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雙福
自小離開東北老家,跟著父母在部隊里生活,最衷情的是父親的那身綠色軍裝,放學回到部隊的大院里,被綠色包圍,被綠色所染。隨著年齡的增大,個頭的長高,就時不時地穿上父親的軍裝在鏡子前照來照去,夢想長大后一定跟父親一樣成為一名軍人。
二十世紀的七十年代末期,我們家隨著父親的工作調(diào)動來到了西安市的長安縣(現(xiàn)為長安區(qū)),這一年我高中畢業(yè),剛好趕上部隊的工廠招工就成了一名鉗工。一年后十月份的一天,中午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很多地方上的青年在武裝部門口排著長隊,上前一問,才知道征兵開始了,便問招兵的干部,我能不能報名,回答是肯定的?;氐郊依锵蚋改钢v明了我的想法,母親堅決不同意,她的意思,當工人好,離家近,還能學技術(shù),有機會了還可以提干,當兵就不知道分到哪里去了,部隊生活艱苦,心疼我受罪。就這樣與父母爭執(zhí)了幾天,他們拗不過我,就同意我去報名。其實,我知道父親心里是怎樣想的,在他看來,報名只是開始,下來還要有嚴格而又細致的身體檢查,沒準哪一關就被擋下來,我也就死心了。讓父母沒有想到的是,我一路順利地通過,穿上了夢寐以求的軍裝。
清晨4 點多鐘,被急促的哨聲驚醒,緊接著,聽到接兵的干部在走廊里來回大聲喊道:“打好背包,拿好東西,操場上集合?!?/p>
頭一天晚上,我們這些應征入伍的新兵,被武裝部送到了西安市長安區(qū)(過去叫長安縣) 第一中學移交給部隊。這是一所規(guī)模不小的中學,據(jù)當?shù)厝酥v,能進這所學校學習的學生,都是出類拔萃的,令人向往,讓人羨慕。
吃過晚飯,以排為單位,睡在教室的水泥地上。此時,正是寒假期間,學校里沒有學生,只有幾位看管學校的老師,教室里木制的課桌和長條板凳,整整齊齊地堆碼在教室里的一角,水泥地面干干凈凈很光滑,應該是知道我們要在這里停留,早為我們進行了打掃和擦拭。數(shù)九寒冬里,水泥地面儼然一塊冰層,我們這些新兵只是一床薄薄的被子,說是睡覺,到不如說是一種煎熬,一半當褥子鋪在地板上,一半蓋在身上,顧了底下,顧不了上面,就這樣翻來覆去地折騰來折騰去的,終于熬到了天亮。
大家整理好自己的物品,跟隨排長上了大巴車,來到了西安西站的兵站。知道西安西站是一個貨運站,要不是這次入伍從軍還真不曉得它還擔負著兵站的任務,兵站的站臺與普通的客運站臺沒什么兩樣,水泥的月臺,揚翹的屋頂,一列綠色的客車??吭谶@里,等待我們登車開啟。不同的是,車內(nèi)的座椅是木板條的,有別于其它列車的座椅內(nèi)填海綿,外裹人造革。
排長又點了一次名,隊伍向站臺走去,與來送行的家人道別后,這列軍列滿載我們兩千多新兵一直向西北行進。三天后,我來到了夢寐以求的軍營,開始了軍旅生活。
茫茫戈壁,大漠孤寂。在日后的學習、訓練中,我們慢慢懂得,“保家衛(wèi)國”的真正意義?!岸毴牛木毴??!薄捌綍r多流汗,戰(zhàn)時少流血?!边@是連長時常說的話。
春夏秋冬,每天在戈壁上進行戰(zhàn)術(shù)訓練,投彈、射擊預習、步兵地雷的埋設與排除、防坦克地雷的布設和排除、爆炸裝置的組裝和使用、擒拿格斗、上器械(單雙杠、木馬)、軍事知識、作戰(zhàn)飛機及武器裝備的理論知識、野外生存訓練、識別有毒無毒植物、借小動物尋找水源、利用樹木辨別方向等等,一絲不茍地學,不知疲憊地練,為的是履行“保家衛(wèi)國”的職責,實現(xiàn)立功當英雄的夙愿。雖然,這里的氣候十分惡劣,經(jīng)濟、文化生活匱乏,戰(zhàn)友們無論來自何方,一個共同的信念,鑄就鋼鐵長城。
一天的凌晨兩點多,我們被強烈的爆炸聲震醒,戰(zhàn)友們快速翻身下床,連長命令:“輕裝進入陣地,準備戰(zhàn)斗?!贝蠹夷闷鹞淦?,全連飛速進入各自的作戰(zhàn)位置。
連長:“敵一加強營侵入我國,向我連方向運動,營部命令我連進行阻擊,不能讓敵人越過我們的防線。”我們班的陣地在最前沿,大家做好了戰(zhàn)斗準備,向陣地前的戈壁上瞭望,看見“敵人”是橫隊過來的,而且人還不少,心里正犯嘀咕時,連長喊道:“接營部命令,敵已被我兄弟部隊殲滅,解除戰(zhàn)斗警報?!贝蠹沂悄涿睿懊婺敲炊嗳?,怎么就撤了? 連長:“你們是怎么觀察的? 那是網(wǎng)絡陣地的戰(zhàn)壕,天黑,看走眼了?!?/p>
后來才知道,此次“突襲”,是連長檢驗全連的應變速度和反應能力,讓文書扔了四枚手榴彈,導演了一場被“突襲”的假象。
在那經(jīng)濟與文化匱乏的年代里,人們的精神沒有因此而匱乏,而是充滿熱情,充滿活力,這股熱情和活力來自于忠誠,來自于神圣的使命感。今天想起來,仍然令人掛懷,這是一種純粹的忠誠,沒有絲毫雜念,讓人一生珍藏,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