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近十年(2010—2020)楊絳研究綜述

      2023-04-07 10:32:29金家瑢
      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錢鍾書楊絳散文

      金家瑢

      (中國海洋大學,山東 青島 266100)

      作為一位 “少產(chǎn)” 的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楊絳的作品數(shù)量不多但涉及面廣,包括戲劇、散文、小說以及翻譯,有著穩(wěn)定的讀者群體。她的文字冷靜節(jié)制、樸素平實,折射了一位有底線的文人的智慧與清高。楊絳在寫作上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與政治、權力保持距離,以旁觀者的視角和心態(tài),堅守著知識分子的本色。其創(chuàng)作橫跨80 年,有劇作《風絮》《稱心如意》《弄真成假》《游戲人間》,短篇小說集《倒影集》,長篇小說《洗澡》,中篇小說《洗澡之后》,散文集《干校六記》《將飲茶》《雜憶與雜寫》《我們仨》等,譯作《小癩子》《吉爾·布拉斯》《堂吉訶德》等。進入21 世紀,楊絳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其作品的獨特價值正逐漸被人們認可。隨著新的研究視角的開拓,楊絳研究領域日趨活躍。本文簡略梳理了近十年來的楊絳研究成果。

      一、楊絳研究著作

      2014 年以來,有兩部楊絳研究專著相繼問世,分別是于慈江的《楊絳,走在小說邊上》和呂約的《喜智與悲智——楊絳的文學世界》。

      早年側(cè)重新詩研究的于慈江近年來潛心楊絳研究,他2014 年出版的《楊絳,走在小說邊上》一書是學界首部楊絳小說研究專著,也是首部楊絳研究專著,不僅有拓荒之功,也有不少獨到的發(fā)現(xiàn)。譬如,于慈江注意到, “楊絳活的不是生命的寬度(或密度)和爆發(fā)力,而是生命的長度和柔韌力” ,[1]所以其寫譯實踐走的是 “淺斟慢酌、厚積薄發(fā)的路數(shù)”[1]。作者為了避免研究取向的單一,注意從大處著眼,盡管選擇從楊絳 “情有獨鐘” 的小說入手,卻又特意結(jié)合楊絳的寫譯實踐,深度解析楊絳小說寫作和翻譯的理念與理論(如作者指出:楊絳的小說寫作理念與理論的形成既有不易察覺的漸進性與隱蔽性,又有較強的恒定性與持續(xù)性,集中地發(fā)表于20 世紀50—60 年代與70—80 年代這兩個時段[1];楊絳的小說理念深受菲爾丁和奧斯汀等小說家的影響),進而從小說的寫譯實踐和理論兩方面著眼,對楊絳及其作品展開了全面細致的探究。這不僅有助于全面認識楊絳小說寫譯的特點,也填補了文論與譯作方面對楊絳研究的空白。于慈江的這部專著也因之成為后續(xù)對楊絳研究繞不過去的一部研究著作。

      2021 年適逢楊絳先生誕辰110 周年,呂約出版《喜智與悲智——楊絳的文學世界》一書,從戲劇、小說、散文等文類入手,兼顧楊絳的寫作風格,縷析了楊絳的文學世界中 “喜智” 與 “悲智” 兩種情感傾向不可分割、相反相成的辯證關系,論證了這種 “悲喜” 雙重性是對黑格爾所批評的 “精神力量的片面性” 的否定和超越[2]。呂約這部著作的新穎之處在于,除了將楊絳的作品按情感表達方法分為 “喜智” 與 “悲智” 兩大類,還將楊絳80 年來的文學創(chuàng)作置于整個20 世紀文學史中細致梳理。作者深以 “精約者,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 為然[3],分析楊絳作品時注重 “意義細節(jié)” ,發(fā)現(xiàn)了不少前人尚未注意的細微差別。譬如,作者將楊絳的散文劃分為 “記” “紀” “憶” 三類,體現(xiàn)了巧思與用心。

      二、楊絳研究論文

      2010 年以來,在楊絳研究領域,知網(wǎng)上一共出現(xiàn)了大約46 篇碩士學位論文和110 篇學術論文。這些研究主要著眼于宏觀視角,微觀研究相對較少,可約略分為如下十大類。

      (一)著眼于知識女性與女性意識

      陸素敏的《淺析楊絳作品中的新型知識女性》(《文學教育》,2020 年第8 期)一文從楊絳推崇的新型知識女性入手,研究楊絳作品中各異的新型知識女性的獨立自尊等形象特點,引導讀者理性審視新型知識女性的精神困境與生存姿態(tài)。對于楊絳來說,新型知識女性是她認同的作品人物;對于讀者而言,新型知識女性是其生活姿態(tài)的參考范例[4]。海南大學吳燕的碩士學位論文《女性意識的覺醒與女性身份的重建——中西文化雙重影響下的楊絳解讀》(2011 年4 月)以女性主義為視角,通過細致分析楊絳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凸顯她背依中西文化,如何處理女性意識與女性身份。

      (二)著眼于隱匿人格與隱身意識

      陳浩文的《在含忍與自由之間——論楊絳的文化人格》(《文學評論》,2020 年第4 期)這篇論文從隱身意識出發(fā),研究楊絳作品呈現(xiàn)的退隱自適、崇尚天真的人格特點,以及身處卑微、冷眼旁觀的生存智慧[5]。作者分析指出:在特殊時期 “退隱” ,但仍從事自己熱愛的文學工作,是一種智慧;楊絳作為 “京派的外圍人員” ,其 “隱匿” 的文化人格受京派文人影響頗深[6];而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楊絳轉(zhuǎn)而從事戲劇創(chuàng)作,寫出了《弄真成假》和《稱心如意》這兩部經(jīng)典之作,也是尋找適應環(huán)境的生存方式的結(jié)果。河南大學趙晨露的碩士學位論文《沙漠中的水井——楊絳文學創(chuàng)作中 “隱身” 意識的解讀》(2015 年5 月)著重關注隱身意識對楊絳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創(chuàng)作態(tài)度的影響,探究其在楊絳文學創(chuàng)作中發(fā)揮的作用,進而挖掘楊絳文學創(chuàng)作的內(nèi)涵指向。

      (三)著眼于理性精神與宗教情懷

      山東師范大學李璐的碩士學位論文《楊絳散文中的理性反思精神》(2012 年6 月)主要是立足于反思的方式、內(nèi)容和立場三個方面,詳細評價楊絳散文中含蘊的理性反思精神。論文認為,楊絳受中西文化交互影響,清楚知道中國近代社會弊病,因而能在寫作中時刻保持清醒和思考。西北師范大學張惠的碩士論文《楊絳的宗教情懷及其文學闡釋》(2010 年6 月)主要從家庭成長環(huán)境、教會學校教育、婚姻生活美滿三方面入手,論述宗教情懷在楊絳身上如何形成,又如何與其文學創(chuàng)作相互交織、彼此影響。

      (四)著眼于文本修訂與版本對勘

      張治以錢鍾書為主要抽樣對象,聚集中西比較文化,也對楊絳及其作品有深入觀察。張治的《珀涅羅佩的技藝——楊絳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修辭改造與文體重構(gòu)》(《文學評論》,2019 年第2 期)注意到:在《奧德賽》中,珀涅羅佩為逃避追求者登門,以為丈夫的老父織造喪服為由,一遍又一遍重新織造;這一行為與楊絳對其作品的反復改造和修訂行為有相似性。張治此文因而主要考察楊絳的這一 “珀涅羅佩技藝” ,進而揭示楊絳文學觀念中的文體宗旨與修辭志趣。湖南工業(yè)大學陳福萍的碩士論文《〈名利場〉楊必譯本及楊絳 “點煩” 本對比研究》從原文語義、英漢語言差異、漢語詞匯特點與銜接作用,以及翻譯的美學效果等方面著手,對比分析《名利場》的楊必譯本與楊絳修潤本。通過詳細闡釋楊絳如何提高翻譯質(zhì)量,論文引導人們關注合理的翻譯觀、重視翻譯修潤的價值。

      (五)著眼于文類寫譯與寫譯互動

      眾所周知,楊絳的文學成就主要集中在戲劇、小說、散文以及翻譯方面。而于慈江的《楊絳與詩的交集、糾結(jié)及態(tài)度》(《文學評論》,2019 年第3 期)這篇論文偏要獨辟蹊徑,從與楊絳相距較遠的詩歌入手,從其詩歌處女作《齋居書懷》《憫農(nóng)》以及其辭世前發(fā)表的舊體詩《詩六首》出發(fā),兼顧其譯詩和以寫代譯之作,細致探討楊絳與詩歌多方面的內(nèi)外在交集與糾葛,審慎分析了她對待詩歌的復雜心態(tài)。這一研究不僅拓寬了楊絳研究的視野,也具方法論與示范價值。暨南大學王海霞的碩士學位論文《楊絳的文學翻譯與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互動關系研究——以〈洗澡〉為例》(2017 年6 月)依托楊絳創(chuàng)作與譯作各占一半的基本態(tài)勢,通過抽樣解讀《洗澡》這部長篇小說,從人文思想、遣詞造句、藝術特點等三個方面出發(fā),剖析其翻譯對其創(chuàng)作的影響。

      (六)著眼于中外影響與文學比較

      龔剛多年從事錢鍾書研究、楊絳研究,發(fā)表過多篇卓有識見的論文。在討論楊譯《斐多》的文章中,龔剛指出,文學手法與哲學思辨并非截然對立[7],初學者呂行在網(wǎng)上批判楊絳在《斐多》中誤譯 “music” 一詞欠妥。他對這種試圖抹倒前賢的魯莽文風表示 “反感” ,希望年輕人引以為戒。龔剛的《論楊絳與英國文學的關系——以小說藝術的對話為中心》(《文學評論》,2019 年第2 期)這篇論文通過系統(tǒng)爬梳楊絳與英國文學的核心關聯(lián)(深受菲爾丁 “滑稽史詩” 理論、奧斯丁 “非英雄” 喜劇小說的影響,更與狄更斯、薩克雷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精神一脈相承),闡釋其小說藝術觀念的本質(zhì)特征。同時,也指出了楊絳小說認識方面的不足(如未能區(qū)分古典 “非英雄” 小說與現(xiàn)代 “非英雄” 小說等)。范培松、張穎的《錢鍾書、楊絳散文比較論》(《文學評論》,2010 年第5 期)通過細致比較和論證指出:錢鍾書的散文的寫作手法是 “以偏尋樂” ,楊絳的則是 “以虛顯神” ;在作品所呈現(xiàn)的 “幽默感” 方面,錢鍾書的是 “酷幽默” ,楊絳的則是 “輕幽默” ;錢鍾書的《寫在人生邊上》是單純議論,楊絳的《干校六記》是單純敘述——兩部作品之所以在散文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是因為兩人同樣具有 “自我” 的文化品格,分別表現(xiàn)為 “唯我獨尊” 和 “唯我獨醒”[8]。山東師范大學趙杰的碩士學位論文《楊絳、宗璞散文比較論》(2014 年6 月)同樣以文學比較為視角,主要從生命體驗、情感體驗、不同的散文風格、創(chuàng)作處事心態(tài)以及散文的價值等方面,對楊絳和宗璞的散文創(chuàng)作進行了細致對比與剖析。王艷芳的《錢鍾書〈圍城〉與楊絳〈洗澡〉互文性考辨》(《中國文學研究》,2018 年第3 期)從有關 “互文性” 的概念和理論出發(fā),詳細地討論了從《圍城》中的方鴻漸、唐曉芙到《洗澡》中的許彥成、姚宓這些兩兩相對的人物身上明顯的互文互釋性。該文在指出這種互文性絕非僅僅體現(xiàn)在用詞、用典方面的同時,也向針對作品互文性的如下評價致敬: “它引導我們了解一種新的閱讀方式,使得我們不再線性地閱讀文本。”[9]

      (七)著眼于記憶書寫與《干校六記》

      呂約的《記·紀·憶:楊絳記憶書寫的三種形式》(《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19 年第7 期)這篇論文認為,楊絳的散文是記憶書寫,其記憶文本可依 “記” “紀” “憶” 分類[10]。作者重點闡釋了劃分這三種記憶文本的依據(jù)、結(jié)果,并對這三種文本進行系統(tǒng)分析。三種分類方式的結(jié)合不僅為楊絳散文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也豐富了敘事散文的審美表現(xiàn),呈示了靈魂超越現(xiàn)實束縛的自由創(chuàng)造精神。程光煒的《楊絳的〈干校六記〉》(《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20 年第10 期)這篇論文因作者與楊絳、錢鍾書夫婦有著較為密切的來往,熟知這對夫婦的為人,因而能在別有會心地解讀《干校六記》這一系列記憶書寫文本的基礎上,探尋楊絳、錢鍾書這一代人的精神世界風貌。

      (八)著眼于雅俗沖突與悲劇意識

      尹玉珊的《兩條鞭子:楊絳小說中雅與俗的交戰(zhàn)》(《南方文壇》,2019 年第2 期)這篇論文視角新穎,論述得深入而獨到——通過詳細分析楊絳小說中的雅俗夫妻組合,展示雅與俗這兩條鞭子如何交互作用: “一面用文人的智慧來鞭笞庶民的低俗與蒙昧,一面用庶民的平等與求實精神來鞭笞文人的清高與低能?!保?1]河北大學李影的碩士學位論文《楊絳戲劇創(chuàng)作的悲劇意蘊研究》(2020 年6 月)聚焦楊絳戲劇作品中蘊含的悲劇意識,亦屬另辟蹊徑。該文試圖發(fā)掘楊絳悲喜劇創(chuàng)作間的內(nèi)在統(tǒng)一性,整合其悲喜劇作品中的悲劇性因子,進而闡釋楊絳悲劇意蘊產(chǎn)生的原因及其相關創(chuàng)作的意義。

      (九)著眼于翻譯理論與翻譯觀念

      辛紅娟、郭薇的《楊絳翻譯觀的中庸義理解讀》(《中國翻譯》,2018 年第4 期)這篇論文通過細致梳理楊絳撰寫的各類譯本序及其萬字長文《失敗的經(jīng)驗(試談翻譯)》,深入闡釋楊絳在踐行中國儒家 “中庸” 的基礎上,如何把握翻譯的 “度” 。陜西師范大學鐘祥元的碩士學位論文《從對等理論看〈洗澡〉中文化負載詞的英譯》(2017 年5 月)的角度不僅比較別致,也稱得上交叉——運用尤金·奈達提出的功能對等與形式對等理論,探討楊絳小說《洗澡》中的文化負載詞翻譯。

      (十)著眼于寫作理念與文學批評

      于慈江的《取法經(jīng)典、閱世啟智——楊絳的小說寫作觀念》(《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 年第1 期)一文認為楊絳的小說寫作理念主要體現(xiàn)為如下兩個方面: “其一,是受前人的小說經(jīng)典啟發(fā)并依據(jù)自己的小說寫作實踐感悟而逐漸形成的小說藝術觀,也即她反復申說、念念不忘的‘創(chuàng)作小說的藝術’……其二,是以自己的人生理念為底色涵養(yǎng)的小說寫作功用論,也即她在不同的場合里,一再解譬和強調(diào)的小說的閱世啟智作用。”[12]遼寧大學賀莉莉的碩士學位論文《楊絳文學批評研究》(2019 年4 月)劍指楊絳的文學批評,有助于從一個文學學者與批評者的透視角度,還原一個立體全面的楊絳。論文主要是運用文藝學的基本方法,挖掘楊絳的文學批評路數(shù)、特色及其含蘊的主體精神。

      三、結(jié)語

      近十年來,楊絳研究已經(jīng)有了較大起色,以宏觀視野廣角研究楊絳其人其作的越來越多,而從微觀角度具體研究楊絳某一部作品的越來越少。這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楊絳研究向縱深推進的良好勢頭。研究者較多關注的是楊絳作品反映出來的理性、隱身、反浪漫主義、女性等方面的意識,相對缺乏深入細致的綜合性與縱深性研究,以及有新意的文學理論視野的發(fā)現(xiàn)與觀照。

      猜你喜歡
      錢鍾書楊絳散文
      錢鍾書的幽默
      做人與處世(2022年6期)2022-05-26 10:26:35
      散文兩篇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2
      散文兩章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8
      選擇
      北方人(2021年9期)2021-10-13 12:18:36
      選擇
      北方人(2021年17期)2021-09-15 12:49:56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阿來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56
      錢鍾書還是錢鐘書?
      新教育(2018年27期)2019-01-08 02:23:30
      楊絳:高雅如蘭 靜若止水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2
      名師學案·錢鍾書
      錢鍾書的讀書筆記
      射阳县| 延庆县| 湛江市| 兴文县| 三河市| 樟树市| 普宁市| 张家口市| 都江堰市| 金塔县| 加查县| 阳春市| 浪卡子县| 威海市| 蕉岭县| 牟定县| 万安县| 辽宁省| 阜南县| 江北区| 诸城市| 措美县| 霍城县| 九台市| 博湖县| 黔西县| 乌拉特前旗| 昌江| 安溪县| 买车| 漳浦县| 安塞县| 昌邑市| 启东市| 建水县| 乾安县| 确山县| 获嘉县| 株洲市| 广东省|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