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澤茜
泱泱大中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地大物博。我愛北方漠河的蒼茫雪原;我愛南國群島的無垠碧波;我愛紅菱嫩藕的江南水鄉(xiāng);我愛白草黃云的邊塞風(fēng)光……我更愛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北京。
我愛北京這座城醒來時的喧囂。
早晨,汽車馳騁著,在金融街玻璃大樓反射的光線中穿梭,遠處交織著笛鳴。人們步履匆忙,高跟鞋的“嗒嗒嗒嗒”,鑰匙撞擊的“叮鈴叮鈴”和電話那頭的匆匆對話,涌動在地鐵二號線的入口。站臺上已經(jīng)人流如潮,我裹挾在匆忙的人群中,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列車即將進站……開往阜成門方向……”。突然,如一股勁風(fēng),“嗖——”,地鐵帶著尖厲的聲音穿入視野。車門打開,人潮開始涌動,高低起伏,如同一陣陣波濤。就這樣,北京忙碌的一天開始了。
帶著“咕咕”直叫的肚子,走進那些小胡同。頓時,吆喝聲、喧嘩聲響成一片,這里有很多有名的北京小吃,許多人都會慕名而來。攤前,店主忙著和外面的顧客們大聲交談,伴隨著湯鍋里冒出的滾滾濃霧,濃湯在小火的慢煮下“咕嘟”作響,白色面團一沾到鍋中的熱油便“呲呲”地崩起油花。用不著眨眼的工夫,一碗汁稠味足的爆肚,一盤淡甜而松軟的奶油炸糕,再配上一塊稻香村的南瓜餅,一份豐盛的早餐便被遞到食客的面前。仰起頭,鴿群從一排排的灰瓦上拂過,孩童們興奮地把小米撒在地上,笑著,鬧著……
早晨的序曲就這樣拉開了,就像剛剛冒泡的爐子上的水,充滿了濃濃的熱情。
我也愛北京這座城沉睡時的靜謐。
夜晚,四盞燈照著靜悄悄的角樓,我慢慢地欣賞著盛京的夜、斑駁的紅墻和月。一縷微風(fēng)如同靈巧的手指般在角樓的梁柱之間,彈奏著動聽的音符。二百三十只神獸,與古老的北京城對望,角樓的影子,樹影的婆娑,水面的漣漪,寧靜的巷子……目光所及之處,仿佛都在它們的掌控中。抬頭望向那繁星點點的空中,那一輪金黃的圓月呀,也在寂靜的夜中傾灑下一片璀璨,仿佛置身天上仙境。
閉上眼,聆聽著風(fēng)聲,聆聽著那老單車踩動時鏈條發(fā)出的吱吱聲。你再仔細聽,是誰家的老收音機斷斷續(xù)續(xù)地發(fā)出京劇唱腔?是誰家悠揚悅耳的琴聲還未斷……各種音符,一起被融進了北京城夜晚的寂靜里,這種聲音氤氳親切,讓人舒心。我好留戀這一切,真想祈求時光長長地駐足于此,在寧靜的夜空下入眠。
夜晚的歌曲就這樣緩緩收束,帶著對今天的滿足,帶著對明天的希望。
生在北京,長在北京,我愛它的喧囂和靜謐。其實,我真正所愛的是老北京的古樸和現(xiàn)代都市的繁榮。這種自然的融合正是我所熱愛的。
(指導(dǎo)老師:付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