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潑(福建省仙游縣榜頭泉山小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口語交際作為言語表達的一個方面,它有別于閱讀課,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在農(nóng)村,由于學生與外界人、事、物的接觸面較窄,語言交流的機會少;即使鄰里之間、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大多使用本地方言,很少使用普通話,偶爾與其他人用普通話交流,也是夾雜方言,語言表達不規(guī)范。如何引導學生會說話、說規(guī)范話,是當前口語交際教學的重、難點。要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筆者認為可以從激發(fā)表達興趣、創(chuàng)設(shè)交際情境、規(guī)范交流語言三個方面入手。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具有正確、規(guī)范運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和能力,能在具體語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溝通??谡Z交際其實就是一個傾聽的過程,是應對別人發(fā)問和表達自己觀點的行為。這種行為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一種表現(xiàn)。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興趣,讓學生始終保持表達熱情和表達自信。
教師要多了解學生,尊重、關(guān)心學生。特別對那些平時不愛說話、不善于與人交流的學生,教師要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他們發(fā)揮自己的長處與人相處、與人交流,經(jīng)常鼓勵、表揚他們,以增強他們與人交流的信心。久而久之,學生自然會與教師親近,會樂于向教師傾訴、表達。一旦打開表達的閘口,學生自然會與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口語交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升的。教師要給每名學生表達的機會,如課堂上朗讀課文、回答問題、相互評價等,每次機會都能讓學生獲得讓人關(guān)注的喜悅,能在獲得他人贊賞中收獲信心。有了信心,他們就會積極參與,全身心地置于其中,這樣學生在口語交際的訓練過程中一步步走向成熟,獲得成功。教師應該及時記錄這些獲得成功的學生的案例,并對學生持續(xù)進行潛移默化的訓練,使學生逐漸克服與人交流的畏難情緒,提升口語交際的信心。
《標準》指出,語文學習情境源于生活中語言文字運用的真實需求,服務于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問題?!稑藴省愤@一理念強調(diào)了創(chuàng)設(shè)交流情境的重要性。口語交際不是自己一個人自言自語,而是要在具體的交流場景中進行表達。為此,教師要多渠道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交流的機會和場景,鼓勵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交流,在互動交流中促進語言表達的發(fā)展,提高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學生只有在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中始終保持著興趣盎然的表達狀態(tài),才能“情動而辭發(fā)”,想說、敢說、會說、喜歡說。口語交際不僅要關(guān)注表達得是否清楚、完整,還要重視交際的態(tài)度和習慣。在口語交際過程中,要求學生使用禮貌用語,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養(yǎng)成良好的交際習慣。
表達在口語交際上呈現(xiàn)兩個特點:一是向誰“表”,即有對象意識;二是“達”什么意,即表達得有意義、有目的。缺乏對象意識的口語交際,就像無源之水,而如果缺乏目的意識,口語交際則成為了無效的言語表達??谡Z交際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挖掘交際的素材,讓學生有話說、想說。例如,上課前剛進教室的教師看見坐在講臺邊的兩名學生在爭吵,詢問之后才知道是地上的紙團惹的禍,兩名學生在為紙團是誰丟的而爭吵??吹窖矍盃幍妹婕t耳赤的兩名學生,教師笑著說:你們都有很多話要說吧?課堂上可以向其他同學說說你們各自的理由,讓他們來評一評。教師臨時改變教學計劃,把本節(jié)課改為口語交際課,讓學生分組討論這個話題。看到地上的紙團,聯(lián)想到平時的行為,激發(fā)了學生想說的熱情。教師抓住一次不經(jīng)意的機會讓學生能暢所欲言,這樣的口語交際是真實有效的。
口語交際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善于與人交流、傾聽他人表達,并養(yǎng)成良好的交流習慣。教師要挖掘有利于學生口語交流的渠道和資源,讓學生從課堂走向生活實踐中去,在實踐中不斷淬煉,提升能力。
(1)在大自然中學習。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日出日落、風起云涌都可以作為學生口語交流的素材。教師要帶領(lǐng)學生深入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說一說。春暖花開時,教師可以安排一次“觀察景物”的說話訓練,把學生帶到學校附近的農(nóng)田,看一看田野四周的景色,感受天氣的變化,引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學生有了親歷的感性認識,想說的內(nèi)容多了,自然就愿意表達了。
(2)在生活中學習。
口語交際課上,教師要盡量提供機會,指導學生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去感受、反思、學習,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如去商場購物、車站買票、公園當文明勸導員……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通過與他人溝通、交流,既鍛煉了實踐能力,又促進了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3)在活動中學習。
活動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例如,學校每年都要舉行運動會,教師可以利用班會課組織學生談談如何參與運動會,應該怎樣選擇運動項目等。在討論交流中,不僅形成了活動方案,還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一舉兩得。
與人交流既要說話得體、表達清楚,也要根據(jù)具體場所確定要說的話題。在口語交際課上,教師要不遺余力清楚地告訴學生這些注意事項,讓學生養(yǎng)成規(guī)范說話的習慣。
口語交際中的互動,不僅僅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還有教材與生活的互動,它是一種多向、復雜、切實有效的語言表達訓練?!稑藴省分赋?,語言文字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通過文本的學習引領(lǐng)學生習得語言,積累優(yōu)美詞句和表達素材,并引導學生盡量把這些好詞佳句運用到口語交際中。另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民間的方言俗語,進行生活化語言的積累。心中有“米”,就能厚積薄發(fā)。
學生平時要注意觀察其他人說話的姿勢、表達的技巧,取長補短。例如,怎樣進行開場白;與人交流要先說什么,再說什么;說話時如何讓對方盡快明白自己表達的意思;怎樣做到主次分明地表達。學生要在觀察中了解、模仿,逐漸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同時,教師應該選擇恰當?shù)膶υ挿绞?,有意識地引領(lǐng)學生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條理、準確流利的專項練習。
在口語訓練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表揚學生,鼓勵學生樂于表達。每學期可以評選出一些“會說話”的學生,在良性的競爭中激起學生對言語交流的興趣。
實施口語交際教學,熟練的教學技巧和高超的語言能力是關(guān)鍵??谡Z交際課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shè)合適的口語交際互動場景,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提高語言表達的質(zhì)量,同時在口語交際中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鍛煉學生的言語思維、言語情感和言語表達,將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達成聽與說的和諧共進,點亮學生口語表達的心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