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高婷 特邀編輯|劉冬貴攝影|李楠 小模特| 申翊 特別鳴謝|天空之城兒童攝影
培養(yǎng)愛心品格,要讓孩子懂得關心、愛護他人,并付出實際行動。本期我們邀請到的幼兒園老師結合具體的案例,提供了兩種不同的培養(yǎng)方法—照顧小動物和玩角色扮演游戲,并給出了相應的家庭教育建議,一起來看看吧。
文︱趙春如 周敏軍(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zhèn)香市幼兒園)
一天,琳琳從家里帶來了一只小烏龜,放在班級的飼養(yǎng)角供小朋友一起觀察。大家都很想照顧好小烏龜,在老師的提議下,小朋友展開了“照顧小烏龜”的學習之旅。一場“烏龜養(yǎng)護行動”悄然地拉開了序幕。
吃完午飯后,幾個小朋友又圍著班里的烏龜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萱萱說:“中午的時候太陽太曬了,我們要把烏龜搬到陰涼的地方,讓它舒服一點。”聰聰接著說:“下午離園的時候,我們要把烏龜搬回教室,不然它可能會迷路,我們就找不到它了?!庇谑?,每天早上來園的時候,小朋友會把烏龜搬到陽臺上曬太陽,中午的時候搬到戶外陰涼的地方,下午離園的時候又把烏龜從戶外轉移到班級內的飼養(yǎng)角。
一天,俊俊指著裝烏龜?shù)暮凶诱f:“這個房子太小了,我家有個更大的‘房子’,我?guī)н^來給小烏龜換上吧,這樣它就能住得舒服一些。”琳琳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并告訴俊俊:“我們要把烏龜?shù)姆孔友b飾得很漂亮,它住進去的時候一定會很開心!”第二天,俊俊把家里面的“大房子”帶到幼兒園,大家一起高高興興地幫烏龜換了新家,并且用鮮花、玩具和小石頭把烏龜?shù)姆孔哟虬缌艘环?/p>
“哎呀,烏龜好臟??!”一天萱萱看到烏龜后突然大叫起來。小朋友湊過去一看,烏龜身上果然有一層黑乎乎的東西?!拔覀円o烏龜洗澡啦!”于是,大家找來小牙刷和水管,小心翼翼地幫烏龜洗了個澡。緊接著,大家開始準備給小烏龜喂食?!靶觚?,快快吃!”俊俊一邊投喂,一邊說?!安荒芙o太多,不然會吃撐的?!甭斅斝⌒牡靥嵝训馈R慌缘牧樟斩⒅觚?,期盼地說:“小烏龜,好好吃,乖乖睡,快快長大哦!”
經(jīng)過兩周的朝夕相處,小烏龜已經(jīng)成了大家的好朋友。小朋友每天都會跟小烏龜聊天,給小烏龜唱歌。琳琳笑瞇瞇地跟我說:“我們要讓它每天都很開心!”
文︱楊金萍 楊麗(江西省萍鄉(xiāng)市上栗縣中心幼兒園)
孩子們期待的區(qū)域自主游戲開始了,語涵、貝貝和往常一樣來到了娃娃家。
一進娃娃家,貝貝就拿了她最喜歡的小兔子玩偶,并對它說:“兔寶貝,你餓了吧?媽媽馬上給你弄好吃的,你等一下哦!”說完便拿起一個小托盤,直接走到區(qū)域柜前取食物,然后抱起小兔子,假裝一點一點地喂給它吃東西,一邊喂還一邊說:“哎呀,小寶貝,你慢點吃,你看,都弄到嘴巴上了?!闭f完便去找紙巾給小兔子擦嘴巴。這時在一旁看了很久的語涵四處張望,看到了柜子上有一塊海綿,于是她就拿來遞給貝貝,貝貝接過了海綿,準備給小兔子擦嘴巴。這時,語涵對貝貝說:“貝貝,我可以跟你一起照顧小兔子嗎?”貝貝點了點頭說:“好啊,那你來當爸爸吧!”
語涵開心地走到貝貝和小兔子跟前,問:“兔媽媽,我們還要給小寶貝做點什么好吃的呢?”貝貝指了指玩具胡蘿卜:“那你再炒一個胡蘿卜吧!”于是,語涵把玩具胡蘿卜放進鍋里蓋上鍋蓋,讓胡蘿卜在鍋里燜著。她一會兒揭開蓋子看一下,一會兒又蓋上,重復了幾次后,她把“炒熟”的胡蘿卜夾出來,端給貝貝。貝貝吹吹熱乎乎的胡蘿卜,小心地喂小兔子。趁著貝貝喂小兔子的空當,語涵拿來了玩具西瓜說:“兔媽媽你渴不渴?你一直帶寶寶辛苦了,我來切西瓜,給你榨一杯西瓜汁吧?”貝貝非常配合地說:“謝謝兔爸爸,我正好想喝西瓜汁呢?!?/p>
貝貝和語涵在自創(chuàng)的“劇本”里玩得不亦樂乎,突然貝貝緊張地說:“寶寶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一邊著急地拍著懷里的小兔子,一邊大聲喊道:“章語涵,我們趕緊帶她去醫(yī)院吧!小兔子生病了?!闭Z涵立馬說:“我來抱小兔子,我們快點去找醫(yī)生!”但是娃娃家里沒有醫(yī)院,兩個人在里面左看右看尋找著醫(yī)院,結果一無所獲。貝貝說:“這里沒有醫(yī)院,小兔子要病死了!怎么辦?”
看到他倆著急的樣子,我走了過去,說:“我是醫(yī)生,你們的孩子怎么了?”貝貝和語涵趕緊說:“我們的孩子生病了,但是我們找不到醫(yī)院?!蔽抑钢尥藜业囊粋€紙箱說:“你們別著急,把小兔子放到那張床上,我先給他看看?!眱蓚€人順著我指的方向跑去,立刻把小兔子放到“病床”上。當著貝貝和語涵的面,我給小兔子好好檢查了一下,告訴他們小兔子沒有太大問題,就是吃的東西太多、太雜,肚子不舒服。聽了我的話之后,貝貝和語涵相互看了看,拍著小兔子說:“寶寶,醫(yī)生說你沒事兒了,一會兒就會好起來哦?!?/p>
專家點評愛心品格是一種重要的親社會能力,也是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中積累培養(yǎng)起來的。幼兒園的孩子還處于“泛靈論”階段,即此時的孩子認為世間萬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應當被關心、被愛護。因此,在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品格時,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這一發(fā)展特點,而上述兩個案例中教師對孩子的支持、理解和鼓勵都值得家長學習、借鑒。
用心呵護小動物
很多孩子都喜歡小動物,案例一中的小烏龜一出現(xiàn)就成了孩子們的寶貝,大家爭先恐后地照顧它,這時候孩子不再是鬧騰的“熊孩子”了,而成了有愛心、能照顧小動物的獨立個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不僅了解了烏龜?shù)牧曅?、特點,也學會了愛與付出,慢慢成為一個內心溫暖、柔軟、有愛的孩子。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不要輕易否定孩子在小動物身上投注的愛和情感,而且要積極引導孩子用衛(wèi)生、安全的方式與小動物互動。
用角色扮演游戲提升愛的能力
游戲是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在游戲中他能獨立自主地決定玩什么、怎么玩、和誰玩,另外游戲還能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和反映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培植良好的情緒、情感。案例二中的角色扮演游戲是孩子們非常熱衷的,老師的做法值得家長借鑒。老師觀察并認真記錄孩子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并主動地融入游戲之中,以游戲伙伴的身份與孩子玩起來,幫助孩子排憂解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看到孩子認真地“照顧”自己的布娃娃時,也應當像案例中的老師一樣,協(xié)助孩子細心照顧自己的“小寶貝”,讓愛在親子互動中流淌,讓孩子感受到愛與信任,如此才更有助于孩子愛心品格的發(fā)展。
文|王慧娟(山西省太原市中北大學附屬學校幼兒園)
家長困惑:
由于我和孩子爸爸的工作比較忙,孩子出生之后都是姥姥在幫忙帶,老人對孩子盡心盡力,各方面都照顧得很周到。但不知為什么,孩子現(xiàn)在3歲多了,反而沒有小時候貼心,甚至有點自私和冷漠。比如做了好吃的,孩子會說這是他的,別人不能動;就連姥姥病了,還要哭鬧著讓姥姥帶他出去玩。長此以往,我真的擔心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私。怎樣才能讓孩子愿意主動關心他人呢?
家園常溝通:
老人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一方面由于“隔輩親”,會格外愛護孩子;另一方面,孩子的出現(xiàn)也給老人平淡的生活帶來歡樂和慰藉,因此老人難免會出現(xiàn)溺愛的情況。案例中的孩子作為家中的寶貝,肯定是非常受寵愛的,大多數(shù)情況下家人都會讓著孩子,這就容易助長孩子自我中心的意識。
教育建議:
1及時調整家庭教養(yǎng)方式
案例中的孩子之所以會出現(xiàn)事事以自己的需求為中心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家長經(jīng)常說“這些都是寶寶的,沒人和你搶”“寶寶開心,我們就開心”這樣的話,這就不斷強化了孩子“我最重要”“我說了算”的意識。因此,家長在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需求的基礎上,對孩子也要有約束和要求,比如“先給姥姥吃”,“姥姥生病了不能吵”,這才是恰當?shù)慕逃T谶@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溫和、獨立、情緒穩(wěn)定的性格特點,在生活中能夠關注到他人的需求,更容易成長為“眼中有愛,心里有光”的人。
2樹立尊老愛老的榜樣
孩子很少聽我們說什么,總是看我們做什么。因此,想要讓孩子有愛心,關心老人,家長就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比如年輕的父母既要對老人的付出心懷感恩,也要身體力行地關注老人的需求,讓老人感受到愛與尊重。比如下班回來帶些老人愛吃的食物;飯后帶領孩子主動洗碗、收拾,減輕老人的負擔;餐桌上,以老人尊上;言語上,不沖撞老人。在生活中,做好榜樣,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體會愛,理解愛,進而表達愛。
文︱王康(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qū)沙子口街道嶺西幼兒園)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3~4歲的幼兒要能夠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溫暖,能夠愛父母、親近和信賴長輩。孩子內心的愛遵循由近及遠、由己及人的發(fā)展特點,也就是說孩子先要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接受到愛的滋養(yǎng),才能夠自發(fā)地表達內心愛的體驗。父母要努力營造一種溫暖、關懷的心理環(huán)境,要大方、主動地向孩子表達愛的信息,然后孩子才能在感受、模仿中學會愛的表達。
培養(yǎng)目標:
1 知道喜歡別人的時候應當大膽地向對方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
2 能夠用恰當?shù)姆绞奖磉_對家人、老師和同伴的愛
3 體會被愛的幸福感受,逐步養(yǎng)成善良、主動、外向、友好的親社會品質
技能口訣:
喜歡誰,要表達;親親抱抱送禮物;做件好事溫暖他。
培養(yǎng)重點:
喜歡誰,要表達
家長要告訴孩子,如果喜歡別人就要把自己內心的喜歡大膽地表達出來,不要害羞,也不要把自己想要對對方好的想法藏起來,甚至是故意“欺負”對方。家長要經(jīng)常跟自己的愛人、孩子表達愛與喜歡,讓孩子知道愛要表達。在洋溢著愛的家庭氛圍中,孩子的心情是放松的、自由的,更容易培養(yǎng)孩子樂觀、自信、友愛的品質。
除了身體力行表達愛,家長還可以通過親子閱讀的方式,和孩子一起體會故事中愛的表達,如一起讀繪本《抱抱》《猜猜我有多愛你》,教給孩子大膽表達的方法和勇氣。此外,家長還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翻閱照片,講述孩子成長的故事,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體會到身邊的愛。
親親抱抱送禮物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愛的多種表達方式,引導孩子意識到對不同人表達愛的方式可以不太一樣,比如可以用擁抱、親吻的方式對自己的媽媽表達愛;用牽手、贊美、擁抱、送禮物等方式表達對小伙伴的愛;用微笑、敬禮、擁抱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愛。除了日常的肢體動作,家長還可以充分利用節(jié)日的教育契機,如重陽節(jié)、婦女節(jié)、教師節(jié)等,讓孩子了解身邊人對自己的愛,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賀卡、書簽等禮物表達自己對他人的愛。
做件好事溫暖他
家長可以進一步跟孩子討論愛的表達方式,除了友好的肢體動作、贈送禮物,還可以幫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1 在家里:
●幫家長做一些家務,比如吃飯的時候分發(fā)或收拾碗筷;
● 和家人一起打掃衛(wèi)生;
● 爸爸媽媽下班回到家,幫他們拿拖鞋,給他們倒水喝。
2 在幼兒園里:
● 做好自己的值日生工作,幫忙給自然角的植物澆水,主動照顧小動物,幫忙收拾玩具;
● 在小朋友難過、不開心的時候,主動安慰對方;
● 當小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主動上前幫忙。
這一件件小事都是愛的表達,家長也要適當放手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事的過程就是孩子成長的過程,愛就是在生活里這樣一點一滴地積淀起來的。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中也強調“家庭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推進家庭教育科學研究,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計劃于2023年正式組織實施幼兒園品格家園共育規(guī)劃課題。
近日,由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北京出版集團父母必讀雜志社主辦,德耕教育協(xié)辦的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幼兒園品格家園共育規(guī)劃課題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全國1000多個學前教研組織、幼兒園組織教師觀看直播。本次會議由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秘書長劉國平主持。
啟動儀式上,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理事唐洪博士詳細介紹了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近年來開展的家庭教育和品格教育系列相關工作,表示“幼兒園品格家園共育規(guī)劃課題”對落實立德樹人、促進家校社共育、促進幼兒品格成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將以幼兒園品格家園共育規(guī)劃課題為重點工作,積極推進家庭教育科學研究,共同做“兒童成長的引路人,兒童權益的守護人,兒童未來的逐夢人”。
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副教授夏婧博士深度分析品格教育實施的科學路徑,并對課題的規(guī)劃與實施進行全面介紹,指出品格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家庭、幼兒園、社會在實施品格教育中承擔不同責任,其中家庭是品格教育的責任人,幼兒園是主陣地。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秘書長、北京出版集團《父母必讀》雜志主編惲梅表示,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幼兒園品格家園共育規(guī)劃課題是繼《父母必讀》雜志《品格教育》專欄后的又一重點項目,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將從專家、平臺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保障課題參與者有所收獲和成長,讓品格教育這一話題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從而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據(jù)介紹,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幼兒園品格家園共育規(guī)劃課題申報將面向全國學前教育教科研單位和幼兒園,并組織專家組對立項單位進行開題、中期檢查、結題等全過程指導。課題實施將有利于幼兒園深入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開展幼兒園品格家園共育,科學實施家庭教育指導與相關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具有科學性、實踐性、指導性的系列研究成果。
課題申報正在進行中,歡迎大家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