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柴仁緣 圖:楊鑫 鳴謝:海報新聞
攝影記者楊鑫和她的團隊五年里深入大山,為近 3000 名山村老人拍攝肖像照。老人們并不忌諱所拍的照片將用作遺照,而楊鑫自己也在經(jīng)歷一場死亡教育。
2018年,陜西商洛姑娘楊鑫開始給當?shù)氐睦先伺臄z遺照。楊鑫說,很多農(nóng)村老人一輩子都沒拍攝過一張像樣的照片,她發(fā)現(xiàn)這些老人希望有一張“好看”的照片作為自己的遺照,且對此毫無忌諱。老人們談論死亡時平和的心態(tài)對楊鑫的內(nèi)心產(chǎn)生沖擊,在給 3000 多位山村老人拍完遺照后,她對死亡有了新的認識。
“此前我沒接觸過公益,也不知道怎么去幫助別人,但這次經(jīng)歷,讓我體會到幫助別人也會給自己帶來快樂和幸福。”楊鑫告訴我們,自己 2014年曾給一位白血病病人捐獻骨髓,這也是她走上公益之路的開端。2017年,楊鑫在商洛成立了彩虹公益中心。一次在山區(qū)走訪中,楊鑫得知當?shù)匾晃华毦永先巳ナ篮脦滋觳疟话l(fā)現(xiàn),而老人沒有一張可以用在葬禮上的照片。“通過大量走訪,我們發(fā)現(xiàn)這并非個例,很多農(nóng)村老人除了身份證照片外,一輩子都沒有拍過其他照片?!?/p>
在一次走訪中,楊鑫為一位老人拍攝了一張照片,老人覺得照片很好,很自然地提到要當“老人照”(遺照)用,這令楊鑫感到意外,同時也萌生了給老人們拍遺照的想法。即便如此,楊鑫心里還是十分忐忑,說拍遺照老人們會接受嗎?
第一次組織給老人拍照的活動,效果出乎意料?!爱敃r還有其他公益組織在做其他助老活動,所以我們的志愿者還挺擔心沒有人過來?!睏铞握f,但沒想到,當天活動中來拍照的老人是最多的,不僅活動所在地村子的老人過來拍照,還有專門騎著三輪車帶附近村子的老人們過來拍照的。
“ 死亡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談論死亡并非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我們自己也無需害怕死亡。 ”
楊鑫說,雖然給老人拍遺照是自己提出的想法,但實施起來,離不開其他志愿者的幫助。拍照時,志愿者們專程帶著噴壺、梳子等用品,為拍照的老人梳頭、整理服裝。此外,為了給老人留下最美的照片,志愿者們會對每張照片進行后期調(diào)整?!斑@不是美顏,而是有些老人可能由于疾病,眼睛和嘴巴有些歪,我們會適當?shù)亟o他們調(diào)整一下,在不失真的前提下讓老人留下最美好的瞬間?!?/p>
在為老人拍照的過程中,楊鑫總被老人們的淳樸和真誠所感動。
對很多山區(qū)的老人而言,這次拍攝是他們?nèi)松械谝淮握脚恼?,很多老人都說是這輩子拍得最好的照片。在楊鑫的記憶里,一位老人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位老人拿著自己的照片,走到一個沒人的角落,把照片高高舉起端詳?!氨砬橐粫焊吲d,一會兒失落,但最后還是笑了笑。我猜想開始是因為照片不錯,之后想到是遺照可能有些沉重,最后想到自己走了,孩子們在家里能看到這張照片,又釋然了吧?!?這一刻,楊鑫覺得自己的付出非常值得。
楊鑫介紹,截至目前 “老有所憶” 活動已在商洛市多個縣區(qū)開展了多次,累計為3000 多位老人拍攝照片。作為民辦非營利性組織,商洛彩虹公益中心主要針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貧困學生等困難群體,通過資金自籌的方式開展公益活動。楊鑫介紹,“老有所憶” 項目獲得了包括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商洛市福彩以及一些企業(yè)的支持,籌款后,彩虹公益中心按照預算情況來選擇地點進行拍攝。“我們更傾向于商洛市一些偏遠的自然村,因為這些地方各方面條件更差一些、空巢老人更多、老人們拍照的需求也更強烈,比如我們連續(xù)兩年在洛南縣開展活動就是因為那里曾連續(xù)兩年遭遇水災?!?/p>
在活動過程中,老人們面對死亡時的坦然,也讓楊鑫自己對死亡有了新的認識。
“一方面老人們樂觀的心態(tài),會鼓勵自己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睏铞握f,自己每每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就會想到她拍攝過的老人們?!袄先藗兡欠N坦然面對死亡的心態(tài),讓我覺得自己面臨的事情都不值一提。死亡這種事都能坦然面對,還有什么事會過不去?”除此之外,楊鑫覺得自己對死亡也沒有那么忌諱與恐懼了。“在拍照的過程中,老人們會互相打趣,不會因為這是遺照而覺得沉重。這也影響了我們團隊的心態(tài),我們也會互相打趣,說自己到了年齡,大家也都互相拍照,要拍得美美的。”楊鑫說,有朋友看到她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的活動紀實,也會請她幫忙給自己的家老人拍照,“有的是朋友把事情告訴了家里老人,家里老人主動要求的?!边@都改變了楊鑫對死亡的恐懼?!八劳鍪且患浅W匀坏氖虑?,談論死亡并非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我們自己也無需害怕死亡?!?/p>
不過,活動也并非沒有遺憾。楊鑫說,由于拍攝完成后還需要調(diào)整、沖印、裝裱等環(huán)節(jié),加上志愿者們只能在工作之余提供服務,所以從拍攝到出照片,前前后后差不多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暗谝淮谓M織拍照的時候,還在摸索階段,等照片出來準備送回村里的時候,有老人已經(jīng)去世了。”這令楊鑫感到遺憾和難過,“所以我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給更多的老人早點拍照,不給老人和自己留下遺憾?!睏铞谓榻B,今年她已經(jīng)走訪了幾個村莊,但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暫時還沒有開展活動,“等條件允許了,我們就開展活動。在我們有能力到達的地方,我都想給他們拍,我的短期目標是給 2 萬名老人拍照?!?/p>
為村里的老人拍攝,多在戶外或者村委會。志愿者會為老人做拍攝前的準備,引導老人保持微笑和看鏡頭。等一切制作完成,楊鑫會以村為單位,辦一場小型影展。展板上,掛滿了老人們的笑容。
關于作者
楊鑫
攝影記者 公益人
1985年出生于陜西省商洛市。2014年捐獻造血干細胞(骨髓)挽救了一位素未蒙面的白血病人,成為西北媒體界捐獻第一人。2015年榮獲陜西省學雷鋒個人、陜西省優(yōu)秀志愿者等榮譽。2017年發(fā)起注冊成立商洛彩虹公益中心,以公益形式發(fā)揮志愿者特長,長期服務于商洛山區(qū)空巢老人及留守兒童。抖音:高妹愛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