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棟 鄭海揚 編撰
季 山(黑龍江大學)審核
5月,偕孫科視察導淮工程,出席楊莊壩放水典禮。楊莊活動壩是我國首次采用史東奈升降式(卷揚式)閘門控制流量的現(xiàn)代水工建筑物。
6月,去江漢工程局登。堤視察,慰問民工,去鐘祥調查決口原因。
8月,去白茆閘視察,應邀出席建成典禮。
提議由全國經(jīng)濟委員會水利處資助中央大學開辦水利工程系。
與氣象研究所竺可楨協(xié)作擴建測候所。
舉行首批水利人員出國留學考試,錄取張炯、伍正誠、薛履坦、沙玉清、鄭兆珍、徐懷云、粟宗嵩、王鶴亭、張書農(nóng)。還批準了嚴愷、譚葆泰、陳善模、李翰如、汪胡楨等出國留學進修考察。
提議任用張含英為水利處副處長。
撰《中國水利問題》之第十篇《中國水利行政問題》。
四女海紅出生于上海。
1937年 43歲
仍任全國經(jīng)濟委員會簡任技正,水利處長,中央水工試驗所所長。仍兼中央大學教授,考試委員。
上半年主要時間用于編撰《中國水利史》。
6月22日全國經(jīng)濟委員會水利處提出委托中央大學訓練水利人才的6條大綱:1、先定4年,在4年內造就60-100名水利專業(yè)人才;2、全國經(jīng)濟委員會每年撥4萬,4年共16萬;3、基本課由中大擔任,水利專門教員及設備概由全經(jīng)會擔任;4、實驗及器材由中央水工試驗所擔負之;5、前辦法定于二十六年七月一日實行;6、詳細辦法由全經(jīng)會鄭處長、中大盧院長商定。
7月17日中大水利工程系獲教育部第13737號指令決定自二十六年度起正式成立。
7月2日召開全國水利委員會會議,后去武漢檢查防汛布置。
水利處直接投資興辦之云亭渠、渭惠渠工程和涇惠渠修復工程先后竣工;梅惠渠、洮惠渠、洛惠渠仍在施建中,1938年為洮惠渠落成題字,勒碑。
7月,德國方修斯去世,其妻生活困難,寫信給李儀祉,欲以“方修斯治黃試驗報告”換取7000元,李商請鄭肇經(jīng)同意辦理,留作治黃之參考。校補整理《韻史》并作序,主編《再續(xù)行水今鑒》《初稿》。
1938年 44歲
仍任中央水工試驗所所長,仍兼中央大學教授,考試委員。1月,在重慶組設“磐溪水工試驗室”列中央水工所建制,覃修典兼主任,姚琢之繼任。
2月4日從武漢飛返重慶,機身損壞,飛落沙洋灘地,幸免于難。
去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7月10日國共代表在廬山合議,一致抗日,原全國經(jīng)濟委員會“五常委”的形式不適應國共合作抗日的現(xiàn)實,遂于1月撤銷了全國經(jīng)濟委員會,改為經(jīng)濟部,水利處改為經(jīng)濟部水利司,設司長1人,職員14人。
3月8日,陜西省水利局長李儀祉病逝。
4月,查勘宜昌至重慶之水道。
5月23日,經(jīng)濟部長翁文灝在武漢宣誓就職,宣布鄭肇經(jīng)為水利司司長,規(guī)劃整治6省水道,組織查勘,發(fā)展后方農(nóng)田水利。
10月,在石門設立“水文研究站”,統(tǒng)籌西南水文氣象、水位、雨量測驗,訓練人才,制訂《水文測驗規(guī)范》及《測讀記載細則》。站主任李映棠,謝松濤繼任。
生父鄭子宗在泰興病逝,享年6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