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余華曾經(jīng)說:“如果要在作家里做一個調(diào)查,問問大家最喜歡誰的話,我相信,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世界各地的作家,會毫不猶豫地說是馬爾克斯?!瘪R爾克斯確實是最偉大的作家,余華對他的評價是四個字:只有崇拜。
我有多喜歡馬爾克斯呢?因為他,多年前我曾費盡周折去哥倫比亞“朝圣”。到了機場后,我看到了荷槍實彈的緝毒警和一人高的大狗,街上則是長到半空中的高大植物,我想到馬爾克斯曾在一本書里寫道:“一個男人總是放屁,所以他房間里的綠色植物長得非常茂盛。”在面包店里,我遇到了黑眼睛、皮膚潤澤的姑娘,突然下雨了,她就跑去外面跳舞,光著腳踩玉米粒。如果你讀過“馬爾克斯”,你就會立即懂得我的感動,書里描述的一切,竟然都是真的。
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里寫盡了人類的愛情狀態(tài),暗戀、失戀、單戀、婚外戀、黃昏戀、不倫戀……所有你能想象到的愛情模式,這部小說里都涉及到了。愛情是個最大也最小的主題,說它大,是因為我們可能用盡一生也沒辦法弄明白它;說它小,是因為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都會體驗,都有自己的故事。
雖然書名叫《霍亂時期的愛情》,但讀完整部書,你會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一個重要的人物是因為患上了霍亂而死去的。小說里真正令人痛苦、令人感染、令人改變的,是愛情。在馬爾克斯的筆下,相思病和霍亂具有同等的癥狀。
《霍亂時期的愛情》從一個關(guān)于死亡的故事開始,當費爾明娜的醫(yī)生丈夫去世后,阿里薩和費爾明娜的愛情故事緩緩展開。18歲的阿里薩和13歲的費爾明娜相識于一瞥,馬爾克斯說,“正是這偶然的一瞥,成為這場半世紀后仍未結(jié)束的、驚天動地的愛情的源頭。”也許“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阿里薩就一頭栽進了愛情的漩渦,再也沒能出來。
但男女主人公在20歲的時候沒能結(jié)婚,因為他們太年輕了;經(jīng)過各種人生曲折之后,到了80歲,還是沒能結(jié)婚,因為他們太老了。
老去的二人,并不純粹是精神上的戀愛。馬爾克斯細致地描寫他們在半個多世紀之后,用瘦骨嶙峋的老人的手在黑暗中相互觸摸,他們的吻散發(fā)著老人特有的“酸味”,令人震撼。
馬爾克斯完成這本書的時候接近60歲,對待很多事情都更加地平靜,所以《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一本極其“寬宏大度”的書,這本書里的人都是真實的,就在我們身邊。
書里有一句話:“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愛情就是愛情,離死亡越近,愛得就越深?!蔽以谙肟赡苁且驗樽约耗挲g大了,越來越喜歡《霍亂時期的愛情》,讀過那么多書,這本書還是拓展了我對感情的認知。它告訴我們,愛情也沒有那么特殊,不可能一直浪漫;但同時它也讓我們看到,愛情有其最堅韌的地方,任歲月流轉(zhuǎn),仍然閃閃發(fā)光。
《霍亂時期的愛情》里最動人的部分,是老年人對待感情的方式,雖然時間流逝,心里的柔情卻不滅。這讓我?guī)缀跄軌虼_定說,愛就是一種能力,它和年齡沒有關(guān)系,它就是生命本身。正如作家本人所說:“孤獨”是源于“愛的無能”。
李蕾:主持人、作家、樊登讀書APP推薦講書人、《李蕾講經(jīng)典》講書欄目主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