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渝生
2023年1月3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著名普通外科專家、醫(yī)學教育家黎介壽在南京病逝,享年98歲。
20世紀初,黎介壽和他的哥哥黎鰲、弟弟黎磊石三兄弟出生在風雨如晦、備受外國列強凌辱的舊中國,后來成長在日益強大的新中國,伴隨著祖國的發(fā)展與進步,他們在醫(yī)學領域也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先后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成就了中國醫(yī)學界“黎氏三院士,懸壺濟蒼生”的一段傳奇與佳話。
老大黎鰲,1917年5月出生,1999年9月去世,享年82歲,是中國燒傷醫(yī)學開拓者,在中國燒傷學界素有“百科全書”的美譽。
1958年,“大煉鋼鐵”時期,我國燒傷病人陡增。黎鰲意識到,燒傷是威脅民眾生命健康的大患,他主動承擔重任,提交了一份燒傷防治研究的請戰(zhàn)書。第三軍醫(yī)大學當即決定由他牽頭在普外科組建燒傷救治隊,在災難面前大顯神威。
1966年,四川合江一支鉆井隊不幸遭遇井噴,數(shù)十人被燒得面目全非。黎鰲率領一支精英救治小組趕赴現(xiàn)場投入到搶救戰(zhàn)役中。他本人更是幾天幾夜沒合眼,將一個個燒傷患者從死亡線上奪了回來。
1994年,黎鰲被美國燒傷協(xié)會授予“伊文斯獎”,并當選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他創(chuàng)建了全軍第一個燒傷中心和第一個燒傷研究所。
1999年,新世紀的大門即將打開,這位老醫(yī)生卻留在了他奉獻一生熱血和熱愛的20世紀。
老二黎介壽,1924年10月出生,1963年4月入伍,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黎介壽一生大愛,一生攀登,一生厚德,一生為梯。在人類腸道疾病的“神秘王國”,他窮盡一生心血,不懈攀登科研高峰,成為“世界上研究腸子時間最長的人”。他曾以4年多與豬“相依為命”的堅守,換來小腸移植這個世界性難題的攻克。在“九曲回腸”的世界里,黎介壽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亞洲第一”“世界第一”,成為我國腸外瘺治療的鼻祖、臨床營養(yǎng)支持的奠基人、亞洲人同種異體小腸移植的開拓者、加速康復外科和損傷控制性外科等技術與理念的倡導者。
黎介壽從醫(yī)70年,用精湛醫(yī)術、高尚醫(yī)德和仁愛之心,為患者消除痛苦、送去健康?!爸灰∪诉€有一口氣,做醫(yī)生的就不能輕易放棄?!痹谒男嗅t(yī)生涯中,不乏一些棘手的案例。一位浙江女患者僅有30厘米小腸,為正常人的十五分之一。在黎介壽治療下,她靠腸營養(yǎng)支持生下健康女嬰,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全依靠腸內營養(yǎng)懷孕生育的案例。
還有一次,黎介壽在為一名復雜性腸瘺病人手術時,突然間心律不齊,臉色蒼白,冷汗淋漓,可他還是堅持在手術臺前站了7個多小時——病人得救了,可他卻昏倒在手術臺邊。
黎介壽視拯救生命高于一切,病人有1%的希望,他就盡100%的努力。他先后做手術21000多臺,收到患者和親屬贈送的表揚信和錦旗14000多件。他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吳孟超共同主編的《普通外科手術學》成為醫(yī)學院校教材。黎介壽先后帶教了350余名碩士、博士、博士后,都成長為我國普通外科領域的佼佼者,為我國的醫(yī)學事業(yè)集聚了一批優(yōu)秀人才。他對他的學生說:“現(xiàn)在的年輕人有很多天時地利的條件,生活在黃金時代,如果不努力,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p>
2014年,浩瀚星空又閃耀一顆小行星,他的名字叫“黎介壽星”。這顆小行星位于獅子星座,距離地球約2.21億千米。
老三黎磊石,1926年10月出生,曾任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副院長、全軍腎臟病研究所所長。1994年當選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際著名腎臟病學家、醫(yī)學教育家、主任醫(yī)師、教授,中華腎臟病學會及亞太地區(qū)腎臟病學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首批國家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先后獲得軍隊專業(yè)技術重大貢獻獎、“何梁何利”基金獎、中國醫(yī)師獎,曾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6次、三等功8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6項,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等獎12項。他領導的腎臟科,是軍隊、江蘇省醫(yī)學重中之重學科及實驗室。富有傳奇色彩的是,黎磊石開始研究腎臟病時已49歲。此前,他是研究寄生蟲病的專家。“研究腎臟病,我不一定能做出大成績,但能幫助一些人?!睂τ谧约喊肼忿D行,黎磊石這樣解釋。
1982年,黎磊石無意間發(fā)現(xiàn)一個用傳統(tǒng)草本植物雷公藤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痛的病例,病人身上存在的合并嚴重蛋白尿病癥突然消失了。
黎磊石沒有放過這一“偶然”現(xiàn)象,經過一系列研究,證實了雷公藤具有獨特的免疫抑制功效。隨后,他冒生命危險親口嘗試,掌握了雷公藤對治療腎臟病既有效又安全的劑量。緊接著,他又發(fā)現(xiàn)大黃酸和冬蟲夏草對腎臟病的獨特療效。就這樣,他開辟出了腎臟病治療的新途徑。
國際上曾經對腎活檢普遍采用直角穿刺法,穿刺時間長,出血多。黎磊石發(fā)明了快速安全的斜角穿刺法,使腎活檢從每例3~4小時縮至10分鐘。
2005年,第十屆國際血液凈化學術會議閉幕大會上,伴著黎磊石洪亮的聲音,巨大的屏幕上現(xiàn)出令人驕傲的文字“血液凈化術在發(fā)展中國家的未來——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經驗”。
2010年3月16日,黎磊石因患癌癥醫(y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84歲。
黎鰲、黎介壽、黎磊石兄弟三人分別擔任燒傷、普通外科、腎臟病三個全軍專業(yè)組的組長,以及燒傷、普通外科、腎臟病三個全軍研究所的所長,都在各自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三兄弟曾經有一個共同的約定:生,共飲長江水;死,共聚長江魂。黎鏊、黎磊石過世后,遵照他們的遺囑,骨灰撒于滾滾長江。
如今,中國醫(yī)學界的“黎氏”傳奇在滔滔江水中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