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傳統(tǒng)與生活:朝鮮族巧女故事的敘事結構及文化功能

      2023-01-19 04:06:18王倩倩
      民族藝林 2022年4期
      關鍵詞:傻小子田螺朝鮮族

      王倩倩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學院,北京海淀 100081)

      在朝鮮族的民間故事中,巧女故事作為一種口傳文學,廣泛流傳于民眾的生活,還有一些收錄于稗官雜記和古今文獻當中。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之后,朝鮮族的民間文學逐漸引起大家的關注。1952 年,鄭吉云在《延邊文藝》上發(fā)表了《拳頭談判》,用以重振民族意識;1953 年,朱善宇和金泳植陸續(xù)發(fā)表了《金達萊》和《壯丁與和尚》,使民間故事在朝鮮族民間文學中擁有了重要位置。1956 年底,第一屆朝鮮族民族故事大會在延邊舉行,次年3 月,民間文學工作者們開始對朝鮮族民間文學進行搜集整理。民間文學工作者主要在我國東北部的朝鮮族聚居地區(qū)開展田野調查,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朝鮮族民間故事,并出版了多部朝鮮族民間故事論著,進一步豐富了我國的民間文學寶庫,為朝鮮族民間故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其中,朝鮮族的巧女故事類型多樣,不僅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而且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隱喻著民眾的心理需求和期待??蝶愔赋觯骸懊耖g故事只有在作為基礎結構的敘事形態(tài)的支撐下,承載具體的社會生活內容和文化意義,才能成為真實的講述文本并產生吸引人的魅力?!盵1]我們可以透過故事文本的敘事結構形態(tài)找出文本背后的深層文化動因,在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社會觀念上進行深入的文化分析。對于朝鮮族巧女故事的探討,本文著重以具體案例展現(xiàn)故事文本內部和外部之間的聯(lián)系,探尋民間敘事與生活實踐的互動關系及功能。

      一、朝鮮族巧女故事的敘事結構

      朝鮮族的早期移民從朝鮮半島帶來了豐富多樣的民間文學,使其民間文學作品帶有朝鮮半島的文學風格特點,然而不同區(qū)域的朝鮮族民間故事敘事存在著差異。朝鮮族群眾在長期的生產實踐的過程中,吸收、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豐富發(fā)展了其民間文學,并根據(jù)生產生活條件、民族文化特點、獨特的精神空間創(chuàng)造傳承了富有本民族風格特征的民間文學作品。朝鮮族巧女故事按照文本內容可以分為以下類型。

      (一)植物化身型

      巧女故事中植物化身型的文本內容主要為:窮苦的男主人公(通常為命運悲慘凄苦的孤兒)偶然發(fā)現(xiàn)一種植物(通常為百日紅、人參等植物),植物化作人形照顧男主人公(通常該角色會為男主人公洗衣做飯、收拾屋子等),被男主人公發(fā)現(xiàn)植物的原身之后,植物化身成為參女,與男主人公成婚,兩人戰(zhàn)勝了種種困難和挑戰(zhàn),最后都化作植物(一般男主人公化身為高大的樹木,女主人公化身為被男主人公發(fā)現(xiàn)時的珍稀植物),二者相依相生。比如,朝鮮族《紅松與人參》的故事,筆者根據(jù)故事的文本概述如下。

      古時候,有一個叫紅松的孤兒過著貧苦的生活。有一天他上山砍柴被鐮刀割破手指,于是回家用絲線包扎好傷口。第二天他又去上山砍柴,發(fā)現(xiàn)了一種奇怪的人參草,便將手指上的線纏在人參莖稈上。當紅松砍柴回來后,發(fā)現(xiàn)絲線變成了姑娘的繩辮,于是他去尋找絲線并將人參帶回家藏了起來。一連幾天紅松發(fā)現(xiàn)每次回到家后飯菜都已經備好,他對此感到很奇怪,便假裝熟睡擋住屋門,然后發(fā)現(xiàn)了是參女所為,此后不久二者結為了夫妻。村中的惡霸招徠紅松要挾他還債,否則就帶走參女。參女帶紅松上了長白山,吹了口仙氣打倒了惡霸。惡霸跌倒后窮追不舍,參女跺腳嚇跑了他們,又吹了口仙氣,讓刮起的大風把他們吹下懸崖。最后,紅松變成了一顆粗大的松樹,參女變成了紅松旁的人參[2]。

      劉守華在《比較故事學論考》中指出:“必須把民間故事人物的功能看作故事的基本構成成分,這是普羅普方法的要領。功能雖是人物的行動,可是‘同樣的行動可以含有完全不同的意義,反之亦然’。這就需要根據(jù)這種行動‘對于作為一個整體的故事的行動過程所具有的意義’來具體確定它屬于怎樣的功能?!盵3]在上述的故事文本中,植物化身型巧女故事的初始情境往往將男主人公渲染為具有悲涼凄苦的家庭背景的人,并以此作為故事的開端,用以引出巧女的出現(xiàn),使故事的敘述邏輯更為合理。通過表1,筆者對《紅松與人參》故事初始情境之后的功能項進行了分析。

      表1 《紅松與人參》故事功能項分析表

      在上述的功能結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其中有些功能項不是孤立存在的,說明在整個故事情節(jié)中,實現(xiàn)功能的方法是多樣的,且彼此之間互相影響。比如,男主人公打破禁令發(fā)現(xiàn)參女真身,實現(xiàn)了與參女成婚的功能,參女施展魔法打敗對頭等。其中一種功能項還具有雙重的意義形態(tài)。故事的女主人公參女具有的“相助”功能包括兩類:做家務和解難題。從故事的行動圈上來看,對頭(加害者追債者)在其行動圈內展開了一系列追捕行為(⑦);相助者參女(或巧女)與主人公紅松相遇(②),幫助紅松收拾家務(③),通過施展魔法把紅松從惡霸的追捕中救出();主人公的行動圈為:離家(①⑧⑩)、相遇(②)、打破禁令(⑤)、成婚(⑥),最終主人公搖身一變,化為松樹()。在整個故事結構中,展現(xiàn)了一種“三重化”的表現(xiàn)方式,具體為主人公紅松三次離家和三次被追捕、逼迫。這種故事的“三重化”表現(xiàn)方法作為成組功能項的出現(xiàn),貫穿了故事的整個情節(jié),其中“追捕”和“逃脫”是作為成對功能項出現(xiàn)的,增強了故事情節(jié)的戲劇性和藝術性。

      植物化身型巧女故事圍繞各類植物展開描寫,這類植物化身后一般具有強大的魔力,能幫助主人公化解種種困難,突出了巧女的聰明才智。除了紅松與人參外,朝鮮族還有以百日紅、樺樹、長白越橘、長生草、靈芝、杜鵑、美人松、鳳仙花、金達萊等植物作為巧女化身的原型,故事中植物的生老病死等命運與人類活動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紅松與人參》的故事中,整個故事的結構為:出生偶遇變身成人異類婚克服困難(兩次)壞人死亡變身植物結合。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女主人公的參女有著超自然的神奇法力,我們可以稱這一類事物為“超自然的相助者”,作為森林精怪的參女因被男主人公紅松發(fā)現(xiàn)、帶走而進入到人類的世界,并與人類結緣為“異類婚”(人與植物成婚),參女多次相助從而幫助紅松渡過難關。其中,植物承載了一定的文化功能,這種區(qū)域性、代表性的植物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傳奇性的情節(jié)和大團圓的故事結尾是神奇故事的表達形式。

      (二)傻丈夫與巧媳婦型

      朝鮮族的傻丈夫與巧媳婦型故事也可以稱為傻女婿與巧媳婦的故事,是巧女故事的經典類型之一。故事往往將丈夫的“傻”“癡”“憨”“不務正業(yè)”等負面形象與巧媳婦的“聰明”“睿智”“勤勞能干”等品質進行對比,突出巧女的美好品德,以此來贊美廣大勞動婦女的智慧。在朝鮮族故事家金德順所講述的民間故事中,有一則《傻小子與拐媳婦》的故事,筆者依據(jù)故事文本內容概括為以下幾個情節(jié)。

      ①很早以前,天下起了戰(zhàn)事,人們紛紛逃往鄉(xiāng)下避難。

      ②京城里的樸兩班與聰明漂亮的妻子隨避難人群逃往鄉(xiāng)下。

      ③樸兩班在路上被傻小子拐走了自己的媳婦。

      ④傻小子把樸兩班的媳婦帶回家,要求與她同宿。

      ⑤傻小子的母親端詳漂亮媳婦,埋怨兒子做了壞事。

      ⑥聰明、鎮(zhèn)定的媳婦發(fā)現(xiàn)傻小子不識字,便假借結婚讓傻小子寄信給娘家,娘家人把他大揍一頓,并讓他帶路,派轎子把女兒接了回來。

      ⑦傻小子回到家中埋怨母親沒讓他讀書識字。[4]

      在這一則故事中,“傻丈夫”的類型有兩類,一類是作為巧媳婦的丈夫樸兩班,他笨拙、粗心大意,把自己的漂亮媳婦拱手送給了趁火打劫的小偷、騙子的手里;另一類是作為傻小子的“騙子丈夫”,強迫樸兩班的媳婦與他成親,自己卻不識字,癡傻無能,最終被巧媳婦耍得團團轉,落得兩手空空的結局?!吧嫡煞颉钡暮┌V形象與聰明漂亮的巧媳婦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巧媳婦依靠聰明的頭腦巧妙地化解了難題。雖然整個故事的情節(jié)比較簡單,但我們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巧媳婦其實是引導整個故事結局走向的核心人物,巧媳婦的言行代表了她所屬娘家的整體形象,這種“巧女”的形象在其他民族的民間文學中也很常見。

      在20 世紀60 年代,西方興起了“結構主義”批評理論,它一開始是作為一種研究方法被索緒爾用于語言學領域的研究,后經法國的列維·斯特勞斯引入了索緒爾的“二元對立”研究模式,用以研究神話思維,而后學者們將其運用于文學作品的分析上,以此來探求文學作品背后的文化內涵及深刻意蘊。我們用“二元對立”的模式解析《傻小子與拐媳婦》的故事結構,對巧女故事作分析比較。筆者剖析《傻小子與拐媳婦》故事的敘事結構,將其總結如下:

      初始狀態(tài):(“很早以前……”)

      傻丈夫+巧媳婦

      (憨憨的,傻傻的,笨拙的)+(漂亮的,聰明的,勤勞的)

      說明:這一矛盾是故事戲劇性沖突的核心,在這場沖突中,情節(jié)被描述出來,并在最后得到解決。

      最后狀態(tài):(“接媳婦的轎子走了,傻小子也來火了……”)

      巧媳婦+傻小子

      (回到娘家)+(失利、埋怨)

      說明:故事中性格特征截然相反的人物由于行動的轉變得到改變,最終正向的一方取勝。

      首先,分析《傻小子與拐媳婦》中人物的二元對立,傻丈夫的特征是憨、癡、不識字;巧媳婦的特征是漂亮、聰慧、足智多謀、鎮(zhèn)定。對立雙方的性格特征非常明顯,就不難看出他們扮演角色的行動及由此產生的后果。其次,分析巧女故事中的情節(jié)對立,傻小子拐走巧媳婦后要與她成婚,遭到母親的埋怨和反對,傻小子“上當”后反而埋怨其母,整個故事中傻小子與母親站在了對立面。在故事文本中,對立是一種動態(tài)的結構,它會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不斷作出動態(tài)調整。從意識形態(tài)上看,這種“二元對立”的模式是由故事所根植的特定社會背景決定的,故事構思是人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朝鮮族傳統(tǒng)禮儀觀念的反映。在朝鮮族的傳統(tǒng)禮儀觀念中,作為兒子、媳婦必須是敬老、愛老的,然而在這個故事中,傻小子不顧母親的意見就“綁架”別人的媳婦帶回家,最后還把錯全都怪在母親身上,可以看出他這種盲目的做法所導致的結局定然是失敗。對比我國的其他民族,尊老也是一種共有的傳統(tǒng)美德,體現(xiàn)了文化傳統(tǒng)的共通。因此,在故事結構分析中,我們不能把故事的結構當作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去看待,而是要結合故事發(fā)生的社會背景去追尋蘊含在作品本身之中的內在邏輯。

      在朝鮮族故事《浪子娶妻》中,同樣講述了一個“傻丈夫與巧媳婦”的故事:

      “從前,有個落泊的兩班人家的兒子,科舉不中,又身無分文,靠兩班貴族的名聲,騙娶了一個良家女子。這女子雖知受騙,卻勤勞能干,仍盼著與丈夫好好過日子??烧煞蛘觳粍照龢I(yè),游手好閑,長年累月地在外游蕩,還常常領著朋友回到家里,住上一夜,吃了妻子辛勤掙來的吃喝便走。浪子的一個朋友見了,設法將他送入官府監(jiān)獄,又拿出一大筆錢,以浪子的名義接濟他的妻子。等浪子的妻子靠這些本錢發(fā)家以后,才讓官府把浪子放回家去。從此,浪子回頭,改掉舊習,安心在家過日子?!盵5]

      同《傻小子與拐媳婦》的類型相似,故事中的丈夫具有“無才無德”“游手好閑”“不務正業(yè)”的性格特點,而妻子卻是“勤勞能干”“聰明睿智”的對立面形象,從而使故事文本的角色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妻子感化了丈夫,使丈夫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轉變,最終得到了“浪子回頭”的完滿結局。故事來源于民間,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探索與追求,整個故事的設計符合讀者的期待。

      (三)螺女巧女復合型

      1930 年,鐘敬文在論述蛇郎故事形態(tài)時將其劃分為原形的(單純、原始形態(tài))、變態(tài)的(男主人公是動物)、混合的(混合老虎外婆、螺女等其他類型故事)三種形態(tài)??蝶悓η膳适氯簝炔繑⑹陆Y構進行了研究,認為巧女故事的類型并非僅是隸屬于生活故事的松散的類型群,而是以連綴式、拼合式、混編式三種叢構方式編聚而成的[6]。祝秀麗分析了不同故事之間的結構特性,將蛇郎故事的組合形態(tài)進一步劃分為嵌入、連綴、復合三種形式,其中的嵌入式是在故事敘事中融入了螺女和巧女型故事[7]。綜合以上研究,我們看到巧女故事的類型是多樣化的,對于傳統(tǒng)單一的“田螺姑娘”故事的結構類型來說,在民間文學的敘事上,巧女故事還存在著多種組合、連綴的復雜形式。

      朝鮮族與螺女相連綴的巧女故事可以看作螺女巧女復合型(即螺女A+巧女B)的故事,連綴在一起的螺女和巧女這兩種類型的民間故事都有一個共有的母題,即婚禮母題、解難題母題。這兩種類型故事的敘事線索有著共同特征,即女主人公與男主人公(一般扮演農夫、窮苦的少年等角色)成婚后面臨難題考驗,最終螺女或巧女機智化解難題。在這種組合的狀態(tài)中,女主人公有著聰慧的才能或超人的能力,故事背后代表的是勞動婦女勤勞智慧的文化符號。螺女報恩型又稱“田螺姑娘”故事,主要以海螺(或其他海洋生物)化身成勤勞善良的女子幫助丈夫做家務、機智化解難題為核心內容。劉守華指出:“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異類婚故事流行,而螺女卻是一個源于中國而后傳播到亞洲鄰國的故事?!盵8]朝鮮族的“田螺姑娘”故事最早記載于我國古代典籍《搜神后記》和《太平廣記》中,后在高麗時期傳入朝鮮。由于我國朝鮮族是近代從朝鮮半島遷入的民族,朝鮮族的民間故事也多由朝鮮半島的民間傳統(tǒng)故事演繹而來,因此禹尚烈認為中國的田螺姑娘型故事能夠在朝鮮半島民間故事流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朝鮮族作為接受主體而具有獨特的傳統(tǒng)民族文化心態(tài)”[9]。朝鮮族的《田螺姑娘》故事與其他民族的田螺姑娘型故事對比,有著鮮明的朝鮮族民族文化心態(tài)和民族特色。

      金德順故事集中有一則《田螺姑娘》故事,可以看作“螺女+巧女”相組合的復合型故事,故事的情節(jié)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①古時候,有一個沒有父母兄妹的年輕農夫在深山開墾種植過活。

      ②有一年春天,金達萊花開了,農夫去山上開荒時唱著歌,忽然有一個姑娘與他應和對唱。

      ③農夫很奇怪,聞聲去找尋聲音來源,在土堆下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小的田螺,便將田螺帶回家并扔進了水缸。

      ④第二天早上農夫醒來,發(fā)現(xiàn)廚房的飯鍋里放著香噴噴的飯菜。

      ⑤農夫吃過飯下地干活回來,發(fā)現(xiàn)廚房飯菜又做好了。

      ⑥農夫懷疑是田螺做的飯,下午干完活便早早回到家中暗中窺視那口大缸。

      ⑦水缸中鉆出一個十七八歲的漂亮姑娘,開始在廚房做飯。

      ⑧農夫發(fā)現(xiàn)田螺姑娘,二人相識并結為夫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⑨國王手下的獵手發(fā)現(xiàn)了田螺姑娘的畫像,并拿到皇宮給國王看。

      ⑩國王為了得到田螺姑娘,便讓農夫與他比賽下棋爭出輸贏。

      分析這個故事的結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故事的角色分為以下幾種:

      A.農夫:孤兒原型,窮苦人家的孩子,難題解答者。

      B.田螺姑娘:巧女,漂亮聰明,善解人意,相助者。

      C.獵手:傳達消息者(通報者)。

      D.國王:有權勢者,難題考驗者。

      其中,國王對農夫的難題考驗是在農夫與田螺姑娘成婚之后開始的,國王的品性被描寫成“貪得無厭”“兇狠狡詐”的類型,為了霸占美麗的田螺姑娘,國王多次出難題考驗。農夫面臨著兩種抉擇:比賽或者是送妻。在這里也出現(xiàn)了難題考驗的“三重化”模式:第一次是下棋比賽,第二次是騎馬比賽,第三次是比武打仗,農夫在每次的比賽中獲勝。農夫與田螺姑娘之間美好的生活在二者成婚之后開始,在國王出現(xiàn)之后被打破,又在難題解決后重新開始。整個故事的結構可以概括為:出生結合分離結合?!疤锫莨媚铩弊鳛檗r夫偶然間撿來并發(fā)現(xiàn)的妻子,其功能意義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傳奇性特征,她知報恩,通法術,并能輔助農夫在一次次比賽中獲勝,這與一般的“巧婦”形象有所區(qū)別,田螺通人性,并有著高于常人的能力,是巧女故事人類外形的“異化”。將螺女整合進巧女故事中時,螺女的形象拋卻了單純的田螺貝類動物的原始面貌,成了具有人類外形、與普通農婦一般勤勞淳樸的女性形象,將“具有神奇的法力”這一敘事情節(jié)嵌入故事整體的敘事中,與故事開頭“農夫發(fā)現(xiàn)了會唱歌的田螺”相呼應,產生了一種神奇的效果。

      從敘事空間上看,農夫意外帶走了田螺,螺女的活動被農夫窺探后,田螺化身成人進入了人類世界,作為故事主角的螺女的行蹤為:土堆下農夫家水缸中。螺女的外形變化為:田螺漂亮的姑娘。隨著敘事空間的改變,田螺姑娘在化身成人后逐漸具有人類的思維特征,這表現(xiàn)在故事細節(jié)的描繪上,如螺女照顧農夫及他們之間的談話,又耐心告訴農夫對付國王的計策等。概括而言,螺女仙妻在本質上是巧女的化身,巧女故事與螺女故事結合之下,一些家庭生活化的情節(jié)被淡化,主角的特征被彰顯。

      誠然,朝鮮族巧女故事的類型不止于這三種,在民間文學中還有更為豐富的其他類型,如按照題材內容不同劃分為才智型、賢惠孝敬型、反暴抗惡型,按照巧女解難題的方法分為巧語妙對型、智解破題型、巧妙避諱型,按照人物特點劃分為百鳥衣型、螺女型、蛇郎型等。筆者則根據(jù)故事文本的敘事特征劃分為以上三種類型,供大家分析參考。

      二、形態(tài)演變及深層動因:朝鮮族巧女故事的文化功能

      結合表層結構和深層敘事來看,巧女植物化身型的故事講述的是植物變身為人的故事,實際上還承載著特殊的生態(tài)文化功能。人類的生存與自然環(huán)境相輔相成,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給予了人類生產生活的物質來源,朝鮮族先民崇拜自然的文化傳統(tǒng)是建立在人們對森林的認識、熱愛和保護的情感上的,是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崇拜與認識的反映。弗雷澤在《金枝》中揭示了先民樹木崇拜的原理和過程,在他看來樹身是人身的外化體現(xiàn),“一旦樹神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每株具體的樹木,于是,按照人類早期思想給一切抽象的神都披上具體人形的總傾向,它就立即改換了形態(tài)而披上了人形”[10]。紅松和參女都是植物名,是我國東北小興安嶺到長白山一帶富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是朝鮮族智慧和美好心理愿望的體現(xiàn),以這一類植物為原型的巧女故事符合故事創(chuàng)作者的文化心理及情感表達。紅松和參女作為故事的兩位主人公,他們最終也變成了植物,他們的命運與植物的外形極其相似,是堅韌的象征,參女也如人們眼中的珍稀植物人參一般被賦予了勤勞能干、智慧勇敢的美好品質,成為巧女的化身。

      在巧女故事中,人類靈魂依附于植物的情節(jié),實際上是朝鮮族對植物崇拜的外在體現(xiàn),有著深層的文化動因。植物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人們賦予了其人文意義?!叭伺c植物的互滲關系證明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和神秘情感。當人們把人與植物的關系付諸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時,植物就產生了非凡的文化意味,其具體表現(xiàn)便是對植物的崇拜和祭祀?!盵11]在朝鮮族分布的高山地區(qū),大多有茂密的叢林,朝鮮族的先民在這片土地上開疆拓土,建設家園,對大自然的崇拜使人們對樹木、花草等產生敬畏感,這種神秘的敬畏感也反映在民間文學作品中,因而具有鮮明地域特點的植物成為巧女故事的意象原型。將巧女故事與自然物相關聯(lián),反映了人與自然關系密切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生態(tài)文化現(xiàn)象。此外,在“田螺與巧女”這種復合型的故事中,田螺這種生物的存在也有著強烈的地域民族特色?!柏愵?,從石器時代開始就與朝鮮族先民結下不解之緣,三面環(huán)海的朝鮮半島的地理特點就決定了這一點?!盵12]貝類是朝鮮族先民的重要食材,也是現(xiàn)代朝鮮族女性中常見的裝飾物,民間藝術家將人類的靈魂依附于田螺之上,實則反映了朝鮮族民眾生活化、人性化的一面。用慣常的事物來比喻或隱喻人們心中美好的期待,使故事的形象連接了理想與現(xiàn)實。巧女故事所承載的文化功能,其實是對民眾心理期待的滿足。巧女在為人處世上的良好品德,是人們心中理想化的女性形象,是人們對美好品德的追求。

      朝鮮族巧女故事以描繪勤勞智慧的巧女形象為主,在主體意義上其實是對朝鮮族女性形象的描繪,反映了朝鮮族女性的群體特征,帶有鮮明的地域人文特色。各個民族都有本民族的風俗傳統(tǒng),朝鮮族社會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無不與婦女聯(lián)系在一起,巧女故事對女性形象的塑造,其實是對社會風俗和女性特征的彰顯。車明淑在論述朝鮮族婦女的性格特征時指出:“朝鮮族婦女,在家庭里把對丈夫的體貼入微、愛憐子女、孝敬老人,一家人和睦相處作為自己的義務與責任,善良、和藹可親、助人為樂的婦女們,在漫長的歲月里,費盡心血,傾注全力維持家庭。在此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外柔內剛的性格?!盵13]外柔內剛是女性性格中二元對立又和諧統(tǒng)一的特質,朝鮮族婦女外柔內剛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一方面,在家庭內部,她們溫柔賢惠,扮演著賢妻良母的角色,這種特點可以從朝鮮族女性的姓名觀念中看到。朝鮮族婦女的典范是溫柔賢淑,在朝鮮族女性的姓名中多有“花”“惠”“淑”“美”等字眼,在朝鮮族人看來,這些常用字代表著美好事物,寄托著長輩們對女孩的祝福與期待,這種良好的文化氛圍,給朝鮮女性以別樣的魅力。巧女故事中的女性,多是外形漂亮,聰明智慧的完美女性形象,她們勤勞、孝順、足智多謀,體現(xiàn)了朝鮮族女性的美好品行。另一方面,在家庭之外,智慧的朝鮮族女性又是“剛烈”的代表。在歷史上的屢次戰(zhàn)爭中,朝鮮族女性與男性同胞一起英勇頑強抵抗外來侵略,為中國的解放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延邊有“山山金達萊,村村紀念碑”[14]之說,可見朝鮮族戰(zhàn)士的英勇和悲壯。朝鮮族血脈中的民族特性,是民間文學的獨特寶藏。獨特而傳奇的民族故事講述了特定地區(qū)特定人群的特殊經歷,反映在民間巧女故事等文學作品中,作品中對巧女英勇抵抗惡勢力的描寫,正是歷史上朝鮮族女性對外積極抗爭的縮影。這些民間故事對于歷史文化的承載是深厚凝重的。

      三、結語

      民間敘事與生活實踐相互作用。一方面民間故事來源于民眾生活,通過藝術化的方式呈現(xiàn)文化倫理,是生活實踐的反映;另一方面,生活實踐是民間敘事產生的重要基礎,民間故事文本從民眾口頭發(fā)展而來,是民眾生活經驗的總結。透過朝鮮族巧女故事的深層結構我們可以看到隱匿在故事背后的民族心理成長過程,以及民眾對女性的心理期待與女性關懷。從文化史和文化學視角上看,巧女故事在當今社會中仍存在著社會歷史價值和民眾生活的現(xiàn)實功用。在民間話語的表述下,民間故事文本帶有了鮮明的地方民俗特點,形成了一種民眾口頭傳承的模式化敘事結構。“民間故事研究之路應該是在理清故事的敘事特征與形態(tài)結構之后,再去挖掘接近于文本事實的、隱藏在文本深層的文化信息。”[15]注重對故事的敘事形態(tài)與文化內涵的研究,尋找到故事所傳達的普遍意義上的民眾認知。反思傳統(tǒng)的民間故事研究模式,民間故事敘事研究的創(chuàng)新與探索不能脫離特定文本、特定區(qū)域民眾的精神生活與實踐生活,對民間故事的研究需傾注更多的現(xiàn)實考察與人文關懷。

      猜你喜歡
      傻小子田螺朝鮮族
      田螺姑娘的夏天
      中學語文(2022年14期)2022-06-10 10:42:18
      童年的破摩托
      朝鮮族初中生閱讀動機的構成研究
      跨界朝鮮族農樂的早期傳入、分布及發(fā)展研究
      KORE A TOWN
      摸田螺
      田螺
      快樂語文(2017年33期)2017-12-06 09:19:46
      吃田螺
      小布老虎(2017年4期)2017-08-10 08:22:40
      童年的破摩托
      少年醫(yī)圣
      永登县| 汨罗市| 宁陕县| 龙门县| 新野县| 巴林左旗| 巍山| 宜宾市| 确山县| 双江| 镇赉县| 沙坪坝区| 徐闻县| 淮北市| 大竹县| 东光县| 乌拉特中旗| 江安县| 榆社县| 鲁甸县| 镇江市| 启东市| 柞水县| 日照市| 成安县| 上思县| 睢宁县| 巴彦淖尔市| 长乐市| 泗水县| 高密市| 余江县| 库车县| 景洪市| 镇平县| 肥东县| 昆明市| 镶黄旗| 鄂州市| 张家界市| 武夷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