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民族融合在民歌花兒中的具體表現(xiàn)

      2023-01-19 04:06:18王鳳軼
      民族藝林 2022年4期
      關(guān)鍵詞:花兒民族

      王鳳軼

      (寧夏民族藝術(shù)研究所,寧夏 銀川 750004)

      在中華民族遼闊的土地上,悠久的歲月里,民族歌曲猶如沙粒般流淌在蜿蜒沸騰的文化長河中,它們爭妍斗奇,各具特色。流傳在我國西北地區(qū)的花兒在多民族地區(qū)“共生”“共傳”。

      花兒亦被稱為“少年”,是流行于西北甘、寧、青、新等省區(qū)的一種民間高腔山歌,最初對花兒流行地的界定中并沒有新疆,后來花兒流入新疆并開始盛行,學(xué)者才將花兒“飛地”新疆也列入花兒的流行地?;▋菏恰按蠹业母琛保恰靶值苤琛?,是漢族和回、土、撒拉、東鄉(xiāng)、藏、蒙古、保安、裕固等兄弟民族共同的歌。正因其流行地廣泛、傳唱民族眾多,形成了許多各具特色的花兒,學(xué)術(shù)界從不同角度對花兒進行了分類,如根據(jù)演唱風(fēng)格分為河州型花兒、洮岷型花兒和六盤山花兒;根據(jù)行政區(qū)劃分為甘肅花兒、青?;▋?、寧夏花兒和新疆花兒;根據(jù)花兒發(fā)展歷程和載體分為天山花兒、河套花兒、河湟花兒和洮岷花兒以及根據(jù)流行地域分為蓮花山花兒、岷南花兒和同固花兒等等。此外,花兒還有諸多分類方式??傊?,花兒的分類應(yīng)依據(jù)研究視角與研究內(nèi)容靈活進行。

      關(guān)于花兒的產(chǎn)生,學(xué)術(shù)界眾說紛紜,但可以肯定的是,自花兒初步形成起,一直在踐行融合之“路”,它極具開放性和包容性,吸收、融會各民族文化元素,從而成為一種多民族文化的綜合體。2014 年9 月,習(xí)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第一次明確提出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17 年10 月,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正式寫入十九大修改的黨章中;2021 年8 月,習(xí)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民歌是人民“精神的食糧”,民歌花兒在各民族之間傳唱時,使各族人民在語言、文化習(xí)俗、情感以及審美上逐漸趨同,進而促成各族人民精神的趨同,使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筑共有精神家園。時至今日,其依然在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著自己的一分力量,無論是花兒的語言、曲令、呈現(xiàn)形式還是文化內(nèi)涵,都能看到民族融合的影子。

      一、從語言及曲令看融合

      (一)語言修辭

      花兒的主要流行地甘肅、寧夏、青海、新疆都是民族聚居情況較為普遍的省區(qū)。在聚居地,各族人民基本上通過漢語進行日常交流,有些地方靠語言難以分辨說話者的民族歸屬地。日常交流這般,傳唱花兒更是如此,他們傳唱花兒的語言無外乎三種情況:一是通用漢語演唱。在不同地區(qū)以各地不同的漢語方言傳唱,隨各地方言語音、語調(diào)的不同而異,此種最多。二是采用漢語雜糅其他民族語言、語匯來傳唱花兒。這在花兒學(xué)術(shù)界被稱作“風(fēng)攪雪”,依各流行地不同民族聚居情況而“攪”不同的“雪”,比如以下花兒,是用漢語、土語“攪”在一起,“(哎喲)螞蟻螞蟲(哎喲)兩頭(了)大(呀),xjiindu ni narinda hghuaiwa;尕妹十七我十八,buda ghuailo sainuda hghuai wa。”①一句漢語一句土語前后相接,“攪”成了一曲別具風(fēng)格的花兒,除此之外,這首花兒還有漢語、藏語、土族三種語言“攪”在一起的版本,這里就不再一一枚舉。三是用少數(shù)民族語言傳唱。如藏語、土語等。第十五屆西北五省(區(qū))花兒演唱會上,青海丹麻土族花兒會國家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馬明山就用土語演唱了一首“梁梁上浪來令”《一把一把的拔草哩》。總的來說,后兩種情況在早先時候還較為常見,隨著民族文化融合速度的加快,在今天已經(jīng)十分罕見。各民族在通用漢語演唱花兒的基礎(chǔ)上,還承襲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詩經(jīng)》中的賦比興手法。

      賦,即鋪陳直敘。在簡短的花兒中經(jīng)??梢砸姷介_門見山,直言主題的,如:“馬匪的軍糧沒送完,地主可收租子哩;沒有吃喝(者)鍋朝天,清眼淚泡腔子哩”[1]。直接控訴了舊社會黑暗統(tǒng)治勢力的剝削和階級壓迫,讓聽者立刻切身感受到絕望與憤恨之情。篇幅較長的花兒中則是將鋪陳與排比結(jié)合使用,較常見的有一更到五更、一月到十二月等敘述方式。

      比,即喻,“以彼物比此物”。唱花兒的各民族都十分擅用比喻的手法,用常見的勞動工具、動植物及日月山河等素材來作比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牡丹,無論是哪個民族的花兒,牡丹的出鏡率都是極高的,特別喜愛將心愛的姑娘比作美麗的牡丹,他們似乎對牡丹有著偏執(zhí)的愛,借牡丹是花中之王,來表白心上的人是人群中最美的那一個。最典型的便是各民族都唱的《上去高山望平川》,回族唱作:“上去個高山望平了川呀,平川里有一朵牡丹呀??雌鹗侨菀渍哒廴ナ请y呀,折不到手里是枉然呀。”[2]而東鄉(xiāng)族唱作:“上去高山望平川呀,平川里有一對牡丹吔;白牡丹白的嬈人哩呀,紅牡丹呀啊紅者個破咧吔?!盵3]無論是白牡丹還是紅牡丹,都是各民族花兒中極常用的比喻素材。

      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不論哪個民族花兒,都十分喜愛將花兒的前句運用比喻或用典作鋪墊,借助看似無關(guān)的事或物作為發(fā)端,以引起后句所要表達的情感和主旨,給花兒增添了一份情趣和浪漫,體現(xiàn)出花兒歌者的浪漫情懷。如漢族花兒:“紅高粱煮酒醉人哩,喝多了尕身子暈哩;害上了相思費人哩,害久了要人的命哩?!盵4]就是由紅高粱酒醉人并使人暈,引出相思病費人甚至要人的命,從而表達對心上人的相思之切。再如回族花兒:“葫蘆兒開花樹搭架(哎咳喲),花落了葫蘆兒掉下。摸不上脾氣搭不上話(哎咳喲),恐怕者尕妹妹臊下?!盵5]也是由葫蘆兒與樹作比興,引出后面歌者對尕妹妹的在乎和小心翼翼。

      (二)花兒曲令

      花兒曲令即花兒曲調(diào)與格律,每一種令都代表著固定的曲調(diào)和格律,“令”字反映出花兒吸收融合了漢族酒令文化和令字詞牌,以及曲牌元素?;▋呵钣写罅詈托×钪?,通常大令節(jié)奏隨意性強,旋律高亢悠揚且音域開闊,更具有山歌特點,如河州大令;小令則節(jié)奏較為規(guī)整,節(jié)奏型豐富,旋律內(nèi)部細節(jié)變化較多,音域較窄,學(xué)者認為是受小調(diào)影響使然,如沙燕兒繞令。

      受通用漢語演唱的影響,各民族花兒在旋律音調(diào)上由特色鮮明到小異大同,諸如藏族、土族等民族花兒旋律音調(diào)逐漸與漢、回族花兒的旋律音調(diào)有了很多共性。

      以土族花兒為例,民和方言區(qū)土族花兒典型的四度加二度音調(diào)結(jié)構(gòu)與漢、回族花兒常強調(diào)的商——徵音型和徵——宮音型旋律音調(diào)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此外,漢、回、土族花兒都以五聲徵調(diào)式最多,而羽、宮、角調(diào)式則很少;他們在旋法上都喜歡采用五聲音階級進和四度及以上大跳;喜歡將半終止或全終止的結(jié)束音做冗長自由的下滑處理;喜歡以角音為輔助音或經(jīng)過音;擅用倚音、顫音、下滑音和自由延長等修飾旋律。由此可見,各民族花兒在旋律音調(diào)上的共性早已多于個性。

      除了旋律音調(diào)的融合變化,花兒曲令的族屬界限也發(fā)生了改變。如今,不同民族唱同一個花兒曲令的情況數(shù)見不鮮,一些花兒曲令甚至難辨族屬,而那些以民族命名的花兒曲令同樣也流行于其他民族之中。

      同一曲令在不同民族中被“共享”的現(xiàn)象常表現(xiàn)為以下幾種:一是花兒的旋律大體相同,在唱法上稍作了細節(jié)變化,歌詞內(nèi)容稍有改變,歌名也隨之變化;二是不僅旋律大體相似,而且歌詞也十分相似,或者歌詞大意相同,只是換了種說法;三是還有一些花兒曲令在不同民族中旋律和歌詞內(nèi)容完全一致,唱法也一模一樣,對于這一類花兒令已難分族屬,如《倉啷啷令》同樣的旋律,歌詞稍作改動,在不同民族中就有多個版本,其中有叫作《雪白的鴿子》,也有叫作《一對白鴿子》等等;又如《上去高山望平川》,在漢族、回族、東鄉(xiāng)族等民族中都有,再如《好花兒令》,也有多個版本,主要是歌詞上的變化,但大意是相同的,回族將它唱為“櫻桃好吃樹難栽,白葡萄搭著個架來。你心里有意口難開,給旁人快捎個話來”[6]。而土族則將它唱為“櫻桃好吃樹難栽,樹根里滲出個水來;心兒里有你口難開,少年里唱出個你來”[7]。兩首花兒的旋律完全一樣,歌詞大意相同,都是引用櫻桃來做比喻,表達無法對心上人直言表白,只能通過花兒之詞來隱晦地表露感情,但它們卻有幾字之差;另外還有像河州大令、直令、大眼睛令等等這些花兒令,在不同文獻中所標注的族屬不同,有些干脆就被標注為多個民族共有,如何紅一編選的《唱支山歌做媒人·情歌篇》中就將多首花兒標為“西北各民族·花兒”。

      各民族花兒在語言修辭、曲令等方面的趨同并不是偶然,而是各族人民在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中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印記。融合使各民族在語言習(xí)慣、審美旨趣、文化形態(tài)、思想價值等方面逐漸趨同,而這些又通過花兒的以上方面表現(xiàn)出來。

      二、從呈現(xiàn)形式看融合

      時光推移,萬事萬物都在變遷,花兒的呈現(xiàn)形式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文化觀念的變化、信息化的出現(xiàn)而改變,由最初的傳統(tǒng)花兒會衍生出了許多新的形式,但無論哪種形式都能看到民族融合的身影。

      (一)花兒會

      在最早的時候,由于封建倫理道德觀念的限制,作為情歌的花兒只得偷偷在野外或在田間地頭唱,絕對不敢在家中或村莊里唱,否則會被視為“不知廉恥”,于是,花兒會便產(chǎn)生了。花兒會一般會設(shè)在遠離村莊的山坡上、田野間。正因那個年代多為包辦婚姻,因此“棒打鴛鴦”“老夫少婦”“童養(yǎng)媳”等事情屢見不鮮,而那些被封建惡俗剝奪幸福的人們,花兒會成了他們唯一的心靈慰藉。在花兒會上,男男女女可敞開心扉,不顧那么多律令規(guī)矩,把平日里壓在心中的感情一吐為快。同一個花兒會上可以見到不同民族的歌手,他們或認真聆聽其他民族歌手唱花兒;或為其他民族歌手吶喊叫好;或與其他民族歌手一同歌唱。因此,花兒會也就充當了不同民族花兒愛好者的交流平臺。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花兒會的形式發(fā)生了一系列改變。過去的花兒會,歌手往人群中一站,便開始“漫”花兒,那廣闊的田地、開滿鮮花的山野就是他們的舞臺,沒有復(fù)雜的伴奏,沒有麥克風(fēng)音箱,在人群中亮起原始的、純天然的嗓音?,F(xiàn)在的花兒會則搭起了舞臺,由往日的干唱變?yōu)槟弥溈孙L(fēng)和著伴奏演唱,或用電子琴伴奏,或用多媒體播放伴奏音樂伴奏。但無論怎么變,花兒會的舞臺上依然能看見不同民族花兒歌手的身影。舞臺下也依然有不同民族的花兒愛好者在吶喊鼓掌。從往至今,花兒會一直都是民族融合的舞臺。

      (二)新型舞臺類花兒活動

      除了花兒會的形式,還衍生出了許許多多新類型舞臺類花兒活動。較為大型的有西北五省(區(qū))花兒演唱會(如圖1②)和西北各地區(qū)的花兒藝術(shù)節(jié)、花兒歌會(如圖2③)、花兒歌唱大獎賽等等,各民族花兒歌手不再局限于某一個地區(qū),而是哪里有花兒活動就奔赴哪里參加,他們經(jīng)常會在各省的花兒活動中相聚一臺,因此各地區(qū)各民族花兒歌手即使不在同一個地區(qū),居住相隔很遠,也會因同是“圈內(nèi)人”而非常熟悉,這種花兒歌手的流動性大大增加了他們之間交流、學(xué)習(xí)的機會以及融合的程度。以第十五屆西北五?。▍^(qū))花兒演唱會為例,在花兒演唱開始之前加入了土族的安召舞作為開場(如圖3④),之后來自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的漢、回、土、藏、保安、撒拉等民族花兒歌手齊聚舞臺,他們獨唱、對唱、齊唱或合唱,第一個節(jié)目“啦啦令”《‘一帶一路’好思想》就是前來參加花兒演唱會的所有民族歌手手拉手共同齊唱,寓意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他們還與其他歌手合作,為其他民族歌手伴舞或伴奏,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民族團結(jié)”,如男女對唱節(jié)目“三閃令”《看來是好,沒約個見面的地方》,就是由回族歌手張萬芳和藏族歌手尕仁卓瑪對唱。當?shù)匚幕^的演員還會給一些歌手伴舞,如漢族歌手王娟演唱《阿哥的白牡丹》、保安族歌手馬忠偉演唱,《花兒與少年》《我有個天大的膽子》時由貴德縣文化館演員伴舞。此外,花兒演唱會上還穿插了小調(diào)和其他民族歌曲,如小調(diào)《妹妹的山丹花開》《尕摩托送尕妹回娘家》《馬五哥與尕豆妹》《十二繡》《尕老漢》、哈薩克族民歌《黨的光輝照在我的心坎上》和裕固族民歌《裕固族姑娘就是我》等穿插在花兒演唱中間,但數(shù)目較少,整場花兒演唱會仍以花兒為主。

      圖1 第十五屆西北五?。▍^(qū))花兒演唱會

      圖2 第九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

      圖3 第十五屆西北五省(區(qū))花兒演唱會上的土族安昭舞

      (三)其他形式花兒活動

      花兒由田間地頭走上了舞臺,又由舞臺唱到了茶園。在客人喝茶休閑的同時,為他們演唱花兒來增添情趣和烘托氣氛,形式類似于江南茶館的彈唱,抑或是東北茶館的二人轉(zhuǎn)。來這里唱花兒的多是參加花兒會的歌手,每到花兒會和舞臺類花兒活動之時,他們便去參加,活動結(jié)束后就回到這里作為日常謀生手段。大部分去茶園喝茶的顧客是奔著聽花兒去的,其中有普通花兒愛好者,也有花兒的調(diào)查研究者,茶園里匯集著各民族的客人,他們在這里聊天、約會、交友、商談,花兒帶動了茶園經(jīng)濟,茶園也為各民族花兒愛好者提供了舒適的交流場所。

      除了繼承傳統(tǒng)的獨立花兒藝人之外,近年來還相繼成立了各種花兒藝術(shù)團體組織,有高校的專業(yè)合唱團,還有群眾自發(fā)組成的團隊。如青海民族大學(xué)的“啟明星合唱團”、民間的白氈帽花兒藝術(shù)團(如圖4⑤)、青海紅興花兒藝術(shù)團、大音花兒合唱團和丹麻土族農(nóng)民花兒藝術(shù)團等等,這些團體組織吸納不同民族優(yōu)秀的花兒歌者,日常的排練與演出給了他們更多交流互融的機會,同時,他們也打破了傳統(tǒng)花兒獨唱、對唱的形式,吸收了由西方傳入而今十分流行的合唱形式,百十名花兒歌手一齊合唱,使花兒多了一種獨特的意境。

      圖4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白氈帽花兒藝術(shù)團

      此外,傳統(tǒng)花兒的空間局限也被打破,一些線上的花兒藝術(shù)表演相繼出現(xiàn),在各民族花兒歌手中出現(xiàn)了一批又一批“網(wǎng)紅”歌手,他們通過各大短視頻、直播平臺向觀眾演唱花兒,與不同民族的歌手、觀眾進行交流,進一步加大了民族文化的融合。甚至還有一些流行歌手,將各民族花兒改編為通俗歌曲,在年輕大眾中廣為流傳,如青海的張淺潛將青?;▋褐绷罡木幍摹稇n傷的花兒》、寧夏的蘇陽將寧夏山花兒《綠韭菜》改編的《高山上的綠韭菜》以及新疆的蘇爾東汲取傳統(tǒng)花兒元素所創(chuàng)作的《石榴花》《紅蓋頭的尕妹》等,將各民族的傳統(tǒng)花兒改編為現(xiàn)代流行歌曲流傳于大眾之中。從花兒會到新衍生出的花兒藝術(shù)形式,無論哪種花兒藝術(shù)形式都離不開融合的印記。

      三、從文化內(nèi)涵看融合

      (一)展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倫理道德觀念

      我國自古尊崇“仁義禮智信”,幾千年來形成了忠君愛國、團結(jié)友愛、長幼有序、注重禮節(jié)的倫理道德觀念,在歷史進程中,這一倫理道德觀念自然也滲透到各民族的文化之中。

      愛情是花兒永恒的主題,也是出現(xiàn)頻率最多的主題,因其歌唱內(nèi)容多以纏綿繾綣、男歡女愛為主,加之有些歌詞大膽、露骨,在封建保守的過去,花兒常被認為是“野曲”,有違傳統(tǒng)倫理道德觀念。而正是對傳統(tǒng)倫理道德觀念的認同,使得傳唱花兒的各民族有了不謀而合的花兒禁忌——不準在家中或者公共場合唱花兒,否則將被視為無禮,輕則會被外人笑話,重則要受柳鞭之懲罰[8]。因此,田間地頭的花兒會成為唱花兒、交朋友的專屬場所。多少命運被他人安排的男女在花兒會上相遇相知相訴相隨,只有在花兒會上,他們才敢暫時地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民族的界限,撇開一切追尋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各民族花兒中都能見到不少以勸誡世人為主旨的花兒,如勸誡人們要孝順父母長輩、尊老愛幼;交朋友要以仁義為先、誠信為重;做人要學(xué)會知足,切不可貪得無厭;要懂得感恩,不能忘恩負義;對待愛情要忠貞、專情,不能始亂終棄;對待生活要放寬心,得失看淡,等等?!耙恢荒_不踩兩只船,船開時兩耽下哩;一人不揣兩個心,人知道活抓下哩?!盵9]這首花兒就是在勸誡世人不要“腳踩兩只船”,否則會“翻船”。這些花兒中蘊含的主旨思想無不體現(xiàn)著中華傳統(tǒng)倫理道德觀念。

      (二)體現(xiàn)了對愛情與自由的共同價值追求

      對愛情與自由的執(zhí)著追求是每個民族花兒最能體現(xiàn)的價值觀,可以說,愛情與自由是各民族花兒的主基調(diào)。在封建保守的過去,包辦婚姻是常態(tài),婚姻自由便是一場夢,多少青年男女在這場夢中掙扎,有些人家命難違,向命運妥協(xié),還有些人誓死向命運抗爭,最終為愛殉命。而花兒作為唯一可以吐露真心的方式,則記錄了追求愛情與自由過程中的所有狀態(tài)。在傾慕時,借花兒來贊美或表露心聲;在情投意合時,借花兒互訴情感,許下諾言;在被封建禮制阻攔時,通過花兒以表決心,誓死要在一起;在抵抗不過命運時,也要借花兒向心上人訴說苦衷,以示自己沒有變心。各族兒女將追求愛與自由的價值觀念寄托于花兒,用他們最淳樸的語言表達最真摯的情感。

      崇尚自由不僅基于愛情,更在于反抗壓迫、爭取自由平等上。舊社會封建禮教對人的摧殘、黑暗統(tǒng)治勢力的剝削以及階級壓迫讓各族老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反抗不過,只能將胸中的怒火借花兒噴放。在各民族花兒中都能見到對舊社會控訴的內(nèi)容。如對民國軍閥馬家軍在西北地區(qū)魚肉百姓、大肆斂財?shù)膼毫有袨榈目卦V;對舊社會反動派殘忍剝削百姓的控訴;對“童養(yǎng)媳”等害人封建禮教的控訴等。還有一些走投無路的人被迫告別親人,遠離家鄉(xiāng),只能將精神與對生活的希望寄情于家鄉(xiāng)的歌,于是花兒便成了“出門人的歌”。

      共同的理想與追求使各民族同唱愛情與自由的花兒,相似的花兒內(nèi)容同時也反映著各族同胞共同的價值觀,這也是各民族相融合的表現(xiàn)之一。

      (三)呈現(xiàn)了對黨和國家的情感認同

      在花兒流行區(qū)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花兒本是心上的話”,花兒的歌唱內(nèi)容是歌者對社會與生活體驗的真實反映,心中所想就是歌中所唱。各民族花兒中,有關(guān)抗戰(zhàn)、歌頌黨和新生活以及民族大團結(jié)題材的花兒,深刻體現(xiàn)出各民族同胞對黨和國家的情感認同。

      全民族抗日戰(zhàn)爭期間,各族兒女同仇敵愾,抱成一團,奮勇保衛(wèi)祖國和家鄉(xiāng),他們在花兒中表達著相同的感情:對敵軍的痛恨、對英勇保衛(wèi)者的歌頌和誓死殺敵保全祖國疆土的決心。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政策惠及各族兒女,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幸福指數(shù)也顯著提高,于是在各民族花兒中涌現(xiàn)出大量歌頌黨和新生活的花兒,主要內(nèi)容有歌唱“四個現(xiàn)代化”、感恩革命領(lǐng)袖和共產(chǎn)黨、歌唱改革開放以后人民幸福新生活,歌唱“一帶一路”、歌唱鄉(xiāng)村振興等等。隨之涌現(xiàn)的還有歌唱民族大團結(jié)的花兒,如傳統(tǒng)花兒:“水葫蘆開花樹搭架,滿園子的葫蘆吊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好天下,各民族團結(jié)成一家。”[10]這首六盤山花兒不僅歌頌了共產(chǎn)黨,同時也對民族團結(jié)進行了宣傳,這是歌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除了傳統(tǒng)花兒,新編花兒中也常有宣傳民族團結(jié)的內(nèi)容,如:“藏回漢兄弟心相連,手挽手,建設(shè)咱美麗的甘南;洮河(哈)兩岸鬧大干,繪新圖,現(xiàn)代化就在(個)眼前?!盵11]這首花兒唱的就是藏族、漢族和回族兄弟連心,為家鄉(xiāng)的建設(shè)作貢獻;再如:“回漢東鄉(xiāng)藏保安,十萬顆赤心相連;反租抗捐懲腐惡,把頭上的磐石砸爛!”[12]這首花兒唱的是在甘南事變中,回、漢、東鄉(xiāng)、藏、保安等兄弟民族齊心協(xié)力反抗黑惡勢力的壓迫的場景。第十八屆西北五省(區(qū))花兒演唱會的主題歌曲《唱著花兒奔小康》也是一首歌唱民族團結(jié)的新疆新花兒,馬玉海作曲,張占寶原唱,因其有河州大令和《四季歌》的影子,故稱其為四季花兒令,歌詞由春季唱到冬季,其中冬季的歌詞“冬季里來者漫‘花兒’呀,瑞雪送寶來;科學(xué)發(fā)展的好機遇,各族兒女喜心懷。咱們手挽手,心呀連心。熱情豪放的各族兒女讓祖國山川更呀更俊美”⑥,則是歌唱各民族中華兒女心連心一起奔小康。

      各民族花兒中抗戰(zhàn)、歌頌黨和新生活以及民族大團結(jié)的內(nèi)容無一不流露出各族同胞的愛國情懷、對黨領(lǐng)導(dǎo)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感恩以及民族大團結(jié)的強烈愿望,這是民族融合的直接表現(xiàn)。

      四、結(jié)語

      著名音樂學(xué)家田青在對《中國民歌大會》點評時發(fā)表了深刻的見解,他認為我國的民歌能產(chǎn)生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向心力?;▋鹤鳛槊窀璧囊环N,又具有吸收、融會各民族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從語言、曲令,到花兒會、新型舞臺類花兒活動、其他形式花兒活動等呈現(xiàn)形式,再到文化內(nèi)涵,都能看到各民族融合的影子,更加倍提升了民族凝聚力,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其“融合”的步伐正隨著時代變遷愈來愈快,范圍愈來愈廣,這條“融合之路”從古走到今,未來還將繼續(xù)走下去,永不停歇。

      注釋

      ①青海民族大學(xué)學(xué)生鄂有浩(土族)提供歌詞。

      ②拍攝于2018 年7 月19 日西北五省(區(qū))花兒演唱會暨第十一屆互助丹麻土族花兒會上。

      ③照片由寧夏文化館提供。

      ④拍攝于2018 年7 月19 日西北五?。▍^(qū))花兒演唱會暨第十一屆互助丹麻土族花兒會上。

      ⑤來源于中國文明網(wǎng),信息名稱: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白氈帽花兒藝術(shù)團,時間:2018年11 月28 日。

      ⑥來源于2022 年5 月29 日筆者對新疆花兒歌手張占寶的采訪。

      猜你喜歡
      花兒民族
      我們的民族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親近不得的花兒
      大灰狼(2019年3期)2019-04-02 17:39:06
      民族之花
      多元民族
      民族之歌
      民族音樂(2017年3期)2017-08-17 09:11:45
      求真務(wù)實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那些花兒
      琴童(2016年8期)2016-05-14 10:58:56
      春天的花兒
      娃娃畫報(2016年3期)2016-04-05 19:35:04
      把“花兒”留下
      南阳市| 东阿县| 正定县| 沁水县| 桃江县| 额济纳旗| 马山县| 芮城县| 大邑县| 巨野县| 陇南市| 阿巴嘎旗| 灵宝市| 凤山市| 大洼县| 苍溪县| 东乌| 奉贤区| 庄浪县| 前郭尔| 襄城县| 稷山县| 黔西县| 盐池县| 伽师县| 渭南市| 札达县| 咸阳市| 城固县| 连南| 永康市| 凌源市| 榆社县| 澳门| 民和| 安国市| 时尚| 夏河县| 资中县| 自贡市|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