙申夜,明堂災,至明而并從煨燼。庚子,以明堂災告廟,手詔責躬,令內(nèi)外文武九品已上各上封事,極言正諫”[2]125,“以天下大旱,命文武官九品以上極言時政得失”[2]125,可見武則天并非一味專權(quán),時常就災事詢問百官意見。以上例子證明武則天能開諫諍之門,鼓勵大臣批評朝政。又據(jù)《新唐書·朱敬則傳》“初,武后稱制,天下頗流言,遂開告密羅織之路,興大獄,誅將相大臣”[1]4219,可見朱敬則曾于武后時上書進諫。其諫曰:“‘刻薄可施于進趨,變詐可陳于攻戰(zhàn)’。天下已平,故可易之以寬簡,潤之以淳和。秦乃不然,淫虐滋甚,往而不反,卒至土崩。此不知變之禍也?!盵1]4219朱敬則直接以秦朝滅亡的后果勸告武則天。對于朱敬則的直言武則天并沒有降罪,而是“善其言,遷正諫大夫,兼修國史”[1]4220??梢娢鋭t天鼓勵朝臣諫諍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真正付諸行動。再者,武則天重用賢相狄仁杰也說明她能虛心納諫。武則天多次聽取狄仁杰的諫言,對狄仁杰一些逆耳的言論也沒有降罪,甚至對狄仁杰敢于直觸逆鱗、反對她意欲立“武姓”為王儲之事也能接受?!顿Y治通鑒·唐紀》:“武承嗣、三思營求為太子,數(shù)使人說太后曰: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為嗣者。太后意未決?!盵3]6526針對這種將要顛覆李唐江山的企圖, 狄仁杰從容言于太后曰:“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后,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姑于廟者也”。太后曰:“此朕家事,卿勿預知。”仁杰曰:“王者以四海為家,四海之內(nèi),孰非臣妾,何者不為陛下家事!”最終“太后意稍寤”“太后由是無立承嗣、三思之意”[3]6526。以上諸例從多方面說明武則天執(zhí)政期間言論是相對自由的。陳子昂身處這樣的環(huán)境,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他要適時利用這個良好的環(huán)境去實現(xiàn)其政治理想和文學理想。

      二、陳子昂主張“漢魏風骨”的原因

      “風骨”傳統(tǒng)中斷已久,陳子昂再次主張,“漢魏風骨”客觀原因是當時寬松的言論環(huán)境,主觀是因為其個人的政治和文學理想。與其說《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是陳子昂的詩文革新主張,不如說是構(gòu)建其政治報負的重要宣言。陳子昂在《答制問事八條》之一的“重任賢科”中說賢人為“政要之至極”[4]1229,在“招諫科”中說“然朝廷尚未見敢諫之臣,骨鯁之士,天下直道,未得公行”[4]1231。陳子昂認為國家政治藍圖的構(gòu)建,需要文人的積極參與,如果文人缺乏風骨,不敢言不敢做,那么世風將愈加衰頹,朝廷的政策就將會難以執(zhí)行和缺乏監(jiān)督,他的政治理想大概率不會實現(xiàn)。所以陳子昂對文人提出的強烈批評是其構(gòu)建其政治理想的一部分。

      (一)政治理想

      關(guān)于陳子昂,《唐才子傳·陳子昂傳》記載:“初,年十八時,未知書,以富家子,任俠尚氣弋博。后入鄉(xiāng)校感悔,即于州東南金華山觀讀書”[5]105。書中亦載其父陳元敬“以豪俠聞。屬鄉(xiāng)人阻饑,一朝散萬鐘之粟而不求報”[5]102。在這樣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陳子昂很容易養(yǎng)成一種激進直率的性格,所以入朝為官的陳子昂成為了堅定的改革派,這從他多次針對武則天的朝政措施直言進諫就可以看出。陳子昂的政治思想,概括之就是實現(xiàn)儒家之所謂“大同”社會。《禮記·禮運》中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6]582,這是中國古代儒家所信奉的最高政治理想。陳子昂也不例外,其政治理想的構(gòu)建主要包括“攘外”和“安內(nèi)”兩個部分。

      據(jù)《資治通鑒》記載,在武則天當政的半個世紀中,突厥、吐蕃、契丹的侵擾多達50余次,嚴重地威脅著國家的安全。陳子昂于垂拱二年(686年)隨喬知之北征,親眼目睹了那里的政治、軍事形勢,歸來后即向武則天呈上了 《為喬補闕論突厥表》 和 《上西蕃邊州安危事》等書表,揭露邊塞“主將不選,士卒不練”“故臨陣對寇,未嘗不先自潰散,遂使夷狄乘利”[4]759等實情。他在《為喬補闕論突厥表》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匈奴為中國之患,自上代所苦久矣”[4]755,并發(fā)出“匈奴不滅,中國未可安臥亦明矣”的感慨,指出應趁匈奴內(nèi)憂之際“行遠圖,大定北戎”。在《上西蕃邊州安危事》中,陳子昂始就武則天不許十姓君長入朝之事進行勸諫,并精準地指出外敵的野心,“夫蕃戎之性,人面獸心,親之則順,疑之則亂,蓋易動難安,古所莫制也”[4]1302,又為鞏固邊防提出數(shù)條建議。史書記載陳子昂于垂拱二年(686年)和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先后兩次隨軍出征,到過邊塞。邊患問題一直是陳子昂所憂慮的,他的一些主張并不是捕風捉影,而是其深入邊境腹地親自考察形勢的結(jié)果,是有建設(shè)性的。可惜的是,武后“雖數(shù)召見問政事,論亦詳切,故奏聞輒罷”[1]4077,可見陳子昂的“攘外”主張并沒有被采納。

      除卻對邊患問題的憂慮,“安內(nèi)”亦是其政治理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民為本”是陳子昂政治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在《諫政理書》中陳子昂說“王政之貴,莫大乎安人”[4]1376,在《為陳御史上奉和秋景觀競渡詩表》中提出的“近而安人”[4]627,都是其鮮明的政治主張。陳子昂在詩文中反復對武則天不善待百姓的行為進行尖銳的批評。比如《感遇·其十九》中,就武則天為修佛像大肆勞民傷財?shù)男袨楸硎静粷M,發(fā)出“圣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4]87的感嘆;其在《上軍國利害事》中道“夫百姓安則樂其生,不安則輕其死,輕其死則無所不至也”,并直諫武后要“垂衣裳,修文德,去刑罰,勸農(nóng)桑,以息天下之人,務與之共安”[4]1289,為百姓能夠安居樂業(yè)提出了一系列主張??梢娫陉愖影赫嗡枷胫?,百姓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陳子昂也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個不得施展抱負的失志之人,憑借一己之力無法改變現(xiàn)實。在《感遇·其二十》的“一繩將何系,憂醉不能持”[4]90中,陳子昂流露出一種滄桑的孤獨之感,希望文人能夠自拾“風骨”,關(guān)注時事,以百姓國家為念,共同構(gòu)建“大同”社會。

      值得注意的是《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其中有陳子昂自述在解三處無意中見到東方虬的《詠孤桐篇》。東方虬在武則天執(zhí)政時任左史,《漢書·藝文志》云“左史記言,右史記事”[7]1715。左史的前稱為“起居郎”,唐貞觀初于門下省置起居郎,掌記皇帝日常行動與國家大事,龍朔二年(662年)改起居郎為左史。該官職本質(zhì)是對皇權(quán)施以制約。陳子昂在武則天執(zhí)政時曾擔任右拾遺。唐朝設(shè)左、右拾遺,是諫官的一種,主要是向皇帝奏論政事,稱述得失。從這個角度來說,陳子昂和東方虬之間的對話不是兩個普通詩友之間的對話,而是唐朝左史和右拾遺兩個官員之間的對話。陳子昂筆下的“修竹”與他贊嘆的東方虬筆下的“孤桐”除了是對當時文人不言朝政缺乏風骨的一種批判,也寄予了對官員應具備堅貞孤傲、骨氣端翔品質(zhì)的一種期待。所以說《修竹篇序》實則也是陳子昂構(gòu)建其政治理想的重要宣言。

      (二)文學理想

      陳子昂關(guān)于文學的見解在不少詩序中有涉及,如《薛大夫山亭宴序》中的 “詩言志也,可得聞乎”[4]1158,《餞陳少府從軍序》的“盍各言志,以敘離歌”[4]1171,《偶遇巴西姜主薄序》的“揮手何贈?詩以永言云爾”[4]1205,《金門餞東平序》中的“請各陳志,以序離襟”[4]1150等序,均直接展現(xiàn)了“詩言志,歌永言”的傳統(tǒng)。而陳子昂完整的詩論主張,則主要反映在《修竹篇序》一文中:

      東方公足下: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詠嘆。思古人,??皱藻祁j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遂用洗心飾視,發(fā)揮幽郁。不圖正始之音,復賭于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4]163

      從此序文可以看出,陳子昂主張要創(chuàng)作出有“風雅”和“興寄”的作品,即詩歌要有諷諫意味同時也要有情感寄托,要徹底革除陳陳相因的宮廷文學與辭藻艷麗內(nèi)容空泛的形式主義詩風,最終將詩歌拉回寫實主義一途,這是陳子昂的文學理想。

      陳子昂的文學主張,在繼承“漢魏風骨”的基礎(chǔ)上,也有所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是陳子昂提出的詩美理想,這里涉及詩歌的聲律問題?!皾h魏風骨”即以三曹和建安七子為代表的詩歌創(chuàng)作更多的還是關(guān)注詩歌的內(nèi)容與詩歌風格的古樸,對于“聲律美”還處于不自覺的階段。其二,陳子昂在詩歌中顯露出的對宇宙人生的認識是具有超前性的。例如《感遇·其一》中的“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4]25,《感遇·其六》中的“玄感非象識,誰能測淪冥”[4]41,《感遇·其十三》中的“閑臥觀物化,悠悠念無生”[4]66,以及《登幽州臺歌》中的“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4]269。這種以宏觀的態(tài)度自覺去探索宇宙奧秘的意識是建安詩人所不能比擬的??偟膩碚f,陳子昂所作的《感遇》38篇是其詩文革新的標志性作品,實現(xiàn)了壯大昂揚的情思與聲律和詞的采美相結(jié)合,是其為唐代詩歌健康發(fā)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三、陳子昂“漢魏風骨”論的指向

      (一)“漢魏風骨”論的文學傳統(tǒng)

      劉勰的《文心雕龍》和鐘嶸的《詩品》都曾涉及“風骨”概念?!段男牡颀垺わL骨》篇中的“是以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沉吟鋪辭,莫先于骨”“結(jié)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8]513,主要從作品“情志”和“言辭”兩個方面進行闡釋。鐘嶸也提倡風骨,不過他使用的詞語是“風力”或“骨氣”?!对娖贰贩Q曹植“骨氣奇高”[9]39?!对娖沸颉分戌妿V又指出:“爰及江表,微波尚傳,孫綽、許詢、桓、庾諸公詩,皆平典似《道德論》,建安風力盡矣”[9]6,“干之以風力,潤之以丹彩”[9]9。這里所說的“建安風力”實即“建安風骨”。劉勰、鐘嶸兩人都極力推崇“建安風骨”,把它作為對六朝形式主義文風進行批判的武器。到了唐代,陳子昂基于改革文風的需要,高倡“漢魏風骨”,用“風骨”作武器,橫掃六朝綺靡文風之余習。從文學傳統(tǒng)而言,對當時詩歌創(chuàng)作形式主義的批判是陳子昂高倡“漢魏風骨”的一個方面。

      (二)“漢魏風骨”論的社會環(huán)境

      就社會環(huán)境而言,陳子昂主要是對當時文人創(chuàng)作風氣表示不滿,用“風骨”來對文人施以批評。文人爭相創(chuàng)作應制詩來歌詠盛世,希圖博得龍顏一悅獲得高位;或是為了保住官位一味附和,不敢對朝廷政策提出任何質(zhì)疑。陳子昂認為這群文人已經(jīng)丟失了風骨。

      初唐貞觀時以太宗為中心的宮廷詩人創(chuàng)作群體,繼承了南朝宮體詩的許多體制和風格,熱衷于創(chuàng)作流連光景的閑適詩,詠物贈答題材占了很大一部分。如太宗《元日》:“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珰。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穆矣熏風茂,康哉帝道昌。繼文遵后軌,循古鑒前王。草秀故春色,梅艷昔年妝。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盵10]8詩作艷麗而秀美,完全與齊梁體詩風一脈相承?!吧嫌兴?,下必甚焉”,在太宗影響之下,整個宮廷彌漫著庸俗淺薄的詩歌創(chuàng)作風氣。到武則天執(zhí)政時,詩歌創(chuàng)作風氣并沒有得到大的轉(zhuǎn)變。武則天本人酷愛文學,多次主持詩歌唱和活動?!杜f唐書·禮儀二》記載:“其年,鑄銅為九州島鼎,既成,置于明堂之庭,各依方位列焉?!Τ桑孕溟T外曳入,令宰相、諸王率南北衙宿衛(wèi)兵十余萬人,并仗內(nèi)大牛、白象共曳之。則天自為曳鼎歌,令相唱和……”[2]868由此可以看出武則天主持的詩歌唱和活動不僅聲勢浩大,而且往往親自參與。除此,《堯山堂外紀》中也有記載:“武后游龍門,命群臣賦詩。先成者賜以錦袍,左史東方虬詩成,拜賜,坐未安,之問詩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稱善,乃奪錦袍賜之”[11]395。東方虬與宋之問當時所作的詩句一直留存。東方虬:“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10]1075宋之問:“宿雨霽氛埃,流云度城闕。河堤柳新翠,苑樹花先發(fā)。洛陽花柳此時濃,山水樓臺映幾重。群公拂霧朝翔鳳,天子乘春幸鑿龍……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nóng)扈春?!盵11]395這種純粹意義上的應制詩,群臣皆認為其“文理兼美”,可以想見當時社會繁縟浮華的詩風占據(jù)主流地位。武則天執(zhí)政時,文壇上主要活動的文學群體是珠英學士集團,文章四友等。據(jù)《舊唐書·張行成傳》附傳:“以昌宗丑聲聞于外,欲以美事掩其跡,乃詔昌宗撰《三教珠英》于內(nèi)。乃引文學之士李嶠、閻朝隱、徐彥伯、張說、宋之問、崔湜、富嘉謨等二十六人,分門撰集,成一千三百卷,上之。”[2]2707珠英學士皆為詩人兼學者,在修書其間,日夕談論,賦詩聚會,是初唐后期規(guī)模最大的一個宮廷詩人聚會。聚會時所制詩文大多是“黼帳帷宮,縟文房之繡彩;祥云瑞景,霏翰苑之榮光”[4]628。例如沈佺期的《昆明池侍宴應制》,完全與齊梁形式主義詩風一脈相承,其中除了對山水景物刻板的描繪,沒有一絲一毫涉及時事。“文章四友”中的李嶠、蘇味道、崔融都做過高官,但是他們“在其位不謀其政”,而是將自己的才華禁錮于宮廷御苑、樓閣臺榭。

      反觀漢魏文人,即使是身陷囹圄,也不忘對朝政百姓的憂慮。漢末政治腐敗,士路艱窘,反而激起了士人們普遍的關(guān)心政治和從政的熱情,出現(xiàn)了一批以天下為己任的名士。如陳仲舉就是“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12]1。東漢文人五言詩中的許多篇章,如《今日良宴會》中“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齊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13]56,以及趙壹、酈炎等人的詩中反映出來的當時文士清談的行為,都不僅僅是在飲酒作樂那么簡單。這些古詩中寫詩人慷慨激昂地談議,正說明聚會的清談內(nèi)容,有很大一部分涉及政治,其中當然不乏對時人時事的褒貶和對世相的批評。故《后漢書·黨錮列傳》曰:“逮桓靈之間,主荒政繆,國命委于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zhí)政。婞直之風,于斯行矣。”[14]2185其中的“處士橫議”就是指當時議論朝政的一種風氣。到了魏時,從三曹到建安七子,無不懷抱“救民涂炭”之志,曹操以天下為己任自不必說,王粲、徐干、應玚等詩人也有關(guān)心天下百姓之懷。比如王粲的《七哀詩》真切地描繪出了戰(zhàn)爭中百姓所承受的悲苦,可謂句句泣血。這些詩人無疑是具備風骨的。

      陳子昂之所以主張“漢魏風骨”,本質(zhì)上就是針對晉宋以來文人自拋“風骨”的行為,他希望通過吶喊喚醒文人重拾丟棄已久的風骨。劉勰《文心雕龍·明詩》篇云 “江左篇制,溺乎玄風”,又云“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8]67,由此可見,晉宋時期文壇盛行只知談玄說理,醉心山水的不良風氣。文人已丟失風骨,不再懷有憂國憂民的情懷,詩人已被山水浸漬得毫無風骨可言了。晉宋時很多身處魏闕的文人,像謝靈運、謝朓等,享受著比下層百姓優(yōu)厚的待遇,卻只知道吟詠風月,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對朝政、對社會卻不甚關(guān)心。這與初唐時期的很多詩人沉湎舒適圈,只寫無實際意義的應制詩與流連光景的閑適詩的情況很像。陳子昂認為這群文人喪失風骨,淪為只會追求權(quán)位的“傀儡”。陳子昂希望能夠激勵詩人重拾“風骨”,故在《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后附《修竹詩》一篇來闡釋文人“風骨”的具體內(nèi)涵?!褒埛N生南岳,孤翠郁亭亭”“歲寒霜雪苦,含彩獨青青”“始愿與金石,終古保堅貞”[4]163……這些詩句,表面是在贊揚竹子的堅貞與挺拔,實則句句在說做人。做人就是要和竹子一樣,無論是在嚴寒還是酷暑,都應該保持挺拔的姿態(tài),堅貞不移,展現(xiàn)凜凜風骨。

      陳子昂“風骨”論除了是對當時文人創(chuàng)作風氣的不滿,還包括對文人為避禍不涉朝政的批判。《資治通鑒·卷二百三》云:

      太后自徐敬業(yè)之反,疑天下人多圖己,又自以久專國事,且內(nèi)行不正,知宗室大臣怨望,心不服,欲大誅殺以威之。乃盛開告密之門,有告密者,臣下不得問,皆給驛馬,供五品食,使詣行在。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3]6439

      為了鞏固統(tǒng)治,武則天采取了極其黑暗與恐怖的政策。為了剪除李唐宗枝,她任用酷吏,放縱濫刑,朝廷人人自危,噤若寒蟬,針對武后這種有違天道的行為,只有陳子昂先后多次上書進諫,并把矛頭直指酷吏,其在《諫刑書》中說:“臣聞自古圣王謂之大圣者,皆云尚德崇禮,貴仁賤刑,刑措不用,謂之圣德,不稱嚴刑猛制、用獄為理者也”[4]1361,之后他又呈上《諫用刑書》再次極諫濫刑。除此,《舊唐書·張行成傳》亦記載:“通天二年,太平公主薦易之弟昌宗入侍禁中。……武承嗣、三思、懿宗、宗楚客、宗晉卿候其門庭,爭執(zhí)鞭轡,呼易之為五郎,昌宗為六郎?!o人閻朝隱、薛稷、員半千并為奉宸供奉……辭人皆賦詩以美之,崔融為其絕唱……”[2]2706可見,當時文人已完全淪為名利的工具,他們不書寫人情冷暖,而是為權(quán)貴歌唱。在《兩唐書》所記載的諂附文人中,宋之問、閻朝隱表現(xiàn)尤甚。陳子昂在其作品中多次批判這種阿諛奉承致世風衰頹的行為,如:《感遇·其十》中的“讒說相啖食,利害紛口疑口疑。便便夸毗子,榮耀更相持”[4]55;《十六》中的“蚩蚩夸毗子,堯禹以為謾。驕榮貴工巧,勢利迭相干”[4]75;《二十》中的“玄天幽且默,群議曷嗤嗤。圣人教猶在,世運久陵夷”[4]90等。可見,對文人自身德行有虧、不保堅貞行為的批評,也是陳子昂“風骨”論批判的一個方面。

      四、結(jié)論

      對陳子昂文學成就的評價,后人認為其高倡“漢魏風骨”,一掃六代纖弱文風,是唐代詩界走上革命道路的檄文。如盧藏用《右拾遺陳子昂文集序》云:“橫制頹波,天下翕然,質(zhì)文一變”[15]2402;再如韓愈《薦士》評價曰:“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10]3780; 白居易《初授拾遺》亦云:“杜甫陳子昂,才名括天地”[10]4658。王夫之則說: “陳子昂以詩名于唐,非但文士之選也,使得明君以盡其才,駕馬周而頡頏姚崇,以為大臣可矣?!盵16]634這是對其政治才能的高度評價。 陳子昂高倡“漢魏風骨”,除了是對晉宋以來形式主義文風的批評,更重要的是對文人自失風骨行為的批評,而初心都是其“憂國憂民”的情懷。陳子昂用自己短暫的一生深刻闡釋了文人的凜凜風骨,正如其《修竹詩》中所言的“始愿與金石,終古保堅貞”。

      猜你喜歡
      陳子昂風骨武則天
      Canción para subir a Youzhoutai
      研以一文章,讀出千風骨
      井岡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2
      風骨傲然 英雄當時
      華人時刊(2022年5期)2022-06-05 07:32:40
      MYTH AND MECHAS
      漢語世界(2021年6期)2021-12-17 10:53:30
      陳子昂:有實力,也要有機會
      少兒科技(2021年5期)2021-01-20 12:12:48
      武則天的遺囑
      公民與法治(2020年9期)2020-05-30 12:45:20
      陳子昂毀琴成名
      老友(2019年1期)2019-01-30 20:45:14
      懷才不遇陳子昂
      直言才見真風骨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2:02
      詞人的風骨
      盈江县| 焉耆| 枣庄市| 南平市| 淳安县| 青铜峡市| 吉林市| 富源县| 钦州市| 武鸣县| 拜城县| 镶黄旗| 博乐市| 阳西县| 漾濞| 永寿县| 长丰县| 大足县| 黄冈市| 佳木斯市| 邵武市| 淅川县| 泗阳县| 巴东县| 鄂伦春自治旗| 泗阳县| 白城市| 兴安县| 临清市| 玛纳斯县| 台江县| 崇明县| 呼伦贝尔市| 吴江市| 宁都县| 自贡市| 柘荣县| 灵武市| 苍溪县| 辛集市|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