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祝希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
根據課題《“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高專院校基層團支部活力提升路徑研究》的研究安排,為掌握第一手材料,發(fā)現(xiàn)“三全育人”角度下高職高專院?;鶎訄F支部活力的現(xiàn)狀,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不足,提出建議,本課題組對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從“三全育人”的角度,了解學生所在團支部的組織運行、活動開展和團員參與等情況,探討影響基層團支部活力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而提出一些團支部活力提升的建議。
結合高職高專院校特色,編制《“三全育人”視域下高職高專院?;鶎訄F支部活力現(xiàn)狀的問卷調查》和訪談提綱,通過對基層團支部進行問卷調查,對院系領導、團委書記、專業(yè)老師和輔導員的訪談,進一步了解“三全育人”角度下高職高專院校基層團支部活力的現(xiàn)狀,有一定的信度、效度檢驗。
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基本信息分析及對三全育人內涵的了解情況;二是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角度下高?;鶎訄F支部活力的現(xiàn)狀;三是高?;鶎訄F支部活力內容維度(開展活動的主要方式)、組織維度建設情況(現(xiàn)有的工作制度和內部管理溝通)、主體維度(團員意識,團員參與,效果,影響力)的建設情況[1]。
此次調查的主要對象是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該校的基層團支部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問卷星發(fā)放問卷,共有3124 人完成了此次調查。對該校的院系領導、團委書記、專業(yè)老師和輔導員,采用訪談的方式進行,共有40 余人參加了此次訪談調查。
問卷調查共回收3124 份,其中黨員或預備黨員占比2.4%,團員占比73.88%,群眾占比23.72%。至少擔任一項職務的占比56.09%,什么職務都不是的占比53.94%。
在對三全育人概念的了解中,同時選了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只占51.38%,其中,篩選是班團干部且對三全育人的概念是了解的同學有815 人,只占比26.09%,說明大家對三全育人內涵的了解不夠。
在開展班級團支部活動時,是否有指導老師指導的調查結果,近六成是有老師指導的,進一步分析給予指導的老師多是輔導員和團委書記。
近四成的團支部是沒有任何老師指導的,進一步分析他們希望指導的老師按照比例的高低依次是專業(yè)老師、輔導員、團委書記、院系領導。
通過對老師的訪談,了解到因為專業(yè)老師基本上不會參與到團支部方面的工作,團委書記由于自身職責涉及的比較多,但往往也是僅限于指導自己所帶班級團支部,其他輔導員因為平常工作繁忙對于班級團支部的指導也有限。
調查結果表示,高?;鶎訄F支部開展活動時,給予指導的老師多是輔導員、團委書記、院系領導,專業(yè)老師給予指導的比較少,同學們更希望有專業(yè)老師給予他們開展團支部活動的指導。說明高?;鶎訄F支部活力建設中,全體教職工作為全員育人的育人主體,專業(yè)老師部分指導不夠。
對于大三所在班級團支部是否還有必要開展團支部活動的調查結果,有60%的人認為大三有必要繼續(xù)開展團支部活動,對于大三所在班級團支部應該注意開展哪方面的活動調查結果按照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思想政治教育、與實習就業(yè)相關的教育、榜樣教育、團員儀式教育,如圖1所示。
圖1 大三所在班級團支部應該注意開展哪方面的活動
有40%的人認為大三沒有必要繼續(xù)開展團支部活動,原因由高到低依次是多數同學在外實習,不方便集中開展活動、與學習就業(yè)相沖突,覺得大三沒有必要開展。
通過對老師的訪談,了解到高職高專院校一般對于大一新生團支部比較重視團支部的建設和活動的開展,到了大二階段,各個基層團支部已經有了一套比較成熟的團支部工作體系,而到了大三,隨著大家依次外出實習,對團支部活動的開展和建設的重視也會減弱,考慮到大家實習工作的時間不一樣很難集中開展團支部活動,即使是開展也是線上開展,開展的活動也僅限于上級團組織要求務必開展的。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師生認為高校基層團支部活動應該貫徹整個大學階段,但是因為多數同學在外實習,不方便集中開展活動、在時間上與學習就業(yè)相沖突等原因對高年級團支部缺乏重視。
班級團支部開展活動的主要方式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集中團課學習、網上主題團課仍然是現(xiàn)在基層團支部開展活動的最主要方式,如圖2 所示。
圖2 班級團支部開展活動的主要方式
他們希望開展的團支部活動方式調查結果按照比例從高到低依次是社會實踐、素質拓展類,文體娛樂類,學習就業(yè)學術類,思想教育類,科技創(chuàng)新類,心理咨詢類,如圖3 所示。
圖3 向往的班級團支部活動方式
在組織班級團支部活動時,主要考慮的因素調查結果按照比例從高到低依次是滿足上級團組織要求、滿足支部成員要求、有足夠的吸引力創(chuàng)新力、隨大流,跟著其他支部一起。所在班級團支部工作最大的障礙調查結果按照比例從高到低依次是活動沒趣味、團組織力量薄弱、班級同學學習壓力大沒時間參加、領導不重視、團干作風有問題。
通過對老師的訪談,了解到高職高專院校中政治理論學習類幾乎成為團支部活動的主流,多是根據上級團組織下達的學習任務開展專題學習,少有外出實踐的團支部活動。
調查結果顯示,基層團支部活動形式還是比較單一,內容不夠豐富,缺少吸引力。
見上文全方位育人角度分析。
從基層團支部現(xiàn)有的工作制度來分析:在擔任班、團干部的人所在班級團支部現(xiàn)有制度的調查結果可看出,高?;鶎訄F支部的制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完善的,其中團課制度、團員大會 支部委員會 團小組會制度、團員教育評議制度是排名在前三的制度。
從基層團支部內部管理和溝通的角度來分析:在擔任班、團干部的人所在班級團支部班干和團干分工、配合的調查結果可看出,有75.82%的基層團支部中班團干分工明確并配合默契,18.56%是分工明確但配合度不夠。
通過對老師的訪談,了解到高職高專院校各基層團支部一般都會嚴格執(zhí)行三會兩制一課等制度,在制度建設方面還是比較完善的。在內部管理溝通方面,各個基層團支部都在執(zhí)行班團一體化,但是在具體落實上還是存在兩套班子,班干和團干在分工和配合度上還是存在問題。
從團員意識的角度來分析:根據對共青團員的身份的意識調查結果和參加基層團支部活動的主觀原因調查結果,說明大部分同學的團員身份意識還是挺好的,他們認為共青團員是一種責任,能夠鞭策自己,是一個頭銜、一種榮譽。他們參加基層團支部活動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正確的政治方向、認為是團員的義務、為了班級榮譽、增加同學友誼,但也有部分同學是為了拿積分、應付要求而參加。
從團員參與情況的角度來分析:根據對基層團支部開展活動的頻率、團員參與基層團支部活動的情況和基層團支部活動的出勤率調查結果,說明高?;鶎訄F支部開展活動的次數還是挺頻繁的,至少每月一次。有近九成的同學每次都參加團支部活動,基層團支部活動的出勤率也較好,出勤率在70%以上的占90%。
從團支部活動效果和評價的角度來分析:根據對現(xiàn)階段團支部活動的滿意程度和對基層團支部工作的評價調查結果,說明對基層團支部活動滿意的占近七成,不滿意或一般的占近三成。對于基層團支部工作的評價大多還是好的,認為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質、有利于幫助自身學習、貼近學生實際,只有部分同學認為是形式主義。
通過對老師的訪談,了解到高職高專院校各基層團支部的團員意識主要還是體現(xiàn)在收繳團費、參加支部活動的時候,在參與情況方面,大部分團員都能按時參加,雖然他們很多不是主動愿意但是顧慮到自己的團員身份,也還是會參加支部活動。在團支部效果方面,老師們認為在政治理論學習上,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不太滿足支部成員的具體需求。
“全員育人”主體單一,思想意識上存在差距。目前開展基層團支部工作多數是依托團委書記身上,其他教職工如輔導員、院系領導和專任老師等對團支部關注度并不高。且社會、家庭等各方參與不足,未能貫徹全員育人的本質要求。全體教職工作為全員育人的育人主體,專業(yè)老師參與指導不夠,全員參與的范圍還需擴大,參與程度還需進一步提高。
“全過程育人”有失均衡?;鶎訄F支部活動應該貫穿整個大學階段,對于新生團支部建設比較重視,而隨著年級的增長和團員關注點慢慢轉向實習和就業(yè),對高年級團支部活動的開展日漸放松要求,就只保留上級團支部制定開展的硬性任務,而缺少有針對性的團支部活動。
“全方位育人”存在局限。隨著高職高專院校日益重視團支部建設,基層團支部現(xiàn)有的工作制度和內部管理更加規(guī)范化和常態(tài)化,但是團支部對團員的教育培養(yǎng)以集中團課學習、網上主題團課為主,活動內容和形式還是比較單一。策劃團支部活動時,以滿足上級團組織要求為主,滿足支部成員的需求較少,缺乏吸引力和創(chuàng)新力。團員身份意識有但是儀式感不強,參與活動出勤率高但質量和效果不佳。對團員教育很難達到系統(tǒng)地進行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的教育,尤其是在專業(yè)育人方面較為欠缺。
(1)針對“全員育人”主體單一的問題,構建 “校團委+院團總支+基層團支部、領導班子+專職團干+團員”基層團支部活力全員育人模式,實現(xiàn)育人主體上從“單”轉向“全”。
(2)針對“全過程育人”有失均衡的問題,構建“儀式教育+思想教育+榜樣教育” 基層團支部活力全程育人模式,實現(xiàn)育人過程上貫穿從“進”到“出”。
(3)針對“全方位育人”存在局限的問題,構建 “思想+組織+隊伍+陣地+制度+活動”基層團支部活力全方位育人模式,實現(xiàn)育人空間上從“點”轉向“體”。
【相關鏈接】
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Guilin Normal College), 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的普通高等師范院校,由區(qū)市共管、以市管為主,學校獲得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yǎng)工作水平評估優(yōu)秀等級,先后榮獲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首批國家級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示范校、全國普通話培訓測試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校前身是創(chuàng)建于1938 年的廣西省立桂林師范學校,是對革命貢獻較大的四所著名師范之一。2000 年經教育部批準桂林市教育學院與桂林市師范學校合并組建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力提升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0MSZ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