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葫蘆花開

      2023-04-11 01:55:04張巖
      中國鐵路文藝 2023年4期
      關(guān)鍵詞:吳英李莊李軍

      村支書老李家老屋的二梁上,到現(xiàn)在還掛著一個葫蘆。這個葫蘆有些年頭了。小頭大肚子,發(fā)黃,上面落了一層薄灰,還起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褐色斑點(diǎn),就像老李鬢角的老年斑。

      “是的,葫蘆也老了。人都老了,哪還有不老的葫蘆?”老李搖搖頭,對著落滿雨跡的老墻,孤自嘆了一聲。他的嘆聲很低,只有盤旋在屋角的風(fēng)能聽見,只有藏在院子里草叢中的小蟲兒能聽見。

      夜里下了雨,老李擔(dān)心老屋的狀況,一夜沒睡安穩(wěn),身上就像有虱子在咬他,總想撓撓,又撓不中要害。上午,老李就拿著刀,出了桑樹街,這走走那停停,看看麥子,看看油菜,看看溝渠兩邊細(xì)土上的蒲公英、灰灰菜和芨芨草,拐著拐著就拐進(jìn)了自己家的老院子。

      老院子現(xiàn)在是沒人住了。新農(nóng)村建設(shè),桑樹街上蓋了一排排小樓。幾年前,老李就和村里的許多人家一樣,搬到街上住了。街不太遠(yuǎn),所以老李就趁個空兒過來看看老屋。家里沒人住了,大門都不用鎖。大門是柳木門,往兩邊開著,門鐐子上掛著鎖,鎖孔里還插著鑰匙,生銹了,在風(fēng)里懸著,倒落得逍遙自在。

      老李一抬腳,就踏入一片旺盛的草里。原來沒人居住的時候,院子里的地也是挺肥沃的。它的上面長了好幾種草,旺旺的,像個草家族似的。老李走進(jìn)堂屋,屋子里空空的,該搬的都搬到街上去了。東墻上面漏雨,所以白石灰墻現(xiàn)在污成了灰石灰墻?;沂覊ι线€耷拉著幾張小學(xué)生獎狀,很舊了,像廢紙。那是老李三個孩子讀小學(xué)時得的獎狀。三個孩子,兩個已出嫁多年,小兒子也是二十大幾的人了。

      老李的目光移開獎狀,往西看,就看到立在西墻角的那個帶著鏡子的大衣柜,也是木頭的,又笨又丑,舊得要死。當(dāng)年請木匠大成來打這個柜子時,大成還在上面抹了涂料,畫了藤蔓和細(xì)腰葫蘆,現(xiàn)在一點(diǎn)葫蘆的痕跡也看不到了。

      老李走到柜前,往嵌在柜面上的方鏡子里一瞅,就瞅見了一頭灰白頭發(fā)的自己。時間不饒人呀,還真是一把殺豬刀。老李把手里割草的刀丟在墻邊,伸手就打開了柜門。柜里也是空的,不過柜底還平放著一件針織衣服,上面星星點(diǎn)點(diǎn)印著白色的小花朵,老李知道那是葫蘆花兒,現(xiàn)在看上去還挺新的。這是老伴周榮的上衣,還是幾年前吳英送給周榮的。周榮只穿過一回,好看,但她舍不得穿,一直放在這柜子里。周榮說就放在這柜子里,以后經(jīng)?;乩衔菘纯矗f不定割草時還能穿上一回。可是現(xiàn)在周榮得病了,躺在了醫(yī)院里,以后怕是再也不會割草,再也不會穿這件衣服了。

      老李拿起衣服看了看,又放了回去。想了想,又拿了起來,裝進(jìn)了口袋。老李想,拿到醫(yī)院去,周榮換身衣服時或許還能用著吧。

      老李再一抬頭,就看到了懸掛在二梁上的葫蘆。老李還記著,這個葫蘆是當(dāng)年?duì)敔敀煸谶@二梁上的。掛的時候,這老葫蘆還不老,還是一個青色的葫蘆,爺爺也還不怎么老,還可以種地,還可以從街上扛一袋芋干回來,做飯給一家?guī)卓诔浴?/p>

      老李記得,那時他才幾歲,頂多不超過十歲,家里有一片自留地,每年到了春天,地的邊上就會長出幾棵葫蘆。這葫蘆就是爺爺點(diǎn)種的。奶奶當(dāng)時已不在人世了,奶奶的活兒就由爺爺來干了。爺爺點(diǎn)種葫蘆,還要侍弄葫蘆,爺爺侍弄葫蘆時的認(rèn)真勁兒就像奶奶一樣。

      先是催芽,將一把葫蘆種子浸在溫水里,隔夜取出來,放在陰涼處,蓋上紗布,等著。過幾天就出芽了。然后,爺爺就拿著鏟刀,到地邊去松土,刨眼子,把葫蘆芽種在土眼子里,輕輕掩上土,撫一撫,就算種好了。

      土里埋著葫蘆種子,也是埋著希望。守住了希望,再苦的春季也會過去。

      爺爺種的葫蘆是土葫蘆,個大,上頭小,下頭大,有著圓鼓鼓的大肚子。爺爺說這種葫蘆好養(yǎng)活,憨厚,肉多。種子埋在土里,澆兩回水,就冒芽了,突突往上躥,沒過多少天,就爬到竹竿頂端,跟海棠樹一樣高了。

      爺爺種這種土葫蘆,其實(shí)圖的就是肉多。那年月,肚子三天兩頭癟著,是葫蘆一回一回把肚子撐了起來。葫蘆長大了,爺爺就提一把刀,把水嫩的葫蘆砍回來,壓在桌子上,去皮留肉,切成條條塊塊,放在鍋里煮,一家人就可以吃上幾頓。

      老李現(xiàn)在還記得一家?guī)卓谌藝雷映院J條的情景,都吃得很有味,爺爺卻坐在一旁喝葫蘆湯。爺爺說他不喜歡吃葫蘆條,就喜歡喝葫蘆湯。隔幾天,爺爺又拎著一個葫蘆和幾條從溝渠里捉到的小魚回來。葫蘆塊燒小魚,大家都吃得很有味。爺爺坐在一旁喝酒,酒就裝在一個小葫蘆里,爺爺像神仙一樣,喝得美滋滋的。爺爺沒有吃魚,他說魚有刺,他愛吃葫蘆塊。

      有一年初夏,爺爺去世了,沒能吃上新麥,也沒能吃上他點(diǎn)種的葫蘆。他沒有給家里留下什么,只有一樣,就是這個懸在二梁上的葫蘆。

      老李并不清楚爺爺掛這個葫蘆究竟有多大意思。它對于家人而言,難道是一種昭示嗎?愛在地里刨食的爺爺還有一個愛好,他喜歡收集各種作物的種子,包括草籽。比如豌豆種子、黑豆種子、大蔥種子、芫荽種子、野茅芋種子、野莧菜種子……在夏末,或者是暮秋,爺爺從大田地里回來,便把他收拾到的那些種子,用一塊塊碎布包起來,系上繩條兒,掛在屋檐下的墻皮上,或者是窗戶框邊。

      爺爺做這些活兒的時候很仔細(xì),好像他費(fèi)勁積攢到的這些種子,就是專門用來傳宗接代的。種子很重要,種子就是命脈,沒有種子,就斷了血脈。

      爺爺還會把這些種子裝在葫蘆殼里。那時候,葫蘆收了回來,爺爺把葫蘆瓤子掏出來,放在窗臺上晾曬,青白色的葫蘆皮成了橙黃色的葫蘆皮,就變成了葫蘆殼了。殼里很干爽,是收藏種子的好地方。

      老李就曾看過爺爺放在葫蘆殼里的那些種子,有大粒的,有小顆粒的;有黑色、紫色、褐色的,還有白色的,它們躺在一起,很安靜。

      爺爺還用葫蘆做過瓢。把一個葫蘆切成兩半,除去瓤子,放在水里煮一下,然后在太陽底下曬干,就是瓢了。用來舀水就是水瓢,用來舀面就是面瓢,雖土,但是個好東西!現(xiàn)在水瓢、面瓢早已過時,已沒了蹤跡,可這葫蘆還掛著,還能有什么用呢?

      老李四下找尋著,就尋見窗戶下面的那個木凳子。他搬過木凳子,身子晃悠悠地站在上面,舉著胳膊,就把葫蘆從鐵鉤子上取了下來。

      葫蘆的上端系著短短的一截麻繩,上端的一少部分被鋸開,便有了一個圓形的斷面。被鋸開的少部分成了蓋子,而下面的大肚子就成了蓋了蓋子的容器。麻繩穿過蓋子上的兩個洞眼,把兩頭固定在大肚子斷面的邊沿,提著麻繩,就可以容納日子里的點(diǎn)點(diǎn)滴滴了。

      老李掀開蓋子,朝葫蘆肚里看。葫蘆肚里黑魆魆的,一搖,有“刷刷”清脆的聲音,像是爺爺留在歲月里的幾句被風(fēng)干了的語言。老李把葫蘆肚子里的東西倒在手心里,一看,原來是一些灰褐色的葫蘆種子——這在歲月的褶皺里藏了幾十年的種子。

      老李感到身上又有些刺撓了。這些灰褐色的種子,現(xiàn)在都變成了虱子。老李看到了他的癢處。

      老李的鄰居老王家的院子里不長草。

      雖然老王家現(xiàn)在也搬到桑樹街住了,但是老王的愛人吳英還會隔三岔五回來,打掃打掃院子,而且還在院子里種了葫蘆。

      老王家的院子里部分是打了水泥地坪的,中間還鋪了磚道。靠近西墻邊留著一小片地,大概有半分,種著一些小蔥小菜,平日里由吳英侍弄。春天,吳英還會在院子四角點(diǎn)上幾窩葫蘆。葫蘆長得快,一天一個樣,不出一兩個月,葫蘆秧子就順著墻爬到廚房的煙囪上去了。

      吳英愛種它,一是因?yàn)閰怯⑾矚g看葫蘆葉子的鮮綠、葫蘆花的潔白。吳英雖是農(nóng)村婦女,長著一雙粗糙的種地的手,但是吳英閑下來時喜歡看書,還能寫幾句小詩,不圖發(fā)表,只圖自己樂呵。二呢,是因?yàn)楹J種子是她家老王從山東聊城帶回來的。老王帶回來的葫蘆種子,跟老李家掛在二梁上的那個葫蘆種子是不一樣的。老李家的葫蘆種子結(jié)出來的葫蘆是憨大個兒,人家聊城這葫蘆種子結(jié)出來的葫蘆個子小,但是好看,弄好了還能賣錢。所以,年年春天,吳英都要種上幾棵。倒不純粹是為了賣錢,而是那葫蘆和葫蘆花都別致,吳英愛看,仿佛她看著那些葫蘆花,就似看到了遠(yuǎn)在山東的老王似的。

      吳英家開著葫蘆花,老李家院子里卻長著草,這讓老李老婆周榮看著怎么也不得勁。村民家都開花了,你村支書家還長著荒草,這就有點(diǎn)狗皮掛在南墻上——不像話(畫)了。

      周榮給老李說她也想在院子里點(diǎn)幾眼葫蘆,就跟吳英家似的。老李不太支持。老李是村支書,這幾年新農(nóng)村建設(shè),鋪村路、扶貧,老李忙得很。周榮身體不太好,得過輕度腦梗,不能累著。老李想讓周榮過安穩(wěn)日子。周榮說:“老李,你就忘了咱家二梁上的葫蘆?”老李說:“哪能忘呢,那是爺爺留下來的,早年天天吃葫蘆,你看我這腦袋,都快變成葫蘆了!”周榮說:“那咱就種幾棵唄!咱不種,爺爺說不定在黃土下面罵咱忘本呢?!崩侠钏尖饬艘幌?,說:“你想種就種,但我可沒時間管理?!边@不,一會兒又要去鄉(xiāng)里開會。

      周榮又說:“吳英家有葫蘆種子,她跟我說過,種葫蘆能賣錢?!?/p>

      “能賣錢?”老李的眼睛發(fā)光了,“吳英說葫蘆能賣錢?”

      周榮說:“你看過她家老王帶回來的那些葫蘆嗎?可不像咱家早年種的那種葫蘆?!?/p>

      老李說:“我該走了,老周,沒事你就多去吳英家看看,老王又不在家,閨女吧又去讀大學(xué)了,吳英一個人也挺不容易的,有啥事你就給幫襯幫襯?!?/p>

      老王家和老李家處得不錯。這些年,作為鄰居兩家一直互相幫忙。還是在許多年前,老王帶著吳英走出那茅草都不長的大山,來到皖北這片土地,把根扎在了李莊。那時老王、老李都還年輕,都為人仗義,一來二去,兩人就成了好朋友。老李對遠(yuǎn)道而來的老王很關(guān)照,老王也是個勤快人,能種地,日子很快就安穩(wěn)下來,過得順心如意。

      閨女王玫考上了大學(xué),老王覺得需要錢的地方就多了。老王找到老李,給老李說自己的心事。老李支持老王出去,說:“怨我這個村支書沒本事,是我沒帶好大家走向富裕呀?,F(xiàn)在是個好時代,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老王,你有路子你就出去!”

      老王經(jīng)人介紹,去了聊城,也是種地,但種的是葫蘆。人家那是葫蘆種植基地,可不能小瞧葫蘆呀,老王是親眼見著人家賺錢了,看得眼紅……

      老王去了聊城,家里就吳英一個人了。周榮就常常隔著院墻和吳英說話,聊的話題也無非是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

      “周榮姐,在不在家?”吳英邊剪葫蘆葉子邊說。

      “在家呢。”周榮在院墻那邊應(yīng)道。

      “弄啥呢?”

      “吃了一片藥,歇著呢?!?/p>

      “到我家來看葫蘆吧,你看這葫蘆都長一人高了。”

      “這就過去。”

      好像話音剛落似的,周榮就來到了吳英家。兩個女人聊了一會自家的男人,接著就說各自的孩子。周榮說:“你家王玫真是好孩子,以后有出息了,哪像俺家小子,自家地不種,跑出去給人家種菜!誰知道他那悶葫蘆里咋想的!”

      吳英說:“周榮姐可不要這樣說你家李軍,我感覺李軍這孩子不錯,將來肯定能做大事。還有,這孩子不忘本呀,他哪次回來不帶一些菜種子?咱李莊這上百戶人家,哪一家沒種過這孩子帶回來的上海青?”

      周榮嘟嚕著說:“不是他那個爹讓他帶一些菜種子回來,他有這個心?”吳英嘆了一聲,說:“也難為李哥了,他讓小子帶菜種子回來,還不是想讓俺們把蔬菜大棚搞起來,日子過得好一點(diǎn)嗎?”周榮也“唉”了一聲,“可不是嘛!若不是一場大雪落下來,大棚也不會趴窩,否則老李的心愿就完成了。吳英,你李哥的頭發(fā)白了不少,是不是越來越像葫蘆瓢了?那是他這兩年急的!他年齡也快到杠了,這幾年他帶著村里人種果樹、養(yǎng)龍蝦、種蓮藕,啥點(diǎn)子沒想過?老李說在退休前還不能讓李莊人過上好生活的話,就是退了也不會休。他說他丟不起這個人,對不起當(dāng)年靠種葫蘆把他拉扯大的爺爺!”

      又說到了葫蘆。

      吳英沉思了一會兒,說:“要是……種植葫蘆呢?”

      “種植葫蘆?”周榮看著吳英,“葫蘆還能比小麥、玉米值錢?”

      “那可說不定?!眳怯⒄f,“老王在聊城給人家種葫蘆,人家都發(fā)財(cái)了?!?/p>

      吳英把周榮帶到偏房里,讓周榮見識了老王從聊城帶回來的那些寶貝。這偏房是老王的收藏室。周榮沒想到這個牛樁子一樣的老王還有這個愛好。偏房不大,可是幾個木頭架子上卻擺滿了各式葫蘆——有大有小,顏色不同,形狀各異,有的上面還畫了畫、寫了字,排成一排排,確實(shí)很好看?!罢媸翘每戳耍@世界上竟還有這么好看的葫蘆!”

      周榮扭頭問吳英,“你說的聊城那邊就是靠這些葫蘆發(fā)家致富的?”

      吳英說:“可不是嘛!”

      周榮說:“妹子,你家老王太有心了?!?/p>

      老王是個有心的人,吳英當(dāng)然知道了。老王這個人,別看像個愣葫蘆,不愛說話,可是做起事來一點(diǎn)不虛。老王去聊城有幾年了,聊城葫蘆產(chǎn)業(yè)發(fā)展壯大的點(diǎn)點(diǎn)滴滴,他都看在眼里。他早就知道種葫蘆可以賺錢了。每次從聊城回來,他都會帶一些葫蘆種子和工藝葫蘆,他也曾幾次跟吳英說起過種葫蘆可以賺大錢的事,也希望自己帶回來的葫蘆種子被鄉(xiāng)親們喜歡,都能播撒到地里,開花,結(jié)果,收獲,壯大。可是,村里的人對于種葫蘆并不感興趣。街上偶爾也能看到賣嫩葫蘆的,青皮,毛茸茸的,不過幾毛錢一斤。老王說他這葫蘆可以賣到幾十塊錢一個,可鄉(xiāng)親們不太相信。老王就把帶回來的葫蘆種子一股腦地交給了吳英。家里地少,老王還要回聊城,那些葫蘆種子也就被吳英裝在包里掛在了墻上,葫蘆也都收進(jìn)了老王的收藏室。

      兩個女人,就這樣欣賞著、聊著。院外的葫蘆花,靜靜地在風(fēng)中擺動。

      回到家里,周榮就把在吳英那邊聽到的、看到的都說給了老李。

      老李說:“老王自己咋不種葫蘆賣呢?”

      周榮說:“沒人幫忙唄。老王在外地,指望吳英自己種葫蘆?還要搭架子,哪里吃得消。還有,老王種的那些葫蘆可不是咱家那樣的大肚子葫蘆,老王種的那些葫蘆好看,上面還畫著畫,你看了你也會買一個?!?/p>

      見老李抽出一支煙塞進(jìn)嘴里,周榮推了老李一把,說:“老李,你好好考慮一下。葫蘆,‘福祿呀,說不定葫蘆這個東西,來到咱李莊,能給咱全村人帶來‘福祿呢。”

      老李是外表看來無所謂、內(nèi)心卻十分要強(qiáng)的人,當(dāng)了村支書,他想的確實(shí)是要把村子弄得像樣一些,對得起老百姓的信任。

      這些年,老李覺得,種地能解決溫飽問題,可要致富,就要發(fā)展產(chǎn)業(yè)。老李帶領(lǐng)村民,種過果樹、種過蔬菜,也種植過中草藥……付出了很多,但收獲都不太令人滿意。慢慢地,村里的人越來越少,能出去的都出去了,甚至連他自己的兒子都去了外地。

      從精準(zhǔn)扶貧到全面推進(jìn)鄉(xiāng)村振興,好政策如一縷春風(fēng)吹綠了大地,老李覺得好機(jī)會來了,還是要繼續(xù)為鄉(xiāng)親們服務(wù)。老李經(jīng)常到鄉(xiāng)里、到縣里、到市里學(xué)習(xí),還到別的農(nóng)村實(shí)地考察,學(xué)習(xí)經(jīng)驗(yàn),是真心想為鄉(xiāng)親們做點(diǎn)事。

      老李的心事,周榮都懂。

      因是種瓜種豆的季節(jié),有一次周榮到吳英家里閑聊,吳英給周榮說著說著,就又說到葫蘆了。“老王說,王玫也快大學(xué)畢業(yè)了,實(shí)習(xí)期間,就讓王玫到他那里去跟人家學(xué)葫蘆烙畫,將來回家就種葫蘆?!?/p>

      吳英還說:“咱李莊要是打算種葫蘆,李哥也要派人到聊城看看呀。找到老王,帶大家好好看看,看看人家的葫蘆是怎么變成錢的。咱吃不準(zhǔn)的事情也不能干呀!”

      天氣熱起來的時候,葫蘆花就開了。葫蘆花開在傍晚,嫩嫩的白,淡黃的蕊兒,悠悠地,彌散著清香味兒。吳英這些天來很是興奮,她家的房前屋后長滿了綠葉,開滿了白花,她其實(shí)就是置身在詩情畫意里,咋能不開心呢?

      老李從鄉(xiāng)里咨詢完技術(shù)人員,回到家的時候,天已經(jīng)黑了。老李說:“咱別忙著吃飯,你帶我到吳英家看看?!?/p>

      吳英帶著老李和周榮參觀了院子里的小菜園和院墻邊的幾棵葫蘆。那葫蘆長得真好,枝葉青青,層層疊疊,老李深吸了一口氣,就想到,咱李莊的人要是都能長得像葫蘆這樣生龍活虎,該多好呀。

      看過院子里的葫蘆,吳英又帶著老李和周榮出了院門,看屋后的葫蘆。葫蘆長勢喜人,那用木棒和竹竿搭起的棚架上爬滿了葫蘆青青的秧子。秧梢子爬到好高,梢頭上和枝杈間開著許多小白花,在濃密的綠葉間忽閃忽閃的,像孩子們童稚的眼睛。

      老李在棚架下走著,看著,感到了一絲驚訝。這是綠色世界呀!什么叫價(jià)值?咱李莊人如果都能像吳英這樣,家家都種上一片葫蘆,哪怕就是不賺錢,咱活得也有價(jià)值!

      看完了房前屋后的葫蘆,吳英又把老李和周榮帶到了老王的收藏室。在收藏室,老李看到了老王這幾年收藏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葫蘆,算是開了眼界。這些葫蘆真的很好,畫了畫的,雕了刻的,個個活靈活現(xiàn),這哪里是葫蘆,簡直就是一個個小精靈。

      老李被這些葫蘆的美感染了。

      吳英說:“李哥,你別看這些葫蘆奇形怪狀的,老王說小的能賣幾十元,大的能賣幾百上千元呢?!?/p>

      老李轉(zhuǎn)過臉,看著吳英,點(diǎn)了點(diǎn)頭說:“鄉(xiāng)里的技術(shù)員給我看了資料,說可以嘗試?!?/p>

      老李和周榮要走的時候,吳英對周榮說:“周榮姐,我給你拿一樣?xùn)|西?!?/p>

      吳英拉著周榮,往堂屋走去。

      吳英從里屋拿出一件衣服,交到周榮手里,給周榮說:“這是老王在聊城買的衣服,他給咱倆一人買了一件,是針織上衣,你穿一下,看看合身不?!?/p>

      周榮說:“給我買的?多少錢?我得給你?!?/p>

      吳英呵呵笑起來,說:“老王是在聊城服裝大市場買的,便宜得很,就給咱姐倆一人買了一件,你就別見外了。來,趕緊試試?!?/p>

      這是一件印了星星點(diǎn)點(diǎn)的白色葫蘆花的針織上衣,穿在周榮的身上,挺合身,也很好看。

      趕到聊城,見到老王時,已是下午兩點(diǎn)。

      老李是來取經(jīng)的。

      老王正在葫蘆種植園里為葫蘆修剪側(cè)枝。老王見到老李,很高興,又有點(diǎn)緊張。整個下午,老王都像一個園丁,圍著藍(lán)粗布圍裙,手里握著剪刀,陪著老李在偌大的葫蘆種植園里看這看那。這偌大的葫蘆園,面積真的是不小,老李目測了一下,少說也該有幾百畝吧。棚架都搭起來了,用的是竹竿、水泥桿,方方正正的,看起來堅(jiān)固牢靠,規(guī)范得很。

      人走在棚架下,就像走在涼風(fēng)嗖嗖的綠色世界。

      葫蘆長得都不錯,每一棵葫蘆的近前,都又架著小小的架子,是用細(xì)木棒支成的,那架子有的像“人”字,有的像“井”字,都是從葫蘆秧苗的脾性考慮,為葫蘆的枝蔓往上高攀鋪路架橋的。在泛著綠意的陽光里,每一棵葫蘆都活得悠然自在。風(fēng)穿過,光照過,蝶飛過,葫蘆們自由生長,向上,向上,爬上了棚頂,在上面糾纏,交織,親密,依戀,一汪綠色鋪滿了天地。

      有不少葫蘆還沒開花,有不少葫蘆已經(jīng)開花了,還有不少葫蘆的花兒已經(jīng)凋謝了。那凋謝的花兒后面結(jié)著小小的葫蘆,毛毛的,淺綠色,很別致,很好看。老李就想到了在吳英家看到的那些葫蘆。想必這些水嫩的葫蘆,以后都會華麗轉(zhuǎn)身變成老王收藏室里那樣的葫蘆吧。

      沿著綠蔭,繼續(xù)朝前走,邊走邊看。老李看到一些工人像老王那樣圍著藍(lán)粗布圍裙,手里有的拿著剪刀,有的拿著鐮刀、鋤頭,在葫蘆架下為葫蘆剪葉、修枝、松土、割草。其中有一個工人,看起來年紀(jì)比老王還大,但侍弄起葫蘆來,雙手卻是那么靈巧,干起活來也是那樣認(rèn)真仔細(xì),像是在輕輕地?fù)崦雰骸?/p>

      這一情景讓老李驀然想到了爺爺。想到爺爺,老李的眼睛不知怎么搞的,有點(diǎn)潮濕了。其實(shí)葫蘆就是嬰兒,而這些辛勤的工人都是葫蘆的爺爺。

      老王走在老李旁邊,給老李講起了這些“嬰兒”成長的故事:

      這些葫蘆可不是李莊那樣的葫蘆。點(diǎn)種在這塊地里的葫蘆,有十幾個品種。品種不一樣,結(jié)出來的葫蘆也就各不相同。當(dāng)然,這些水嫩的葫蘆首先是可以吃的,就像從前的歲月,饑荒時,誰沒有吃過葫蘆餅子、葫蘆稀飯、葫蘆條?現(xiàn)在還有很多人吃。只不過是現(xiàn)在吃的和過去吃的,感覺不同了。

      當(dāng)然,這葫蘆園里的葫蘆并不只是用來吃的,它還有更高的附加值——當(dāng)這些樸實(shí)無華的素葫蘆長大以后,經(jīng)過繪畫師、雕刻師的藝術(shù)加工,都會變成工藝葫蘆,變成更具美學(xué)價(jià)值的葫蘆,變成可以產(chǎn)生經(jīng)濟(jì)效益的葫蘆。

      最重要的是種子。種子里有好的種子和差的種子。好的或者差的,其成色、飽和度是不同的。葫蘆好,種子才好;種子好,葫蘆才好。這樣說,好像不無道理,但是對不好的種子,咱也不能不問,咱也要用心培養(yǎng)它,讓它結(jié)出好葫蘆來。這就好比咱們李莊的李光頭,他原先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終日里搖晃著葫蘆頭東逛西逛,若不是李支書幫助他,他能娶上媳婦,蓋上兩層小樓?

      老李看了老王一眼,鄭重地點(diǎn)了點(diǎn)頭。讓老李沒想到的是,老王這樣的悶葫蘆里居然也能倒出這么漂亮的餃子來。

      老王說:“想掙錢,就要像聊城這樣,大面積、大規(guī)模種植,還要科學(xué)管理。”

      看完了葫蘆園,老王又帶著老李看了葫蘆展示館。展示館是鋼架結(jié)構(gòu)的大空間,四邊擺了架子,中間是幾排長長的桌案,架子上、桌案上擺滿了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葫蘆,比老王收藏室的葫蘆多太多了。這真的是琳瑯滿目,老李真正是開了眼界。

      老王對老李說:“這排小葫蘆叫亞腰葫蘆。亞腰葫蘆按個頭大小,又分小亞腰、中亞腰、大亞腰、微型亞腰,長得玲瓏好看。這幾個帶有花紋的,叫迷彩葫蘆;這里幾個更是好玩,它們叫蟈蟈葫蘆;那一排葫蘆是捶腿葫蘆、捻手葫蘆、鶴首葫蘆、連體雙胞胎葫蘆、宮廷葫蘆……這些葫蘆的肚子上大都寫了字、畫了畫,它們又叫工藝葫蘆、文玩

      葫蘆。”

      臨近傍晚,老王又領(lǐng)著老李參觀了葫蘆工藝坊。這工藝坊有點(diǎn)像凌亂的車間,工作臺上放著不少各式葫蘆,十幾個負(fù)責(zé)雕刻、烙畫的工藝師正在埋頭工作,他們抱著葫蘆,坐在燈光下,有的拿著畫筆,有的拿著刻刀,有的拿著雕針,在認(rèn)認(rèn)真真、一絲不茍地往葫蘆上雕繪、烙畫。那原本的素葫蘆,在工藝師的刻刀下變成了一件件有靈魂的藝術(shù)品。

      老李到現(xiàn)在才算看出來門道。想必葫蘆展示館里的那些千姿百態(tài)的葫蘆都是這些工藝大師的杰作吧??吹竭@里,老李真的是嘆為觀止了。他站在工藝師們的背后,屏息斂氣看工藝師們在葫蘆上畫畫,他們有的畫著蝙蝠、有的畫著梅花鹿、有的畫著大額頭的老壽星……很民俗,很溫暖,很有文化味。還有栩栩如生的五牛圖、八駿圖、十二生肖圖……這些就像是久違的情感,老李在這里與這份溫暖的情感相遇了,他的心情無法不澎湃起來。

      這哪里是葫蘆,這是一份精神寄托,是一份濃郁的民間文化。

      老李仔細(xì)打望著這些工藝師,冷不丁地,一張熟悉的面孔進(jìn)入了他的眼簾。這張面孔青春、俊秀,眼神明亮、睿智,她是老王的閨女王玫。

      “王玫?”老李叫道。

      王玫轉(zhuǎn)過身,把目光從葫蘆上移開,“李伯?”王玫有點(diǎn)驚訝。

      老李看向老王,說:“老王,你這是?”

      老王又笑了,“我這是培養(yǎng)后備力量呢。這孩子快畢業(yè)了,現(xiàn)在是實(shí)習(xí)期,我動員她到這里來,她就過來了,現(xiàn)在跟這幾個技師學(xué)烙畫、浮雕技術(shù)呢!”

      晚上,老王燒了幾個菜,跟老李喝起了酒。人在異鄉(xiāng),老哥倆見面,心里邊暖和呀。喝酒吃菜,說著話,老李的話越說越多。老王聽著、應(yīng)著。

      回到李莊,老李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葫蘆上。

      一大早,老李吃了一點(diǎn)東西就去了村支部。老李到的時候,村支部的幾個同志都到了。昨晚老李就給他們打了電話,說明天早點(diǎn)過來,開個會。

      老李有話要跟他們講。聊城一日,老李腦子里記著的東西太多了,很想把他在老王那里取到的經(jīng)告訴他們。

      老李開門見山,他把聊城之行簡要地給大家說了幾句,然后就直接說葫蘆。他要帶領(lǐng)大家種植葫蘆。

      就種植葫蘆的事,開始討論。老李說:“這回咱們種的是文玩葫蘆,技術(shù)上是有保障的?!?/p>

      老李就說到老王。

      “收獲的葫蘆往哪里賣?”

      老李說:“聊城那邊大量收購葫蘆,簽訂收購合同,跑都跑不掉?!?/p>

      “網(wǎng)上有賣文玩葫蘆的,有不同的價(jià)位?!?/p>

      “那咱李莊的土地適合種這種文玩葫蘆?”

      老李說:“吳英家種的葫蘆就是文玩葫蘆,你們看到過嗎?若是請師傅在葫蘆上畫上畫,那葫蘆就值錢了。關(guān)鍵是老王懂技術(shù)!不要害怕嘗試,跌倒了再爬起來,拍拍屁股再朝前走,還怕走不到終點(diǎn)?光想不干,咱啥時才能真正富裕起來呀!咱們幾個謀算謀算,看看能不能盡快搞起來。黨員要帶頭,下到村里,到各家各戶去動員,盡早把這件事情落實(shí)下去。沒有錢買種子的,我老李先墊上?!?/p>

      第二天,村干部們就下到了李莊的各家各戶,給鄉(xiāng)親們講種植葫蘆的事。下午,老李把村民們召集起來,都來到吳英家,觀看吳英種的葫蘆。

      看過鮮活的葫蘆,吳英又帶著大家來到老王的收藏室,看掛在墻上、擺放在木頭架子上的工藝葫蘆。聽著吳英慢聲細(xì)語的講解,不覺間一個下午就過去了。

      老李回到家已是傍晚了,周榮給他炒了兩個菜,老李自斟自飲起來。

      “定了。”老李說。

      “什么定了?”周榮問。

      “去鄉(xiāng)里做了匯報(bào),咱李莊種植葫蘆的事?!崩侠钫f。

      “定了就定了,爭取今年打個翻身仗?!?/p>

      又說到了地?!袄钋f幾百畝大田地,看來秋季過后不可以再種麥子了?!敝軜s說:“那可不,開春三四月,葫蘆就可以下種了,這年前年后兩三個月呢,還能種一點(diǎn)蔬菜,過年也可以換換口了,青菜吃不了就拿到街上賣去。李軍拿回來的菜種子還有不少,誰想種菜誰拿去,不能空著地長草呀。”

      “唉,村里的年輕勞力不多啊?!?/p>

      “到時種葫蘆,能回來的都回來,咱也要簽個種植合同,弄個獎懲制度,可不能馬馬虎虎。李軍也要回來嗎?”

      “咋能不回來,我還要他挑擔(dān)子呢!這孩子現(xiàn)在在干什么?整天連個電話也沒有……”

      “能干什么呀,還不是種菜嗎?聽他說現(xiàn)在弄個蔬菜大棚,忙得很?!?/p>

      老李一咕嚕喝了一口酒。

      周榮又問:“老王這回可回來?”

      “還用說嘛!”老李翻了周榮一眼,“老王不僅回來,還要他挑大梁呢。他技術(shù)好,有經(jīng)驗(yàn),回來教教年輕人,當(dāng)個指導(dǎo)員不好嗎?”

      周榮就說:“老王回來,你要給人家開工資?!?/p>

      老李說:“開什么工資?年終不分紅嗎?”

      老李想了想,又說:“老王的閨女王玫,現(xiàn)在是葫蘆畫技師,出息大了。老王也一直想回來呀。李莊種了葫蘆,是他的用武之地,他也高興呀。他和吳英也不用再分開了。”

      這些天,種植葫蘆這事在老李的心里盤來盤去……這么多年,老李帶領(lǐng)大家一起往致富路上奔,一起爬坡,吃了不少苦。

      老李走家串戶,宣傳種植葫蘆的事,盡心盡力,多方協(xié)調(diào),最終得到了村民的支持。村主任拿個本子,一家家落實(shí),往本子上記戶主名字、記田地畝數(shù)……工作做得很細(xì)致。真正坐下來跟老百姓溝通,以心換心,老百姓也都很開明。說到錢的時候,老百姓跟老李說:“老支書,想種好地哪有不花錢的?跟著你干,這錢多少都得花,緊一緊褲腰也就出來了。這大喇叭里不是說打好脫貧攻堅(jiān)戰(zhàn)嗎?咱也不能落后呀,跟著支書擼起袖子加油干。攻堅(jiān)戰(zhàn)打贏了,咱們不就有好日子過了嗎?”

      老李跟大家伙商量說:“到時有錢的出點(diǎn)錢,有人的出點(diǎn)力??傊蠹叶枷胂朕k法,怎么好怎么弄,把這事情辦好。不說別的,咱們的勁都要往一處使才行?!?/p>

      這事情講定了,就又談到出地的事。李莊的地塊比較分散,西北有百十畝,東北有百十畝,西南還有兩三百畝。一條大河流到李莊,分了岔就變成了兩條河,兩條河從西邊繞著小山往東流,流到小山的東邊交匯了一下又分岔了,分別在李莊前后往東流,流到李莊東邊就又交匯了,一路嘩嘩往前流去。李莊西依著山,其他三面臨著水,所以平整的地塊就分在了幾處。若分開來種植葫蘆,肯定不好管理。老李就和幾個黨員一起,跟大家伙進(jìn)行了座談,談定了補(bǔ)缺換地的事,就是小地塊不在李莊大田地里的,可以和在大田地里有地的人家進(jìn)行交換。這樣,分散的零星地塊就被聚在一起變成了大塊地,種葫蘆好搭棚,也好管理了,而且家家有份。

      地的事弄好了,規(guī)劃基本上就有著落了。老李舒了一口氣,對大家說:“秋天收了玉米、紅薯,就不要種麥子了,等到開春種植葫蘆。不過這兩三個月地也不能閑著,可以種一茬蔬菜,胡蘿卜、香菜、菠菜、上海青,都可以種呀,種了菜自己吃了也方便,吃不了可以到街上去賣。誰要菜種子的,可以給我兒子李軍打電話,他免費(fèi)提供,要多少給多少?!?/p>

      到了秋天,收了玉米、黃豆、紅薯,地里就沒有再種麥子。地里等著種植葫蘆,老李的心里也著急起來。老李急的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老王啥時回來。老李前些時候給老王打過電話,說:“老王,咱的舞臺都給你搭好了,你這員猛將哪天回來呀?”老王說:“不急,等到了秋天,收了莊稼,我就辭職回去?!爆F(xiàn)在到秋天了,還沒見老王回到家,老李這心里是七上八下,坐臥不安。

      老李晚上又給老王打了電話,老王說他正在辦理離職手續(xù),下月初就到家了。老李掛了電話,立馬給村主任打電話,說:“小馬,弄啥呢?”小馬說:“沒弄啥,這不等著您安排任務(wù)呢?!崩侠钫f:“現(xiàn)在給你一個任務(wù),你安排二十個年輕人,不分男女,明天就到聊城去,跟老王現(xiàn)場學(xué)習(xí)葫蘆栽培、管理技術(shù),老王下個月就回來了,咱要搶時間,把該做的能做的事情都做在前頭?!毙●R說:“好的,我現(xiàn)在就定人選,明天一早就出發(fā)?!?/p>

      老李撂下電話,抽了一根煙,又拿起電話。周榮看著老李,說:“你這一個晚上都沒閑著,又打電話給誰?”老李說:“我想給李軍打個電話。”周榮說:“打電話給李軍弄啥?”老李躊躇了一下,說:“我想讓李軍回來。老王下個月就回來了,人家一把年紀(jì)都回來了,也是我叫人家回來的,咱李軍不回來,這說不過去?!?/p>

      周榮說:“理是這么個理,可是兒子的蔬菜大棚現(xiàn)在做得也很有起色……”

      老李打通了兒子的電話,開口就說:“兒子,如果老爸讓你回來,你會同意嗎?”李軍問:“怎么啦?家里出什么事了?”老李說:“沒出什么事。就是村里準(zhǔn)備種植文玩葫蘆,想讓你回來帶領(lǐng)村民一起致富?!崩钴娬f:“我現(xiàn)在暫時回不去。就是不回去,也可以幫村里出力,有任何需求我都會全力以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做你的后盾?!眱鹤拥囊幌捵尷侠钣X得也挺有道理。

      跟老王學(xué)習(xí)技術(shù)的二十個年輕人都回來了,老王還沒有回來。小馬說:“老王確實(shí)已辦理離職手續(xù),交代完一些事情就回來。老王肯定會回來的,他天天都巴望著回來呢?!?/p>

      到了月底,老李又給老王打電話,沒打通。老李有點(diǎn)急了。老李來到吳英家,叫吳英給老王打個電話,看能不能打通。吳英也沒打通。到了傍晚,老王的電話打回來了,是別人用老王的手機(jī)打來的,說老王出事了,回不去了。

      吳英趕緊問:“老王出事了?老王出什么事了?”

      電話那頭說:“老王今天是要回去的,他背著行李包,順便搭了公司往市里送葫蘆的車,結(jié)果出事了。為了躲開迎面開過來的大貨車,送葫蘆的車發(fā)生側(cè)翻,撞到隔離欄上……”

      吳英問:“老王呢?”

      電話那頭說:“老王在醫(yī)院搶救

      呢……”

      吳英不信,趕緊給女兒打去電話。電話里,王玫已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話都說不出來……

      唉,真是天有不測風(fēng)云呀。老王再也回不來了。

      誰能想到會有這樣的事情,連老李都被弄懵了。說得好好的,開了春就上馬葫蘆項(xiàng)目,難道就這么擱淺了?

      老李窩在家里,喝了幾天悶酒。周榮天天往吳英家去,陪著吳英,沒少淌眼淚。勸了幾天,吳英的情緒慢慢好了些,周榮就為吳英做了碗雞蛋面。

      吳英說:“周榮姐,你回去吧,謝謝你這些天對我的照顧,我也想明白了,老王他是回不來了。我要是想老王了就到院子里看看葫蘆……”

      那個晚上,月亮出來了。月光照在吳英家的院子里,照在那一片葫蘆架上,微風(fēng)下,葫蘆葉在動,葫蘆花在動,朦朦朧朧的。吳英睡不著,就來到葫蘆架下看葫蘆花。那些葫蘆花,一朵一朵的,安靜地綻放著,潔白,干凈,像一塵不染的心靈,像清亮單純的眼睛。吳英輕輕地?fù)崤鼈?,就像撫弄?dú)q月,觸碰回憶。這些花年年開,可是有一個人不在了。

      “老王……”吳英低聲地喚了一聲。她蹲在葫蘆架下,把自己抱得緊緊的。

      清早,部分葫蘆花開始收縮,凋零,但是還掛著露珠,清新得很。

      吳英正給葫蘆花授粉,老李走進(jìn)了院子。

      “李哥來了,這幾天怎么沒見到周榮姐?!眳怯⒄f。

      “前幾天就送到醫(yī)院去了?!崩侠钫f。

      “怎么了?”吳英有點(diǎn)驚訝。

      “腦出血,半個身子癱瘓了?!崩侠顕@了一聲。

      吳英呆呆地站著,也不知該如何安慰老李。

      沉默了一會兒,老李說:“我今天見了趙隊(duì)長?!?/p>

      吳英問:“哪個趙隊(duì)長?”

      老李說:“駐村扶貧工作隊(duì)的趙隊(duì)長。咱李莊不是還有幾戶貧困戶嗎?趙隊(duì)長要來咱們村指導(dǎo)工作。我把我的想法,還有你家老王的事、種植葫蘆的情況,都給趙隊(duì)長說了。趙隊(duì)長查了很多資料,跟我說葫蘆這個項(xiàng)目可以上,他全力支持我們?!?/p>

      吳英說:“那老王可以安心了?!?/p>

      說干就干。時間金貴,不能再等了。

      年前,李莊村的大田地就早早翻耕好了。翻耕過的土地,躺在陽光下,暖暖地曬著,散發(fā)著泥土氣息,遠(yuǎn)遠(yuǎn)望去,像一片海,翻動著波浪。村民們在村組長的帶領(lǐng)下,起早貪黑在地里忙碌著,整田,拔草,打埂,挖溝。

      過了年,開了春,老李更忙了,他又去了一趟聊城,在老王生前所在的葫蘆產(chǎn)業(yè)園,和對方簽訂了葫蘆供種包銷合同。老李到聊城來,除了簽合同,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親自接老王的女兒王玫回家。王玫已大學(xué)畢業(yè),實(shí)習(xí)期也過去了,工藝葫蘆的烙畫、雕刻技藝也學(xué)得差不多了,她是個難得的人才啊,李莊太需要她了。頭兩天,老李到吳英家閑坐,悶著頭喝水,不曾開口,吳英就知道老李的來意。吳英說:“是不是過來跟我商量讓王玫回來的事?”老李說:“是有這個意思,但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口?!眳怯⒕徒o王玫打去電話征求她的意見,結(jié)果王玫毫不猶豫地答應(yīng)了。

      老王沒有回來,王玫實(shí)際上等于是接替了老王,為李莊的葫蘆種植做了不少具體的事情。之前到老王那里學(xué)習(xí)的二十個年輕人,現(xiàn)在正是發(fā)揮作用的時候,都派上了用場。駐村扶貧工作隊(duì)的趙隊(duì)長也派來了縣農(nóng)科所的農(nóng)業(yè)科學(xué)技術(shù)人員,在田間地頭,和村民們一起為葫蘆育種、搭棚、除草、施肥、修枝、剪葉、治蟲、授粉。在新時代的春光里,李莊的葫蘆沐浴著陽光雨露,旺盛地生長著。蒼天不負(fù),在收獲的季節(jié),李莊的幾百畝葫蘆取得了可喜的大豐收。

      跟上了時代的節(jié)拍,李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了,貧困戶不再貧困,李莊全部脫貧,走在了鄉(xiāng)村振興的大路上。

      老李知道,葫蘆的大豐收,只是成功的第一步,他還要把葫蘆產(chǎn)業(yè)做大做強(qiáng),把李莊發(fā)展得更好更美,就像全國那些富裕的美麗鄉(xiāng)村一樣??墒?,這盤大棋需要大家合力來下,他老李一個人怕是不行啊。畢竟,他也快退休了。

      老李就想到了兒子。

      李軍回來后,和王玫緊密配合,對李莊的葫蘆事業(yè)做了更遠(yuǎn)的規(guī)劃。

      李莊的土地除了留一部分種植黃豆、麥子,其余土地都種上了葫蘆。不僅如此,周邊的幾個自然村在李莊的影響和帶動下,也都種上了葫蘆。

      為了讓收下來的葫蘆盡快銷售出去,這段時間以來,李軍馬不停蹄地跑市場,與客戶談判,簽訂收購合同。為了讓鄉(xiāng)親們放心,李軍還牽頭成立了葫蘆合作社,和十里八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簽訂了保供包收協(xié)議。

      技術(shù)管理和葫蘆加工這一塊,主要由王玫負(fù)責(zé)。王玫做事很扎實(shí),從一棵葫蘆苗栽到土里開始,她便把自己學(xué)到的葫蘆全套種植技術(shù),手把手地教給了村民。從一個小葫蘆開始,她又把葫蘆打磨、烘干、晾曬、烙畫、針雕、構(gòu)圖設(shè)計(jì)等葫蘆深加工技藝,都免費(fèi)傳授給了村民。

      為了李莊葫蘆的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真正把李莊葫蘆品牌打出去,把葫蘆文化推廣出去,老李又在村里召開了一次年輕人會議,李軍和王玫都參加了。就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的事情,與會的年輕人踴躍發(fā)言,大家集思廣益,討論熱烈。老李看著他們,目光炯炯,他仿佛看到了李莊的希望,李莊的未來。

      不久,李莊就成立了葫蘆工藝部,王玫帶領(lǐng)工藝師們對合作社收購回來的各式各樣的葫蘆進(jìn)行藝術(shù)加工;成立了葫蘆種植示范園和葫蘆文化園,對李莊葫蘆進(jìn)行展示、推廣和文化宣傳;成立了葫蘆產(chǎn)品開發(fā)部和葫蘆超市,對葫蘆產(chǎn)品進(jìn)行開發(fā)和線下銷售。從葫蘆做成瓢,到做成葫蘆條、葫蘆干、葫蘆餅、葫蘆餡餃子、葫蘆餡包子……在李莊的葫蘆超市,這些葫蘆產(chǎn)品應(yīng)有盡有。

      不光是線下銷售,還開通了線上直播,由王玫主播帶貨,李莊的葫蘆產(chǎn)品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深受用戶喜愛。

      現(xiàn)在,李莊人又構(gòu)筑了一個更大的藍(lán)圖:充分開發(fā)李莊現(xiàn)有的依山傍水的環(huán)境資源,做好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搞民宿和農(nóng)家樂,建鄉(xiāng)村大舞臺,成立李莊葫蘆文化傳媒中心和李莊紅葫蘆歌舞隊(duì),打造李莊“葫蘆小鎮(zhèn)”。

      鄉(xiāng)村振興,李莊做得紅紅火火。

      其實(shí)老李還有一個愛好,就是吹嗩吶?!栋嬴B朝鳳》《全家?!贰兑恢ā贰而P陽歌》等嗩吶名曲,老李都會吹。這些年,誰家有喜事,都會請老李來助興,吹上兩支歡樂曲子。老李和善,也不拘泥,拿著喇叭來到人家便吹起來。一曲下來,全場歡笑,老李也開心得意。

      如今,李莊的日子越來越好,老李真想再抱著喇叭吹一支慶豐收的曲子!

      接老李班的人選,一個是李軍,一個是王玫。李莊不少人認(rèn)為勝出的應(yīng)該是李軍??墒峭ㄟ^選民依法投票選舉,投選結(jié)果出來了——王玫勝出。其實(shí),李軍也很優(yōu)秀,他和王玫能力相當(dāng),都是李莊老百姓喜愛的年輕人。選票數(shù)上,王玫只比李軍多一票。

      老李知道,他的這一票就應(yīng)該投給王玫。

      周榮出院那天,是老李去接的?,F(xiàn)在老李有了一點(diǎn)時間,可以好好陪陪他的老伴了。

      老李推著輪椅上的周榮,來到自家門口。忽然,老李家的大門打開了,只見紅葫蘆歌舞隊(duì)的十幾個中老年演員都聚集在老李家的院子里,他們有的在化妝,有的在調(diào)琴……正在做演出前的準(zhǔn)備。吳英也在其中。

      驀然看到這一幕,周榮很感動。她看到了吳英,便把掛在輪椅把手上的一個布包取下來,捧在手里,輕聲地叫著吳英,吳英往周榮這邊走過來。周榮說:“妹子,謝謝你,謝謝咱這個歌舞隊(duì),你今天有節(jié)目不?”吳英說,“有啊,你出院了,喜事呀,我們今天就是來演出給你看的啊?!敝軜s說:“感謝妹子?!闭f著,把布包打開。布包里是一件衣服——是那件印著星星點(diǎn)點(diǎn)白色葫蘆花的針織上衣。周榮對吳英說:“妹子,這件衣服是幾年前你送給我的,穿在身上好看,我平時都沒舍得穿,就留到現(xiàn)在?,F(xiàn)在,我是沒機(jī)會再穿上它了,我現(xiàn)在就把它送給你。咱姐妹情義,你一定要收下。”

      吳英接過周榮手里的衣服,她輕輕地?fù)崦@件上衣,眼睛濕潤了。

      演出開始了。場面很喜慶。紅葫蘆歌舞隊(duì)的老姐妹們穿著旗袍,載歌載舞,一派喜氣洋洋,歡天喜地……

      不少村民都來到老李家院子里觀看。但是,王玫和李軍沒有出現(xiàn)在現(xiàn)場。

      王玫和李軍正在河邊。河邊在建民宿。他們兩個,一個是“施工方”,一個是“監(jiān)理方”。

      中午休息的空隙,王玫喜歡吹葫蘆絲。此時,她正坐在水邊吹著葫蘆絲。李軍沒有打擾她,他只是站在王玫的旁邊,安靜地聽著。

      河水靜靜地流淌著,偶有小魚兒露了露頭,那水面便泛起一朵朵水花,那水花就像好看的白色的葫蘆花。

      從水面吹過來的風(fēng)清涼清涼的……

      作者簡介:張巖,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中國鐵路文藝》《清明》《安徽文學(xué)》《北京文學(xué)》《中國作家》《電影文學(xué)》《讀者》《海燕》《作家天地》等報(bào)刊。獲過多次文學(xué)獎項(xiàng)。

      猜你喜歡
      吳英李莊李軍
      喚起我沉思的一本書
      ——讀岳南的《那時的先生1940-1946 中國文化的根在李莊》
      木棉花開
      人民之聲(2022年3期)2022-04-12 12:00:14
      Superconductivity in octagraphene
      A physics-constrained deep residual network for solving the sine-Gordon equation
      《李莊·印象》
      ——李莊古鎮(zhèn)代表性應(yīng)用圖案作品
      史語所李莊時期事跡史料之一
      走李莊
      李軍書法藝術(shù)簡介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4
      誰有權(quán)處置“億萬富姐”的資產(chǎn)
      温泉县| 调兵山市| 阳泉市| 乐昌市| 瓦房店市| 中超| 海阳市| 阳城县| 榆社县| 满洲里市| 观塘区| 宜城市| 永寿县| 祁门县| 黑河市| 邻水| 通道| 锡林郭勒盟| 唐海县| 深州市| 繁昌县| 吉安市| 扎鲁特旗| 阳新县| 都兰县| 攀枝花市| 祁门县| 星子县| 贵港市| 衡南县| 保靖县| 泸西县| 孟州市| 额敏县| 绥德县| 揭东县| 洛川县| 横山县| 重庆市| 东平县| 高碑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