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國
(甘肅省張掖市特殊教育學校,甘肅張掖 734000)
自教育改革以來,學校體育教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教育部門倡導學校注重“五育”,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型人才。大部分學校都在積極響應號召,重視不同教育內容在教學中的滲透。體育教育作為一門單獨的課程,同樣受到了學校的重視,并開始注重學生的個人身體素質發(fā)展。趣味教學法在教學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改變了初中生對于體育的看法,讓他們感受到了鍛煉的樂趣,這對學生之后的發(fā)展有著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
社會迅速發(fā)展背景下,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的壓力也在隨之增加。他們不僅要兼顧學習,還要發(fā)展自身能力,提高綜合水平。這使得初中生在學校時只能將大部分時間消耗在學習上,缺少自主鍛煉的機會,沒有足夠的放松時間。久而久之,學生的身體素質會嚴重下降,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與他人交往的能力等都會受到影響。此種情況下,體育教育的必要性便凸顯了出來,從趣味性理念出發(fā)開展體育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釋放壓力的機會,還可以讓他們邊玩兒邊鍛煉,改善學生間的關系,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和他們的身體素質,為學生未來的健康發(fā)展打下基礎。
體育與其他課程不同,教師在課堂中更注重實踐技能教學,理論知識所占比重較小。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時會通過示范、視頻展示等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體操動作,或者為學生布置跑步任務等。整體課堂氛圍會比較枯燥,這會很大程度上消耗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難以提高體育教學效率。然而,教師利用趣味教學法開展教育工作時,會利用信息技術、體育游戲、實際情境進行輔助,學生可以在有趣的氛圍中了解不同的體育項目[1]。改變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看法的同時,還能讓他們積極參與到體育課堂當中來,使整個課堂氛圍變得愈發(fā)活躍,從而推動初中體育教育發(fā)展。
課堂教學內容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發(fā)現其中的不足之處,找到合適的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尤其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不能過分拘泥于教材,要學會拓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貫徹素質教育。而利用趣味教學理念進行教學時,教師會尋找有趣的內容引導學生,使體育課堂中的教學內容得到豐富。另外,學生還會積極發(fā)表意見,為教師提供教學參考。在整個過程中,不僅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煉,還提高了他們的身體素質,充分實現了素質教育理念與體育教育的融合。
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調整教學方法,改變整體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構建趣味體育課堂。但在了解初中體育課堂實際教學開展情況時發(fā)現,很多學校的體育教師當前仍在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組織學生跑步、做操、自由活動。此種情況導致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學生在學習時只能按部就班根據教師的指導了解體育知識,整體課堂氛圍也會較為枯燥,不利于體育教學高效開展。另外,課堂內容是保證教育正常開展的基礎,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時也應該重視對教學內容的選擇。除了要從基本教學任務角度出發(fā)整理教學內容外,教師還要了解當前體育教育的發(fā)展情況,分析新頒布的與體育相關的政策,從中了解體育教育的發(fā)展新趨勢,搜集新的教學內容豐富體育課堂。但實際上,初中體育教學存在形式化問題,很多教師并沒有將過多的精力放在教學創(chuàng)新上,這使得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過于陳舊,難以推動教育發(fā)展,學生也很難從中有所收獲。
體育教師想要借助趣味教學法提高教學質量,不僅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增加課堂趣味性,還要有足夠的體育器材作為支撐。因為體育教學與普通課程不同,利用器材開展教育工作,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但在實際開展教學時發(fā)現,部分學校存在器材不足問題,教師只能通過分組的方式引導學生訓練,嚴重影響教學效率。
萬事開頭難,課堂導入是整堂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注重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所教內容設計趣味游戲,以此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為后續(xù)教學打下良好基礎。在選擇游戲之前,教師可以先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對不同體育項目的看法,以及他們所知道的體育游戲,從中借鑒有價值的信息進而開展體育教學。
首先,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觀察學生,發(fā)現大部分初中生都對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比較感興趣,他們并不喜歡跑步、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等較為枯燥乏味的項目。基于此,教師便可以確定體育游戲設計方向,以學生互動為主設計游戲。其次,在具體設計游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特點。課堂導入指的是利用游戲引導學生對課堂所教內容產生興趣[2]。所以,該環(huán)節(jié)內容不宜過于復雜,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突出教學重點,吸引學生注意力。為此,教師可以將問題與游戲融合,引導學生。無論男生、女生都對籃球有一定的了解,教師便可以在對籃球項目教學時,合理設計問題。如“運球時應該注意什么?”“賽場上有幾種得分方式?”“你都知道哪些違規(guī)行為?”這些問題會引發(fā)學生間的討論,此時教師隨機選擇幾名學生,組織他們進行障礙運球游戲,并在指定地點投球,在實踐中展現問題答案。即便如此,也會留下一些疑問。此時,教師便可以結合疑問引出即將要講的內容,學生也會積極配合,投入到課堂中。最后,教師要在教學結束后收集學生的意見,了解他們對體育游戲及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看法,結合學生反饋的信息進行反思,發(fā)現其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不斷創(chuàng)新,更高效地發(fā)揮體育游戲的價值,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
單純依靠教材中的內容開展教學,不僅無法增加課堂趣味性,還會因為教學內容過于枯燥,導致學生對體育課堂產生抵觸情緒。所以,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從現代化角度出發(fā),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了解最新與體育教育相關的信息,并將其融入到體育課堂中。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利用信息技術播放不同體育項目的視頻。讓學生更詳細、更全面地了解不同技能的規(guī)范動作,并且可以反復觀看視頻,糾正自己在動作方面的錯誤。
初中體育雖然不是最主要的課程,但也在中考中占有一席之地,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自己擅長的項目。立定跳遠便是其中之一,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訓練時便會發(fā)現,很多學生因為找不到正確的發(fā)力方式,而無法發(fā)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對此,教師可以搜集立定跳遠的教學視頻,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人在起跳時都是哪幾個部位在發(fā)力,是如何發(fā)力的。只是讓學生知道發(fā)力點還不行,還要讓他們通過大量練習學會用正確的部位發(fā)力。機械的練習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此時,教師可以設計體育游戲,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接力的方式組織他們立定跳遠,20 米為標準,最先跳到終點的小組獲勝。這樣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勝負欲,同時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比賽中,學生會更認真地完成每一次跳遠,能力會得到充分鍛煉。教師可以通過錄制視頻的方式將比賽過程記錄下來,讓學生有機會在回放中了解自己動作上的失誤。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又能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體育技能。從此角度來看,信息技術和體育游戲充分改變了體育課堂中存在的弊端,保證教學高效開展的同時,有助于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鍛煉習慣,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
體育與其他課程不同,它不僅是一門室外教學課程,還是一門相對自由的課程,內容豐富多樣。常見的有跑步、跳遠、跳高、體操等項目,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球類項目,大部分項目都需要有相應的體育設備作為輔助[3]。對此,教師要與學校進行溝通,確保體育教學有足夠的設備,讓學生有機會了解不同的體育設備的同時,增加他們互動的機會。
教師在借助設備開展體育項目教學時,會提前與學生進行交流,并引導他們討論與該項目相關的設備,活躍課堂氛圍,增加課堂趣味性。在此之前,教師要了解學校體育設備的完善情況,發(fā)現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及時解決問題,為推動體育教學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比如,教師在教授學生乒乓球技能時,會因為乒乓球拍不足、沒有發(fā)球機,導致教學開展質量不佳。此時,教師可以與學生溝通,集思廣益,設計有趣的體育游戲,彌補設備不足問題,保證教學正常開展。通過與學生溝通交流,大家會提到用乒乓球拍顛球、一人發(fā)球其他同學輪流接球等方式訓練自身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的互動會增加,充分感受到體育課堂中的樂趣。教師也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輔助作用,當學生遇到技能難題時,及時給予指導,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學的價值,實現初中體育高效教學。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重要時期,有些學生發(fā)育較早,身高、體重已經遠超同齡人,而有些學生發(fā)育較晚,身高、體重遠低于同齡人。此種情況下,教師如果仍選擇以統(tǒng)一的標準開展教學,為學生布置訓練內容,就會導致所有學生都無法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得到訓練。體質較強的學生訓練內容較少,體質較弱的學生則會因為訓練量過大,而對身體造成傷害。對此,教師需要反思,結合教育改革情況,尋找合適的方法開展體育教學。最終發(fā)現,分層教學模式剛好可以解決當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讓所有學生在能力范圍內進行訓練。
首先,教師要重視分層環(huán)節(jié),通過體測等方式了解初中生當前的身體素質,分別對男生、女生進行分層,之后合理設計訓練內容,讓學生在能力范圍內進行訓練。這樣既可以減輕學生的訓練負擔,又可以為相同能力的學生提供交流、討論機會,形成趣味課堂氛圍。其次,教師要選擇合適的項目開展分層訓練,基礎的體育項目并不會在學生訓練時產生較大影響。而對學生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的項目,會在學生訓練時對他們的身體產生影響。在仰臥起坐、引體向上訓練中,學生會因自身體質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水平。教師要先根據項目內容劃分層次,男生做引體向上,女生做仰臥起坐,之后再進行二次劃分。分別將男生、女生劃分為兩個層次,能力強的學生可以直接指導完成指定動作,發(fā)現他們不規(guī)則的動作加以指正。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則從普通訓練開始,男生做臂力訓練,女生做腰腹力量訓練。在這樣的訓練中,所有學生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他們會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從中獲得成就感,從而喜歡上體育訓練,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逐漸養(yǎng)成良好運動習慣。最后,教師要注重調整訓練方式,增加課堂趣味性。在分層結束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訓練時間,讓他們自己鍛煉,自由交流。能力強的學生會幫助能力弱的學生,他們還會在討論時互相傾訴,談論訓練過程中遇到的趣事[4]。整體課堂氛圍會發(fā)生變化,體育教師實現趣味教學的同時,還可以推動教學發(fā)展。
學生對一般的體育教學活動并不感興趣,缺少參與熱情。為了構建高效體育課堂,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想法,從學生感興趣的角度出發(fā)開展教育工作。大部分體育項目都與競賽活動有著密切聯系,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共同開展競賽活動,讓他們在比賽中釋放自己的熱情,提高自身的體育技能。
初中階段的學生熟悉的項目比較少,教師可以與學校溝通,定期組織開展運動會,讓他們自己選擇擅長的項目參賽。教師在設計項目時,可以抓住機會,增加一些趣味項目,如兩人三足、運球接力等。學生報名后會主動參與到訓練中,希望自己可以在競賽中拿到不錯的名次。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積極組織學生訓練,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看法,讓學生喜歡上運動。競賽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他們對于競賽的看法,吸取學生所提的意見,調整后續(xù)競賽活動設計方案,增加活動趣味性的同時,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從趣味教學理念出發(fā),探究初中體育高效教學策略期間,教師要充分了解趣味教學法的價值,認識到在結合此種理念教學時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分析初中體育教學開展情況,找到合適的體育教育策略,推動體育教育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