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學香
當前的議論文寫作中,大多數(shù)高中學生存在偏離議論文主題,導致整個文章內(nèi)容空洞論據(jù)不足,這樣的議論文寫作訓練不利于我們高中學生議論文寫作能力的提升。議論文寫作核心在于為了闡述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或者看法,用文字去分析,去明辨是非。學生如果在生活中對一些問題沒有自己的主張或者看法,只是人云亦云,就會寫出一些沒有針對性的議論文,導致整篇文章無的放矢,無病呻吟,更談不上議論文寫作的創(chuàng)意。一篇優(yōu)秀的議論文不凡要有明確的觀點,還要積極去論證倡導自己的正確觀點和對生活的看法。論點是議論文的靈魂,分論點是支撐整篇文章的骨架,而議論文的論據(jù)則是整篇文章的血肉。如果議論文寫作按照普通的寫法就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構(gòu)架去寫,適當?shù)倪\用引用、對比、比喻等論證手法,然后對所有的論據(jù),開始論證,這樣一篇議論文就會很快完成。但是我們的學生如果要進行創(chuàng)意寫作,寫出像大文豪魯迅先生那樣一針見血的文章,恐怕就不是這么簡單的事情了。高中教材中選擇的這些經(jīng)典議論文,之所以成為后人反復鑒賞、品味的文章,正是因為這些作品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包含著作者的個性體驗和獨特的生命思考,這樣就會成為創(chuàng)意寫作的結(jié)晶。因此,高中學生進行創(chuàng)意議論文寫作,需要在掌握寫作的基本技巧基礎上,多閱讀經(jīng)典文學作品,從中總結(jié)經(jīng)驗讓自己的思想和生命個性在文字中流淌。
夏丏尊先生曾就議論文寫作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議論文寫作要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評判別人的主張,最后達到讓讀者承認為寫作目的的文章,才能稱其為議論文?!边€有的學者認為:“議論文是闡釋事理,論述作者的主張,引導讀者正確認識自然、社會的文章。”不管對議論文這一文體怎樣進行界定,我們必須明確的是議論文首先要表達的是作者個體的觀點和主張。既然議論文表達的是作者個體的主張,那么,在議論文的文字敘述中就不能缺少作者這個“個體”的存在價值,作者只有把“我”這個個體融入議論文文字中,讓“我”真正走進議論文的文本中,作者所闡述的個人論點才能具有說服力,才更能得到讀者的認可。那么在議論文寫作中怎樣才能突出“個體”的存在價值呢?筆者認為主要體現(xiàn)在兩種表現(xiàn)形式上:一種是議論文寫作中體現(xiàn)我的意境,以第一人稱的形式把“我”的形象融入在字里行間,表明觀點、闡述道理,如果運用這種方式進行議論文寫作,就能明顯的突出個體的存在價值,起到引人制勝的寫作效果。例如有一名山東的高考考生在作文題目《書中自有顏如玉》中寫道:“今天早上當我坐著校車經(jīng)過百貨大樓的時候,衣服超大的廣告牌上的明星引起了我的注意……,曾經(jīng)認為青春是一種狀態(tài)、是一種情懷……,我自己暗自猜想,這部廣告的導演欣賞的絕不是這位明星外在的容貌,更不是那種放蕩的生活態(tài)度,而應該是那種內(nèi)在的氣質(zhì)和精神涵養(yǎng)。我們的古代文人們總是勸說人們讀書的時候,引用‘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名言。于是我想這句名言如果用在這些女星身上就再合適不過了。”在這里,我們不難看出,這位考生以“我”為這篇文章額主題,在文章中表達了自己的認識、表達了個體的判斷和思考,充分展現(xiàn)了自我價值的存在。還有的作者喜歡運用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也就是“無我之境”,這種表現(xiàn)形式就是作者把自己隱藏在文字的背后,以一個客觀的身份冷靜的去分析和看待人世間的冷暖,但是文章中的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蘊含著作者的理性思考和對客觀現(xiàn)象的理性剖析,這種若隱若現(xiàn)的表達方式往往會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例如廣東一味考生寫的《活得象梵高的向日葵》這篇高考作文,就是“無我之境”表達方式的典范。這位考生以梵高先生的口吻說“生活對我來說就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我不知道潮水會不會上漲,及至沒過嘴唇,甚至漲得更高,但我仍然要不斷前行?!边@一句引用開篇,引出自己要寫的議論文的觀點:“只有認真去書寫自己的青春才能讓自己的青春無悔,坦然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天就是對青春最好的紀念。然后作者再從“青春猶如早晨的太陽,噴射著即將爆發(fā)的光芒”“青春,我們永遠不會說再見,銘記住自己的青春在于擁有一顆不服輸?shù)男膽B(tài)”這兩個角度去論證,中間作者列舉了大量的例子作為論據(jù),最后以“活得像梵高的向日葵,在陽光中綻放,永遠不害怕凋謝。這樣的美麗,永遠年輕?!弊鳛樽约焊呖甲鳛榈慕Y(jié)尾,作者這樣論述不但和文章的中心論點相對應,又巧妙的點名了文章的主題,使梵高的觀點前后呼應,和自己的觀點渾然一體??忌@樣冷眼觀察青春、剖析青春,直接點擊到了讀者的內(nèi)心世界,引人深思,同時又巧妙把握住了文章中“我”的存在價值。
議論文創(chuàng)意寫作,作者為了更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必須在主觀或者客觀角度有意識的體現(xiàn)“個體”的存在價值,做到文中有作者,才能更好的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問題,用自己的思維去審視問題,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問題,做到了這些,作者才能寫出富有個性和魅力的經(jīng)典佳作。
寫好議論文的第一步是找到“我”的存在價值,重要的是能夠根據(jù)給出的材料表達出個體的真實認知、生活體驗以及正確判斷。一般的議論文寫作,常常用簡單的事例去證明自己的觀點,然后通過舉例去論證自己的觀點,在文章中缺少自己有個性的看法、缺少對事物客觀的分析,對于對生活深刻的思考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們看看學生的議論文寫作,大多都是他們經(jīng)常提到的孔子、孟子、屈原、牛頓、愛因斯坦、楊振寧等大科學家作為自己舉例的材料。學生這樣局限性的認知、狹隘的思維再加上自己簡單的對世界的判斷,寫出了議論文就可想而知了。學生議論文中所謂的理論分析往往一開始就穿靴戴帽,然后再大量的論證之后總結(jié)出一句話作為論點。這種只是簡單舉例的寫作方式,是按照議論文寫作的一般套路“提煉觀點——事例論證——總結(jié)界定”而創(chuàng)作的,這樣的文章缺少個體的參與和判斷,更談不上理性的審視和分析,文章讓讀者讀起來平庸、俗套,如同嚼蠟。再議論文的創(chuàng)意寫作中,我們的學生需要緊扣材料,再這些材料中提煉出具有代表意義的觀點,然后根據(jù)這些觀點去論證、分析,在寫作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自己所有的只是儲備,去偽存真,表達出自己的思考判斷,才能寫出一篇屬于自己“個體”思維價值的文章。
例如我們在布置高中學生寫《雅與俗》的議論文,大部分學生引用了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認為這樣的生活是高雅的;屈原不和社會同流合污,這樣的生活態(tài)度也是高雅的。學生如果在一篇800 字左右的議論文中,只是簡單的羅列一些名人的事跡去論證,就很容易落入俗套,這樣的文章在字里行間充分顯示了學生生活閱歷的缺少,大腦思維的懶惰,缺乏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主動思考,缺少自我剖析的能力。議論文寫作要表達自己的觀點,闡明作者個體的主張,這樣的要求必然會導致這種文體是一場思維的較量,有了思維的較量,就會在文章中展現(xiàn)了嬉笑怒罵的思維碰撞。例如,有一位學生再寫作《雅與俗》的時候就凸顯了“個體”的思維認知:
說到“雅與俗”,人們很容易聯(lián)想到“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其實世界真的那么容易界說的話,歷來文人墨客對雅俗的說法就不會莫衷一是了。雅與俗是一組對立的美學概念,當每個人面對需要做出審美價值判斷的對象時,其結(jié)果也是不盡相同的。這對概念也是有著時代性、地域性和主觀性的。
刻意的獨立專行的妄想傳播自己的高雅,弄巧成拙的事例舉不勝舉。魏晉時期盛行風流,導致了王愷、石崇之爭的論證成了當時高雅背后的污點,他們意欲斗富而展示的種種攀比,凡塵世人無可不及,但是世人對他們背后的罵聲,將終究對這樣試圖顯擺的高雅染上血色的污點。
如果可以的和世人對立,本身就是一種低俗的表現(xiàn),揭示其內(nèi)在的本質(zhì),不過是自我吹噓的流于形式的庸俗表現(xiàn)而已。
酒仙的豪情和詩仙的放逸,使李白不愿意玷污自己內(nèi)心的清白而換來世俗的榮華富貴。蔚然于自己的所遇,游走于人世間的選擇使詩人李白徹底融入了低俗的生活,但是李白的詩文中的高潔卻時常掠過我們的心頭。
這一作者的文字顯然使獨立獨行、引人注目的,字里行間彰顯了作者獨到的見解,傾注了作者獨特的思考,體現(xiàn)了作者獨有的人生閱歷和對生命的思考。
在議論文的創(chuàng)意寫作中,還要注重議論文的語言表達。文藝作品是作者思維活動的成果,文字則是思維活動的展現(xiàn)形式。那么,在議論文寫作中,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個性思維呢?筆者認為,每個作者的愛好和長處是不同的,到底是樸素的,還是華麗的?是穩(wěn)重的,還是活潑的?是抽象的,還是感性的?這就需要尊重作者“個體“的表達習慣,堅持自己的語言體系。
在寫作中,有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喜歡用唯美詩意的語言表達自己觀點,有的學生喜歡用平實淡然的言語表達,還有的喜歡用冰冷深邃的言語表達。不管是哪種語言表達風格,只要能清晰的表達出作者的論點,凸顯出“個體”的語言體系,就是一篇優(yōu)秀的議論文表達方式。如果用自己不擅長的表達方式,會適得其反。
在創(chuàng)意寫作中,因為每位學生的成長經(jīng)歷和閱讀儲備不同,勢必會不自覺的形成屬于自己的個體語言風格,學生的寫作勢必會在個體的創(chuàng)意語言中展現(xiàn)出自己的個體生命體征。例如作家丁立梅曾說:我們在寫作的時候,要多用一些自己的語言,用點真實的、貼近生活的言語。語言的優(yōu)劣是奠定一篇文章好壞的基礎。每個人說出適合自己身份和年齡的語言,才是真正的寫作。在創(chuàng)意寫作中,追求屬于自己的個性語言,才能寫出凸顯生命個性的價值。
總之,議論文寫作不但要符合基本的寫作流程,更要有創(chuàng)意的寫出凸顯“個體“生命存在的言語,只有如此,我們的文章才有生命力,這也是我們呼喚創(chuàng)意歸來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