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檢察建議的效力強化路徑分析

      2023-01-05 02:06:34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檢察檢察機關建議

      韓 榮

      (暨南大學 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2)

      檢察建議作為“一般法律監(jiān)督”方式在實踐中興起[1],但其法律地位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未被明確。隨著被民事訴訟法所確立,檢察建議作為一種正式的法律監(jiān)督方式的法律地位得到法律層面的確認,《檢察官法》和《檢察院組織法》也進行了相應的修訂。最高人民檢察院以此為契機制定了《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工作規(guī)定》,進一步明確了檢察建議的適用范圍、程序與法律責任。但對于檢察建議與其他法律監(jiān)督方式的關系及銜接機制的規(guī)定不夠清晰,且缺乏相應的制裁性措施,導致實踐中的檢察建議流于軟性,法律監(jiān)督的效應難以得到充分發(fā)揮。在法律已經明確規(guī)定的前提下,如何提升檢察建議的剛性及法律監(jiān)督的效果成為一個嚴肅的問題。

      一、檢察建議的規(guī)范化過程和性質

      檢察建議作為一種司法實踐已經存在很長時間,并經歷了一般監(jiān)督方式到綜合治理方式再到法律監(jiān)督方式的性質轉型,隨著被法律層面所確立,其法律監(jiān)督性質得到進一步明確。

      (一)檢察建議的規(guī)范化過程

      檢察建議這種檢察活動形式,最早出現于20世紀50年代檢察機關的一般監(jiān)督而非法律監(jiān)督工作中。改革開放后,在1981年中央提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針政策后,檢察機關又曾經運用檢察建議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2009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并公開發(fā)布《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工作規(guī)定(試行)》,首次以司法規(guī)范性文件的形式確立檢察建議制度,并對其主要內容、適用條件及辦理程序進行了規(guī)定。

      201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fā)布《關于對民事審判活動與行政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jiān)督的若干意見(試行)》,從司法規(guī)范性文件層面確認了再審檢察建議作為檢察機關對人民法院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裁判履行法律監(jiān)督權的一種法定方式,承認并明確了其他類型的檢察建議。

      2012年,修訂后的《民事訴訟法》在有關法律監(jiān)督的章節(jié)中增設檢察建議制度,將檢察建議的法律依據由司法規(guī)范性文件上升為國家立法。修訂后的《民事訴訟法》第208條規(guī)定:“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監(jiān)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睆拇藱z察建議與提起抗訴共同入法,正式成為民事檢察的法定監(jiān)督方式。

      與《民事訴訟法》的修改相對應,2017年9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規(guī)定,對于“提出檢察建議或者對檢察工作提出改革建議被采納,效果顯著的”,應當給予獎勵。2018年10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下稱《檢察院組織法》)第21條也進行了規(guī)定①。

      (二)檢察建議的性質

      對于檢察建議的性質存在不同的觀點,實踐中存在不同的意見,各種意見從檢察建議的多重功能角度對檢察建議分別進行了界定。

      第一種意見認為,檢察建議在性質上是一種綜合性的法律監(jiān)督權[2]。對于一般監(jiān)督權的具體范圍存在一定的爭議,但一般傾向于認為對于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職人員和公民等各主體是否遵守法律的全面監(jiān)督職權稱之為一般監(jiān)督權,以顯示一般監(jiān)督權的全面性[3]。

      第二種意見認為,檢察建議是檢察機關落實檢察環(huán)節(jié)綜合治理責任的具體措施和方法,是服務和輔助檢察機關實現法律監(jiān)督目的的非訴訟檢察活動方式,此觀點突出檢察機關服務綜合治理的責任及檢察建議非訴訟的特點[1]。

      第三種意見認為,檢察建議的性質具有兩重性,具有法律監(jiān)督性質的檢察建議是一種權力,是法律監(jiān)督權的組成部分,不具有法律監(jiān)督性質的檢察建議是檢察機關作為社會組織的一種權利。這種權利是民主狀態(tài)下社會主體所普遍享有的,與司法建議具有同質性,檢察機關不過是在信息的獲取上具有工作上的便利[4]。

      隨著檢察建議被民事訴訟法所確認,其性質被進一步明確為審判監(jiān)督程序以外的法律監(jiān)督權,其對象主要適用于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并被稱為是中國法治自主型進路的實踐體現[5]。最高人民檢察院根據《檢察院組織法》等法律規(guī)定,制定了《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工作規(guī)定》(下稱《檢察建議工作規(guī)定》)對檢察建議的類型進一步進行了明確,第5條規(guī)定了檢察建議的主要類型:(1)再審檢察建議;(2)糾正違法檢察建議;(3)公益訴訟檢察建議;(4)社會治理檢察建議;(5)其他檢察建議。

      二、檢察建議在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檢察建議使不少被建議單位受益匪淺,在社會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檢察建議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最高人民檢察院在2017年6月22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請審議的有關開展公益訴訟試點工作的報告中披露:在公益訴訟試點的兩年里,全國檢察機關辦理的6952件訴前程序案件中有4358件由行政機關主動糾正違法行為②,但仍有2594件沒有得到糾正。2019年4月1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在政法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作專題輔導報告時披露了關于公益訴訟的“訴前檢察建議”事項:2018年全國檢察機關向行政機關發(fā)出檢察建議101254件,其中有97.2%得到采納,發(fā)揮了很大作用[6]。檢察建議大量被采納顯示了檢察建議發(fā)揮作用的空間和程度,但反觀目前檢察建議的實踐運行,仍存在各類問題,阻礙了檢察建議功能的全面發(fā)揮和法律監(jiān)督的效果,主要問題有:

      (一)定位不清晰

      目前的檢察建議與抗訴、糾正意見等各種監(jiān)督方式的關系并不清晰。《檢察院組織法》第21條規(guī)定,人民檢察院行使本法第20條規(guī)定的法律監(jiān)督職權,可以進行調查核實,并依法提出抗訴、糾正意見、檢察建議。根據該規(guī)定,抗訴、糾正意見和檢察建議并列,可以理解為三者的平行關系,即三者的適用范圍、程序、法律后果等內容應該具有相應的差異性,這也可以解釋第21條第2款規(guī)定三者的適用范圍及其程序需要依照法律有關規(guī)定,即法律應對三者的相關內容進行差異化的規(guī)定。

      但根據《檢察建議工作規(guī)定》,檢察建議包括再審檢察建議、糾正違法檢察建議,這也可以理解為在檢察機關內部認為檢察建議是同樣可以對再審與糾正違法兩種情形適用的,這與《檢察院組織法》的規(guī)定存在一定的錯位,與《民事訴訟法》中規(guī)定的檢察機關就“審判監(jiān)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的規(guī)定也存在不一致之處?!稒z察建議工作規(guī)定》進一步對檢察建議的適用范圍進行了明確,這其中包括了應當再審情形以及對訴訟、執(zhí)行活動的法律監(jiān)督過程中發(fā)現有關違法行為的可以發(fā)出檢察建議,但二者的內容,又明顯應歸為抗訴與糾正意見的適用范圍。

      《檢察建議工作規(guī)定》第12條的規(guī)定則讓各種監(jiān)督方式的關系更為復雜③,這條規(guī)定還提及了糾正違法通知書、檢察意見書,而該兩種法律監(jiān)督方式并未在《民事訴訟法》《檢察院組織法》當中找到相應的明文規(guī)定,可以理解為檢察機關內部存在此類操作。但檢察建議已經成為法定的法律監(jiān)督方式的情況下尚且監(jiān)督效果不夠理想,其內部的做法在沒有明確的法律地位的情況下法律監(jiān)督的效果就更不容樂觀。與其創(chuàng)新做法,不如實在地利用好鞏固好現有的法律監(jiān)督方式,提升檢察建議的法律權威。

      綜上,檢察建議與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其他各類法律監(jiān)督方式之間的適用范圍的界限并不清晰,與實際中存在的未被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法律監(jiān)督方式之間的區(qū)分也不明確。

      (二)釋法說理不足

      《檢察建議工作規(guī)定》第3章調查辦理和督促落實規(guī)定了檢察建議的程序,包括決定、調查、制作、征求意見、送達、抄送、自我撤回、上報等方面。這當中比較明顯的也是在現實中比較常見的問題是檢察建議制作的說理程度不足問題。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檢察機關承擔國家公訴的職能,由其制作起訴書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由于起訴狀一本主義的影響及長期的實踐傳統,檢察機關現行的起訴書一般比較簡單,只包括事實與證據的羅列,并簡單得出結論。而如果是在這種習慣操作的指導下,檢察建議的強化說理就會比較困難。要達到判決書的程度甚至要超過判決書的程度在現實中也不具有可操作性。法院的判決書經歷了起訴與審理的訴訟化程序,而檢察建議的形成過程具有單方面的特點,雖然有可以征求意見的環(huán)節(jié),但也并非必須征求,因此,其說理的方向與程度的把握對于一線人員而言存在難度。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檢察建議均是以惜墨如金的姿態(tài)出現,突然要形成強說理的面貌對于實際操作人員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7]。

      在實踐中,檢察建議給人以與行政公文類似的印象,過往的檢察建議缺乏規(guī)范的結構要求和法律語言,缺乏規(guī)范統一的模板,而且基本上沒有闡述就此事項為什么制作“檢察建議書”而不是直接“提起抗訴”或制作“糾正違法通知書”的法律依據,更未表述如果不接受該檢察建議或者對此不進行處理可能承擔的法律風險和法律后果。即是說檢察建議未形成成熟的話語體系和獨立的行文模式,其意在借鑒判決書的釋法說理的初衷仍需要時間的打磨。

      在建議方案方面,由于檢察機關立足于法律立場,對于各行政機關或其他組織的違法事宜的解決方案存在行業(yè)的距離,檢察機關提出專業(yè)性的意見存在難度。這與公訴意見書和量刑意見書不同,盡管各種罪名也涉及不同行業(yè)不同專業(yè),但其落腳點為刑法關于定罪量刑的規(guī)定、刑事訴訟法關于程序的規(guī)定以及其他相關規(guī)定,仍限定在法律專業(yè)本身。在專業(yè)性隔閡的障礙下,檢察機關要釋法說理到位且與建議方案對應需要較大的投入,而這與檢察機關的司法資源有限性存在張力。

      (三)制裁性不足

      檢察建議的另一個突出問題是制裁性不足?!稒z察建議工作規(guī)定》對于涉及事項社會影響大、群眾關注度高、違法情形具有典型性、所涉問題應當引起有關部門重視的檢察建議書,規(guī)定了可以抄送同級黨委、政府、紀檢監(jiān)察機關或者被建議單位的上級機關、行政主管部門以及行業(yè)自律組織等。該規(guī)定當中提及所涉問題應當引起有關部門重視的檢察建議書,可以進行抄送。引發(fā)的第一個問題是哪些問題應當引起相關部門重視?理論上,從社會治理的角度,任何違法行為都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而如果采用違法與犯罪對于違法行為嚴重程度的區(qū)分,則只有犯罪行為才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可犯罪行為由偵查、起訴、審理三個部門負責,反而不需要移送。因此,其違法程度的判斷存在較大的主觀隨意性,判斷主體和判斷標準均缺乏統一的明確規(guī)定。引發(fā)的第二個問題是,可以抄送是怎樣的操作?該范圍是由最高檢察機關統一確定,還是由各級檢察機關自行確定?如果是各級檢察機關自行確定,又如何能夠形成全國性的統一執(zhí)行標準?而且抄送部門的范圍是同時抄送還是選擇性抄送?從該條款中,我們可以看到檢察機關對于該如何借助黨委、政府、紀檢或上級機關的權威進行檢察建議的落實的為難狀態(tài)。

      這種“借力”的意圖在《檢察建議工作規(guī)定》第25條有更明顯的體現④,但其問題同樣明顯:程序方面,對于通報被建議單位的上級機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行業(yè)自律組織等是由上級人民檢察院進行通報還是自行通報存在一定的歧義。按照本條的邏輯,應該是在經督促無正當理由不予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情況下,下級檢察院借助上級檢察院的權威進行通報,但此表述又隱含了自行通報的可能,與第20條規(guī)定的涉及事項社會影響大、群眾關注度高、違法情況具有典型性、所涉問題應當引起有關部門重視的抄送相一致。

      《檢察建議工作規(guī)定》第25條中“必要時可以報告同級黨委、人大,通報同級政府、紀檢監(jiān)察機關”還存在思路并不清晰的問題,對于涉及違法違紀問題,在無法自行糾正的情況下,同級政府具有當然的領導監(jiān)督權,同級紀檢監(jiān)察部門具有當然的監(jiān)察監(jiān)督權,因此,如果被建議單位在規(guī)定期限內經督促無正當理由不予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檢察機關當然應該根據違法違紀的情況通報同級政府、紀檢監(jiān)察機關,并請其進行督促與回復,從法律監(jiān)督、糾正違法、促進守法的角度,并不存在不通報的空間。從法律地位上,檢察機關與政府、紀檢監(jiān)察機關相互獨立,職能不同,檢察機關的法律監(jiān)督地位理應得到相應的體現。對于報告黨委、人大的做法則更多的是報告性質,在沒有形成相應的銜接機制,以及黨委與人大的后續(xù)處置程序不明確的情況下,借力黨委和人大存在操作上的困難。

      三、改進檢察建議現狀的初步建議

      檢察建議實施的效果提升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各方面條件為基礎,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逐步提升檢察建議的效力。

      (一)名實相符的更名需要

      目前的檢察建議是以“建議”為名,而根據字典解釋,建議是向有關方面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即在適當的時候針對某種客觀存在提出合理化的意見,使其具備更充分的改革或改良的條件,向著更良好、更積極的方面發(fā)展。從該詞的一般解釋基本上看不出來監(jiān)督、強制、制裁的內容,反而是選擇性的見解或意見,如果說這種見解或意見內容廣泛到可以包括法律內容的話,那才是建議可以與法律發(fā)生關聯的可能性路徑,但這與常規(guī)用法并不一致。

      相比較而言,行政機關往往是以具體的行政行為為內容然后后綴為通知書,比如收回土地使用權通知書、行政處罰通知書等,具有明確的指向與內容,且其謂語一般具有較強的傾向性,“收回”意味著對相對人原有事物的撤銷,“處罰”的制裁性就更為明顯。審判機關出具的一般稱為判決書、裁定書、決定書,這些內容的效力已為法律所明確,且已經形成約定俗成的大眾觀念,因此,其約束力往往更直觀也更容易落地。

      因此,如果說檢察建議在還沒有為《民事訴訟法》《檢察院組織法》等法律所確立時稱之為“建議”情有可原,但既已明確為法律監(jiān)督的方式之一,則應該具備與抗訴、糾正違法通知書等類似的名稱,以實現名實相符,比如變更名稱為法律監(jiān)督意見書或類似的名稱。如前所述,檢察建議需要建議具體方案,但在具體的專業(yè)性解決方案對于檢察機關又有難度的情況下,法律監(jiān)督意見書的名稱可以給檢察建議保留一定的空間,可以根據情況提出或宏觀或具體的建議方案,以避免建議方案在被建議單位看來是外行、不專業(yè),這也不利于檢察建議權威的樹立。

      當然,如果《檢察院組織法》規(guī)定的內容當中,抗訴、糾正意見與檢察建議是效力的遞減從而形成的順序的話,那倒可以認為是建議性措施。但根據《民事訴訟法》對于檢察建議的規(guī)定,檢察建議是對于審判監(jiān)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提出檢察建議,這里的檢察建議理應解釋為與抗訴平行的監(jiān)督方式,因此具有相應的法律效力,與抗訴形成互補。因此,如果檢察建議是與抗訴、糾正意見相并列的法律監(jiān)督方式,則有必要進行更名以形成符號上的象征意義以促進其效力的實現。

      原來的《民事訴訟法》與《檢察院組織法》的修改過程中可能有一種考慮是檢察建議已經形成了習慣性稱謂,因此不宜變動。但如果在法律定位和效力上已經有所變化,則法律修改的同時對相應的稱謂進行調整則正好具有相當的普法意義。

      (二)建立切實可靠的制裁性機制

      《檢察建議工作規(guī)定》第14條規(guī)定,進行調查核實,不得采取限制人身自由和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強制性措施。這條規(guī)定比較明顯地反映了檢察建議權和偵查權、監(jiān)察權的區(qū)別,檢察建議被限定在外部調查,從而難以進行關鍵性取證和采取有較強約束力的強制性措施,這也加劇了檢察建議在效力方面的短板。

      在經辦層面,《檢察建議工作規(guī)定》第24條規(guī)定⑤,督促落實工作由原承辦檢察官辦理,在被建議單位不落實檢察建議的情況下,原承辦檢察官的壓力將會非常大,應該采用以檢察院的名義對檢察建議的落實進行督促,而非具體經辦人進行落實。而采取的詢問、走訪、不定期會商、召開聯席會議的方式有些虛化,連質詢類的表述都沒有出現,可見督促落實存在難度。在當前檢察院自偵權轉隸后制裁性力量削弱的背景下,督促落實的難度更為凸顯。

      因此,在目前的語境下,要采取可行的措施促成檢察建議形成較強的法律效力和一定的強制力。首先,向社會公開檢察建議是一個可行選擇。比如四川省檢察院根據“可以公開送達”的授權,專門出臺了《四川省檢察機關檢察建議公開辦法(試行)》,明確涉及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群眾切身利益的傾向性、普遍性、典型性問題的檢察建議,除不宜公開的,要以各種方式公開。同時要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相關檢察建議均要在最高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網、本院門戶網站、“兩微一端”上發(fā)布,此類規(guī)定進一步將“可以公開”的范圍予以明確并具有可操作性[8]。此類公開檢察建議的方式將給被建議單位形成有效的社會壓力。

      其次,促進檢察建議與公益訴訟、抗訴、通報監(jiān)察部門形成強關聯性機制。前述公開檢察建議的方式為外部壓力,而檢察建議與公益訴訟、抗訴、通報監(jiān)察部門為內部壓力。應該明確,檢察建議并非只是“建議”,而是督促被建議單位自行糾錯的前置程序,該種方式對于建議單位與被建議單位均可以以較小成本實現較好的收益,形成“雙贏”局面,能夠促使被建議單位自行糾正[9]。在未自行糾錯的情況下,檢察機關則采取公益訴訟、抗訴、通報監(jiān)察部門等具有更強執(zhí)行力的程序來保障檢察建議的內容得以落實。這也對檢察機關選擇檢察建議的內容提出要求,應該著重選擇那些可以采取進一步舉措的應該糾正的內容,以確立檢察建議的權威和有效性,在形成檢察建議落實的良好環(huán)境后,再進一步加強其他方面的內容。

      這種關聯性機制的建立有另一方面的原因,檢察建議本身并非行政機關或其他組織實施具體的應為行為的根據,即檢察機關的外部監(jiān)督并不產生行政機關或其他組織的作為義務,并不因違反檢察建議而違法而是因為其應為而不為具體行為而違法。這也是為什么要建立檢察建議與其他具有強制力的法律監(jiān)督方式的強關聯性,而不能直接以檢察建議的強制力直接解決問題。否則,檢察建議就不僅是法律監(jiān)督,而是創(chuàng)設了新義務的內容,與其法律監(jiān)督的本質不符[10]。

      (三)有效形成橫向與縱向的合力

      《檢察建議工作規(guī)定》第20條從檢察建議所涉問題的重大程度確定其抄送有關部門的邊界,而第25條從被建議單位在規(guī)定期限內經督促無正當理由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角度確定其報告上級檢察機關及通報相關部門甚至提起公益訴訟的依據⑥。該兩種情形之下的通報均為可以抄送與通報、報告,但從形成合力的角度,就不應該是可選擇性的,而應是更為確定性的。比如對于所有檢察建議都應當抄送同級政府或行業(yè)自律組織(根據主管機關不同進行確定),至少要讓政府系統內部形成對各部門合規(guī)性的初步認識及重視。在被建議單位不予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情況下,如涉及違紀問題,則應當移送監(jiān)察機關,同時報告上級檢察機關,由上級檢察機關通報被建議單位的上級機關,以此形成橫向與縱向的合力。對于聯合發(fā)文的方式應該慎用,一是法律監(jiān)督具有深刻的獨立性,在形式上直接與其他機構聯合發(fā)文弱化了法律監(jiān)督的外部性。二是聯合發(fā)文不具有長期性和穩(wěn)定性。目前的聯合發(fā)文所針對的事項及內容具有較強的隨機性,且各機構的職能與人事均可能會調整,后續(xù)的銜接存在難度,不利于法律監(jiān)督權發(fā)揮的穩(wěn)定性[11]。

      四、結 語

      綜上,在檢察建議入法的形勢之下,檢察建議的法律地位得到確立。但對于檢察建議的功能與限度在理論、立法與實踐上仍存在分歧,各地、各級檢察機關在執(zhí)行時的標準和強度均存在差異,這就造成了檢察建議落地時的“軟化”。2018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出具“2018年第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書》具有很強的標桿意義,教育部在采納該檢察建議的基礎上迅速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預防性侵害學生工作的通知》,并就相關工作向各級主管部門和各類教育機構提出了具體要求。與此同時,最高人民檢察院將“一號檢察建議”印發(fā)全國各省級檢察院,要求各地及時將檢察建議書抄報本地教育主管部門及主管省級領導,并最終取得了積極成效⑦。

      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檢的“一號檢察建議”從醞釀、確定、溝通、送達到具體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均傾注了大量精力。但我們也要看到,如果每一份檢察建議都需要如此之大的投入的話,那各地、各級檢察機關將不堪重負,只能完成有限數量的檢察建議。從質量重于數量的角度,高投入形成的高質量的檢察建議對于檢察建議權威的樹立有重大幫助。但從長遠看,檢察建議的剛性構建仍需要優(yōu)化程序、加強制裁、形成合力的長效機制,逐步形成具有獨立性的具有強制約束力的特別法律監(jiān)督程序,這應該是檢察建議的發(fā)展方向。

      注 釋:

      ① 《檢察院組織法》第21條:人民檢察院行使本法第20條規(guī)定的法律監(jiān)督職權,可以進行調查核實,并依法提出抗訴、糾正意見、檢察建議。有關單位應當予以配合,并及時將采納糾正意見、檢察建議的情況書面回復人民檢察院??乖V、糾正意見、檢察建議的適用范圍及其程序,依照法律有關規(guī)定。

      ② 即發(fā)出檢察建議讓行政機關自行整改,不整改就可能起訴的案件。

      ③ 《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工作規(guī)定》第12條:對執(zhí)法、司法機關在訴訟活動中的違法情形,以及需要對被不起訴人給予行政處罰、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法律、司法解釋和其他有關規(guī)范性文件明確規(guī)定應當發(fā)出糾正違法通知書、檢察意見書的,依照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④ 《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工作規(guī)定》第25條:被建議單位在規(guī)定期限內經督促無正當理由不予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的,經檢察長決定,可以將相關情況報告上級人民檢察院,通報被建議單位的上級機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行業(yè)自律組織等,必要時可以報告同級黨委、人大,通報同級政府、紀檢監(jiān)察機關。符合提起公益訴訟條件的,依法提起公益訴訟。

      ⑤ 《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工作規(guī)定》第24條:人民檢察院應當積極督促和支持配合被建議單位落實檢察建議。督促落實工作由原承辦檢察官辦理,可以采取詢問、走訪、不定期會商、召開聯席會議等方式,并制作筆錄或者工作記錄。

      ⑥ 《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工作規(guī)定》第20條:涉及事項社會影響大、群眾關注度高、違法情形具有典型性、所涉問題應當引起有關部門重視的檢察建議書,可以抄送同級黨委、人大、政府、紀檢監(jiān)察機關或者被建議單位的上級機關、行政主管部門以及行業(yè)自律組織等。

      ⑦ 截至2019年1月,有省級黨委、政府領導對落實“一號檢察建議”作出了批示,26個省級教育主管部門采取了舉措。

      猜你喜歡
      檢察檢察機關建議
      檢察版(五)
      檢察風云(2020年10期)2020-06-29 07:55:26
      檢察版(四)
      檢察風云(2020年8期)2020-06-09 12:25:47
      接受建議,同時也堅持自己
      學生天地(2020年32期)2020-06-09 02:57:54
      檢察版(十)
      檢察風云(2019年20期)2019-11-06 02:59:01
      檢察版(九)
      檢察風云(2019年18期)2019-10-18 05:05:59
      好建議是用腳走出來的
      人大建設(2018年9期)2018-11-18 21:59:16
      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探析
      學習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4
      檢察機關強化刑事訴訟監(jiān)督權的法理闡釋
      對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的建議
      人間(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12
      淺議檢察機關會計司法鑒定的主要職責
      华坪县| 济南市| 枞阳县| 松江区| 肇庆市| 泰来县| 龙井市| 华容县| 若羌县| 四子王旗| 大庆市| 南和县| 六枝特区| 鄂托克旗| 天峨县| 江城| 册亨县| 罗源县| 肥东县| 鹤峰县| 永仁县| 阜阳市| 德清县| 商丘市| 丁青县| 泉州市| 毕节市| 广西| 连山| 潮安县| 忻城县| 建平县| 北票市| 高淳县| 乌拉特前旗| 鲁甸县| 林州市| 滨州市| 磐安县| 澳门|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