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興, 田雨, 徐瑞榮
抑郁癥是一種以長期情緒低落為特點的心身疾病, 在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見[1], 抑郁癥不僅會嚴重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還會增加其殘疾、自殺和死亡的風險[2]。抑郁癥常伴發(fā)于其他疾病, 如34.87%的糖尿病病人患有抑郁癥[3]。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是一種常見的血液系統(tǒng)疾病, 老年人是IDA的主要危險人群之一, IDA會影響老年人群的功能狀態(tài)并降低其自主性[4]。研究表明, IDA與抑郁癥之間存在密切關系, 成年IDA病人發(fā)生抑郁的風險顯著高于非IDA病人[5]。然而, 目前關于老年IDA病人發(fā)生抑郁的相關報道較少。基于此, 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IDA病人發(fā)生抑郁的危險因素, 為臨床工作人員制定相關干預措施提供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間就診于山東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血液科門診的初診老年IDA病人。所有病人的診斷均符合《鐵缺乏癥和缺鐵性貧血診治和預防多學科專家共識》[6]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1)年齡≥60歲的老年病人;(2)知悉研究內(nèi)容并同意參與本次研究的病人。排除標準:(1)病情危重或處于急性期的病人;(2)近期服用鐵劑的病人;(3)既往有抑郁病史的病人;(4)認知功能低下或依從性差, 不能配合的病人。本研究在執(zhí)行過程中嚴格遵守《世界醫(yī)學協(xié)會赫爾辛基宣言》的相關要求。
1.2 抑郁狀態(tài)的篩查
1.2.1 評估工具 使用簡版老年抑郁量表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15) 評估病人是否抑郁, 根據(jù)該量表, 我們將GDS-15評分≥8的病人定義為抑郁, 評分GDS-15<8的病人定義為非抑郁[7]。
1.2.2 收集一般資料 病人的一般資料通過病人填寫問卷調(diào)查收集, 包括年齡、性別、是否吸煙、是否飲酒、居住環(huán)境(農(nóng)村或城市)、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或高中及以上)、有無固定收入、有無睡眠障礙(若以下3個問題中的任意一個被病人回答為“經(jīng)常”則認為該病人患有睡眠障礙:①你入睡困難嗎?②你是否很難保持睡眠和經(jīng)常醒來?③你是否在半夜或清晨醒來后難以再次入睡?)、患有慢性病的數(shù)量, 以及診斷IDA的指標(紅細胞、血紅蛋白、血清鐵、血清鐵蛋白、總鐵結合力、未飽和鐵結合力)。
1.3 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6.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 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 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表示, 并采用χ2檢驗(當1≤理論頻數(shù)<5時, 采用連續(xù)校正χ2檢驗)。使用Spearman相關系數(shù)分析GDS-15評分與貧血指標間的關系。使用logistic回歸確定老年IDA病人發(fā)生抑郁的危險因素(回歸變量篩選方法為Enter 法), 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指標納入到多因素分析中。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抑郁與非抑郁組病人的一般資料本研究共納入158例病人, 其中38(24.05%)例男性, 120(75.95%)例女性。共有33(20.89%)例病人被GDS-15量表評估為抑郁。如表1所示:抑郁組病人的年齡(P=0.002)、血紅蛋白(P<0.001)和血清鐵蛋白(P<0.001)低于非抑郁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抑郁組病人吸煙(P=0.023)、獨居(P<0.001)以及患有睡眠障礙(P<0.001)的人數(shù)高于非抑郁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此外與非抑郁組病人相比, 抑郁組病人患有更多的慢性?。≒<0.001)。
表1 老年缺鐵性貧血(IDA)病人抑郁組與非抑郁組的一般資料比較
2.2 GDS-15評分與貧血相關指標的關系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 GDS-15評分與血紅蛋白(rs=-0.70,P<0.001)、血清鐵(rs=-0.18,P=0.024)、血清鐵蛋白(rs=-0.31,P<0.001)之間均為負相關關系。GDS-15評分與不飽和鐵結合力(P=0.428)和總鐵結合力(P=0.957)之間不存在相關關系。
2.3 IDA病人抑郁的危險因素如表2所示, 低血紅蛋白、低血清鐵蛋白、獨居以及患有更多慢性病是老年IDA病人出現(xiàn)抑郁的危險因素。
表2 老年缺鐵性貧血(IDA)病人158例抑郁的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抑郁癥是老年人群不可忽視的問題。據(jù)報道, 老年人抑郁的發(fā)病率為15.94%[8]。我們的研究共納入158例老年IDA病人, 抑郁的發(fā)病率為20.89%, 遠高于普通老年人。IDA作為最常見的貧血類型, 有報道稱它會增加抑郁的風險[9]。因此, 在管理和治療IDA的過程中, 關注病人心理狀態(tài), 不僅能及時地控制病人的負面情緒, 減輕病人的痛苦, 還有利于促進疾病的恢復。
我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低血紅蛋白是導致抑郁癥發(fā)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且血紅蛋白越低, 抑郁越重, 這與國際老齡化流動性研究工作組的研究結果一致[10]。低血紅蛋白會造成老年群體疲勞, 這會減少他們的身體活動與社交活動, 導致生活質量下降, 進而引起抑郁情緒[11-12], 而這一過程可能與色氨酸的代謝和降解有關[13]。此外, 低血紅蛋白還是導致疾病加重或惡化的重要因素[14], 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加重病人的心理負擔。
鐵代謝的異常與抑郁的發(fā)生相關, 但血清鐵蛋白水平的高低對于抑郁的影響還尚無定論。例如, Lee等[15]的研究表明, 在肥胖人群中, 血清鐵蛋白水平與抑郁癥狀嚴重程度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r=0.47,P=0.001)。機體內(nèi)過量的鐵會導致淋巴系統(tǒng)的故障, 從而加劇慢性應激誘導的抑郁[16]。而在青少年中, 低血清鐵蛋白的病人表現(xiàn)出更多和更嚴重的抑郁癥狀, 這可能與低血清鐵蛋白病人擁有體積更大的紋狀體有關[17]。除紋狀體外, 缺鐵還能引起海馬體和單胺水平發(fā)生變化, 從而引起抑郁[18]。在本研究中, 我們發(fā)現(xiàn)血清鐵和血清鐵蛋白與GDS-15評分之間呈負相關關系, 但只有低血清鐵蛋白水平是老年IDA病人抑郁的危險因素。老年人的抑郁癥狀可能與丘腦鐵沉積物有關, 丘腦鐵沉積物可以引起局部神經(jīng)元和神經(jīng)遞質的功能障礙, 從而導致抑郁[19]。
logistic回歸還表明獨居是老年IDA病人抑郁的危險因素, 這與王珺婷等[20]的研究結果一致。獨居不僅會導致老年人具有更強烈的孤獨感, 使他們更容易產(chǎn)生負面情緒, 還會導致老年人難以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社會支持, 從而增加他們的精神壓力。此外, 獨居的部分原因是喪偶, 喪偶導致老年人缺乏情感支持或經(jīng)濟支持。孤獨、無法獲得社會支持與喪偶都是導致抑郁的重要原因[21-23]。
此外, 多種慢性病也是老年IDA病人抑郁的危險因素, 這與陳基娜、葉鑫武[24]的研究結果一致。老年人群身體機能減退, 患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疾病是老年人群的重要特征。研究表明, 多種慢性疾病和抑郁癥共存的病人發(fā)生全因死亡的風險顯著高于只有一種慢性病或只有抑郁癥的病人[25]?;加卸喾N慢性病導致老年人群出現(xiàn)功能限制, 造成其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與自我護理, 進一步引起其生活質量下降, 最終導致抑郁[26-27]。疼痛也部分介導了慢性疾病和抑郁癥之間的相互作用[28]。
綜上所述, 老年IDA病人抑郁的發(fā)病率較高, 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及時糾正貧血與缺鐵, 合理且有效的管理老年病人的慢性并發(fā)癥, 并給予老年病人更多社會支持可能是降低老年IDA病人抑郁發(fā)生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