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練,層次清楚,數(shù)據(jù)準確。
2.體例投稿文件為Word格式,論文題目字體為三號黑體居中;正文用小四號宋體字;英文摘要和英文參考文獻用小四Times New Roman 字體;論文中“摘要”、“關鍵詞”、“資料與方法(或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參考文獻”等用小四宋體并加粗;論文一級標題用小四宋體字并加粗,并與上文間隔一行。本刊發(fā)表論文體例除一級標題外,不設其他層級標題,故論文中不要出現(xiàn)1.1.1 1.1.1等各種層級序號。對此處如有不明,可參考《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雜志已發(fā)表論文的格式修改。
來稿體例必須嚴格按照上述要求,對于文稿格式混亂,字體、字號不符合上述要求,多余空格較多的文章,本刊一律直接退稿。
3.文題中文題名一般≤25 個漢字,且不設副題名。文題表述時要注意:①使用能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使用具有主、謂、賓結構的完整語句。②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字符、代號等,必須使用時,要以常用并含意確切者為宜,如冠心病、DNA、CT、DIC等。③文題內盡可能不用標點符號,同時避免使用疑問性文題。
4.作者項署名應提供所有作者的單位(單位應標明省市及科室)、郵編。第一作者郵寄地址應詳細,以便作者接收雜志。有通信作者的文章,需標注清楚。
5.摘要中文摘要為300~500字,且必須有英文摘要。所有英文縮寫在摘要及正文第一次出現(xiàn)均需給出中文全稱。
6.關鍵詞一般為3~5個。關鍵詞盡量從美國NLM 的MeSH 數(shù)據(jù)庫中選取,其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y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y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的專業(yè)術語(自由詞)可直接作為關鍵詞使用,建議排在最后。對于無檢索意義的冠詞、介詞、感嘆詞及某些形容詞、名詞,如“研究”“診斷”“探討”“技術”“應用”“觀察”“治療”等均不得作為關鍵詞。
7.字數(shù)要求文稿一般在6 500~8 000字。
8.圖表要求圖和表應有序號和簡明的圖(表)題,并參考《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雜志已發(fā)表論文的格式修改圖(表)注內容;圖(表)隨正文,通常應緊跟在“見圖(表)*”文字的自然段落的下方,一般先見文字后見圖(表),正文中應該有對圖(表)的簡單描述,并有“見圖(表)*”的對應字樣。
9.參考文獻按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中的順序編碼制著錄。文后所有文獻必須都能找到原件,格式正確。每篇文章參考文獻≥7條,編校過程中編輯有權根據(jù)版面、行文情況,刪減參考文獻條數(shù)。
10.稿件處理
(1)請作者自留底稿。
(2)一般稿件審稿周期為15 d。
(3)本刊對來稿有權刪改或摘要發(fā)表。
11.其他注意事項
(1)來稿要有新意,符合學術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的原則,嚴禁抄襲他人作品或一稿多投,違者經(jīng)查實將取消其日后投稿資格。
(2)凡涉及臨床資料的文稿,應征得所在單位的同意許可。
(3)來稿若為各級基金項目,應在摘要前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請準備好項目證明文件,文件需包括課題項目名稱頁、成員頁、蓋章頁。錄用后由編務與作者聯(lián)系,將證明文件郵寄至編輯部。
(4)實驗文章需提供主要試劑生產(chǎn)(產(chǎn)品)批號、主要儀器的型號、動物合格證號。臨床類文章在對照觀察中應用的藥物,需在藥物化學名稱后標注生產(chǎn)廠家及批準文號。
(5)作者文責自負,稿件刊用后如出現(xiàn)泄密、侵犯他人著作權等問題,本刊概不承擔連帶責任。
(6)稿件一經(jīng)刊用,贈當期雜志1冊。
(7)本刊已正式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wǎng)。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該數(shù)據(jù)庫,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作相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