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此主拉姆,彭慧娉
(維西縣農業(yè)農村局種植業(yè)管理服務中心,云南 維西 674600)
試驗植物為切花月季;試驗用植物生長素為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的銨鹽。
1.2.1 試驗1
選用生長狀況相似的1年生月季插條40枝,并量取了等量同濃度的吲哚乙酸和萘乙酸溶液,分別對其中20枝進行催根處理,即將插條基部2~3 cm分別浸泡入等量同濃度的吲哚乙酸和萘乙酸溶液中30 s(藥劑調制前先用適量酒精溶解,其使用濃度為500~1 200 mg/kg),再分別插入苗床A和B,進行對比試驗,觀察并做好記錄。
1.2.2 試驗2
扦插前用等量同濃度的萘乙酸溶液分別對1年生和2年生月季插條各20枝進行催根處理。藥劑調制前先用適量酒精溶解,其使用濃度為500~1 200 mg/kg,浸插條基部2~3 cm處30 s,再分別插入苗床C和D,進行對比試驗,觀察并做好記錄。
1.3.1 插床制備
4月下旬枝插繁殖,配制腐質土和紅土的混合土作插床基質,比例為1∶1。
在向陽地段選擇土層深厚、結構疏松、通透性好、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地塊作為插床,把配好的基質填于插床中,高畦作床,畦寬1.2 m,畦溝深大于20 cm,畦面要求土細,上實下虛且平整。插床內先拌入腐熟農家肥(如豬糞、牛糞)500 g、過磷酸鈣40 g作基肥,再拌入20~30 kg谷糠灰以利透氣。扦插前1周及時翻除插床內雜物、消毒土壤。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灑床面多次,保證濕透土層3 cm以上,再用塑料薄膜覆蓋3~4 d,揭膜后1周便可扦插。
插床制備好后,將插床分為4小塊,并分別編號為A、B、C、D。
1.3.2 插條制備
扦插繁殖過程中要盡可能做到隨剪枝、隨處理、隨扦插。
從優(yōu)良品種的中幼齡月季母株上選擇粗壯、飽滿、生長勢強且無病蟲害的1年生和2年生春梢作插條,枝數(shù)分別為60枝和20枝。插條要選擇同一植株中上部外圍向陽充實的枝條,且節(jié)間較短,芽頭飽滿,枝葉粗壯。硬枝扦插宜選用同一枝條貯藏養(yǎng)分較多的中下部,梢部組織不充實。
插條采集可結合苗木修剪進行,插條即采即插,插條長度10~15 cm,必須保證插條節(jié)位不少于3個,插條上端剪口平整,下端為斜口(上剪口在芽上方1 cm,下剪口在基部芽下0.3 cm,切口要平滑),也可為平口,不能破裂傷皮等。插條上葉片疏除一半以上,疏葉時不能撕裂皮層。
扦插時不能傷及皮部,一般先用小木棒或用手指在插床上插個小洞,再將插條放入洞內。扦插深度為插條長度的1/3~1/2,株行距為10 cm×15 cm。扦插密度以葉片互不重疊為宜。插后用手將土壓實,澆1次透水(以噴霧為主),使插條與土壤緊密結合,薄膜覆蓋并選用漏光率為50%的遮陽網(wǎng)將插床四周遮蓋,以防陽光直射到薄膜上。
1.3.3 插后管理
插條生根與否、生根過度和成活率都有很大的關系。為了促進插條盡快生根,必須加強插床管理。
月季生根的最佳溫度為20~25 ℃,溫度過高覆蓋遮陽網(wǎng),還可澆水降溫和通風降溫。土壤溫度比氣溫提高3~6 ℃可促進迅速生根。注意插床保持濕潤狀態(tài),但也不能過濕,過濕會引起插條腐爛。在插條開始生根后,耗水量逐漸增大,應3~5 d澆水1次。
扦插初期適度遮陰(70%),生根后可于早晚逐漸加強光照、通風以增強插條光合作用,促進根系生長。隔15 d輪流用0.3%尿素液和0.2%磷酸二氫鉀液葉面施肥1次以促進生根。及時拔除插床雜草,避免與插條爭奪水分、養(yǎng)分和生存環(huán)境。
注意棚內溫濕度管理,密閉時間過長,溫濕度過高。做好預防,每隔7~10 d用保護劑和殺菌劑交替防治蚜蟲、葉螨、夜蛾等。
表1 月季不同處理不同調查時間根長比較表
經(jīng)過1個月多的精心管理,插條基本生根。在試驗過程中,將插條分插床號拔出觀察和記錄,得出調查數(shù)據(jù)。
表2 不同生長素差異比較表
插條均為1年生,使用等量同濃度的吲哚乙酸和萘乙酸溶液。對比插床A和B中插條生根情況,發(fā)現(xiàn)用萘乙酸處理的插床B插條生根數(shù)量最多且根系最長??梢娤嗤瑮l件下萘乙酸對月季扦插苗的催根作用更明顯,既經(jīng)濟又實惠,效果最好。
表3 1年生與2年生插條差異比較表
均使用等量同濃度萘乙酸溶液,但分別使用1年生和2年生插條。相同條件下,1年生插條比2年生插條生根效果更好,因為1年生插條的生長物質含量更高,代謝活力強。
月季扦插插條要選擇粗壯、飽滿、生長勢強且無病蟲害的1年生枝條貯藏養(yǎng)分較多的中下部,并用萘乙酸對插條進行催根處理,使用正確的扦插方法,結合適當?shù)墓芾?,有利于月季露天扦插繁殖?/p>
月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