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掃平
小時候常聽老一輩人講,“吃飯只要八分飽,凡事只求八分好”。那時候,并不太懂這句話的含義?,F在退休了,注意養(yǎng)身保健,才領悟這句話的真正內涵。
“吃飯只要八分飽,凡事只求八分好”這句話,不僅僅是一種適度的人生和生活理念,而且是一種科學的養(yǎng)生觀念,很值得提倡。
“凡事只求八分好”符合人體健康的需求。人體是一臺科學而精密的機器,需要一些舒緩的空間和休整的時間,器官得到適當的休息和調整,才能保證正常的運轉。如吃飯八分飽,胃才能更好地吸收消化,才能保持身體健康;人的心臟每0.8 秒跳動一下,每分鐘跳動75 下左右,才是人體循環(huán)的最佳狀態(tài);鍛煉使出八分勁,免得精疲力竭,才能起到健身的作用;老年人只求八分健康就應慶幸,因身體機能退化,有點小病小災就屬正常;每天勞作使出八分精力,留兩分余地,人體才能繼續(xù)積蓄力量,更好地釋放生命能量。
“凡事只求八分好”,體現知足常樂的思想。俗話說,“人心足、處處福?!比绻率伦非笞詈谩⑵笄髨A滿,永不滿足,往往會適得其反。為什么會有“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苦惱,就是缺乏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
我們常常發(fā)現這種現象:有時候,希望越高,投入越多,壓力越重,反而失望越大。最后接受不了失敗的殘酷現實,只好走向絕路。所以,老年人在很多方面應遵循80%的原則。做事使出十分力氣,只抱八分成功期望就好。人生太多不如意,凡事只求八分好,這樣心情就會坦然,心里就會滿足,情緒就會放松,身心就會舒暢。這樣,就可以平常的心態(tài)去對待周圍的一切,以寬松的生活態(tài)度對人處世,才能領悟“八分好”的生活韻味,才會享受知足常樂的人生樂趣。
凡事只求八分好,不要太滿。記得曾看過一篇對國學大師季羨林的專訪。季老在總結自己的一生時說:“每個人都在爭取一個完整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不完滿才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林語堂也曾說:“生命別太擁擠,得空點?!笔朗旅C?,少不了有些缺憾與未完待續(xù),若處處執(zhí)著地追求美滿,人生未免顯得擁擠不堪。留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生活的諸般美好潛藏其中。人生留白,意味著停頓與空閑,給人生多一點留白,將生活安排得有張有弛,不計成敗、得失及榮辱,不用苦苦尋覓所謂的完美,自然風雨不驚,在曲折的人生路上活得灑脫自如,恬淡自在,方能盡得人生百味。
忽然想到季羨林大師的話:“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就像月有陰晴圓缺,才讓我們盡享月光的皎潔,月光的暗淡,月亮的完整美,月亮的缺失美,讓我們領各色風采,人生也是如此啊。
“人人有一本難念的經”,所以不完滿才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如果真能了解其中的意義,對己對人都有好處。對己,可以不焦不躁;對人,可以互相諒解。這會大大地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
人生難免有缺陷,缺失的那部分雖不可愛,卻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并且善待它,才能感受到人生路上的秀美風景,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人生也才會豐富多彩。
人不可能擁有全部的物質,每個生命都會有欠缺,不去與人做無謂的比較,不去羨慕別人的光輝,來強求自己,束縛自己。人生在世,看開是最好,原諒生活的平淡,只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你就會幸??鞓?。人生無須太完美,簡單著、適應著、快樂著、幸福著,也就沒有了遺憾。我相信,人生凡事只求八分好,人生不必非得圓滿,有個缺口也是很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