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琴瑟
現代教育觀念認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幼兒應是主動學習者。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以幼兒為中心,樹立“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教育理念,注重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當好幼兒成長的引路人、支持者。
蹲下來和幼兒說話體現的是平等、和諧的師幼關系。只有尊重幼兒的意愿和需要,尊重幼兒個性的發(fā)展,才能使幼兒最終真正成為主題活動的主動建構者、主動學習者。例如,中班“東西收收收”主題活動,是從幼兒的日常生活中生成的。
在一次繪畫活動后,幼兒發(fā)現一盒水彩筆散在桌面上。水彩筆的主人告訴我,簍子里東西太多了,裝不下,只好放在桌上。
在和幼兒的交流過程中,我發(fā)現大家持有兩種觀點:一是需要整理一下,二是不需要整理。為此,我開展班級小型辯論會,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討論。有的幼兒說:“整潔的簍子讓我們找東西很方便,很快。”有的幼兒說:“我爸爸工作的地方非常干凈?!庇械挠變赫f:“每次整理好了沒多久,又亂了?!焙髞?,我提供了一個整潔的簍子和一個亂七八糟的簍子,組織幼兒進行“找東西”比賽。幼兒在比賽中發(fā)現,整齊的簍子找東西方便也不容易亂,在亂七八糟的簍子里找東西,越找越亂。
活動中,我以幼兒為主體,引導他們在觀看雜亂的、干凈的學習簍后,談談自己的感受,通過游戲讓他們明白整理物品的重要性,讓幼兒成為真正的主動學習者。
區(qū)域活動是幼兒特別喜愛的一種活動。在區(qū)域活動中,我組織幼兒共同商討區(qū)域活動常規(guī),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在區(qū)域活動中,幼兒擁有自主選擇權,往往會出現有的區(qū)域擠滿了人、有的區(qū)域無人問津的現象。例如,幼兒很少到小書屋。為此,我在小書屋里增設了點讀機、平板電腦、紙、筆,供幼兒聽故事,錄故事音頻,寫自己的名字、自制繪本。這一舉動一下子吸引了幼兒。但影響了其他區(qū)域的正?;顒印Mㄟ^和幼兒一起商量、討論,我制作了“今天玩什么”區(qū)域活動表,確定區(qū)域人數、游戲規(guī)則。幼兒每天早餐來園后通過區(qū)域插卡,選擇區(qū)域。如果幼兒來遲了,就難以選到自己想玩的區(qū)域,只好在第二天提早入園重新選區(qū)。這樣的做法既尊重了幼兒的意愿,又激發(fā)了幼兒來園的主動性。因此,教師只有遵循課改新理念,理解幼兒,成為他們的大朋友,才能使他們成為主動學習者。
新課改理念以幼兒發(fā)展為本,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用心體會幼兒的真實感受,嘗試讀懂幼兒的獨特語言。例如,在“認識家禽、家畜和飛禽、野獸”科學活動中,我沒有采取以往直接出示圖片、教師講解、幼兒觀察的教學模式,而是通過猜謎語、送動物回家等游戲活動,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和探索愿望,從而讓幼兒在主動學習中認識、區(qū)別家禽家畜和飛禽野獸。
家園攜手是課改中不可或缺的成功要素。只有得到家長支持,家園共育才能為幼兒成為學習主動者提供保障。
一是奏響家園共育的樂章。家園共育能促進幼兒在家、在園協調成長。例如,我開設“拉拉家常,聊聊孩子”班級論壇,在這個論壇中,教師可以談一談幼兒在園的情況,家長可以說一說幼兒在家的情況。
二是品味家園共育的樂趣。我以“每月開放日”為載體,歡迎家長走進幼兒園,參與班級教學活動如“新年自助餐會”“秋季親子運動會”等活動,給家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是共享家園共育的成功。家長的希望是課改工作的最大動力。在課改實踐中,由于家長的鼎力相助、密切配合,各種主題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例如,在“我是小小消防員”主題活動中,幼兒走進消防中隊,參觀消防演練。
在新課改這片沃土上,教師需要持續(xù)“飛翔”,探尋更多利于幼兒成長的經驗和方法。我希望每一次的飛翔都能帶給自己全新的感悟,每一次的跳躍都能給自己創(chuàng)造新的高度,讓幼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動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