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萬小明教授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炎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

      2023-04-16 05:43:13徐小生萬小明
      關鍵詞:筋骨膝骨性經筋

      徐小生 劉 歡 徐 濤※ 萬 宣 萬小明

      (1.南昌市洪都中醫(yī)院骨傷科,江西 南昌 330008;2.江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骨傷科,江西 南昌 330006)

      萬小明教授為江西省名老中醫(yī),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江西省中醫(yī)骨傷學會骨科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從事中醫(yī)骨傷科臨床工作40 余載,長期致力于膝骨性關節(jié)炎的臨床研究,在運用中醫(yī)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方面頗有見解,在經筋理論指導下探尋出針灸結合補瀉平衡手法的治療方式,取得非常滿意的效果,現將萬小明教授關于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炎的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淺析如下,以饗同道。

      1 病因病機

      膝骨性關節(jié)炎病因病機十分復雜,尚未完全統(tǒng)一?,F代醫(yī)學[1,2]認為,膝骨性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主要與年齡、體質量、生物力學平衡改變、骨內高壓、軟骨酶降解、免疫等有關。生物力學因素、生物化學因素、遺傳性因素、炎癥性因素在疾病產生的過程中都發(fā)揮著作用,并不是單個因素所導致的結果。從中醫(yī)學角度來看,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屬“痹證”“膝痹”范疇?!端貑枴け哉摗吩唬骸帮L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為行痹……為痛痹……為著痹”,認為痹病的發(fā)生均與風寒濕邪相關?!栋Y因脈治·卷三》曰:“痹者閉也,經絡閉塞,麻痹不仁,或攻注作痛,或凝結關節(jié),或重著難移”,認為痹病主要因痰瘀阻滯經絡所致。中醫(yī)學將膝痹病根據不同病因分風寒濕痹、風熱濕痹、瘀血閉阻、肝腎虧虛4 大證型,其中風寒濕痹證又分行痹、痛痹、著痹,中醫(yī)認為風寒濕邪、瘀血、肝腎不足是發(fā)病的主要原因。萬小明教授認為,肝主筋、腎主骨,肝腎同源,筋骨一體,肝腎不足,則不能溫養(yǎng)筋骨。脾為后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脾虛失運,痰飲濕濁內生,則易阻滯凝結關節(jié)。風寒濕邪入侵、跌撲閃挫等也是該病發(fā)生的重要原因,但皆以肝腎虧虛、氣血不足為本,外邪只是引起該疾病的誘因。萬小明教授總結,該病總屬本虛標實,肝腎虧虛、氣血不足為本,痰濕、血瘀、寒濕、濕熱為標也。

      2 治療原則

      萬小明教授認為,治療膝痹病需具有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內外結合,筋骨并重,萬小明教授尤注重筋骨并重,從“筋”論“骨”,筋肉是維持關節(jié)穩(wěn)定和平衡的重要結構,亦是氣血輸布的重要通道。萬小明教授在治療膝痹病時擅于運用“經筋”理論?!敖浗睢庇置笆浗睢?,最早見于《靈樞·經筋》,書中提出“以痛為腧”“燔針劫刺”。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輸布于筋骨體節(jié)的體系。十二經筋起于四肢末端,結聚于骨骼、關節(jié)周圍,運行氣血,協調陰陽,調節(jié)全身機能,維持人體正常生理運動功能。《靈樞·經筋》曰:“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俯不伸”。以上所述正是膝骨性關節(jié)炎的主要癥狀,故運用經筋理論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炎十分適宜。以經筋理論為指導,運用針灸結合補瀉平衡手法的聯合治療方式。針灸取穴主要圍繞膝關節(jié)周圍,取足三陰、足三陽經筋上的壓痛點及條索結節(jié)處,并結合現代解剖,在內外側副韌帶、髕韌帶、鵝足腱等起止點上取穴[3]。補瀉平衡手法[4]是在中醫(y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以中醫(yī)傳統(tǒng)推拿手法為基礎,依據推拿手法的方向、頻率、輕重而創(chuàng)立的,同針灸補瀉原理基本類似。“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以求扶正祛邪,陰陽平衡。

      3 臨證施治

      萬小明教授認為運用針灸結合補瀉平衡手法的前提必須要辨證論治。證候不同,則患者的癥狀不同,治療原則也不盡相同。萬小明教授將膝骨性關節(jié)炎分為風寒濕痹型、濕熱痹阻型、瘀血阻絡型、肝腎虧虛型。針灸主穴以局部取穴及阿是穴,尤以足三陰、足三陽經筋上的壓痛點及條索結節(jié)處為主。風寒濕痹者加膈俞、腎俞、關元溫補腎陽以祛寒濕之氣;濕熱痹阻者加陰陵泉、足三里、大椎健脾祛濕除熱;瘀血阻絡者加膈俞、血?;钛ń?、散瘀止痛;肝腎虧虛者加肝俞、腎俞、關元補益肝腎、濡養(yǎng)筋骨。補瀉平衡手法則遵循“實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膝關節(jié)內側為陰經,外側外陽經。順經絡走行為補,逆經絡走行為瀉。順時針為補,逆時針為瀉。按揉輕者為補,重者為瀉。

      4 醫(yī)案舉隅

      2020 年10 月23 日首診?;颊撸?,56 歲。主訴:右膝關節(jié)腫痛1 年余,加重1 周。查體:雙下肢呈“O”型畸形,浮髕試驗(-),內側副韌帶壓痛(+),內側關節(jié)間隙壓痛(+),側方應力試驗(-),麥氏試驗(+),過伸過屈試驗(-),抽屜試驗(-),右膝關節(jié)活動度:屈曲130°,過伸10°,內旋、外旋0°~20°,雙下肢肌力正常,皮溫、感覺正常。舌淡苔白、脈弦細。膝關節(jié)X 線示:(1)右膝內側關節(jié)間隙狹窄,邊緣骨質增生;(2)右膝關節(jié)退行性變。右膝MRI 示:(1)右膝髕上囊積液;(2)右膝半月板損傷(Ⅱ度)。診斷:膝痹?。ǜ文I虧虛型),治以培補肝腎、通絡止痛。取穴內膝眼、犢鼻、足三里、梁丘、血海、陰陵泉、肝俞、腎俞、關元。輔之補瀉平衡手法,按《中國經筋學》[5]尋找結筋病灶,順經氣經脈運行方向由淺入深,自輕漸重揉捏、點按、彈撥、松解攣縮的軟組織(內側副韌帶、關節(jié)囊內側、鵝足腱等)。隔日1 次,2 周為1 個療程。

      11 月25 日復診:患者訴疼痛明顯好轉,屈伸有力。囑患者繼續(xù)直腿抬高功能鍛煉,加強股四頭肌力量,避免搬抬重物及上下樓梯。

      按語:萬小明教授認為,該患者素體虛胖,居住高樓頻繁上下樓梯,加之自幼從事體力勞動,諸多因素加速膝關節(jié)磨損,導致了骨性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熬靡晜昧?,久行傷筋”,久立久行,致氣血逆亂,脈絡瘀阻,骨損筋傷,筋脈攣縮拘急。綜合患者臨床表現,病程日久不愈,反復發(fā)作,關節(jié)屈伸不利,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弦細,辨其證為肝腎虧虛型,故應溫補肝腎、通絡止痛。取穴內膝眼、犢鼻、足三里、梁丘、血海、陰陵泉等局部穴位,發(fā)揮其近治作用,溫經通脈,行氣活血。肝俞、腎俞為背俞穴,五臟六腑之氣輸注于此,可補益肝腎之氣,關元為補益要穴,具有很強的補益氣血的作用。除此之外,輔之補瀉平衡手法,松解攣縮的內側軟組織及周圍結筋病灶,以求內外平衡,屈伸平衡。

      5 結語

      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是多因素共同導致的退變性疾病,萬小明教授指出,該疾病的發(fā)展是漸進的過程,并非驟然發(fā)病,“治未病”的思想應貫穿始終。目前臨床治療膝關節(jié)已達成共識——倡導階梯化治療[6,7],我們應積極發(fā)揮中醫(yī)學的優(yōu)勢,挖掘中醫(yī)學的瑰寶,在早中期即開始干預和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炎,避免晚期的手術之痛。萬小明教授認為,未病先防,既病防變,防治一體,做好防治需注意以下幾點:(1)避免劇烈運動,減少爬山、上下樓梯等動作;(2)避免搬抬重物,避免下肢過度負重;(3)預防、治療骨質疏松,延緩膝骨性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4)改變生活方式,加強膝關節(jié)周圍肌肉力量;(5)合理控制體質量,保持身材勻稱,減少膝關節(jié)負荷;(6)適當使用活血、通經類藥物,預防關節(jié)退變。

      在治療上,萬小明教授強調筋骨并重,“膝為筋之府,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當經筋受損時,筋不束骨,筋骨失衡。筋骨失衡后關節(jié)不穩(wěn),易造成代償性的骨贅增生,經筋攣縮,形成病理性結筋病灶點[7]?;诮浗罾碚撝线x用補瀉平衡手法,補瀉平衡手法在傳統(tǒng)手法基礎上辨其虛實,探其松緊,瀉其實而補其虛,緊者松之、松者緊之,重新調整其虛實、松緊平衡,重獲“筋骨平衡”。

      綜述萬小明教授的經驗,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炎需有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筋骨并重。針灸結合補瀉平衡手法是一種繼承創(chuàng)新、行之有效的治療方式。

      猜你喜歡
      筋骨膝骨性經筋
      經筋排刺法結合體外沖擊波治療中老年肩周炎的臨床觀察
      膝骨性關節(jié)炎的自我康復
      你的筋骨為什么那么容易受傷?
      筋骨 道德 溫度
      中華詩詞(2020年1期)2020-09-21 09:24:24
      火針經筋點刺配合針刺治療Megie綜合征驗案1則
      筋骨并重理論在骨折康復中的應用思考
      壯醫(yī)針刀經筋解結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研究
      消痛散塌漬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炎臨床觀察
      膝骨性關節(jié)炎的治未病預防及護理思路
      中藥關節(jié)康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炎80例
      岳阳市| 巨鹿县| 聂拉木县| 沁水县| 开原市| 文登市| 建水县| 大英县| 邓州市| 庆元县| 日喀则市| 新郑市| 海口市| 古交市| 永靖县| 南华县| 化州市| 同仁县| 武宁县| 合川市| 巴塘县| 蛟河市| 贵溪市| 连江县| 荣成市| 九龙坡区| 如皋市| 长治县| 吉林市| 九龙县| 濉溪县| 宜君县| 黎川县| 丰台区| 新宾| 潼南县| 盐源县| 响水县| 惠东县| 东乌珠穆沁旗| 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