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曾屹駿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蔽页O耄贈]有人能比華夏民族更懂浪漫。我們隨手捧起的是五千年的高山流水,隨處可見的是五千年的風月山川。浪漫,是刻進骨子里的與生俱來。
中國的浪漫,潛藏于浩如煙海的詩詞典籍里。
細細思量,倉頡造字時是奪了多少造化,方有了萬物一言的澎湃氣象。所謂美人,不僅要以花為容,以月為神,還要以詩詞為心。古人將自己的風流浪漫寫進詩文三千,于是有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驚艷,有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服氣,有了“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的癡情。橫豎不過幾十字,卻仿佛書盡了人間風流,隔了千年的歲月,讀來仍令人沉醉。再細致的描摹,也不及一句“皎如玉樹臨風前”更令人心動;再長情的告白,也不如一句“在地愿為連理枝”更讓人心生歡喜,就連那嗚咽的洞簫聲,也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中,變得浪漫起來。
中國的浪漫,長存于傳承千年的高尚品德中。
耳熟能詳?shù)摹度纸?jīng)》中,開篇的便是“首孝悌,次謹信?!彪S手翻開五千年積淀的史章書目,孔融讓梨、臥冰求鯉,他們高尚的品行讓人們看見他們身上光輝燦爛的人格魅力,看到了中國傳承千年的美好品德,也看到了一言一行間傳遞的溫暖,彰顯了廣義的浪漫。這些廣為人知的故事不過歷史中春花落下的須臾,其背后長存的浪漫卻引起了人們的共鳴。他們的名字被后人小心拾起,妥善保存,既是中國浪漫的踐行者,也是浪漫本身。
中國的浪漫,蘊含于色彩絢麗的人間萬象間。
人始終有一種為美好而心潮澎湃的本能,當?shù)谝豢|朝霞灑落人間,當?shù)谝粓龆┌琢搜酆煟斊降囟鸬奈《胩┥椒指罨钑?,當咆哮不止的滾滾黃河奔騰萬里,人們往往為了這些美景而熱淚盈眶。人們不僅能感受浪漫,亦能創(chuàng)造浪漫。剛剛結(jié)束的北京冬奧上,以文化自信為核,以科技展示為輔,掀起的一場視聽盛宴,則更加詮釋了中國浪漫的含義。
歷經(jīng)千年,中國浪漫粗礪能甘,紛華不染。我隨手拈來薛濤箋,拾起湖州筆,暈開藏鯉的冰,點染相讓的梨,研人間萬象中最為綺麗絢爛的千種色彩為最清香的廷圭墨。萬事俱備,卻最終放下了筆。
我什么都沒有寫,卻寫盡了中國的浪漫風流。
(指導教師:史曉婷/編輯:關(guān)曉星)
評點
文章語言靈動自然,文字優(yōu)美,文采斐然。大量化用的古詩詞及古典事例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涵,增添了文化底蘊,體現(xiàn)出作者強大的文字駕馭能力。全文圍繞“中國浪漫”展開鋪敘,思路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大量排比句的使用使文章讀起來氣勢恢宏,增添了文章的說服力。
缺點在于對于事例的論證不夠深入,沒有做深度分析,因此總感覺差些火候。同時事實論據(jù)的使用并不充分,可以看出作者在對論據(jù)的積累上有所不足,運用也不夠自然,還需更多注重薄弱部分的積累與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