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慧,馬琬貞,李 杰,周 倩
(西華大學理學院,四川 成都 610039)
高校實驗室作為教學和科學研究的主陣地,實驗開展中涉及到種類繁雜的化學藥品,其中涵蓋大量易制毒、易制爆化學品和劇毒品等危險化學藥品,因此這類化學藥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成為高校實驗室管理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1]。近年來,我國高校發(fā)生的化學品安全事故,除了實驗人員操作不當以外,危險化學品存儲不當和存儲過量極大地增加了損失。2018年北京交通大學“12.26”較大爆炸事故就是典型實例,鎂粉的過量存儲和存儲不當將事故擴大,導致3名學生當場燒死,引起了國家和民眾的高度重視,同時也給各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敲響了警鐘[2]。因此,做好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流轉溯源以及廢棄(過期)藥品的安全處理能有效保障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的開展。本文對高校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在流轉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實驗室安全管理中的實踐經驗,從完善危險化學品的流轉制度、明確領取歸還流程、加強專職人員培訓、完備硬件設施以及增加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提出應對措施。
鑒于高校實驗室規(guī)劃和實際建設情況參差,國家層面對于危險化學藥品的安全管理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和制度[2]。調研發(fā)現(xiàn),大部分高校將危險化學藥品的管理直接納入到了實驗室與設備管理部門或者是國有資產管理處,管理模式更傾向于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忽視了危險化學藥品的管理[3]。這一結果直接導致危險化學藥品的流轉管理制度不完善、專項應急預案不完備以及安全責任體系不明確。
首先,大部分高校缺乏危險化學藥品的采購、流轉制度。在日常的實驗教學和科研中涉及到的危險化學藥品種類繁多且使用量因研究方向不同存在較大差異,部分危險化學品可通過互聯(lián)網等不合法途徑購買且無法有效監(jiān)管,其數量和反應特性學校無法獲取,直接影響到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不可控的安全隱患[4]。另外,藥品購買人員流動性大且缺乏信息化管理平臺供專職人員審核,導致很多實驗室存儲有相同藥品而無法流轉得到有效利用,演變成為過期藥品,更有甚因標簽丟失最終成為未知藥品,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增加實驗室存儲負擔和安全隱患。
其次,缺乏遺留、過期藥品的處理制度。鐵打的陣營流水的兵,教師退休和學生畢業(yè)都會遺留因課題研究留下的藥品,這部分化學藥品棄之可惜,留下來又無人繼承使用,長此以往無法流轉處理造成實驗室藥品堆積,成為隱患源頭。因此,合理有效的遺留、過期藥品的預處理制度亟待建立。
再有,缺乏危險化學藥品在流轉中的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對于危險化學藥品的安全使用,盡管通過大量的經驗性學習及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能有效規(guī)避一定的安全風險,但仍存在較大的不穩(wěn)定性和偶然性,尤其是在流轉過程中,因此建立危險化學品流轉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預案非常有必要。
對于存在多個校區(qū)的高校,實驗室分散,幾乎每間實驗室都存放大量重復性危險化學藥品以便取用。更有甚,部分實驗室貪圖便利繞過危險化學藥品申購審查人員,違規(guī)購買,違法儲存,造成實驗室藥品管理人員無法從源頭把控,增加安全隱患。究其原因在于,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的不完備,導致危險化學藥品在購買、存儲、領用、歸還、廢棄等流轉過程中難以形成有效記錄,不利于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和規(guī)范性檢查。另外,大多數高校在危險化學藥品進校入庫后,其流轉記錄只能追溯到庫房的出入庫紙質版臺賬,且存在記錄內容不詳細或記錄缺失等問題,致使賬目不符[5]。除此之外,當危險化學藥品流轉到各教學和科研實驗室之后,由于無有效的監(jiān)管措施,缺乏相應的使用記錄,存在某些實驗室使用量極少仍舊大量領取藥品且不歸還等情況,甚至有嫌領取歸還過程繁瑣在各實驗室隨意拆借等現(xiàn)象,導致藥品專職管理人員無法追溯藥品去向。正是諸如此類的實驗室管理漏洞,不乏存在科研人員將危險化學藥品帶離實驗場所危害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例子,如2013年復旦大學宿舍飲水機投毒案件[1]。還需要提及的是,現(xiàn)目前大部分科研實驗室都由教授獨立管理,盡管科學研究的方向、課題大相徑庭,但科學探究中需要用到的危險化學藥品具有重復性且單次用量很低,而購買的規(guī)格一般較大,就會存在儲存問題,而科研實驗室不具有存儲資質,不僅屬于違規(guī)操作,而且長此以往造成藥品積壓,清理困難。這主要源于科研實驗室的交流互通不便,使得藥品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資源浪費的同時還伴隨著極大地安全隱患。
學習、分析大多高校的安全事故原因可以發(fā)現(xiàn),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預防措施不夠在事故原因中占比最大[6]。據相關調研顯示,大多高校實驗室危險化學藥品使用和事故應急演練都由實驗任課老師依靠口頭講述和視頻學習,沒有專門針對危險化學藥品在流轉使用中的安全培訓,缺乏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隨著學生進入高年級學習,更加注重科學探究,沒有定期進行安全培訓,導致實驗室科研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需要指出,大多實驗室危險化學藥品專職管理人員的培訓、學習和管理沒有嚴格的考核標準,并且大多管理傾向于集中藥品的管理,對于從藥品庫房流轉至實驗室的藥品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機制,部分人員甚至抱有現(xiàn)階段沒出現(xiàn)問題那么以后也不會出問題的思想,致使管理工作松懈,安全意識淡薄。
針對高校實驗室危險化學藥品流轉中存在的問題,應考慮實際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
高??梢愿鶕艺叻ㄒ?guī)如國務院令第591號《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相關內容,再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滿足學校教學科研發(fā)展的實驗室危險化學藥品安全流轉管理制度。由學校領導牽頭,加強對危險化學藥品的流轉管理,制定危險化學藥品的流轉規(guī)章制度,建立危險化學藥品安全責任體系,形成學校領導不定時抽查-學院領導每月督查-實驗中心每周查-實驗室每日自查多級安全責任、監(jiān)督體系,層層把控排查隱患,降低危險化學藥品在流轉過程中的安全風險[6],確保實驗室管理工作的規(guī)范化、精細化。規(guī)章制度的內容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指導危險化學藥品的申購、領用、歸還、廢棄再到申購的循環(huán)流轉過程,做到有規(guī)章制度可遵循[7]。針對學生畢業(yè)和教師離職的遺留藥品和過期藥品,將其納入畢業(yè)條件和離職必須條件之一,只有做好了這部分藥品的安全處理,才能按時畢業(yè)和成功離職。增加危險化學藥品在流轉中的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并提供緊急處理方法和安全處理設施,根據“誰主管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8],確保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化學藥品的安全流轉。需要強調的是,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都應視實驗室的具體情況不斷更新,去適應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需求,建立長效發(fā)展機制。
大數據時代,信息化平臺為各個行業(yè)的科學管理和信息交互帶來了便利,極大地節(jié)約了人力物力。高校實驗室可以將信息化共享平臺引入到危險化學藥品管理中,既能使危險化學藥品的申購、出入庫、存儲、廢棄得到有痕記錄,便于跟進其流轉過程做到藥品的有效溯源,還能實現(xiàn)各實驗室化學藥品的資源互助,減少同種化學藥品在各實驗室存放造成的資源浪費。另外,當下的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可根據需求建立,可以增設數據統(tǒng)計模塊,能夠實時按需求導出不同的分類匯總表,了解藥品的購買時間、存儲量、常規(guī)藥品分布情況、出入庫時間、報廢日期等具體信息[8],便于把控實驗室的安全隱患源頭,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另外,還可以借鑒清華大學目前危險化學藥品的采購管理制度,實行統(tǒng)一申購管理模式和藥品調劑平臺(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后臺按需增設),類似于現(xiàn)代企業(yè)中使用的“集約型”管理[9],加之從技術層面解決了各實驗室的交流,既可以避免重復訂購現(xiàn)象,又可以使危險化學品在保質期內得到有效利用,降低因大量存儲或無法長期保存導致的空間和資源的浪費,甚至是安全隱患。
危險化學藥品管理中,廢棄處置是非常關鍵的一環(huán)不容忽視。學校要重視危廢品的處理,成立專門的實驗室管理部門對其進行監(jiān)管處理,負責接洽專業(yè)危廢品處置公司,做好定期的清運工作,協(xié)助和監(jiān)督實驗室人員養(yǎng)成良好的廢棄物分類、存放及處置習慣。作為實驗室使用人員需嚴格按照藥品屬性分類,將廢棄的危險化學品收集到專門的廢液桶內并粘貼標簽存放至臨時暫存點,等待專人上門轉運,集中存放管理。
高校實驗室人員流動量大,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和考核必不可少。據調查顯示,大部分高校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和考核集中在新生入學階段,中期和后期培訓、考核不足或者直接被忽視,但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障是一項長期工作,安全風險意識任何時刻都不能松懈[9]。一方面需要加大實驗室投入,可以聘請專業(yè)人員評估實驗室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有針對性地優(yōu)化更新安全硬件設施,幫助實驗室人員高效監(jiān)管實驗室。如實驗室無死角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煙霧報警器及消防器材;具備通風系統(tǒng)的危險化學藥品存儲專用PP柜或智能防爆柜、藥品庫房報警系統(tǒng);洗眼器、緊急淋噴設施、應急藥箱等[10]。另一方面,加強實驗室人員培訓。實驗室專職管理人員,定期參加危險化學藥品從業(yè)人員安全培訓(復訓)和考核;調研其他同類高校實驗室,學習探討實驗室安全管理新模式。針對在實驗室中開展實驗教學和科研的教師和學生,每學期都要進行實驗室安全教育培訓和準入考核。由實驗室專職管理人員組織并成立實驗室安全督查隊,每周對實驗室進行安全檢查及隱患排查。開設危險化學藥品的相關課程,如危險化學品概論、實驗室安全學、突發(fā)事件應急實踐演練等,利用課堂教學增強教師和學生對危險化學藥品的認識及安全隱患意識[11]。舉辦基于實驗室安全月的多彩活動,如張貼海報、出展板、宣傳欄、演講比賽等,大力宣傳危險化學藥品、實驗室安全等相關內容;邀請專管公安部門聯(lián)合學校保衛(wèi)部門負責人進行培訓講座,開展應急演練,結合理論和實踐,真正讓實驗室安全意識深入人心。
近年來,眾多高校因疏于危險化學品的科學管理而釀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實驗室危險化學藥品的安全管理直接關乎平安校園的建設。在理工類高校中,教學和科研產出與實驗室的設施條件及科學高效的管理模式息息相關,既然實驗室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無法避免危險化學藥品的使用,那么完善危險化學品的流轉制度、完備硬件設施以及增加信息化管理、加強專職人員培訓以及實驗室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勢在必行??偠灾?,實現(xiàn)實驗室危險化學藥品的科學管理和安全使用,才能從根本上預防安全事故,保障學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