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藝術學院學報《藝術探索》于1987年創(chuàng)刊,雙月刊,是全國高校優(yōu)秀社科期刊、民族地區(qū)優(yōu)秀學報(期刊),第八屆廣西優(yōu)秀期刊,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藝術史》欄目)、民族地區(qū)學報名欄(《藝術史與民族藝術》欄目)。
《藝術探索》欄目齊全,覆蓋各個藝術門類,主要欄目有《藝術史》(名欄,重點建設欄目)、《東南亞藝術研究》、《藝術考古與宗教藝術》、《藝術理論與批評》、《藝術人類學與民族藝術》、《藝術設計研究與創(chuàng)新》、《文化管理與藝術教育》、《音樂與舞蹈》、《戲劇與影視》等。
為提高《藝術探索》的辦刊質量與影響力,我刊實行匿名審稿制度,依據論文質量,合格論文不收取任何費用,優(yōu)秀論文我刊將奉上稿酬。如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新華文摘》等全文轉載,將另有稿酬。來稿一律不退,在3個月內未接用稿通知者可自行處理。
凡向本刊投稿者未特別申明的,均視為其文稿刊登后可供國內外文摘刊物或數據庫收錄、轉載并上網發(fā)行。本刊付給作者的稿酬中包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及國內外其他文獻數據庫的收錄報酬,不另付其他稿酬。來稿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刊學術立場。
來稿要求:
1.字跡、標點清楚,數字和計量用法規(guī)范,使用標準簡化漢字。所有來稿,請發(fā)至本刊電子郵箱(文中如有插圖,請用.jpg圖片格式同時電郵;圖片須加編號,并注明圖名及相關事項),并在題目欄注明“來稿”。本刊不采用非電子文檔。
2.來稿請署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學位、職稱、工作單位、詳細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等。
3.來稿應在7千至1.5萬字,正文前附400字以內論文摘要、關鍵詞3~8個及中圖分類號,文后附英文題目、摘要、關鍵詞。
4.來稿如系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還應注明基金項目的具體名稱和項目編號。
5.所有引文,必須注明出處。文中參考文獻序號用帶方括號的阿拉伯數字表示,如[1]。一種文獻在同一文中被反復引用者,用同一序號標示;引文具體出處不同的,應在序號后注明頁碼或章、節(jié)、篇名。參考文獻(包括引文出處)附在正文后,其類型及標志代碼主要有:M-普通圖書,C-會議錄,N-報紙,J-期刊,D-學位論文,R-報告,DB-數據庫,OL-聯機網絡,等等。著錄格式參照《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GB/T 7714—2015)。
例:[1]劉國鈞,陳紹業(yè).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6.如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須作必要解釋或說明的,可加注釋(文末尾注)。序號用阿拉伯數字加圓圈表示,置于須解釋文字的右上角,如①。
7.本刊投稿電子郵箱:wyk1303@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