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曰:“來!汝說。臺小子舊學于甘盤,既乃遁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終罔顯。爾惟訓(xùn)于朕志,若作酒醴,爾惟麴、糵;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爾交修予,罔予棄。予惟克邁乃訓(xùn)?!闭f曰:“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學于古訓(xùn),乃有獲。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惟學遜志,務(wù)時敏,厥修乃來。允懷于茲,道積于厥躬。惟敩學半,念終始典于學,厥德修罔覺。監(jiān)于先王成憲,其永無愆。惟說式克欽承,旁招俊乂,列于庶位。”王曰:“嗚呼!說。四海之內(nèi),咸仰朕德,時乃風。股肱惟人,良臣惟圣。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惟堯舜,其心愧恥,若撻于市。一夫不獲,則曰時予之辜?!游伊易?,格于皇天。爾尚明保予,罔俾阿衡專美有商。惟后非賢不乂,惟賢非后不食。其爾克紹乃辟于先王,永綏民?!闭f拜,稽首,曰:“敢對揚天子之休命!”
(原文據(jù)中國書店出版社2016年版《日講書經(jīng)解義》)
【譯文】
王說:“來??!你傅說。我以前向甘盤學習過,但沒過多久我就逃避到荒野,居住在河洲,后來又從河洲回到亳都,但是我的學業(yè)還是沒有什么長進。你當順從我所學的志愿,比如做甜酒,你就是那曲蘗;比如制羹湯,你就是那鹽和梅。你要從各方面指正我,不要對我的言行不管不顧;我一定會按照你的教導(dǎo)去做的。”傅說說:“王!人們要求增長知識,是想建功立業(yè)。人要學習古訓(xùn),才會有所收獲;不效法古訓(xùn),而能讓國家長治久安的,我傅說可從來沒有聽說過。學習要謙遜謹慎,務(wù)必時刻努力,如此學習方能有所進步。相信和記住這些,自己的品德就會不斷得到提升。教人是學習的一半,思考終和始取法于學習,品德不知不覺就有了。借鑒先王已經(jīng)總結(jié)出來的方法,是不會有錯的;我傅說因此能夠敬承你的意旨,廣求賢俊,把他們安排在各種職位上?!蓖跽f:“啊!傅說。天下的人都敬仰我的德行,這都是你的教化所致。大腿和胳膊完備才能成為一個正常的人,良臣具備才能成就一位圣明的君主。從前先賢伊尹使我先王時期國家興盛,他這樣說:‘我不能使我的君王做堯舜,我內(nèi)心就感到慚愧羞恥,好比在鬧市受到鞭刑一樣。一個老百姓的生活不能安寧,他就說這是我的罪過。’他輔助我的烈祖成湯,而受到皇天贊美。繼伊尹以后有你,你要全力輔佐我,不要讓伊尹一個人在商朝享有美譽!君主得不到賢臣就治理不好天下,賢人得不到君主的賞識,就拿不到朝廷的俸祿。你要讓你的君主繼承先王的遺風,讓國家長世久安,百姓安居樂業(yè)?!备嫡f跪拜叩頭說:“王所說的是我的本分,我絕不敢懈怠,一定努力成全宣揚君主的美名?!?/p>
【簡析】
《尚書·說命》上中下三篇敘述了商王武丁與傅說的故事,再現(xiàn)了一段圣君賢相的佳話,頗具傳奇色彩?!墩f命上》提出“木從繩則正,后從諫則圣”(木依從繩墨砍削就會正直,君主依從諫言行事就會圣明)的著名思想,《說命中》提出了“有備無患”“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的著名思想,《說命下》提出“股肱惟人,良臣惟圣”(手足完備才能成為一個正常的人,良臣具備才能成就一位圣明的君主)的著名思想,都對中華文化影響深遠。《說命上》商王武丁將傅說對于輔佐自己治理國家的重要性,形象地比喻成磨刀石、渡河船、久旱的甘霖、重病的猛藥,《說命下》進而將傅說比喻成釀酒的曲蘗、調(diào)湯的鹽和梅。《說命上》商王武丁說如果沒有傅說這樣的賢臣指導(dǎo)幫助,君王就好比赤腳走路很容易受傷,《說命下》則進而將賢臣視為君王的大腿與胳膊?!墩f命中》指出國家需要賢臣輔佐,是為了治理好天下百姓?!墩f命下》則進而指出賢臣都以不能讓國君成為像堯舜那樣理想的圣王而慚愧?!墩f命中》強調(diào)爵位應(yīng)當賜給賢人?!墩f命下》則進而強調(diào)君王應(yīng)該廣求賢俊。一言以蔽之,《尚書·說命》三篇旨在強調(diào):君主如果得不到股肱良臣輔佐,國家就不能實現(xiàn)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