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珍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有一種昆蟲也開啟了生命的歷程。
蠶的一生
蠶的一個生命周期大約是60~80天。它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4個階段。像芝麻般大小,經過半個月孵化為一齡幼蟲。一齡幼蟲很小,像螞蟻一樣,也叫蟻蠶。從二齡幼蟲開始,蠶的食量明顯增加,四、五齡幼蟲的食量最大,體重也快速增加,可以達到蟻蠶的八九千倍。
蠶的幼蟲期一共要蛻4次皮。每次蛻皮前,蠶都不吃不動,像睡著了一樣,但它的體內卻在進行著非常劇烈的生理活動。在短短的一天內,它要形成新皮,蛻去舊皮,讓身體長大,從而進入下一個齡期。五齡幼蟲繼續(xù)長大一段時間后,就不再吃桑葉了。它會找一個地方開始吐絲結繭,為自己建造一個厚實安全的“小屋”,然后在“小屋”中化蛹。再經過大約兩個星期,蛹羽化為蠶蛾,即成蟲。蠶蛾破繭而出后開始求偶交配,雄蛾交配完成之后就死去,而雌蛾要等到產卵以后才算完成使命,力盡而亡。
蠶的自我保護方式
蠶在野外的桑樹上生活,隨時會面臨惡劣的環(huán)境和天敵的圍追堵截。蠶的一生中最脆弱的時期就是剛孵化的蟻蠶期和沒有行動能力的蛹期,那么蠶是怎么保護自己的呢?
蟻蠶非常柔弱,甚至連吃和爬動的力氣都沒有,更沒有能力保護自己。聰明的它們就模仿螞蟻的樣子,招呼同伴,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讓天敵誤以為它們是螞蟻。我們都知道,螞蟻是攻擊性很強的社會性昆蟲,喜歡集體行動,敢惹它們的動物不是很多,所以很多小昆蟲都模仿它們,這些昆蟲被稱為“擬蟻昆蟲”,蟻蠶就是其中的一種。
蠶結繭是為了給自己營造安全的空間,可以不被打擾地在里面化蛹和羽化。在化蛹和羽化的過程中,蠶如果被外界打擾,它們的生命進程就會停止,要么無法化蛹,要么無法羽化。
一生只吐一根絲
蠶吐絲可是一個力氣活。吐絲時,蠶的頭部會不停地擺動,呈“S”型或“8”字形,在自己的四周不斷拉出絲線。像這樣不吃不喝連續(xù)擺動兩三天、搖擺30多萬次之后,所吐之絲就把自己嚴嚴實實地裹住了。蠶一次吐出的絲長達一兩千米,有的甚至達到了三千米。令人驚嘆的是,這是一根不間斷的細絲,而且這根細絲是由幾百根更細的細絲扭合而成的,因此十分堅韌牢固。這樣的蠶絲制成的絲綢非常輕薄飄逸,因此就有了“羅衣飄蟬翼”“風過動羅紋”這樣的詩句。
蠶的食譜
蠶最喜歡吃的食物就是桑葉。蠶的嗅覺很發(fā)達,能準確地嗅到桑葉發(fā)出的類似薄荷的味道。不過,蠶的食譜并不只是桑葉,榆樹葉、無花果葉、蒲公英葉等都能成為它的食物,只是它更偏愛桑葉罷了。但自然界的桑葉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所以人工飼料就成了實現(xiàn)工廠化高效生產優(yōu)質蠶繭的關鍵。近年來,科研人員們研發(fā)出了能替代桑葉的人工飼料,蠶的食譜也就更加豐富了。
(選自《百科知識》,有刪改)
借鑒
在讀到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時,小晶說:“原來蠶吐完絲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毙≈菊f:“其實絲盡蠶未亡?!蹦阗澩l的說法?請依據(jù)選文說說你的理由。
答:
【解析】本文考查遷移運用的能力,贊同哪種觀點都可以,結合文本內容寫出理由即可。如支持小晶的說法,可結合“蠶的自我保護方式”這一部分說明理由;如支持小志的說法,可結合“蠶的一生”這一部分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