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士彬
(吉林化工學院 黨委宣傳部,吉林 吉林 132022)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首次提出“偉大建黨精神”這一概念,并用“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1]對偉大建黨精神內涵進行深入概括,指出偉大建黨精神是黨精神譜系的源頭和起點,強調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黨的二十大報告把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作為大會主題,并提出要“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2]。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再次強調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弘揚延安精神,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發(fā)揚斗爭精神,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的動力支撐和力量之源。隨著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如期實現,隨著我們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邁進,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復雜且艱巨,越是接近這一目標的實現,越不能自滿懈怠或喪失斗志。偉大建黨精神內含“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信仰之基、“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執(zhí)政之要、“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血脈之魂、“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立場之義,賡續(xù)與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用偉大建黨精神來涵養(yǎng)和砥礪廣大黨員和吉林市人民的精神文化和精神品格,能夠為強大政黨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力量,提振黨錨定既定目標銳意進取、奮勇前行的底氣與勇氣。能夠構建吉林市人民共同精神信仰和精神家園,推進黨和人民精神世界的融通,強化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使其轉化為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的精神動力,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吉林力量。
與在國家與社會的互動中搖擺的西方政黨不同,中國共產黨在救國、建國、興國、強國的歷史實踐中始終是社會歷史主體,并以“理想—使命—行動”的邏輯不斷向前推進,黨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真理武裝自身的同時,也用其宣傳、動員、組織群眾,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黨之所以能領導中國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的最深層的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作為“原則性綱領”和理論基石,其建設路徑極具自主性和特殊性,它不是在公共組織與私人組織中不斷調整自身結構的工具化設定,而是以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為高遠目標、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以高度的思想覺悟為品質、以人民檢驗為標尺,集工具屬性與價值屬性于一身的身份設定。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2]??茖W理論的價值在于指導實踐,中國共產黨不但能夠認識真理和選擇信仰,更為可貴的是在危急關頭、嚴峻時刻能夠始終堅持和堅守,能夠百折不撓,始終朝著奮斗目標邁進。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奮斗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堅持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指導中國人民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使得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方向和進程得以改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以及世界發(fā)展的趨勢和格局得以改變。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實現高質量發(fā)展,吉林市以“十大行動”為主要抓手,以“十個新突破”為具體目標,在產業(yè)發(fā)展格局構建、鄉(xiāng)村振興行動推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高地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行動開展、法治吉林市建設、旅游文化名城建設、生態(tài)宜居城市建設、平安吉林市建設、黨的建設等方面都做出了詳盡規(guī)劃,要把藍圖變?yōu)楝F實,關鍵在于“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創(chuàng)新理論學習教育計劃,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學深悟透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道理學理哲理,推動學習教育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不斷提升吉林市廣大黨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做到虔誠而執(zhí)著、至信而深厚。要把偉大建黨精神的教育融入吉林市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工作之中。充利用好吉林市革命遺址遺跡、紀念館、博物館等紅色資源,綜合運用集中宣講、專題培訓、媒體宣傳以及“兩微一端”等網絡平臺,發(fā)揮革命英烈、時代楷模示范引領作用,以重大節(jié)日和紀念日為契機開展主題活動。與此同時,要創(chuàng)新學習教育手段和話語表達方式,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飛入尋常百姓家”。采取吉林市民喜聞樂見的形式,通過創(chuàng)作豐富的精神文化產品,把偉大建黨精神豐富的“營養(yǎng)”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中,回應吉林市民普遍關注的熱點和思想的疑點,引導社會各方面進行正確判斷,堅持正確方向。有關部門要通過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道德實踐活動和社會志愿服務活動,使偉大建黨精神進入人民群眾的思想,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風尚,增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實效性。不斷深化廣大黨員和群眾對兩個“行”的認識,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毫不動搖地堅持“六個必須”,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共產黨宣言》鮮明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3]黨的初心使命是共產主義最高綱領與不同歷史時期具體綱領的有機結合。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就指出:“我們的將來綱領或最高綱領,是要將中國推進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去的,這是確定的和毫無疑義的?!薄暗?一切中國共產黨人,一切中國共產主義的同情者,必須為著現階段的目標而奮斗?!盵4]“個個黨員不應只是在言論上表示是共產主義者,重在行動上表現出來是共產主義者?!臂`行初心才能在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偉大實踐中有明確的價值指向,擔當使命才能在歷經磨難時仍有強大的奮斗動力。
一部吉林市的發(fā)展歷史,就是一代又一代吉林人攻堅克難、拼搏奮進的歷史。從“闖關東”時期的開拓進取、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到建設“化工搖籃”的自力更生、接續(xù)奮斗。擔當使命、拼搏實干是吉林人的精神特質。吉林市作為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政策優(yōu)勢、自然資源、科教資源、產業(yè)基礎等支撐能力都比較強,這些基礎和優(yōu)勢都為吉林市振興發(fā)展帶來無限機遇、無限可能。要大力營造崇尚艱苦奮斗的政治氛圍、輿論氛圍、社會氛圍、文化氛圍,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推動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激勵和引領廣大干部群眾主動深入吉林市條件艱苦基層、經濟建設一線、科技攻關前沿,踔厲奮發(fā)、實干擔當、務實重行,在振興發(fā)展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把實干精神嵌入到黨的建設和吉林市治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既將實干精神嵌入到黨的建設具體過程中去,形成從上到下,由市到區(qū)的縱向貫通機制,使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通過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艱苦奮斗在吉林市落地生根;將實干精神落實到吉林市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形成從政治到生態(tài)的橫向拓展機制,從而不斷推進吉林市治理效能提升。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人的先進性一方面表現為在理論上懂得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一方面表現為在實踐上始終是最堅決的、起推動作用的先鋒。中國共產黨在充滿斗爭的環(huán)境中誕生并帶領中國人民破壞舊世界、建立新世界。毛澤東指出:“要奮斗就會有犧牲。”[5]“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是黨與生俱來的風骨和品格,既包括為黨的事業(yè)無畏犧牲的精神,也包括勇于克服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艱險敢于勝利的精神。在新征程上,不僅會有“婁山關”“臘子口”,亦會有急流險灘,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需要黨帶領人民在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充分認識偉大斗爭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基礎上,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直到最后勝利。
不斷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要發(fā)揚“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奮斗精神,吉林市黨員干部要帶領吉林人民敢于碰“硬任務”、啃“硬骨頭”,以高質量發(fā)展為第一要務,深入推進“一主六雙”產業(yè)空間布局,謀劃實施一批具有全局性、引領性、創(chuàng)新性的項目。以國家安全為底線,妥善防范應對重大安全風險。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穩(wěn)立場,在矛盾沖突中敢于迎難而上,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勇于自我革命,切實改善吉林市自身存在的問題短板。要強化人才支撐,堅定不移實施人才強市戰(zhàn)略,引進、留住、用好各類優(yōu)秀人才,健全人才激勵制度和服務保障體系,促進高校畢業(yè)生擇吉留吉人數穩(wěn)定增長,讓人才成為加快吉林市振興發(fā)展的重要支撐;要發(fā)揮科技創(chuàng)新作用,深入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可依托吉林市高??蒲衅脚_優(yōu)勢,推進生物制品、化工品、碳纖維制品等研發(fā)應用;要促進農民富裕富足,落實防返貧動態(tài)監(jiān)測和幫扶機制,堅決守住不發(fā)生規(guī)模性返貧底線。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保證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維護黨的團結統(tǒng)一,始終堅定信仰,不脫離群眾,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的核心要義[6]?!皩h忠誠”“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是入黨誓詞的明確要求。二大黨章也明確規(guī)定黨員必須“忠實為本黨服務”。[7]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8]。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9]。人民群眾是價值主體,人民群眾在創(chuàng)造歷史中創(chuàng)造價值、享有價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我們黨贏得民心、奪取勝利的底氣所在。黨性和人民性是統(tǒng)一的。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政黨,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以人民利益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黨的政治目標與人民的幸福期待高度契合、一體推進。為人民根本利益而奮斗是中國共產黨能夠在各種風險挑戰(zhàn)中生存、發(fā)展、壯大的關鍵,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關鍵。
習近平深刻指出,“共產黨最基本的一條經驗是一刻也不能脫離人民群眾?!盵10]為此,必須要把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與人民群眾的具體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擺在首位,著力解決好吉林市人民急難愁盼問題,增強偉大建黨精神的向心力、凝聚力。大力提升吉林市發(fā)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吉林市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吉林市人民的全面發(fā)展、社會全面進步。堅定不移貫徹新發(fā)展理念,大力發(fā)展生產力,抓住重點、精準施策,推動更多低收入人群邁入中等收入行列。不斷完善吉林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吉林市人民美好精神文化需要。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好教育、就業(yè)、社會保障、醫(yī)療衛(wèi)生等多個領域的民生工程。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方式方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吉林市社會治理格局。切實提高吉林市人民的生態(tài)文明水平和綠色幸福指數。將為民精神體現在完成好吉林市發(fā)展的各項目標任務中,用實際業(yè)績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xù)、安全感更有保障。同時,要充分調動吉林市人民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揮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從而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貢獻人民群眾的主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