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旭輝 中鐵五局集團電務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在工程項目中,造價管理不但會給工程效益帶來影響,同時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也會對工程建設與發(fā)展有著直接影響。在工程造價中,材料和設備成本控制在其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成本支出中占比比較高,作為工程管理核心內容,加強材料與設備成本控制,對提高工作效益,促進工程行業(yè)發(fā)展有著現實意義。
通過對工程造價調查分析,發(fā)現材料與設備成本占比比較高,是工程造價管理中核心內容,工程的材料與設備成本支出情況將會給工程造價的材料費用與設備費用總額帶來直接影響,材料費用占比多,在一些特殊結構中,占比更多,而設備費用是項目工程中主要費用構成,占比比較大,因此加強材料與設備成本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是工程項目造價管理中的重要內容。
從工程造價構成角度來說,材料與設備價格影響因素比較多,人工費用、材料費用、設備費用等一同形成工程成本,在幾項費用中,人工費用和設備費用變動均有專業(yè)價格管理人員負責,穩(wěn)定性強,材料費用不但數額高,價格靈活,特別是可調整差價的材料與未計價材料與設備[1]。通過加強項目工程造價中材料與設備的成本控制,讓造價人員獲得真實、精準的信息,便于控制成本支出,維護工程效益,實現企業(yè)利益最大化。
在工程行業(yè)中,其建設流程呈現出煩瑣性特點,手工工藝種類比較多,導致其材料管理難度大,不但材料及設備種類多,規(guī)格要求高,對應型號也相對較多。在工程行業(yè)快速發(fā)展的情況下,隨著市場經濟發(fā)展,市場競爭壓力加大,導致材料價格體系呈現出多元化。隨著新工藝及新材料的出現,促進建筑材料更新,并被運用在不同工程項目中,在這種情況下,給工程造價控制工作開展增添難度。因為管理人員無法做到與時俱進,對經濟市場發(fā)展情況沒有充分了解,導致其對一些新材料及新工藝了解不全面,無法精準估算,不利于施工材料與設備成本的管控。
在項目工程造價中,為了控制材料及設備成本,應從實際入手,制定詳細的控制計劃,幫助企業(yè)節(jié)約成本。但是實際成本控制中,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容易產生一些問題,具體有三點。首先,材料種類多,管理難度大。工程造價管理作為一項系統(tǒng)化工作,工程中所需材料及設備種類多樣化,在受到市場環(huán)境影響下,價格體系展現出多元化特點。在工程建設中,普及材料及設備種類和對應價格的信息管理體系?,F階段,因為缺少價格管理部門的專業(yè)引導,工程造價管理人員無法精準了解材料與設備價格,管理難度大[2]。新材料及新設備價格不容易管控,隨著工程對質量要求更為嚴格,諸多新材料、新設備因為質量要求高以及功能強,在工程中應用范疇廣泛,針對新材料的出現,管理人員不能結合材料質量和生產工藝對其價格科學預算,無法與相同類型產品比較,不能獲取真實價格信息,增加工程成本。其次,材料成本控制不科學。在材料采購中,沒有按照貨比三家的原則,缺少對供貨商實地考察,針對材料采購成本預估不全,導致材料采購成本高。針對材料存量沒有和工程現場充分結合,所以材料庫存比較多,造成庫存大量積壓。如果庫存少,則會影響施工進度和效果。在材料進入場地后,監(jiān)管不嚴,不滿足施工要求的材料應用到工程中,由于材料不合格而返工,在影響施工質量的同時,延長施工期限,增加施工成本。最后,設備成本管理不到位。一方面,在設備選擇上,考核不全面,使得選擇設備過剩,造成設備資源大量消耗,影響設備使用效率,增加設備成本。另一方面,過于強調設備使用,忽略設備養(yǎng)護與管理,使得施工設備故障發(fā)生率升高,無形間增加設備維修成本,影響施工進度,設備管理不到位增加了施工成本。
時代快速發(fā)展,影響經濟效益的因素增加,導致部分工程造價問題頻繁出現在行業(yè)施工內部。一方面部分管理人員受到利益驅使,沒有顧及他人損失,在施工材料及設備采購中,隨意更改發(fā)票價格,使得報銷人員無法獲得真實、精準的信息,造成工程管理上存在一些問題。另一方面,部分施工企業(yè)把部分低價產品作為高價產品銷售,大額上報采購價格,把低質量的材料運用到工程中,容易產生施工質量問題,讓企業(yè)遭受嚴重經濟損失[3]。
在工程項目造價管理中,大部分材料和設備價格均由專業(yè)定額部門和政府造價管理部門提供真實的價格信息,但是在實際中,諸多情況下沒有定額計價施工材料和設備,要求管理人員深入調查,擴充工作范疇,對材料價格信息精準掌握,這對管理人員來說難度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要求相關人員走出辦公室,加強市場調查,對市場價格有充分了解,及時請教一些專家,對不同經銷商比較分析,獲得質量、價格等信息,確定材料基本價格,制定真實、精準的工程造價[4]。
為了實現項目工程造價中材料及設備成本控制,應該確定好工作計劃。在對用量計劃中,管理人員應按照施工要求和標準,讓計劃展現出實時性、精準性。一方面通過對施工現場提前進行考察,綜合思考各種因素給工程造價帶來的影響,分析其對設備及材料的影響度,如天氣因素、地質環(huán)境等。另一方面,通過對庫存的科學規(guī)劃與設計,保證對庫存之間科學調配,及時應對工程中各種問題,保證施工材料及設備的科學應用,減少工程材料及設備的管理成本。
在工程項目施工建設中,將會使用大量材料及設備,做好材料價格控制工作,對節(jié)約工程造價有著重要意義。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市場環(huán)境不斷改變,材料及設備價格容易受到市場供求關系影響,施工建設過程中需要加強材料市場調查,通過對材料市場全面深入調查,充分了解材料及設備價格。在實際中,要求工程造價管理人員對市場有著較強的敏感度,根據市場發(fā)展情況進行深入調查,了解各個材料及設備市場價格,制定詳細的采購計劃,控制采購成本,幫助企業(yè)減少工程造價。
通過調查得知,為了獲得真實、有效的材料及設備價格,除了要做好市場調查工作之外,還要加強市場發(fā)展形勢分析,優(yōu)化管理對策。一方面,材料銷售商在市場中報價與實際銷售價格有所差異,另一方面,因為我國內部代理商比較少,針對部分價格高昂的材料與設備,代理商通常不會直接口頭報價,使得造價人員在市場調查過程中,無法獲取精準的信息。
基于此,在工程項目中,材料與設備采購一般采用的是招投標方式,保證招投標的公開性與公平性。項目招標能夠讓市場更加規(guī)范,減少工程投資,增加工程整體效益。對于招標來說,優(yōu)勢明顯,應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招投標方式進行材料選擇。在市場競爭中,適當提高企業(yè)選擇權,選擇質量相同、品牌一致、價格優(yōu)惠的材料與設備。在市場中,通過引進競爭機制,對材料與設備大范疇招標,精準了解各種信息,讓工程造價控制在理想范疇中,讓材料價格受到市場情況的分配,將市場對價格的調節(jié)作用充分發(fā)揮,實現對工程造價的科學把控,減少成本支出。
除了加強市場調查及招標管理之外,相關部門應加強材料與設備價格測算,在工程項目中,部分材料與設備,特別是非標準材料與設備,不能對其價格精準確定,在這種情況下,應結合相關要求進行價格測算,讓價格盡量靠近實際價格。
在工程項目中,將會涉及安裝工程,而安裝工程則需要對設備安裝造價科學把控,這也是工程項目造價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因為之前在我國工程項目中,概算大于估算、預算大于概算、竣工結算大于施工圖預算等狀況頻繁出現,除了受到部分無法處理的自然因素影響外,也會受到人為因素影響,而人為因素可以通過相關措施進行控制。在工程項目總造價中,設備安裝工程造價占比并不多,該工程對技術要求比較嚴格,需要專業(yè)管理部門負責,且設備安裝造價不容易管控,因此安裝工程中設備造價控制將會給系統(tǒng)運行帶來直接影響。在安裝工作中,所需設備種類多,規(guī)格多樣。例如,給排水工程所需閥門中包含閘閥、截止閥等,這些材料類型和規(guī)格各不相同。當前,隨著新工藝及新材料的出現,尤其是近幾年,這些新工藝和新設備逐漸取代傳統(tǒng)產品,為了控制工程造價,應加強施工材料與設備成本控制,結合工程現場實際情況,制定采購計劃,加強設備使用過程管理,做好設備維護工作,減少設備問題出現,節(jié)約設備管理成本。除此之外,在材料及設備成本控制中,應強化基礎管理,加強市場調查,完善成本管理體系,實現對材料與設備的動態(tài)管理,及時收集造價信息,迎合造價控制新要求,給工程決策提供數據參考,有效提高工程項目造價中材料與設備成本控制水平。
在建立材料成本管理體系時,結合采購工作流程和材料成本管理要求,對采購人員工作行為進行有效約束與規(guī)范,對部門人員工作職責進行科學劃分,保證材料管理工作有序進行,并對材料管理過程追蹤監(jiān)管,防止出現損害企業(yè)自身利益的行為。
一方面,完善采購成本管理體系。對于大部分項目來說,建設周期長,工程建設物資采購成本在工程總成本中占比超過50%,通過制定可行性的物資采購管理計劃,對物資采購成本科學管控,減少資金風險問題出現,給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效益。在較長工程建設周期中,工程物資價格會隨著市場發(fā)展不斷變化,原材料供應、市場需求、人工成本都會給物資生產及運輸成本帶來一定影響,使得在終端市場中價格發(fā)生變化。施工過程中物資采購應展現出前瞻性,可以精準的預測工程物資在特定期限內發(fā)展情況,以最佳時間進行采購。在價格比較低的情況下,通過預付定金等方式提前準備好物資,供應商根據施工企業(yè)施工進度和期限將物資運送到施工現場,形成一套動態(tài)化的物資采購成本管理體系。特別是對于大規(guī)模的工程企業(yè),每年工程物資采購規(guī)模大,如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采購成本管理體系,規(guī)避價格峰值,可以幫助企業(yè)節(jié)約采購成本。在具體操作上,應對原材市場情況進行勘察,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原材料作為工程物資生產中重要原材料之一,消耗量大,原材料價格上漲會造成工程物資價格提高,需要時刻關注政策和市場情況,這些因素將會影響原材料產地生產發(fā)展。并且,控制運輸成本,在工程建設中,使用的水泥、鋼筋等材料在運輸方面將會支出大量成本,施工企業(yè)在簽署合同過程中,應對運輸成本提出明確要求,如果施工企業(yè)需要承擔運輸成本,則在采購過程中應重點思考運輸距離,盡量選擇可以提供免費運輸服務的供應商。
另一方面,節(jié)約庫存成本。如果是大規(guī)模工程項目,一般在建設地內會建設臨時物資存放區(qū),同時結合存放的物資特點,做好防潮防曬等工作。在物資入庫及出庫時,將會投放大量人力資源,原本物資存放區(qū)域可能會出現擴建狀況,增加成本。并且,施工物資長期存放可能會發(fā)生變質、腐蝕等問題,無法滿足工程施工要求?;诖耍┕て髽I(yè)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應做好庫存管理工作,從而節(jié)約庫存管理成本,具體方法有以下幾點:第一,合理控制好物資進入到施工現場時間。物資進入現場時間比較早,可能會在短時間內不能使用,占據大量臨時庫房,造成庫存積壓。施工企業(yè)在管理過程中應結合項目施工進度,合理規(guī)劃好物資進場順序和時間,防止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庫存大量積壓。第二,規(guī)范施工流程,加快物資流通。施工企業(yè)施工工藝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物資流通速度,如果施工方式不合理,工程計劃和進度沒有按照要求順利完成,前期制定的物資出庫方案將會受到影響,后續(xù)物資進場將無法正常進行。在施工管理過程中,需要采取緊湊型流水線施工模式,促進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充分銜接,讓物資可以高效使用。第三,加強物資儲存管理,工程物資在儲存中應重點控制好周圍環(huán)境,水泥、添加劑等材料在防水方面要求嚴格,對于所有物資出入庫,應由材料管理人員認真記錄。
總而言之,要想實現對項目工程造價中材料與設備成本控制,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加強問題探究與分析,根據不同問題,采取相關措施進行處理。根據工程現場實際情況,做好招投標工作,將招投標價值全面發(fā)揮,利用現代化技術進行市場調查,了解市場報價,確定材料與設備價格,實現對成本的科學把控,控制成本支出,保證工程造價管理目標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