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菊人
你觀察過從秋天到冬天樹葉的變化嗎?注意過仲夏的山頭,一色深綠,忽然之間,都泛了紅、染了褐,又再匆匆換上了嫩紫與深黃。你拿著一部顏料百科詞典,也無法分類出所有的色澤來。
決定顏色的,是光與陰的時序推移,自然氣溫的變化,不單使青草綠樹換裝添衣,山園河湖移舊換新,人類也會隨氣候而轉換不同的衣料和色澤。畫家說,冷色暖色,亦非自己獨創(chuàng)的,而是學于自然。
曹雪芹是畫家,對顏色有獨特的敏感。他說一個冷夜,寶玉“起來揭起窗屜,從玻璃窗內往外一看,原來不是日光,竟是一夜的雪,下的將有一尺厚,天上仍是搓棉扯絮一般”。這是描寫冬雪的色澤和景象。不用“白”字,卻是極白、極亮的了。為什么不用白?因為雪與光才是白之真源。
寶玉換衣服,“出了院門,并無二色,遠遠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卻似裝在玻璃盆內一般……回頭一看,卻是妙玉那邊的櫳翠庵中有十數枝紅梅,如胭脂一般,映著雪色,分外顯得精神”。
自然、氣候、萬物、人類的色澤都是一體相關。季節(jié)變了,顏色就變,不在人為。
(秋水長天摘自《小說紅樓》江西教育出版社)
【適用話題】變化 季節(jié) 自然 顏色 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