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思嘉
昆蟲,我們都似乎有所了解,但又了解得不是很透徹。這本《超級昆蟲大發(fā)現(xiàn)》定會讓你發(fā)現(xiàn)一個新世界。
《超級昆蟲大發(fā)現(xiàn)》是系列書籍《123!探秘神奇的昆蟲世界》中的一本?!?23!”的靈感來源于昆蟲的特征——大部分的昆蟲成蟲都具有“1 對觸角、2 對翅膀、3 對足”,并且“123!”又往往是起步時的口號。好像這三個字一從口出,心和身體都已經(jīng)做好奔跑的準備。而這本書,也是我做的第一本昆蟲科普書,如今回頭再看“123!”這三個字,發(fā)現(xiàn)它竟然提前站定了“嘗試”的態(tài)度,也狠狠地為我加了一把油。
《超級昆蟲大發(fā)現(xiàn)》
林育真 許士國 著山東教育出版社2022 年8 月出版定價:46 元
內(nèi)容簡介:
《超級昆蟲大發(fā)現(xiàn)》這本書由20 個昆蟲專題和約300 幅圖片構成,講述了昆蟲的形態(tài)、結構、巢穴和發(fā)育等知識,包含昆蟲學的基本知識和重要原理,以及主要的昆蟲家族和典型代表。
一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以為任務很簡單,因為它是一本改版書。雖然在文字和圖片上,都做了相當體量的修改,但畢竟還是輕松的。各種程序都進行得很順利,直到樣書做出來。
我看到它,心里五味雜陳,因為效果沒有想象中的好。一位前輩直言不諱地評價:“這怎么像二十年前的書?就為了趕作者要求的出版時間,這樣做出來堆在倉庫,又有什么意義?”
糾結了一夜后,我做出了一個折騰大家,也折騰自己的決定,重新做。
重新做要求我重新審視這本書的定位。細致調研后,我發(fā)現(xiàn)當下暢銷的昆蟲科普圖文書,幾乎都有形式出眾、內(nèi)容呈并列小單元的特點。其面向的讀者群體較為低幼,且知識深度點到為止。
與這些書相比,《超級昆蟲大發(fā)現(xiàn)》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內(nèi)容有一定的深度,它成系統(tǒng)地去講昆蟲知識,所以會出現(xiàn)大段文字連續(xù)閱讀的情況,在版式上很難做到用豆腐塊的形式去講解知識;另外,書中七八成的圖片是原版書中的圖片,拍攝時間距今已有十幾年,觀賞性和清晰度肯定是薄弱環(huán)節(jié)。但是每張照片在選取時,作者都充分考慮到圖片的生物學意義,比如是否展示了昆蟲的棲息環(huán)境,是否清晰表露了昆蟲的某個需要講解的身體部位,等等。
面對以上特點,我決定通過開本和版式的變化,在現(xiàn)有的時間和成本范圍內(nèi),盡可能地改變書的呈現(xiàn)面貌。
原有的成品尺寸是170mm×240mm,不小,但是這個比例更多地應用在文學書或者其他社科讀物上,對于面向少兒的科普書來說,不利于大圖的展示和閱讀時的翻頁體驗。在部門領導和美編的幫助、建議下,我決定保持開本的長邊240mm 不變,而將原來170mm 的寬度拓展至210mm。每一個對開頁的內(nèi)容容量不變,但是通過改變版式設計,填滿拓寬后的頁面。這樣既節(jié)省時間,跨頁之間版式不動也減小了我的文字編校壓力。
變化版式設計花費了我們很多很多精力。因為版式設計受到了兩個因素的制約。一是大段文字敘述,決定了它很難實現(xiàn)圖文完全融合的呈現(xiàn),整體還是在“文+圖+圖注”的框架內(nèi)。其次是時間和圖片質量不允許大量摳圖,絕大多數(shù)圖還是只能以方形、圓形、多邊形來呈現(xiàn)。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決定用跳脫的色塊來調動版式。
根據(jù)封面色調,我們選擇了綠、黃和淡橘色作為色塊的顏色。邊緣規(guī)則、清晰的昆蟲,也盡可能地做了摳圖處理。通過這兩個嘗試,版面呈現(xiàn)效果較之前有了較大改觀。
這樣的改版無疑帶來出版周期的延長,我需要用形式變化的驚喜去打動作者。
對于編輯來說,與作者溝通是核心素養(yǎng)之一。這是一件十分耗時耗心,又有可能與預期的結果適得其反的工作。在與作者產(chǎn)生分歧的時候,編輯往往會有較大的溝通壓力。就這本書來說,我想,我需要用新的版式面貌打動作者,并且將出版時間控制在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時間區(qū)間內(nèi)。
在進行整本書的改版之前,我先用改版后的成品尺寸做了一個樣子,并將新的版式做了幾個對頁,就抱著“不讓我改我就不走了”的決絕心態(tài)來到了作者家里。我相信作者感受到了我的誠意,并且被我描畫出的關于圖書的美好樣子打動了。溝通過程比我想象的順利一萬倍,作者欣然同意。當然,我也能感受到她的擔憂,所以在改版的過程中,我全身心地投入,盡量縮短時間,并盡可能地在每個關鍵步驟都跟她進行溝通交流。作者給了我信任,所以我也要全力以赴地去回應這份信任。
昆蟲科普書的封面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以一個奪人眼球的主圖為主,圍繞這個圖做簡單設計,整個封面倚重圖的視覺震撼;另一類是在封面上分散地排列上數(shù)種昆蟲的樣子,用書名字的奪目設計來統(tǒng)領起這些小蟲子。我們首選的是第一種方案,但在找了很多次之后,效果都不甚理想。我們開始嘗試第二種。第二種方案有個問題,就是多種昆蟲在封面上,怎么也排不出一個整體的感覺。不是蟲子太多,就是蟲子太少。它們在封面上好像自己玩自己的,完全不在一個氣場里。于是我們又回頭,重新去調研該類圖書封面,發(fā)現(xiàn)這些昆蟲排列有一個內(nèi)在邏輯,就是蟲子的朝向。雖然昆蟲的站位是零零散散的,但是它們的朝向有一個焦點,而其中會有一兩只小蟲打破這個潛在規(guī)律,所以整個封面看起來又統(tǒng)一又不至于呆板。
掌握了這個內(nèi)在邏輯,昆蟲的排列很快就完成了。封面上的色塊顏色,我們選取了主體昆蟲身上的湖綠色,醒目又清新。
在書名的印刷工藝上,我們進行了電化鋁的嘗試。這竟然是我當童書編輯的八年中,第一次使用電化鋁。按照封面設計,書的名字應該用橘色。我們在橘色系里挑了三四種色彩,效果都難以令人滿意。后來是印廠老師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用常用銀色、紅色和銅色打了幾個樣子。出人意料的是,銀色完全達到了我們想要的效果,閃亮卻不庸俗,奪目卻又溫柔,與封面主體的湖綠色配合相得益彰。
與電化鋁的初次見面,多了些偶遇的趣味,這是驚喜,更是未來路上寶貴的經(jīng)驗。
科普書是一個對內(nèi)容和形式都有極高要求的圖書品類,《超級昆蟲大發(fā)現(xiàn)》是我第一次昆蟲科普嘗試,我自己經(jīng)歷了帶著所有“生產(chǎn)線”上的人“返工”的折騰經(jīng)歷。不敢說這樣的成果匹配得上所有人為此付出的心力,但過程所積累下的經(jīng)驗,是十分寶貴的。
希望大家能夠在這本《超級昆蟲大發(fā)現(xiàn)》中遇到神奇的昆蟲世界,感受生命的巨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