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十味
茶的一些傳統(tǒng)形象也開始被打破,不是保溫杯里的一抹熱氣,
或是會議室里的一排瓷杯,它的整體氣質不再是中年、穩(wěn)健,而漸漸變得生動而有趣。
三五好友圍坐于溫暖的炭爐旁談天說地,茶水在茶壺內沸騰,烤制的土豆、玉米、花生、橙子逐漸散發(fā)香氣……最近“圍爐煮茶”正在城市年輕群體中興起,多地都掀起一股冬季消費新風潮,大有接續(xù)露營成為城市新消費的趨勢。
“圍爐煮茶”接續(xù)“露營熱”,不難理解,畢竟隨著冬天到來,人們對戶外的向往需要另一個替代品。據(jù)統(tǒng)計,“圍爐煮茶”在某短視頻平臺上的話題播放量已超過16億次;多個點評軟件上,成都、天津、上海、杭州、福州、廣州等城市,相關商家數(shù)量眾多;淘寶上更有約2萬件有關商品供消費者挑選??催@些數(shù)據(jù),“圍爐煮茶”是真的在升溫。
與此同時,另有一個好消息傳來。2022年11月29日,我國的“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茶”再次受到了世界的認可。
其實這些新聞可以對照著看。中國茶作為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文化傳統(tǒng),她的厚重廣博已經毋庸置疑,人們對陸羽《茶經》之類的故事可謂耳熟能詳;同時,一項文化傳統(tǒng)走入當代,融入今天的城市生活,還需要不斷地年輕化、儀式化,被賦予新的內涵。
“圍爐煮茶”就是一種有益的探索??梢钥吹?,這股風氣主要還是在城市年輕群體中流行,除了茶本身之外,年輕人更重視的還是社交價值,比如精致的擺拍、講究的儀式、閑適的情調,重點在于表明自己的愛好取向,而不全是追求“喝茶提神”這類實用效果了。
同時,茶的一些傳統(tǒng)形象也開始被打破,不是保溫杯里的一抹熱氣,或是會議室里的一排瓷杯,它的整體氣質不再是中年、穩(wěn)健,而漸漸變得生動而有趣。這其實就是年輕人對茶的形象的再塑造,讓茶有可能煥發(fā)一種別樣的生機。
當然,也有人認為他們不過是“附庸風雅”:出去喝個茶,還講究穿搭、拍照,多半不是真的沖著茶去的。就像露營和飛盤一樣,“圍爐煮茶”多少也有些炫耀性消費的意味。
但這些問題,不妨交給時間去給出答案。人的消費行為,大體都是有多元意義的:買表不會只為了看時間,買包也不會只為了裝東西。哪怕滿足品茶的口腹之欲只占了其中一小部分,但只要人們能在過程中感受到喝茶帶來的美好,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這就已足夠。就像北宋蔡襄所著《茶錄》,其中光茶的器具就寫了茶焙、茶籠、砧椎、茶鈴、茶碾、茶羅、茶盞、茶匙、湯瓶等九個門類,超越單一功能性的鑒賞,才更接近文化的本義。
筆者此刻的桌上,就放著一小罐茶,罐子上貼著兩行字:“翻經覓句無塵事,坐對尤宜雪煮茶。”可以想象,這兩行字一定戳中了不少年輕人的心。茶的悠遠與典雅,能夠與當代年輕人的精神世界相呼應,激發(fā)出另一種生活情趣,何嘗不是一件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