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課文《表里的生物》中的主人公。我知道很多人都很好奇我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當然,我可以直接告訴你。但經(jīng)過思考,一步一步去探尋是不是更有意思?接下來,請跟我開啟探究之旅吧!
首先,想要了解我,可以先從事情入手。在我身上到底發(fā)生了一件怎樣的事情呢?我們可以先勾畫出文中表現(xiàn)時間的詞語,抓住時間來梳理整個故事。一開始我認為活的生物才能發(fā)出聲音,父親的懷表為什么有聲音呢?接著父親不讓我動表,于是我猜想有生物被關在表里。然后,父親讓我看到了懷表并進行解說,我認為自己的猜想是對的。不過,我又有了新的疑問:為什么表里要放蝎子?而我又通過想象回答了自己的疑問。你瞧,我的推理過程充滿想象,是不是很像一個“胡思亂想”的孩子?不過,我的想象不是不講邏輯,不是沒有道理。我的整個想象過程是“提出觀點——探究發(fā)現(xiàn)——印證觀點”,由此可見,我是一個好奇心強,善于觀察,愛思考的孩子。
其次,想要了解我,從我的心理活動入手。我們可以尋找文中關鍵性的詞語和句子,試著畫一畫我的心情變化圖。下面就是我的心情變化圖,從中可以看出我是一個善于思考、探索,有著強烈好奇心的孩子。
再次,想要了解我,從你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在文章的結尾,慢慢長大的我知道表里沒有生物,就不再說這件事了。其實,大家小時候也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吧,比如“我也可以像母雞一樣孵小雞”等,因為童年時的我們都有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想象。
同學們,經(jīng)過一番探究,現(xiàn)在大家知道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