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占明
周末去商場,正溜達,突然身后一陣喧鬧。還沒來得及回頭,就被人一把推到一邊,推人的大漢嘴里還假裝客氣:“勞駕,讓讓!”然后呼啦啦一群人圍著一個戴口罩的女子過去,后邊十幾個跌跌撞撞的青年拿著手機、簽名本追著人群跑。
我很疑惑,問旁邊服務(wù)員:“這誰啊?”
服務(wù)員說了一個名字。
我一聽,很陌生,又問:“干啥工作的?”
“據(jù)說是個明星,演過某某某某?!?/p>
一聽又是個陌生的名字。只好說:“挺火的啊,看那些粉絲瘋狂的?!?/p>
答:“當然,一天兩百塊錢呢?!?/p>
咦,話里有話啊,于是不敢再問了。
現(xiàn)在明星出門,雇幾個推人開路的保鏢成了標配。你雇四個,他雇八個,我就雇十六個,類似古代的轎子,幾個人抬,那是身份。實在沒人推,敬業(yè)的保鏢也會不時伸手做出推的姿勢,以此表明的確充分地履行了合同,維護了明星的排場。明星對保鏢推空氣的動作也假裝不可笑、不尷尬,內(nèi)心究竟怎么想,就不知道了。
當然,也有不裝的。有段視頻,主角是某著名影星,在路上走,恰好沒人圍觀,保鏢依舊去對著空氣比劃。影星說:別攔著,沒人。
真正的大腕,真正的明星,不需要裝。
明星出門,保鏢開路,除了排場,有的也的確有苦衷。有的極個別粉絲,追星追得魔怔了,什么奇怪的事都做得出來。好萊塢有部老電影叫作《保鏢》,說的就是明星活得如何不易,如何危險,保鏢如何重要。現(xiàn)實生活中明星雖然不一定像電影里那樣時刻面臨生死,但也難免有這樣那樣的事情,最嚴重的是十幾年前有個男明星被綁架。這時候的確需要保鏢及時出現(xiàn),排除干擾,保障自身安全。但保障要有度,過了就是做戲,再過就是侵權(quán),要在尊重他人合法權(quán)利和保障明星安全之間找好平衡,一頭沉容易摔跟頭。
從粉絲的角度看,絕大部分人追星是理智的,沒有幾個人覺得不能和自己喜歡的明星結(jié)婚就受不了,基本不會有人覺得明星不幸去世自己也得殉葬。
對于那些油膩的中年大叔甚至連油膩都沒有了的老年大爺來講,追星很罕見。一個很普遍的想法是:你的職業(yè)是演員,我的職業(yè)是蹲辦公室、做手術(shù)、炸油條、送快遞……你演得很好,我的工作做得也很好啊,我憑什么追你?
在路上平白無故被人推搡,像我這種窩囊的也就忍了,脾氣不好的就會扭頭怒喝甚至揮拳相向。但法治社會,打人和被打代價都很高昂:被打的住院受罪,打人的進看守所受罪。
后果最嚴重的是推搡到愛較真的法律人。
從法律角度看,路是大家的,機動車走路有規(guī)矩,紅燈停綠燈行左拐讓直行。但都是兩條腿步行,只講究先來后到,沒別的規(guī)矩,憑什么我要讓你?你侵犯了我的行路自由權(quán)。尤其是:你憑什么扒拉我?你侵犯了我的人身健康權(quán)。某徐姓的打假名人曾經(jīng)在直播中自稱“碰了回瓷”:因為走路問題故意讓一個明星的保鏢打了一頓。然后明星為了和解,掏了一大把銀子,還得懇求挨打的:求您了,我是明星,有很多粉絲,所以別說我的名字。
明星出門,推路人可惡,推空氣可笑。實在想展示自己的排場,盡可以找自己的粉絲嘗試。粉絲挨了推,說不定還會幸福地哭起來;但對于路人,還是尊重一點兒好,因為在他眼里,你這個所謂的明星,其實就是讓人討厭的陌生人。
【原載《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