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萌
當地時間3月19日晚,瑞士聯邦政府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稱,采取迅速且能穩(wěn)定局勢的解決方法是絕對必要的,瑞士信貸銀行將被瑞銀集團收購。
3月20日,總部位于蘇黎世閱兵廣場的瑞士信貸集團(下稱“瑞信”)正式從全球30家系統(tǒng)重要性銀行的名單里消失。
一家有著167年歷史、曾管理近1.4萬億瑞士法郎的金融巨頭,從披露財報問題、股價暴跌,到宣布被以4折“低價”收購,僅花了一周時間。瑞信的買家,正是與其一街之隔的老對手——瑞士銀行(下稱“瑞銀”),撮合兩者走向談判桌的,是瑞士政府與瑞士央行。
就在瑞信危機發(fā)生一周前,3月10日,聞名美國創(chuàng)投圈的硅谷銀行遭遇擠兌后宣布倒閉;3月12日,美國紐約州金融監(jiān)管機構以“系統(tǒng)性風險”為由,關閉支持加密貨幣業(yè)務的簽名銀行。
接二連三的銀行覆沒讓人們不禁問,歐美銀行業(yè)究竟怎么了?如果說有著千億美元資產的硅谷銀行是“中小銀行”,那坐擁萬億美元的瑞信這頭“大象”是如何轟然倒下的?
當地時間3月14日,瑞信宣布推遲發(fā)布的2022年財報終于出爐。瑞信自曝,在2022年和2021年的報告程序中發(fā)現了“重大缺陷”,并正在采取補救計劃。審計機構普華永道給了瑞信的“內部控制有效性”以“否定意見”。
一名審計機構從業(yè)人員告訴《中國報道》記者:“否定意見是審計報告中發(fā)表的最低意見級別(往上分別是無法表示意見、保留意見和無保留意見),這說明企業(yè)的內部控制存在很大的缺陷,企業(yè)的風險很高,在這種情況下,企業(yè)提供的財務數據的可靠性就大打折扣了?!眻蟾嫠敢l(fā)市場猜測和恐慌。當日早盤交易中,瑞信股票下挫4%至?2.166 瑞士法郎。
財報公布后的第二天,瑞信最大股東沙特國家銀行的董事長阿馬爾·阿爾·胡達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絕對不會向瑞信提供進一步的流動性支持。最大股東放棄背書,市場對瑞信的信心急劇下降,股票價格再次應聲暴跌,當天瑞信的歐股和美股收盤跌超20%,首次跌穿2瑞士法郎,客戶爭先恐后地從銀行撤資。據《華爾街日報》,瑞信每天面臨高達100億美元的客戶流出。
當地時間3月21日,位于瑞士蘇黎世的瑞銀集團總部大樓。瑞士信貸即將被瑞銀集團收購,世界各地的招聘人員接到了來自這家陷入困境的瑞士信貸銀行的空前數量的求職電話。
股票與信心雪崩式的下跌,迫切需要監(jiān)管機構的介入。瑞士金融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FINMA)表示,當局有必要采取行動,以防止對瑞士和全球金融市場造成損害。他們擔心,如果不加以處理,該銀行將資不抵債。
“這次監(jiān)管機構果斷下場,力度很大,顯然政府吸取了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時的教訓,沒有拖延太久?!敝袊鐣茖W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馬偉告訴《中國報道》記者。
在瑞士政府的撮合下,瑞士第一大與第二大金融支柱走到了談判桌前。兩家銀行之間的談判開始于3月15日,并最終在3月20日亞洲股市開盤前達成協(xié)議,瑞銀宣布同意以約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信,只不過這個成交價格不及瑞信3月17日收盤時75億美元市值的一半。
據瑞銀官網介紹,這筆交易將以全股票方式進行。此外,瑞士政府同意提供 1000億美元的流動性額度作為后盾,并允許瑞銀清算約170 億美元的瑞信一級資本債券。
道瓊斯指數也在3月20日那天見證了瑞信史上最驚心動魄的6個多小時。該股先是大跌,收盤前又反彈,最終收漲1.3%。當日高低點之差接近23個百分點,這一差距是道瓊斯市場數據1985年以來最高的。
“此次救援過后,瑞銀將憑借3.4萬億美元的財富管理,成為世界第二大私人銀行,僅次于摩根士丹利?!薄督鹑跁r報》報道稱。
雖然瑞銀高管在極力鼓吹這次“聯姻”的成功,但危機尚未解除,瑞信事件進一步瓦解著本就脆弱的市場信心。歐美央行嚴陣以待,加拿大央行、英格蘭銀行、歐洲央行、美聯儲和瑞士央行紛紛宣布將加強資金流動性供應。
此次收購涉及5萬多名雇員與5000多億美元的資產處置,救援的效果如何仍有待觀望。據彭博社3月20日報道,過去幾天,從新加坡、倫敦到紐約,獵頭公司和大銀行一直接到瑞信員工焦急的求職電話。
瑞士聯合銀行收購瑞士信貸后,瑞士投資者正尋求采取法律行動。投資者聲稱,監(jiān)管機構采取的緊急措施意味著股東對該交易沒有任何投票權。
《華爾街日報》評價,強制收購給這個向來以中立謹慎聞名、為全球投資者和富人提供避風港的阿爾卑斯山國家留下了后遺癥,它動搖了瑞士人對該國經濟和政治模式的信心?!叭鹗康穆曌u也將受到長期而嚴重的損害?!比鹗康谌簏h、右翼自由黨主席蒂埃里·布爾卡特說。
這家瑞士第二大的金融機構,為何在短短一周時間內成為對家的囊中之物?馬偉向記者做了一個比喻:“這就像一個久病的老人在遇到一場罕見的寒冬后,病情急劇惡化?!?/p>
瑞信早在2020年起就不停陷入各類丑聞和經營虧損風波。2021年,瑞信接連卷入供應鏈金融公司Greensill Capital倒閉、號稱“史上最大單日虧損”的韓國人Bill Hwang管理的對沖基金 Archegos 崩盤事件,先后損失85億多美元。2022年,瑞信財報顯示全年虧損近80億美元。此外,公開資料顯示,瑞信估計在2023年還將承擔數十億美元的訴訟費用?!肮_出來的賬面虧損尚且如此巨大,普華永道所說‘嚴重缺陷讓投資人懷疑真實虧損可能更大?!瘪R偉告訴《中國報道》記者。
“隨后標普等國際信評機構調降瑞信評級,以及最大股東沙特國家銀行的推波助瀾,進一步加劇了瑞信的危機局面,資金持續(xù)外流。”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歐洲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楊成玉告訴《中國報道》記者。
而瑞信倒下更深層的原因,楊成玉認為,是美聯儲、歐洲央行的持續(xù)加息。
今年已連續(xù)有黑石集團、硅谷銀行、簽名銀行等多家歐美金融機構陷入流動性危機,“故事越講越往前,無論是硅谷發(fā)生的擠兌危機,還是瑞信信用危機,其根源都在于這些年金融機構逐漸下降的風險意識。”馬偉表示。
“在債券市場上,利率越高,債券價格就越低。美聯儲自2022年3月不斷加息,讓債券價格持續(xù)走低,債券投資人紛紛選擇減持止損。這也是硅谷銀行賣出220億美元證券時虧損18億美元的根源,而這18億美元的虧損直接引發(fā)了硅谷銀行的擠兌風波?!瘪R偉說。
“2008年金融危機后,在美聯儲的帶動下,很多國家把利率降到0甚至負值。這對金融機構是一個利好消息,因為資金成本便宜,他們就有很多的本金去擴張業(yè)務。”馬偉告訴《中國報道》記者,“這相當于全球金融機構享受了一個超過10年的超低利率環(huán)境。”
“大家好日子過得太久了?!瘪R偉指出,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全球陷入前所未有的高通脹,各國央行不得不迅速大幅提高利率?!爱斝乱惠喨蚋呃虱h(huán)境來臨時,金融機構這10多年的投資策略和風險管控都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
馬偉表示,硅谷銀行的破產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人們對瑞信的信心,但兩者的破產成因略有不同?!肮韫茹y行是非常典型的銀行擠兌危機,而瑞信主要是信用危機。瑞信整體的商業(yè)銀行業(yè)務一直經營得不錯,它的最主要問題是被資本市場拋棄了,出現股價暴跌等一系列問題?!?h3>誰是受害者?
但這場看似圓滿的收購背后并非沒有“流血者”。
此次收購中最受爭議的一項處置,是FINMA宣布“瑞信面值約173億美元的一級資本債券(AT1債券)將被完全減記為0”。AT1債券是金融危機后,為增強銀行資金充足率而發(fā)行,部分票面利率甚至高達9.75%,收益非??捎^。
公告一出,憤怒與不解充斥金融市場。“大家感到恐慌的原因在于,該處置違背了債券償還優(yōu)先于股票償還的原則。”馬偉說,銀行業(yè)清償程序的一般順序為,先儲戶,后債券投資人,最后才是股權投資人。此條款意味著,瑞信AT1債券的持有人將無法售出債券,蒙受高額虧損。同時,瑞銀超30億美元的收購款項將支付給瑞信的股東,股東的權益仍可得到部分保障。
AT1減記為0引發(fā)了市場對銀行發(fā)行的高收益?zhèn)L險的憂慮,觸發(fā)了其他歐洲銀行債券的拋售潮?!安糠秩速|疑瑞士政府的這一做法,但他們確實有權利如此做。瑞信在AT1的發(fā)債公告里就曾規(guī)定,在銀行無法繼續(xù)經營或需要監(jiān)管機構出手救助時,監(jiān)管機構有權不和債權人商議,把 AT1直接永久減值為0或轉為股權。這個條款事先就存在,只是大家誰也不相信瑞信會走到這一天。”馬偉表示。
誰將成為AT1債券減記的“冤大頭”?《金融時報》稱,AT1債券過去因高利率在亞洲受到富人與中小型家族理財辦公室青睞。從彭博社的分析來看,景順、品浩等大型基金管理機構、瑞信內部的高級管理人員或是受害者。
受訪專家均指出,雖然瑞信爆雷的沖擊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但歐美銀行業(yè)上空的“警報”尚未解除。
“某一家銀行出事肯定是‘黑天鵝。但是伴隨著美聯儲加息,整個全球金融市場的收緊對于金融機構形成的挑戰(zhàn),其實是一個‘灰犀牛?!瘪R偉認為,在硅谷銀行和瑞信爆雷后,大家都處于風險自查與風險偏好下降的狀態(tài)?!叭藗儾辉僭敢馔顿Y一些高風險的產品,整個金融市場也變得非常的謹慎和不安,任何一個消息都有可能被解讀為負面消息?!?/p>
德意志銀行于3月24日(周五)歐市股價大跌13%,并已連續(xù)3天下跌,截至3月24日市值蒸發(fā)了五分之一,成為銀行業(yè)最新擔憂目標?!叭鹦疟滓咽箽W洲銀行業(yè)陷入動蕩,而且市場恐慌情緒蔓延至法國巴黎銀行、德國德意志銀行等歐洲傳統(tǒng)‘百年老店,其股價出現恐慌性拋售。”楊成玉說。
與此同時,歐洲資本正加速外流。楊成玉表示,市場對歐洲銀行業(yè)的恐慌情緒已轉化為將資產轉移至安全地區(qū)的實質行動,資本出現了向新加坡、中國香港地區(qū)轉移的跡象?!督鹑跁r報》報道,在亞洲擁有強勁業(yè)務的瑞士財富管理公司Julius Baer 預計成為受益者:其股價在宣布收購后的一周已上漲了13%。
楊成玉向《中國報道》記者分析說,從硅谷銀行倒閉到瑞信破產危機,部分銀行的流動性風險整體呈現出“從美國向全球、從中小銀行向大型銀行、從銀行業(yè)向金融業(yè)”蔓延的趨勢。
“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進一步警惕國際熱錢劇烈流動,對部分金融脆弱國家造成的系統(tǒng)性風險。另外,要為美聯儲、歐洲央行貨幣政策轉向騰挪政策空間,防范其溢出風險?!睏畛捎裾f。
“中小銀行應成為下一步的關注重點。”馬偉認為。歐洲央行3月16日繼續(xù)宣布加息50個基點,在保銀行還是保物價的選擇前,歐洲央行選擇了后者,美聯儲也選擇了后者?!般y行面臨壓力越來越大。中小銀行的抗風險能力又不如大機構,他們可能面臨流動性與信用的雙重危機。”
至于瑞信破產會不會成為金融史上另一個“雷曼時刻”,馬偉認為尚不能下此定論。“現在市場信心確實還在上下反復橫跳,沒有完全恢復,但至少這次沒有很快滑入大規(guī)模恐慌,政府出手都較為及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