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銘(知名獨立財經撰稿人):某些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行為,如果沒有第三方的配合,或根本就無法完成。因此,對于配合財務造假的第三方,絕不可讓其成為“漏網之魚”,這也是強化市場監(jiān)管的應有之義。基于此,個人建議:一方面,應通過完善制度建設的方式,將其納入監(jiān)管,并加大打擊力度;另一方面,當投資者因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行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有必要讓配合財務造假的第三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當上市公司或擬上市企業(yè)因各種原因無法賠償投資者損失時,由第三方履行賠償責任。如此,無形中也更有利于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http://weibo.com/caozhongming
皮海洲(獨立財經撰稿人):堵住上市公司送轉股漏洞優(yōu)于下發(fā)“關注函”。以今年首家推出高比例送轉股的金三江為例,該公司2022年凈利潤增長30.50%,2021年凈利潤下滑18.54%,按照“最近兩年同期凈利潤應當持續(xù)增長,且每股送轉比例不得高于上市公司最近兩年同期凈利潤的復合增長率”的規(guī)定,金三江根本就不能推出10轉9股的送轉方案,這樣也就無需深交所來“關注”了。所以,就上市公司送轉股行為來說,完善送轉股制度,堵住上市公司送轉股漏洞,這是監(jiān)管部門的當務之急,這比下發(fā)“關注函”要有用得多。
http://weibo.com/phz168
郭施亮(財經名博,職業(yè)投資者):2023年首次全面降準措施落地,雖然此次降準幅度只有0.25個百分點,卻給市場釋放出寬松流動性延續(xù)的信號。在全面注冊制實施之際,需要偏寬松的流動性環(huán)境給予支持。除此以外,還需要一系列刺激市場的配套措施出臺,更好提振市場的投資信心與賺錢效應。例如,適度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稅、降低股息紅利稅等。從投資者的角度出發(fā),降低交易成本,并營造出良好的賺錢效應,有利于提振投資者的投資信心。提升市場賺錢效應,不僅僅局限于中字頭股票的上漲,而是需要全市場賺錢效應的激活,讓更多投資者分享股票市場發(fā)展壯大的成果。
http://weibo.com/gsl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