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麟
(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護中心上房寺自然保護站,甘肅 武威 733000)
為了提高金葉榆的栽種質量和應用效果,應不斷提高栽培管理技術。
金葉榆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在許多類型的土壤中都能生長。鈣質土和沙壤土都能滿足金葉榆的生長需求。在具體選地的過程中,應選擇容易生長扎根的土壤。選擇好種植地后要做好土壤的深耕工作,深度控制在20 cm 左右,提高土壤的疏松度,滿足金葉榆的生長需求[1]。為了確保金葉榆健康生長,可以向土壤中施加一些底肥,施用復合肥300 kg/hm2,保證均勻施肥并平整土地,然后耙平起壟。
金葉榆主要采用種子繁殖的方式,每年4 月初播種,堅持隨采隨播的原則。如果當年沒有播種,需要將種子晾干后保存。土壤墑情好的地塊,種子可以不進行催芽處理。在播種前需要在壟上開溝,深度為5 cm 左右,之后將種子均勻地撒在溝中并壓實土壤,避免被風吹走,盡量不要選擇在有風的天氣播種。播種完后在種子表面蓋一層薄土或直接噴水,連續(xù)噴水3~4 d,可以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
1.3.1 松土除草
完成播種工作后要保證肥料和水分充足,同時要做好雜草的處理工作。如果雜草生長旺盛,和金葉榆爭奪養(yǎng)分和水分,會直接影響幼苗的生長。可以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在除草的同時中耕松土,避免出現(xiàn)土壤板結,提高土壤透氣性,有利于金葉榆的健康生長。需要注意的是,幼苗階段的根系比較脆弱,在除草的過程中要保證力度,避免損傷根系。
1.3.2 澆水
在幼苗期,金葉榆對水分的需求量較大,應及時澆水,保證水分充足。金葉榆的幼苗十分嫩弱,不能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否則容易造成幼苗倒伏和水資源浪費??梢圆捎脟姽嗟姆椒?,每間隔2 d 噴灌1 次,保證土壤的濕潤即可。經過30 d 左右的時間,幼苗能長到5 cm 左右,此時開始進入壯苗期。
1.4.1 除草
針對壯苗期的金葉榆,除草松土非常關鍵。最好不要使用除草劑,應選用人工除草的方法,否則會導致苗木受到損害。結合金葉榆的生長情況選擇具體的除草次數(shù)和除草時間,提高除草效果。
1.4.2 間苗和補苗
金葉榆的播種以撒播為主,在出苗后很容易出現(xiàn)幼苗擁擠或缺苗現(xiàn)象,要定期檢查幼苗的生長情況。當金葉榆的幼苗生長到15 cm 時,在雨天后進行間苗和補苗,能減少對幼苗的損傷。在間苗和補苗之前,向壟噴灑一定量的水分,保證金葉榆根系濕潤,可以減少在間苗過程中對苗木的傷害。應堅持“去弱留強”原則,保留生長狀態(tài)良好的幼苗。隨時觀察金葉榆幼苗的生長情況,如果缺苗比較嚴重,要及時補苗,保證幼苗健康生長。
1.4.3 施肥澆水
結合幼苗生長的實際情況補充養(yǎng)分,通常情況下,在雨后使用125 kg/hm2尿素,該時期的土壤濕潤,有利于吸收肥料,滿足金葉榆生長中的養(yǎng)分和水分需求。在施肥的過程中保證土壤的濕潤度,避免燒苗。合理選擇澆水的次數(shù)和時間,否則會影響澆水效果。
1.5.1 白榆種植
金葉榆繁育需要的砧木品種為白榆。在嫁接培育前要種植白榆,主要選擇播種方法種植。每年4 月開始播種,做好地塊的選擇和苗床的整理工作,出苗之后加強幼苗管理,定期清理雜草和松土,保證幼苗的健康生長。在幼苗出土后要進行補苗和間苗,并補充適量的肥料,滿足白榆生長的養(yǎng)分和水分需求,還要定期灌溉,控制好灌溉量,避免苗木被淹。在白榆生長的過程中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主要防治飛虱。該類害蟲喜歡蠶食樹葉,導致葉片養(yǎng)分大量流失,在發(fā)病后期會出現(xiàn)白色小斑點,葉片光合作用下影響苗木生長,甚至造成白榆苗木的死亡,可以選擇樂果溶液進行噴施防治。經過一年的培育,白榆直徑達10 cm 可以實施嫁接工作[2]。
1.5.2 嫁接技術
第一,嫁接時間。每年3 月是金葉榆的嫁接時間,選擇1 年生的白榆苗作為砧木,接穗選擇3 年生的金葉榆枝條。需要注意的是,選擇顏色艷麗、發(fā)育良好和沒有病蟲害的枝條,可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第二,接穗方法。將生長良好的枝條剪成10 cm 長的小段,在剪穗的過程中保證芽眼不會受到損傷,并且每個小段上有兩個以上的芽眼。整齊擺放接穗,然后將蠟均勻地涂抹在生長一端,避免養(yǎng)分和水分流失。將接穗放在融化好的蠟里蘸取,放在一旁備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的過程中要佩戴手套,防止手被蠟燭燒傷。
第三,嫁接方法。當前常見的嫁接方法為切接法。將距離地面約15 cm 的白榆苗枝干剪下,留下主干部位,在主干部位的兩側各切出一道長約3 cm 的口子,之后將沒有蘸過蠟液的接穗一端拉一道長3 cm 的小口,對齊接穗的切口和主干的切口。將砧木和接穗固定,選擇塑料薄膜包裹好傷口,做好保溫的同時避免傷口感染,加速傷口愈合。
第四,在完成嫁接工作之后要做好養(yǎng)護管理。在嫁接之后的15 d,切口開始逐漸愈合。需要注意的是,愈合時期不能澆水和使用化肥。在嫁接完成后30 d,去除包裹傷口的塑料薄膜,避免長期束縛造成切口生長不良而容易出現(xiàn)折斷。用剪刀剪除塑料薄膜時要注意力度,避免用力過大損傷樹干。
由于受到光照、溫度和濕度等因素的影響,一些彩色植物在整個生長的過程中不可能一直為彩色。針對嫩梢為彩色葉片的植物品種,通過生長期修枝摘葉的方式能減少水分蒸發(fā),積累養(yǎng)分,在適合的溫度、濕度和光照條件下,通過人為的方式促進新芽萌生。
傳統(tǒng)的嫁接技術選擇塑料袋或塑料繩,免解綁嫁接技術選擇厚度為0.08 cm 的高彈塑料薄膜,在嫁接完成后的一年中能起到很好的防風作用,并且不會對金葉榆的新枝造成傷害。選擇普通嫁接技術需要及時解除塑料薄膜,過早解綁會導致枝梢沒有老熟,并且容易枯萎或者折斷;過晚解綁會導致砧穗增粗生長,同時薄膜很容易進入到砧穗的皮層內,導致幼苗黃化[3]。利用免解綁嫁接技術可以改進傳統(tǒng)的嫁接管理技術,去除了支撐架環(huán)節(jié),降低了勞動強度,縮減了生產成本,和傳統(tǒng)的嫁接技術相比,在節(jié)省勞動成本的同時,還能提高金葉榆的抗風險力和觀賞力。
喬木型金葉榆是比較常見的造型技術,可以通過播種育苗和扦插育苗形成。在培育的過程中,要經常修剪樹冠上過長的枝條,尤其在多風的季節(jié)要及時修剪,避免被風折斷。除此之外,及時觀察并且剪除樹干上長出的側枝。
該造型技術主要采用扦插苗或底部嫁接苗,幼苗生長一年后可以應用,高度控制在0.8~1 m。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株行距應控制在30 cm×40 cm,過密會影響后期植物的生長。每年6 月修剪1 次,能增加萌條數(shù)量,提高觀賞價值。
金葉榆枝條密集、生長速度快,通常情況下兩年后就能修剪,包括高球型、低球型、動物型、喬木雙層造型等。高球型一般選擇在砧木距離地面1 m 處嫁接,嫁接之后的第二年春天可以修剪造型。如果修剪低球性造型,可以在距離地面5 cm 處嫁接,嫁接后第二年春季可進行修剪工作。喬木雙層和多層造型要求主干高度2 m 以上,生長1 年后可以修剪成方形、球形和三角形等造型。此外,動物造型比較費力,嫁接完成后出現(xiàn)輪廓即可反復修剪,直至完成造型。
叢植是園林景觀中常見的金葉榆的應用方式。在園林景觀中,可以用金葉榆三五成叢的點綴,形成一片嫩綠或者金黃的景象,有著很強的觀賞價值。此外,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和孔葉碧桃、紫葉矮櫻等樹種搭配,能提高觀賞價值。
一顆金葉榆也可以在園林景觀中應用,增強造型的藝術美感,保證色彩鮮艷和樹冠豐滿。
列植是按照一定的軸線關系栽植,形成整齊和氣勢磅礴的景觀,能更好地展示金葉榆的生態(tài)價值和經濟價值。在具體的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要結合樹木的現(xiàn)代特征和特點巧妙的設計栽植的形式,表現(xiàn)出樹木的韻律和生態(tài),提升觀賞效果。
金葉榆在生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類型的病害和蟲害,主要病害包括立枯病、炭疽病、潰瘍病和黑斑病,主要蟲害包括飛虱、黑絨金龜、榆綠毛螢葉甲。應堅持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防治的原則,做好日常的栽培管理工作,科學施肥和灌溉,增強樹勢,提高樹木的抗病能力。
金葉榆幼苗期很容易發(fā)生立枯病,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第一,選擇1%福爾馬林溶液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減少土壤中的病菌。第二,在育苗的過程中要控制好澆水量,保證土壤半干半濕即可,土壤中不要有積水。第三,在發(fā)病初期選擇50%代森鋅400 倍液進行灌根處理,能提高防治效果。
炭疽病是金葉榆生長過程中的常見病害之一,采取以下防治措施。發(fā)病初期可以選擇70%炭疽福美500 倍液進行防治,也可以選擇65%代森鋅500 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間隔10~15 d 噴灑1 次,連續(xù)噴灑2~3 次,防治效果顯著[4]。
黑斑病在金葉榆整個生長過程中都能發(fā)生,主要出現(xiàn)在早春到晚秋季節(jié),選擇以下的防治方法。可以噴灑1%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600 倍液,也可以噴灑75%百菌清800 倍液進行防治,每間隔7 d 噴灑1 次,連續(xù)噴灑2~3 次。
金葉榆發(fā)生潰腐病后要及時剪除患病部位,并刮除病斑,選擇藥劑涂抹。需要注意的是,刮除的范圍要比原來的病斑部位大1 cm 左右,保證徹底刮凈,然后使用2%粉銹寧漿糊涂抹傷口,也可以使用福美砷可濕性粉劑50 倍液、1%退菌特等藥劑。為了增強藥效,可以加入適量的滲透劑。在發(fā)病初期可以使用多菌靈或托布津200 倍液,也能使用50%代森錳鋅涂抹病斑部位。冬季及時清理樹干表面,并且涂抹涂白劑,能有效預防該病的發(fā)生。
金葉榆幼苗時期很容易受到蚜蟲的危害,在冬季要做好清園和修剪工作,及時刮除越冬的蟲卵,剪除有卵的枝葉。選擇色板誘殺蚜蟲,加大對天敵瓢蟲和草蛉的保護力度。在樹木休眠時期,可以噴灑3~5 波美度石硫合劑。在發(fā)病初期噴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500 倍液,防治效果顯著。
該類害蟲主要吸食葉片養(yǎng)分,使葉片出現(xiàn)白色病斑,影響美觀,抑制幼苗生長,葉片褪去綠色和變黃,造成樹木死亡。飛虱的繁殖能力較強、繁殖速度快、種群數(shù)量大,在為害的過程中能分泌大量的蜜液,直接為害葉片和果實,會引發(fā)煤污病,可以采取以下的防治方法。結合害蟲世代重疊的特點選擇化學防治方法,連續(xù)多次用藥,選擇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 g/hm2、2.5%功夫乳油3 000 倍液、25%阿克泰120 g/hm2噴灑,每間隔2~3 d 噴灑1 次,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榆毒蛾的幼蟲主要在樹皮縫和孔洞中越冬,7 月初成蟲羽化,有明顯的趨光性特點。通常情況下,雌蛾將卵產在枝條上或葉片的背部,成串排列。初齡的幼蟲主要為害葉肉部位,2~3 齡幼蟲會將葉片取食成缺刻或孔洞狀,甚至取食整個葉片。每年7 月第一代幼蟲孵化為害,8 月下旬化蛹,9 月初成蟲羽化,9 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蟲孵化。可以選擇以下的防治方法。采用黑光燈誘殺,每年8—9 月,選擇頻振式誘殺燈誘殺成蟲,效果明顯。針對病害嚴重的地區(qū),在幼蟲低齡期選擇20%滅幼脲膠懸劑1 000 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500 倍液、2.5%敵殺死乳油2 500 倍液噴灑。
該類害蟲數(shù)量龐大,主要取食葉片,為害面積廣,甚至能將葉片吃光,在高溫天氣下危害比較嚴重??梢圆扇∫韵路乐畏椒ǎ哼x擇高氯苯氧威進行噴霧防治;在幼蟲集中化蛹的過程中選擇人工摘除幼蟲或者蛹;加大對天敵的保護力度,主要的天敵包括瓢蟲、灰喜鵲和大山雀等;選擇藥劑噴灑控制,在蟲害為害初期,選擇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5 000 倍液、2.5%保富乳油2 000 倍液,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黑絨金龜成蟲有明顯的假死性和趨光性,為害多種植物,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選擇人工捕殺,在成蟲高發(fā)期,利用害蟲的假死性進行人工捕殺。選擇化學防治方法,可以使用2.5%敵百蟲粉劑噴灑防治,也可以選擇2.5%功夫乳油等藥劑,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與此同時,做好測報工作。黑絨金龜隱蔽性較強,應加強測控和蟲情的調查工作,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