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隆
在中國斡旋和主持下,沙特和伊朗這對“中東宿敵”在北京舉行了歷.時5天的密集對話,最終達成協(xié)議,包括同意恢復雙方外交關系,在至多兩個月內重開雙″方使館和代表機構、互派大使,并探討加強雙邊關系。此外,雙方還將重啟2001年簽署的安全協(xié)定。這表明雙方全面恢復外交和安全關系的決心,也說明中方的斡旋行動推動達成的,是一份實實在在、完完整整的和解協(xié)議,而不是局部和臨時性的。它既為兩國持續(xù)多年的對抗畫上了休止符,也按下了兩國合作的啟動鍵。
沙伊北京對話結出成果,不僅是沙伊兩國的大喜事,也是中東安寧乃至世界和平的大喜訊。沙伊兩國都對北京的外交努力表示了感謝,國際輿論對這一成果的評價高度正面,這也彰顯出中國秉持公正、勸和促談的和平外交得到了中東及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中東是世界上安全形勢最復雜的地區(qū),然而沙伊兩國的握手言和說明了,無論問題多復秦,挑戰(zhàn)多尖銳,只要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進行平等對話,就一定能夠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
2016年初,沙伊兩國因沙特籍什葉派教士事件斷交,迄今已過去7年之久&期間,兩國矛盾多次激化,劍拔弩張,甚至一度滑向戰(zhàn)爭邊緣。沙伊斷交并非偶然,兩國緊張關系已持續(xù)數(shù)十年;在教派、民族、地緣政治和大國干涉等因素影響下,沙伊矛盾成為影響中東和平與安全的根源性因素之一,兩國圍繞也門、敘利亞、黎巴嫩等國局勢展開激烈競爭,導致中東政治教派化、 陣營化,中東地區(qū)一系列地緣政治沖突久拖不決,沙伊兩國和中東其他相關國家為此付出了高昂成本和慘重代價??梢哉f,沙伊無法和解,中東難有寧日。
沙伊北京對話取得重大突破,可以有以下幾點啟示:
首先,元首外交引領航向。“2022年12月,習近平主席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中沙、中海、中阿“三環(huán)峰會”。上個月,伊朗總統(tǒng)萊希應習近平主席邀請,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實際上,中國一直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為中東安全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自2014年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xù)的新安全觀以來,中國持續(xù)為推動中東安全篤行不輟。沙伊兩國派團來京對話,正是對中國真誠態(tài)度的認可和信任。
其次,全球安全倡議的一次成功次實踐。在中方斡旋下,沙伊這對宿敵能夠鑄劍為犁,充分說明全球安全倡議立意高遠,完全可以成為平息沖突、化解矛盾的指南針和路線圖。過去幾年中,中方奔走于沙伊和中東多個沖突方之間,不求私利地為中東和平付出努力,先后多次提出海灣安全框架和解決巴以沖突的倡議。沙伊兩國最終“修成正果”,說明中方提出的和平、安全理念,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可操作性。
再次,沙伊和解符合時代潮流。過去幾年,沙伊兩國深陷沖突漩渦,付出巨大代價,在內外壓力下,兩國都已意識到發(fā)展是第一要務、只有發(fā)展才能促和平。近幾年來,中東國家之間掀起了一波緩和潮,地區(qū)國家之間的關系得到明顯緩和。沙伊北京對話獲得成功,符合中東大和解、大緩和的時代潮流,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所說,沙伊北京對話是和平的勝利。
當然,沙伊矛盾經年歷久、根深蒂固,雙方之間仍存在許多具體的分歧,并非一紙協(xié)議能夠全部化解。然而,沙伊北京對話為雙方繼續(xù)改善關系,解決矛盾開了個好頭。相信中東各國也將進一步弘揚獨立自主精神,加強團結協(xié)作,攜手建設更加和平、穩(wěn)定、繁榮的中東。中國也將繼續(xù)根據各國的愿望,為妥善處理當今世界的熱點問題發(fā)揮建設性作用,展現(xiàn)大國擔當?!ㄗ髡呤巧虾M鈬Z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