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四世同堂》中小文夫婦的藝術形象

      2023-01-10 08:49:27馬凱鳳
      肇慶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戲子四世同堂日寇

      馬凱鳳

      (廣州科技職業(yè)技術大學 基礎部,廣東 廣州 510000)

      一、引言

      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最負盛名的市民文學作家,老舍塑造了許多小人物形象,如人力車夫祥子、鼓書藝人方寶慶、妓女月牙兒和“臭腳巡”福海等,這些小人物分布在不同的社會領域,有著不同的身份和職業(yè),也承受著人間不同的痛苦和折磨。老舍的下層生活經(jīng)歷和底層關懷意識,決定了他對歷經(jīng)苦難的小人物抱有深深的同情,并促使他把這些了然于胸的人物形象塑造出來。對于老舍作品中的小人物,學界已經(jīng)有了很多研究成果,但學者們重點關注的是老舍筆下的人力車夫、妓女等市民形象,很少有人關注其作品中的“戲子”形象。筆者認為,老舍塑造的“戲子”形象雖然極少,卻代表了某類頗具剛硬風骨的藝人群體,是對傳統(tǒng)“戲子”形象的顛覆性書寫,他們不僅承載著小說人物本身的藝術功能,還凸顯了作者信奉的道德信條和某種抗日理念。所以這類人物形象之于老舍小說的意義并非無關緊要,而是一種隱喻著其價值觀和文化選擇的重要存在。就此而言,這類“戲子”形象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下面,我們就以《四世同堂》中的小文夫婦為例,來談談老舍對“戲子”形象的正面塑造及其承載的多重意蘊。

      二、老舍與小文夫婦形象的生成

      在現(xiàn)代中國作家中,“老舍其實最了解北平文化的底細,即使這座城已然亡于敵手,作家也照舊摸得準北平人的脈象會是什么樣”[1]55。老舍在下筆寫作《四世同堂》之前曾經(jīng)構(gòu)思過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心經(jīng)歷了一番痛苦的掙扎,出身北平的他對故土無疑是熱愛的,可值得深思的是,如此熱愛北平的老舍居然描繪了一個又一個冷冰冰的事實,進而展現(xiàn)了抗戰(zhàn)背景下深受封建家庭觀念束縛的北平人的敷衍、茍且、寡廉鮮恥、不作為等國民劣根性。老舍的長篇巨制《四世同堂》以淪陷了的北平為背景,描寫了日偽統(tǒng)治下北平尤其是“小羊圈”胡同里的百態(tài)人生?!八婕笆甙藗€家庭和一百三十個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六十多人,他們中有中學教員、老詩人、拉車的、棚匠兼耍獅子的、教授、戲唱的、開布店的、‘打鼓兒’的、‘擺臺’的、‘窩脖兒’的、巡警、稅局長、剃頭的、流氓、妓女、漢奸、老寡婦、英國外交官員、看墳的、特務,等等?!盵2]雖然小文夫婦在《四世同堂》中是作為配角形象出現(xiàn)的,但作者用了約一章的篇幅來專門交代小文夫婦的身份背景和生活方式,并偶爾在文中穿插能夠凸顯他們?nèi)松鷳B(tài)度的文字片段。可見,作者對這對夫婦傾注了深厚感情和殷切期望。同時,老舍作品里的每個人物都具有很強的典型化和類型化特點,小文夫婦也不例外。

      客觀地說,老舍的創(chuàng)作風格在新中國成立前后存有一定的差異,其建國前的創(chuàng)作流露出悲苦乃至絕望的情緒,這與其滿族身份和人生經(jīng)歷有著莫大的關系。老舍出生、成長于國家內(nèi)憂外患之際,父親為保衛(wèi)北平而犧牲,母親含辛茹苦地把他撫養(yǎng)成人,這讓他過早地體會到了人世的艱辛。清王朝覆滅后滿人的地位一落千丈,老舍接觸到了形形色色因生活困頓而掙扎的滿族底層民眾,他把這些淪落于社會底層的滿人作為自己筆下的主要人物,書寫他們的愛恨情仇、悲歡離合和困苦遭際。在民國時期,北平的滿人猶如“過街老鼠”,不敢光明正大地表明自己的族籍和身份,生怕說出后會失去最后一片故土,老舍亦如此。每當遇到滿族同胞被批判時,老舍總是承受著內(nèi)心的煎熬,一面附和批判一面又暗自心痛。老舍希望消除世人對滿人的偏見,他想為善良的滿族同胞正名,只是在當時“排滿”風潮極為濃厚的社會環(huán)境下,他只能用隱晦的方式去表達這種愿望,而小文夫婦作為“戲子”形象的建構(gòu)就是伴隨著他為滿族同胞正名的愿望完成的。

      《四世同堂》始作于1944年1月,其中《惶惑》《偷生》在1945 年底完成,《饑荒》則在1949 年于美國完成。在當時特定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下,老舍把自己對滿族族群與文化的認同感潛隱在小文夫婦形象的塑造過程中。在小說中,老舍告訴讀者:“小文是中華民國元年元月元日降生在一座有花園亭榭的大宅子中的”“假若他早生三二十年,他一定會承襲上一等侯爵,而坐著八人大轎去見皇帝的。”[3]243“文侯爺不是旗人。但是,因為爵位的關系,他差不多自然而然的便承襲了旗人的那一部文化。假若他不生在民國元年,說不定他會成為穿宮過府的最漂亮的人物,而且因能拉會唱和斗雞走狗得到最有油水的差事。”[3]244在這里,老舍表面上并未明言小文夫婦的民族身份,但內(nèi)里已經(jīng)暗示得非常清楚,并點出了他們身為滿人的某些特質(zhì)。小文生于民國時期,也立足于民國的土地上,可他的思想、趣味、生活習慣與本領完全屬于清朝,從清朝的貴族跌落至民國的平民,小文成了非貴族非平民的“怪物”,他在北平被日寇侵略、霸占時以一個淡漠的旁觀者生活著,直到最后拿起椅子砸死那個殺妻日寇并壯烈死去,他才與歷史、國家、民族發(fā)生了密切關系。通過小文夫婦形象的塑造,老舍告訴讀者:并非所有的滿人都是“賣國者”,在社會底層有一群愛國的滿人在民族國家危難來臨之際是可以直面敵人、無懼生死的?!啊端氖劳谩防锩鎰C然目敵慨然赴死的小文夫婦,是他首次確切地知告世人,即便是那些最不愿過問時事政治的滿人,也會是這等樣子!”[4]43不管小文“以椅殺敵”的行動是出于什么原由,但正是因為有了眾多像小文夫婦那樣為守護心中珍愛物事而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才使得中國不至于完全淪陷在日寇的鐵蹄之下。

      以是觀之,老舍筆下的“戲子”形象與大眾心目中的“戲子”印象完全不同,他所建構(gòu)的“戲子”——小文夫婦形象承襲了他的“精氣神”。也就是說,讀者可以在小文夫婦身上看到老舍式的尊嚴和氣節(jié),尤其是小文,他與老舍有諸多相似之處,他們都是北平人,都是滿人的后裔,都保有滿人愛唱戲的特點。老舍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十分喜愛看戲,由于生活拮據(jù),所以經(jīng)常和好友羅常培跑到茶館里去聽免費評書,工作后有了余錢就開始“泡戲園子”,久而久之還可以喊上兩嗓子,甚至還能將曲藝嗜好化作個性化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當中的“一項‘絕活兒’般地專長”[4]167。老舍的尊嚴和氣節(jié)來自他的母親,“我對一切人與事,都取和平的態(tài)度,把吃虧看作當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與基本的法則,什么事都可將就,而不能超過自己畫好的界限”[5]292,這是母親給予他的“生命的教育”,而尊嚴和氣節(jié)是他心中不可逾越的原則界限??上У氖?,老舍自殺身亡?!袄仙岬淖詺ⅲ仁潜黄鹊?,也是‘主動’的,既是形勢使然,也是性情使然”,更兌現(xiàn)了那無比寶貴的“生命的教育”[4]27。返觀小文夫婦,讀者雖然在他們身上看不到那種老舍母親式的“生命的教育”,卻可以看到他們?nèi)缋仙嵋粯盂`行了這種“生命的教育”。

      如是說并非隨意揣測。1944 年,日寇逼近重慶,時人紛紛準備逃難,但老舍從未想過逃離重慶,他對朋友說:“我早已下定決心,如果日寇從南邊打來,我就向北走,那里有嘉陵江,滔滔江水便是我的歸宿!我決不落在日寇手里,寧死不屈!”[6]一句“寧死不屈”明示了老舍的錚錚傲骨,而小文無疑承襲了老舍這種直面日寇、寧死不屈的氣節(jié),這才有了后來那無所畏懼的“一砸”。小文的這“一砸”,不但砸死了槍殺他妻子若霞的日寇,也“砸出”了滿族藝人的氣節(jié)和傲骨。小文夫婦剛強不屈,并不是時人刻板印象中的“軟媚之主”。與此同時,老舍還直面小文夫婦的缺點,把他們塑造成了對周圍的人事物淡漠卻又講義氣的矛盾形象。一方面,太陽旗高高掛起時,小文夫婦可以裝作沒看見,繼續(xù)沉醉于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曲藝追求;另一方面,當別人來尋求幫助時,他們又會毫不吝嗇和全力以赴地去幫忙??梢哉f,小文夫婦形象的塑造,既承載了老舍對北平文化、滿族文化的自我認同,也暗含著他對以小文夫婦為代表的不問國事的同胞們的批判意識。正因為老舍出身于底層平民,所以他深知自己的同胞兼具人性美與丑的特性,因此在塑造小文夫婦形象時,并沒有把身為藝人的他們寫得那么完美,也沒有把他們寫得那么不堪,而是讓讀者在反思他們不足之處的同時,也能看到他們優(yōu)異的道德品質(zhì)、剛硬人格和人性光輝。

      三、小文夫婦與“戲子”形象的顛覆性書寫

      眾所周知,在中國歷史上“戲子”一詞充滿了貶義,但在老舍的筆下并非如此?!霸缭跁x代時,便有了‘戲子’之說,也叫優(yōu)伶,是個貶義的名詞,因為在當時,戲子的身份很低賤,宴飲不能與官員同桌,子女不得參加科舉,死后不得進祖墳?!盵7]“在封建社會里,戲曲藝人的社會地位極為低下,有所謂‘一妓二丐三戲子’之說。把戲曲藝人與妓女、乞丐并論,甚至戲曲藝人還要名列于妓女、乞丐之后,足見其被社會所歧視之嚴重程度。”[8]再者,古時人被分為三六九等(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一流帝王相、二流官軍將、三流紳賈商、四流派教幫、五流工塾匠、六流醫(yī)地農(nóng)、七流巫乞奴、八流盜騙搶、九流耍藝娼”[9],其中“藝”指的就是戲子,由于以前的戲子總是以聲色侍人,還有的以出賣肉體過活,因而他們和娼妓一同被歸為下九流行列。由此可見,古人對“戲子”是十分不待見的,甚至極為厭惡和歧視,所以才有了“婊子無情,戲子無義”這種不成文的說法。不過,老舍通過小文夫婦形象的塑造消解了讀者對于“戲子”負面形象的認知和偏見。這對于抗戰(zhàn)力量的擴展和挖掘是有啟示性的,對于提高抗戰(zhàn)文學的藝術品格和豐富抗戰(zhàn)人物形象畫廊也是具有突出貢獻的。

      《四世同堂》是老舍“從事抗戰(zhàn)文藝的一個較大的紀念品”[5]405,描述了抗戰(zhàn)期間“小羊圈”胡同周圍發(fā)生的一系列悲劇故事,以及大雜院里的人們面對日寇所表現(xiàn)出來的復雜心態(tài)和行為方式。《四世同堂》塑造的人物形象眾多,作者把這些人物主要置于“小羊圈”胡同里,讓人與人之間形成鮮明對比,譬如:面對日寇侵略時積極參與反抗斗爭的祁瑞全、錢默吟和錢仲石;惶惶不安地茍活于亂世的祁老太爺和陳野求;淪為日本人走狗的大赤包、冠曉荷、祁瑞豐,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小說還塑造了尤桐芳、冠高第這類抗日女性形象,她們也曾在“惶惑中偷生”,可當身邊人一個個死去時,她們終于走向了覺醒與反抗,尤桐芳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小文夫婦以隱性的“末世旗人”身份出現(xiàn)在《四世同堂》中,并作為滿族藝人的代表被放置到“八年抗戰(zhàn)”生活中。透過小文夫婦的身份、行為、性情,我們可以看到他們身上專屬于滿人的“勤懇、善良、純正、耿直、自尊以及俠肝義膽、凜然無懼等精神特質(zhì)”[4]39。不過,老舍對于小文夫婦并不是一味的偏愛,他還把從現(xiàn)實生活中觀察到的滿人身上的弊病透過小文夫婦的表現(xiàn)折射出來,以此批判其滿族同胞的“國民劣根性”。

      小文在沒有住進“小羊圈”胡同之前是滿清末代侯爺,出生、成長在金子堆里,得了一種“貴人病”,他像所有旗人貴族子弟一樣沒有辦法拒絕“玩”的生活藝術對他的吸引力,所以他會斗蟋蟀、蟈蟈和養(yǎng)金魚、白鴿,并憑著聰明勁八歲學會唱整本的老生戲,十歲學會彈琵琶拉胡琴。小文的一切幾乎都屬于清王朝??墒?,辛亥革命來了,清王朝變成了民國,他的亭臺閣榭和金魚白鴿跟著王公府邸一道變成了換米面的東西,他也由貴族子弟淪落為北平的底層平民。他的太太若霞是受父母之命定下的,她與小文有著一樣的身世遭遇和共同愛好——唱戲,他們夫妻倆簡直就是一對天造地設、“像花一樣的美”的藝人。六號雜院的東屋是小文夫婦的家,在這里他們靠唱戲養(yǎng)活自己,由于與生俱來的自尊意識,他們并沒有“下海”搭班兒唱戲,而只是作著“拿黑杵的票友”[3]246。

      對于大雜院里的居民來說,小文夫婦就像迷一樣的人物,沒人知道他們從哪里來,只知道他們總是不卑不亢、從容不迫,每天沉迷于唱戲。小文夫婦的住所內(nèi)除了一兩樣家具外幾乎什么都沒有,能引人注意的只有客廳墻角上的藤子棍,讓人感覺到他們就是為了唱戲而活的,除了唱戲其它事情都不能引起他們的關注。當日寇的轟炸機橫行于北平上空時,當大家忙著拆天棚以防患于未然時,小文夫婦反倒光明正大的在院中排練,好像天塌下來也不能阻止他們唱戲一般,甚至在大伙兒因為日寇侵略不知何去何從而惶惑沉寂時,小文夫婦依舊拉胡琴、調(diào)嗓子?!霸谒麄冃闹?,他們都不曉得什么叫國事,與世界上一共有幾大洲。他們沒有留戀過去的傷感,也沒有顧慮明天的憂懼”“他們經(jīng)歷了歷史的極大的變動,而像嬰兒那么無知無識的活著;他們的天真給他們帶來最大的幸福?!盵3]245所以當丁約翰和劉師傅因為“上海戰(zhàn)事”而擔憂、吵嘴時,小文依舊可以超然世外般為太太設計“新腔”。當日寇要求北平每家每戶都必須安裝廣播以便對中國人“洗腦”時,他們索性利用廣播來聽戲曲,仍然像“樂天派”那樣只專注于唱戲。對于小文夫婦這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態(tài)度,老舍是怒其不爭的,在日寇全面侵華的時代背景下,每個中國人都與民族國家命運有著必然聯(lián)系,超然物外者是沒有辦法在那個動蕩年代活下來的,因而小文夫婦的性格特征為他們的死埋下了伏筆。

      老舍除了揭出小文夫婦身上的弊病外,還毫無保留地展示了他們與生俱來的貴族氣質(zhì)和善良、講義氣的品性。見慣了大宅門的人生百態(tài),小文為人處事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方式,哪怕面對覬覦自己太太美貌的大漢奸冠曉荷,他就算打心底里看不起對方也沒有表露出來。每當鄰里真正需要幫忙時,小文都毫不吝嗇地給予他們幫助,他會把自己所有的積蓄拿出來作為小崔的安葬費,也會在祁天佑死后主動上門幫助祁家處理事情,這些都證明小文在淡漠超然的態(tài)度之下藏著一顆熾熱、善良的心。而作者灌注于小文夫婦身上的獨異品格和藝人氣質(zhì),使得他們不因身為“戲子”就自降身份去討好任何人,無論是日本鬼子還是漢奸走狗都不能讓他們低頭迎合。

      瑞宣被捕入獄后,小文說:“改朝換代都得死人,有錢的,沒錢的,有地位的,沒地位的,作主人的,作奴隸的,都得死!”[3]585此外,長順替小崔領安葬費時,他又說:“人都得死!誰準知道自己的腦袋什么時候掉下去呢!”[3]615這兩句話暗示了小文夫婦必死的命運,可他們何時何地死去,以及如何死去,這有很大的講究。小文夫婦的死跟唱戲有著必然和直接的關系,他們是在唱演《奇雙會》這部戲時正面接觸到日寇的,那時的他們正沉浸在自己的曲藝世界里,如此若霞才會因無視日寇的調(diào)戲而被槍殺,小文也才會與殺害若霞的日寇同歸于盡。唱戲就是小文夫婦的命,只是他們的生命和戲曲已經(jīng)在這一刻同時終結(jié)。小文夫婦的死既成全了他們對于唱戲的熱愛,也成全了他們的生命尊嚴、藝人氣節(jié)和英雄壯舉。

      淡漠而又講義氣的小文夫婦就像一對“矛盾結(jié)合體”,老舍把自己對滿族同胞的憐憫和“恨鐵不成鋼”的復雜心理都加諸在小文夫婦身上。小文夫婦可以不分種族、不分敵我地給任何愛看戲的人唱戲表演,就連對方是侵略自己國家的日寇也不在乎;他們可以為了身邊的朋友“兩肋插刀”,哪怕明天就要餓死也無所謂。老舍對小文夫婦的憐惜態(tài)度是通過瑞宣的心理活動表達出來的?!皬囊环N意義來說,他以為小文夫婦都可以算作藝術家,都死得可惜。但是,假若藝術家只是聽天由命的茍安于亂世,不會反抗,不會自衛(wèi),那么慘死便是他們必然的歸宿?!盵3]817是的,小文夫婦的死是那么慘烈,讓人既意外又震驚,誰都沒有想到“超然世外”的小文會有那么大的勇氣,且無所畏懼地直面日寇和漢奸的手槍。他在砸死仇人后仿佛釋然了,他回頭看了看若霞:“霞!死吧,沒關系!”[3]808對于他們來說,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深愛的物事與親人,當人格尊嚴與曲藝追求雙雙幻滅時,死亡就是他們最好的生命歸宿。

      隨后,作者借日本人控制下的北平報紙高揚了小文夫婦“勾通奸黨,暗藏武器,于義賑游藝會中,擬行刺皇軍武官”[3]809的烈士形象,給小文夫婦設定了一個極好的名聲。不管小文夫婦因何而死,又如何死去,總歸他們是被日寇害死的,但最震撼人心的是,柔弱的小文居然在劇場觀眾面前直接砸死了一個日本鬼子。在這樣復雜污濁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中,小文夫婦就像一股清流,他們的死讓處于日寇蹂躪下的北平市民意識到一味的惶惑與偷生并不能解決任何事情,這正如作者借錢默吟之口所說的那樣:“舊的歷史,帶著它的詩,畫,與君子人,必須死!新的歷史必須由血里產(chǎn)生出來!”[3]225

      四、小文夫婦形象的多重意蘊

      20世紀30年代后期,老舍的創(chuàng)作觀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在此之前,老舍由于受朝代更替和現(xiàn)代化思潮的影響,作品反映的多是封建社會的遺留問題、新老市民的可笑行徑以及新舊時代碰撞下涌現(xiàn)出來的社會弊病。“盧溝橋事變”發(fā)生后,老舍毅然投身抗戰(zhàn)洪流并積極主持“文協(xié)”活動,這一時期其作品中的政治意識和抗戰(zhàn)立場越來越明顯。這一點在《四世同堂》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最關鍵的是,《四世同堂》凝聚了老舍太多的痛苦和掙扎,它們來自他的肉體、心靈和生活本身。比如,老舍在抱病創(chuàng)作《四世同堂》的過程中曾發(fā)表三篇《多鼠齋雜談》,講述他為了養(yǎng)好身體完成這部巨作主動戒煙、戒酒和戒茶的艱難過程,可見他對這部作品付出了極大的心血。是故,對于小說中精心著墨的配角——小文夫婦,老舍還是賦予了他們多重意蘊。

      首先,老舍借小文夫婦之死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慘無人道的殺戮罪行?!皢时M人道的日軍顯示了像‘吃茶與插花那么講究’的殺人藝術,生存在喪失主權的故都里,市民與死亡成了‘近鄰’?!盵1]52縱觀老舍的所有作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他“寫小人物的悲劇是沿著個人命運——社會命運——民族命運這樣一條創(chuàng)作思維線索向前發(fā)展的”[10],而《四世同堂》就是老舍對于民族命運的思考成果。老舍的創(chuàng)作語言具有極其深厚的“幽默味”,但讀者往往能在他筆下充滿趣味性的言語和啼笑皆非的事件中感受到悲憤、感傷乃至絕望的情緒。在《四世同堂》中,老舍依舊用幽默筆調(diào)去描寫“小羊圈”胡同里形形色色的人物:他諷刺冠曉荷、大赤包之流淪為日本走狗后顯露出來的令人作嘔的丑態(tài);他贊揚祁瑞全、錢仲石這些走向抗日前線的志士;他也對偷生于日偽統(tǒng)治下的國人感到羞愧和憤懣。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寫死”了很多人,如因日寇侵略而被劣等食物害死的小妞子,跟一車日寇同歸于盡的錢仲石,不堪日寇侮辱跳水自殺的祁天佑等,這些好人的死使得整部作品從頭至尾彌漫著悲傷的氣息,其中最讓人意外和震驚的莫過于小文夫婦的死。小文夫婦淡泊的性格特質(zhì)與悲壯的死亡方式形成了鮮明對比,給讀者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讓人既同情他們的命運遭際又痛恨日本鬼子的無差別殺人。老舍認為這樣的悲劇事件具有“很大的教育力量”[11],能夠增強作品的說服效果,能夠促使讀者積極反思“八年抗戰(zhàn)”這段“痛史”背后的諸多教訓。

      其次,小文夫婦形象的塑造既包含了老舍的批判意識,也折射了動蕩社會中北平市民不同生存方式背后的生命抉擇?!端氖劳谩肥抢仙岣鶕?jù)真實的社會現(xiàn)實寫就的,“小羊圈”胡同就是日寇侵略下的北平乃至整個中國的縮影。以是觀之,老舍筆下的小文夫婦形象具有獨特的意指。清王朝覆滅后,大多數(shù)滿人淪為整日為生計奔忙的底層平民,有著相同身份、類似經(jīng)歷的老舍與其中的很多滿人成了朋友,他熟知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和思維方式??箲?zhàn)全面爆發(fā)后,老舍深知自己身為作家雖不能奔赴前線殺敵,卻可以“投筆從戎”加入到抗戰(zhàn)行列中,于是他“以筆代槍”創(chuàng)作了諸多反映時事政治的話劇,甚至“親裝上陣”表演抗戰(zhàn)話劇,以此增強話劇的抗戰(zhàn)宣傳功能。在老舍的心目中,藝人就應該像梅蘭芳那樣為國事為抗戰(zhàn)而努力,“蓄須明志”不與日寇同流合污。北平淪陷后,老舍痛心于故土淪喪以及同胞們的茫然無措與抗戰(zhàn)不作為,于是借小文夫婦形象的塑造批判了國人遭逢日寇侵略卻依然想著世界大同的愚昧心理,也批判了在抗戰(zhàn)年代無視人間地獄慘景只求一隅茍安的自私做法,更批判了殘害同胞、助紂為虐、賣國求榮的漢奸行徑。如果小文夫婦能夠投身抗戰(zhàn)行列,把戲曲當作宣傳鼓動廣大民眾抗戰(zhàn)的工具,那么他們的命運就會變得不同,他們的曲藝追求也會變得更加有意義??伤麄兪悄敲刺煺娴唬幢阒朗菫槿湛鼙硌菀残廊磺巴?,最終落得雙雙慘死的悲劇結(jié)局。這就等于在告誡世人,任何人在抗戰(zhàn)年代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像小文夫婦這樣超然世外的好人都會慘死,更遑論他人。從另外的角度來說,小文夫婦的情狀折射了抗戰(zhàn)時期多數(shù)安于現(xiàn)狀、茍且偷生的市民心理,他們在是非善惡面前沒有真正的主見,不會直面反抗斗爭,所以才會以充滿悲劇色彩的方式喪命于日寇和漢奸之手。換言之,老舍給亂世中茍活的底層民眾指出了一條出路和活路,那就是像小文一樣拼死反抗日寇的侵略和壓迫,哪怕反抗過程中充溢著流血和犧牲,也遠比茍活、附逆要有價值得多。

      再次,老舍希望通過小文夫婦形象的塑造來為其滿族同胞“正名”。對于小文夫婦這樣的戲子形象,作者除了批判之外,更多的是在展示滿人的淳樸、善良、講義氣等特性,希望以此讓讀者知悉,在抗戰(zhàn)中有很多滿族同胞同樣付出了鮮血和生命。其時,滿族旗人被打上了“貪生怕死,賣國求榮”的標簽,身份地位一落千丈。作為滿族旗人后代的老舍,不能接受自己的族群同胞們被誣為“封建余孽”“亡國奴”而處處遭到排斥和譏嘲,也不能接受滿人為保家衛(wèi)國所作出的貢獻和犧牲全部被粗暴抹殺的情狀。所以,在不宜光明正大地描寫滿人抗日斗爭的情形下,他透過小文夫婦形象的建構(gòu)隱性地傳遞了他對滿族同胞愛國情懷的認可與高揚。老舍的可貴之處還在于,他敢于正視滿族同胞身上的缺點,他遵照藝術真實和生活真實的原則把小文夫婦塑造成了專注唱戲、不問政治的人物形象??删褪沁@樣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覺醒了,小文成了“小羊圈”胡同里第一個敢于當眾擊殺日寇、無畏敵人刀槍的藝人。為此,連錢默吟都欽佩他的殺敵壯舉,覺得他是個可愛的人。老舍還把滿族同胞淳樸、善良、講義氣等特性加諸在小文夫婦身上,這就進一步彰顯了他為滿族同胞“正名”的強烈訴求。

      最后,小文夫婦形象的塑造不僅體現(xiàn)了老舍的批判立場和啟蒙意識,還體現(xiàn)了他的愛國情懷和抗戰(zhàn)理念。20世紀30至40年代的中國多災多難,國土大量淪陷后,淪陷區(qū)里的同胞們幾乎全部喪失了自主生存權利,國破意味著個體家庭也將不復安寧和完整。老舍借小文夫婦的事例告訴讀者,每個人都與民族國家命運息息相關,在敵人的殘暴“統(tǒng)治”下,只有奮起反抗才能拯救國家、拯救民族、拯救家園,進而拯救自己。所以老舍在小說中意味深長地暗示讀者,小文夫婦的壯舉就像一陣微風,一旦吹拂和傳播開來,就會產(chǎn)生巨大的示范效應,隨著無數(shù)小文夫婦的群起反抗,中國的抗日浪潮就會如同秋風掃落葉般摧垮貌似堅不可摧的日本侵略者。這種充滿正能量的隱喻,無疑映射了老舍抗戰(zhàn)必勝的堅定信念。當然,老舍是反對戰(zhàn)爭的,因為戰(zhàn)爭是對人類的最大戕害。老舍的抗戰(zhàn)理念、和平思想和反戰(zhàn)訴求并不矛盾,反而體現(xiàn)了他的人道情懷、人類視野及其辯證思維。

      五、結(jié)語

      老舍作為一個“勤奮而又多才多藝的作家”[12],在《四世同堂》中刻畫了諸多寓意豐盈的小人物形象。小文夫婦作為老舍作品中出現(xiàn)的為數(shù)不多的“戲子”形象,具有不可忽視的多重意義。小文夫婦與中國歷史上的“優(yōu)伶”形象完全不同,他們以死亡作為覺醒的代價完成了自己的“生命使命”。小文夫婦作為老舍精心塑造的“戲子”形象,不僅在其作品的人物譜系中占據(jù)著重要位置,還豐富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人物形象畫廊,更隱喻著他獨異的藝人觀。老舍認為,現(xiàn)代藝人并非富人的優(yōu)伶或玩物,他們不僅具有深厚的藝術修養(yǎng),還可以具有高貴的獨立人格,更可以擁有勇于抗日的民族氣節(jié)和愛國精神。在某種層面上,他們不但是挺直中華民族脊梁的有機組成部分,還是抗日英雄人物形象系列中獨特的一對夫妻形象,這同樣體現(xiàn)了老舍與《四世同堂》獨特的藝術貢獻。

      猜你喜歡
      戲子四世同堂日寇
      TWILIGHT LOVE
      漢語世界(2022年2期)2022-04-20 01:36:52
      Twilight Love
      唐學詠早期抗日救亡歌曲《去滅日寇》回顧
      中國音樂學(2021年4期)2022-01-12 06:24:54
      家里的寶
      中醫(yī)藥堂傳奇 第五十二回 曲煥章研制百寶丹 六十軍攜藥殺日寇
      戲子匠
      短篇小說(2019年3期)2019-05-17 12:16:04
      戲子匠
      《四世同堂》
      時代風采(2017年22期)2018-01-29 20:28:55
      戲子說
      戀戀中國風(2017年7期)2017-11-15 01:04:22
      戲子
      視野(2014年2期)2014-01-09 10:17:54
      界首市| 宾阳县| 保靖县| 囊谦县| 三江| 丹阳市| 家居| 固镇县| 荣昌县| 涿州市| 庄河市| 麻江县| 克什克腾旗| 志丹县| 台中市| 涟源市| 六安市| 文成县| 富源县| 六安市| 如皋市| 南雄市| 上栗县| 阿克陶县| 长泰县| 赫章县| 石台县| 贺兰县| 惠安县| 那坡县| 六盘水市| 黄陵县| 虎林市| 庆云县| 广丰县| 沈阳市| 武乡县| 南昌县| 丘北县| 嘉义市| 贵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