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湖南人的境界》引言

      2023-04-20 00:41:10王開林
      書屋 2023年4期
      關(guān)鍵詞:湖南人曾國藩境界

      蕓蕓眾生共同擁有一個婆娑世界,誠為客觀事實,但各自的覺解不盡相同,對于宇宙人生體悟或狹或廣、或淺或深、或痛或癢、或晦或明,不同的意義作用于各人就會形成不同的境界。忽其小異,取其大同,人生境界可分為四種: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這是哲學(xué)家馮友蘭的觀點,理性賅備,縝密而無所掛漏。相比較而言,國學(xué)家王國維強調(diào)“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罔不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感性充足,專為成功者量身定制,對于普通人則未置一詞。

      自然境界里的人,其行為特征是“率性”,正如孟子所言,“行之而不著焉,習(xí)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為人行事喜歡憑直覺、順本性、從習(xí)俗,有講究而無深究,有常識而無精識,因此之故,往往“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自然境界猶如金字塔的塔基,長期逗留于這個層面的人多如恒河沙數(shù)。

      功利境界里的人受到多種欲望的狠勁鞭策和加速驅(qū)動,其行為特征是“為利”,此“利”特指私利?!八男袨?,或是求增加自己的財產(chǎn),或是求發(fā)展自己的事業(yè),或是求增進自己的榮譽?!贝司辰缋锏娜艘暽鐣c個人為對立的雙方,若要更好地生存,自己就必須又快又多地獲取私利,故而占有欲強烈。馮友蘭認為,某些蓋世英雄,就算功在當代,澤及千秋,但細究其深衷本意,只不過追求一己之地位功名,始終難以脫出功利境界的窠臼。

      道德境界里的人,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其行為特征是“行義”。此境界里的人看清楚社會與個人的關(guān)系并非彼此對立的雙方,而是互相成全的兩面,故而廣謀公利,普惠眾生,貢獻的愿望和犧牲的精神始終如一,以此為自身最大的快慰和滿足?!霸诠辰缰?,人即于‘與’時,其目的亦是在‘取’;在道德境界中,人即于‘取’時,其目的亦是在‘與’?!庇捎诟髯缘哪康慕厝徊煌?,二者的差異判若云泥,同為取與,利己和利群的效果勢必迥異。

      天地境界里的人不受現(xiàn)實的束縛拘囿,能夠擺脫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的三面包夾,其行為特征是“事天”。人之為人,要盡性而且盡量地發(fā)展。久處于道德境界中,對人類社會作出應(yīng)有的貢獻,仍然不夠完全,還必須知天,視自身為宇宙一分子,對宇宙作出貢獻?!叭瞬坏珣?yīng)在社會中,堂堂地做一個人;亦應(yīng)于宇宙間,堂堂地做一個人。人的行為不僅與社會有干系,而且與宇宙有干系。他覺解人雖只有七尺之軀,但可以‘與天地參’;雖上壽不過百年,而可以‘與天地同壽,與日月齊光’?!?/p>

      馮友蘭認為,覺解多者境界高,其所實際享受的一部分世界也大,如天女之天;覺解低者境界低,其所實際享受的一部分世界也小,如井蛙之井。孟子說:有天爵,有人爵。與此相應(yīng),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其地位是圣人的地位;在道德境界中的人,其地位是賢人的地位?!叭诵奈┪?,道心惟微”,此論不易。正由于道心常受人性、人心、人欲牽拽撕扯,一念可入魔,一念可成佛,四大境界之間,多數(shù)人都會獲得降維或升維的體驗,唯有上圣與下愚之人守恒不移。

      其實,在“覺解”之前,還存在著一大塊“精神”地帶。先看看以下的沙盤推演: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人具有大致接近的精神——大致接近的精神并不妨礙一方人覺解各異——一方人覺解各異,境界亦參差不齊。

      一個人欲抵達更高境界,就必須充分激發(fā)自身的良知良能,否則有翼而不飛,恰與無翼同,甚至比無翼還要糟糕,它會變成累贅。

      道光年間,某友致書羅澤南,教他“揣摩時好,弋取功名”,他一笑置之。羅澤南將讀書人分為三品:道德之士、功名之士、富貴之士。道德之士尊德樂義,待后守先;功名之士志大才高,攀龍附鳳;富貴之士熱衷于科名、官職、爵位,得之則歡天喜地,失之則怨天尤人。羅澤南講得好:“夫道德者,功名之本也。功名者,道德之華也。道德囿于功名,則其道德不宏;功名出于道德,則其功名乃大?!庇纱丝梢?,出入之際,功名與道德可以彼此交匯,甚至互相成全。至于天地境界,凡是具備公德、仁心、義膽、俠氣、大情懷、大視野、大格局的人,均一葦可航。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湖南的水土如何?

      屈原謫居湖南,行吟澤畔,賦《九歌·湘夫人》,欣賞“沅有芷兮澧有蘭”,在其心目中,香草地即是人間佳壤。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道是“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得”。明朝人文地理學(xué)家王士性認為,當年賈誼所聞欠準確。長沙處于洞庭湖上游,地勢并不算卑;濕氣重倒是不假,長沙地面普遍是黃土層,“其性粘密不滲,故濕氣凝聚之深”。

      唐代文豪韓愈贊美南岳衡山,道是“五岳于中州,衡山最遠;南方之山巍然高而大者以百數(shù),獨衡為宗:最遠而獨為宗,其神必靈。衡之南八九百里,地益高,山益峻,水清而益駛;其最高而橫絕南北者嶺”。他還贊美郴州水土宜人、資源豐富,進而作出地靈人杰的推斷:“衡山之神既靈,而郴之為州,又當中州清淑之氣蜿蟺扶輿磅礴而郁積,其水土之所生,神氣之所感,白金水銀丹砂石英鐘乳橘柚之包,竹箭之美,千尋之名材,不能獨當也;意必有魁奇忠信材德之民生其間……”

      唐代詩人劉禹錫有個相當新鮮的說法:“瀟湘間無土山,無濁水,民乘是氣,往往清慧而文?!睂τ趧⒂礤a的贊揚,外人長期將信將疑,及至晚清,一群湘籍書生率領(lǐng)幾十萬湘籍泥腿子平定了東南和西北的亂局,挽救了厄運連連的國家,湖南人就不僅以“清慧而文”見稱,而且以“英霸而武”打造出新招牌。

      唐宋時期,多位大詩人感念湖南,他們吟興翩翩,佳句甚夥,且掇選兩例,足見激賞之忱。唐代“詩圣”杜甫暮年旅居湘中、湘南,他贊嘆道:“湖南清絕地,萬古一長嗟!”南宋詩人陸游任江西常平提舉時,投詩懇求掌銓選者將他派往湖南履職,有此智慮,不妨明言:“揮毫當?shù)媒街?,不到瀟湘豈有詩!”“清絕地”即清奇超絕之地,這就難怪了,瀟湘水云間充盈詩情畫意,陸游心向而神往,卻未能如愿以償,太可惜,他本可以將更多佳作收入詩囊。

      明末清初,大學(xué)者顧炎武對中國古代地理造詣極深,其行跡遍布東西南北,分析天下郡國之利病,言必有中。他從地理的角度切入經(jīng)濟,作出這樣的評點:“長沙土野沃衍,下有洞庭之輸,泉源氵糞氵糞出山阯,故鮮水旱,稱善郡。其民祓襫而事錢镈,以殖衣食,無所仰于四方?!遍L沙自給自足,被顧炎武列入“善郡”之目,理由充分。清朝學(xué)者蔣伊看好湖南的交通便利:“……長沙澧岳之間,利用戰(zhàn)。何則?蜀之饋餉難繼,而長沙財賦甲天下,不慮轉(zhuǎn)輸也?!笔Y言可為顧說之佐證。晚清時期,天下大亂,湖南以一省之人丁、錢糧為江南數(shù)省提供兵源、餉銀,而不虞匱竭,這樣的表現(xiàn)直接驚呆了一眾有識之士。

      曾國藩對湖南的地理人文了然于胸,條分縷析,確有所見:“湖南之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嶺,西接黔蜀,群苗所萃,蓋亦山國荒僻之亞。然周之末,屈原出于其間,《離騷》諸篇為后世言情韻者所祖。逮乎宋世,周子復(fù)生于斯,作《太極圖說》《通書》,為后世言義理者所祖。兩賢者,皆前無師承,創(chuàng)立高文。上與《詩經(jīng)》《周易》同風(fēng),下而百代逸才舉莫能越其范圍,而況湖湘后進沾被流風(fēng)者乎?”曾國藩將屈原、周敦頤分別尊稱為情韻之祖和義理之祖,這兩根大藤上瓜瓞綿綿,湖南人受惠尤多。

      抗日戰(zhàn)爭期間,現(xiàn)代學(xué)者錢基博來到湖南,著成《近百年湖南學(xué)風(fēng)》,《導(dǎo)言》開宗明義:“湖南之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嶺,西接黔蜀,群苗所萃,蓋四塞之國。其地水少而山多,重山迭嶺,灘河浚激,而舟車不易為交通。頑石赭土,地質(zhì)剛堅,而民性多流于倔強。以故風(fēng)氣錮塞,常不被中原人文所沾被。抑亦風(fēng)氣自創(chuàng),能別于中原人物以獨立。人杰地靈,大儒迭起,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宏識孤懷,涵今茹古,罔不有獨立自由之思想,有堅強不磨之志節(jié)?!边@段文字頗能詮釋古代、近代湘地與湘人筋骨粘連的關(guān)系,“風(fēng)氣自創(chuàng)”“宏識孤懷”“思想自由獨立”“志節(jié)堅強不磨”,這四點即為湖南人的精神特質(zhì),易于區(qū)分,難以混淆。

      湖南人的精神絕對不是孤立體,在其形成的過程中屢獲外力加持。

      遠在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三閭大夫屈原被流放到沅澧之間,行吟于洞庭湖畔,其通天徹地的探索精神、忠君愛國的憂患情懷、不肯同流合污的人格、欲挽狂瀾于既倒的志愿,令湘人感銘而效仿。至少可從四個方面加以觀察:其一,“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追求理想,義無反顧;其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探索真理,心無旁騖;其三,“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仁者憫人,治亂均難釋念;其四,“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智者處世,清濁皆宜有為,真若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投水尋求清凈也不失為解脫。同盟會作家馮自由對陳天華、楊毓麟投水而為波臣心存疑惑,感慨系之:“陳、楊皆湘人,亦憂國傷時之文人,豈同受汨羅江屈大夫之召耶?不然,何三湘愛國文人投水之多也!”唯有那些為文化所化的人能得精神之神,其極端表現(xiàn)雖超出意料,卻仍在情理之中。

      唐朝詩文鼎盛?!霸娛ァ倍鸥艉先d,“夜醉長沙酒,曉行湘水春。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其詩歌對湘人的影響可謂肉眼可見,長沙銅官窯瓷器上的民間詩作水準奇高,且看那首未收入《全唐詩》的五言絕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湘女多情之態(tài),躍然瓷上?!拔男邸绷谠喚佑乐菔辏n愈《柳子厚墓志銘》道是“衡湘以南為進士者,皆以子厚為師”。有名師柳宗元循循善誘,湖南讀書人沾溉風(fēng)雅,蠻性易化?!霸姾馈眲⒂礤a謫居朗州十年,《舊唐書·劉禹錫傳》道是“武陵溪洞間夷歌,率多禹錫之詞”,至今常德詩風(fēng)盛,詩人多,豈偶然哉!

      宋朝名相范仲淹堪稱公務(wù)員的楷模、讀書人的榜樣?!熬訌R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所憂者民不堪命而君無所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日月高山,星辰大海,見證滿心仁愛,有此境界,人生值得。湖湘士子早就明白,只要《岳陽樓記》在,靈竅就在,精神永不打烊的底氣就在。

      兩宋時期,三百余年間,文武名臣在湖南任職者甚多,如王旦、寇凖、趙抃、胡安國、張浚、李綱、岳飛、韓世忠、辛棄疾、朱熹、張栻、真德秀、文天祥,他們的功德和情懷均給湘人作出了極好的示范。時至今日,一些老地名仍紀念著他們,如長沙的岳王亭、營盤街、朱張渡、赫曦臺。

      大儒胡安國、胡宏父子創(chuàng)立“湖湘學(xué)派”,強調(diào)“緣事物而知”和“循道而行”,其知行論對湖南人影響深遠。鴻儒朱熹、張栻會講于岳麓書院,以“禮義廉恥”振刷世道人心。及至元軍破城,湖南安撫使李芾舉家殉國,潭州(今長沙)官員、士子隨之毅然赴死者甚多,百姓投井、跳江者不計其數(shù)。于士君子而言,從容就義固然很難,慷慨赴死也并不容易??!

      岳麓書院燁耀于南宋,沉寂于元明,“道南正脈”曾被疑為虛譽,“惟楚有材,于斯為盛”曾被疑為自夸。直到清朝中期,得山長羅典、歐陽厚均之大力振刷,人才始得其門而入,復(fù)得其門而出。湖湘學(xué)風(fēng)獨異,輕考據(jù)而重義理,謀經(jīng)世以致實用,湘籍讀書人普遍具備家國意識和責(zé)任擔(dān)當,這一點倒是斷無可疑。

      葉德輝祖籍江蘇吳縣,他致書恩師繆荃孫,道是“湘中入儒林文苑者,先輩本無多人。一省人物尚不如輝一家,非夸誕也”。中國古代,儒林、文苑范圍不窄,葉氏一門出息的頂尖人才竟然多過湖南全省出息的頂尖人才,這個事實就不免有點令湘人尷尬了。

      曠古之間,為何湖南俊彥七零八落,難成氣候?近代湘籍名家劉蓉抽絲剝繭,對于這道難題作出了精到的解析,盡管他只是針對湘鄉(xiāng)一地而言,倘若擴大范圍,觀察湖南全境,亦可揭開謎底?!吧w吾邑之落寞久矣,秦漢而還,列在郡縣,然史冊所著而可指數(shù)者,自季漢蔣公以外無稱焉。其達而在上,不聞有殊勛偉烈,磊落軒天壤,照耀古今。而求之山林韋布之儒,學(xué)成德立,為天下后世宗仰者,亦未有聞也。夫前此數(shù)千年中,人才多矣,豈無魁杰瑰偉非常之士挺生其間?而訖不能有所表見,何哉?其才雖美而學(xué)不足以成之,其志雖遠而識不足以達之,是以淪落終身,卒泯滅而無傳也?!眲⑷卣J為“事需才以濟,才非學(xué)不成”。古代湘人“經(jīng)術(shù)疏而知識淺”,體察雖勤而未能達其微,致其精,“詣力”不足,往往半途而廢。盡管北宋時期偶然間出現(xiàn)過鴻儒周敦頤,但煞似孤星閃耀,未能在湖南造就繁星璀璨的局面。直至王夫之藏之名山、幾近沉埋的學(xué)術(shù)思想于二百年后被湖湘“挖礦人”陸續(xù)解開封印,先得封疆大臣陶澍、賀長齡以真知實行悉心推轂,繼獲湘軍將帥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羅澤南以經(jīng)世致用大力提倡,軍政文教等各個領(lǐng)域,湘籍人才紛紛亮相于亂世的軍政大舞臺,盡展平生所學(xué)。劉蓉不憂繼起無人,只因培植加厚:“吾鄉(xiāng)夙多材杰,庶幾感發(fā)奮興,厚植本根以希枝葉之茂,博求經(jīng)術(shù)以俟時世之需,豈憂繼踵而起者無其人乎!”現(xiàn)代股市名言道是“橫有多長,豎有多高”,以此形容湖湘精英人才市場“橫盤”千余年,卻于近代連續(xù)霸踞“龍虎榜”,實為貼切之比喻。

      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上旬,曾國藩為恩師季芝昌撰寫壽序,分享自己的感悟:“今夫連抱之材,經(jīng)雪虐風(fēng)饕而成用;步光之劍,因千辟萬灌而稱神。從古至今,偉人畸士莫不劬勞撼頓,忍性動心。何者?精神以磨煉而強,智慮以艱危而邃?!毕特S七年(1857)十二月中旬,曾國藩告誡胞弟曾國荃:“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身體雖弱,卻不宜過于愛惜,精神愈用則愈出,陽氣愈提則愈盛。每日做事愈多,則夜間臨睡愈快活。若存一愛惜精神的意思,將前將卻,奄奄無氣,決難成事?!焙先瞬晃窇趾鶡峄鸬拇銦挘瑯酚诖岛4蟮呐?,敢于干天大的事,就因為他們心氣高、意氣豪,精神愈用愈出,愈用愈強。

      道光十三年(1833)四月,胡林翼寫信提醒堂弟胡保翼:“吾人做事,第一須賴學(xué)問,第二須靠精神。有學(xué)問而無精神以濟之,則辦事過久過多,均有不能支持之苦痛。語曰:‘有十分精神,方能辦十分事業(yè)。’此誠閱歷有得之言也。”

      光緒十一年(1885)三月,彭玉麟在奏折中強調(diào)精神的重要性,講得極為通透:“伊古以來,人之能有守有為者,固賴才智,而尤仗精神。若其精神疲敝,雖具才智,有守且不能,而況有為乎?”其時正值中法戰(zhàn)爭期間,彭玉麟年近古稀,患有咯血癥,“幾于無日不病”,仍然坐鎮(zhèn)廣州,指揮清軍抗擊法國侵略者,支撐他的就是強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均看重血性,贊美血性,就因為血性是極致化的精神。湖南人喜歡以血性配搭良心,憑此精誠去立大功、成偉業(yè)。究其實,皆因敢擔(dān)當,尤其肯付出。近代湘籍名將蔡鍔評點“將材”,特別表彰曾國藩和胡林翼的“良心”和“血性”。他說:“……曾、胡兩公之所同倡者,則以為將之道,以良心血性為前提,尤為扼要探本之論,亦即現(xiàn)身之說法……兩公均一介書生,出身詞林,一清宦,一僚吏,其于兵事一端,素未夢見,所供之役,所事之事,莫不與兵事背道而馳,乃為良心血性二者所驅(qū)使,遂使其‘可能性’發(fā)展于絕頂,武功燦然,澤被海內(nèi)。按其事功言論,足與古今名將相頡頏而毫無遜色。得非精誠所感,金石為開者歟?茍曾、胡之良心血性而無異于常人也,充其所至,不過為一顯宦,否則亦不過薄有時譽之著書家,隨風(fēng)塵以殄瘁已耳!復(fù)何能崛起行間,削平大難,建不世之偉績也哉!”

      蔡鍔智勇雙全,“敢唱滿江紅一闋,從頭收拾舊山河”,得力于精神卓絕。他曾說:“余當困難,精神始現(xiàn)?!?916年春,護國之役,爭奪瀘州納溪一戰(zhàn)最為兇險,亦最為關(guān)鍵。當護國軍士氣漸趨低落時,蔡鍔鼓舞將士,與他們同生共死,士氣少衰而復(fù)振。蔣百里與蔡鍔既是日本陸軍士官學(xué)校的同學(xué),又是好友,對其心思知之甚悉:“公身不魁偉而絕有力。好弈,終夜不肯休,藝之強者,常以精神不繼而負。其書法別成一家。公之東下,天下人無不想見顏色。有面諛者既退,公曰:‘咄,不算回事,戰(zhàn)勝于國外乃為雄?!辈体娪兄韭受姂?zhàn)勝外敵,這正與左宗棠的意愿相同,可惜兩位湘籍軍事天才始終未曾有過一試身手的機會。

      晚清七十年,湘軍先起,淮軍繼起,安徽人銳氣十足,長期與湖南人明里暗里較勁。直到1920年,徽籍人杰陳獨秀終于表示心悅誠服,在《新青年》雜志上發(fā)表《歡迎湖南人底精神》,仰慕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間,問題也就隨之而至:“湖南人底精神是什么?‘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無論楊度為人如何,卻不能以人廢言。湖南人這種奮斗精神,卻不是楊度說大話,確實可以拿歷史證明的。二百幾十年前底王船山先生,是何等艱苦奮斗的學(xué)者!幾十年前底曾國藩、羅澤南等一班人,是何等‘扎硬寨’‘打死戰(zhàn)’的書生!黃克強歷盡艱難,帶一旅湖南兵,在漢陽抵擋清軍大隊人馬;蔡松坡帶著病親領(lǐng)子彈不足的兩千云南兵,和十萬袁軍打死戰(zhàn);他們是何等堅忍不拔的軍人!湖南人這種奮斗精神,現(xiàn)在那里去了?”在文章的結(jié)尾處,陳獨秀歡迎湖南人的精神,出于至誠:“不能說王船山、曾國藩、羅澤南、黃克強、蔡松坡,已經(jīng)是完全死去的人,因為他們橋的生命都還存在。我們歡迎湖南人底精神,是歡迎他們的奮斗精神,歡迎他們奮斗造橋的精神,歡迎他們造的橋,比王船山、曾國藩、羅澤南、黃克強、蔡松坡所造的還要雄大精美得多?!?/p>

      1921年2月,蔡元培到長沙演講。途中,一位湖南學(xué)者告訴他:“湖南人才,在歷史上比較的很寂寞,最早的是屈原;直到宋代,有個周濂溪;直到明季,有個王船山,真少得很。”蔡元培對此作出明確的判斷:“我以為蘊蓄得愈久,發(fā)展得愈廣。近幾十年,已經(jīng)是湖南人發(fā)展的時期了??煞秩谟^察:一、是湘軍時代:有胡林翼、曾國藩、左宗棠,及同時死戰(zhàn)立功諸人。他們?yōu)榍逭M力,消滅太平天國,雖受革命黨菲薄,然一時代人物,自有一時代眼光,不好過于責(zé)備。他們?yōu)榫S持地方秩序,保護人民生命,反對太平(天國),也有片面的理由。而且清代經(jīng)康熙、雍正以后,漢人信服滿人幾出至誠。直到湘軍崛起,表示漢人能力,滿人的信用才喪盡了。這也是間接促成革命。二、是維新時代:梁啟超、陳寶箴、徐仁鑄等在湖南設(shè)立時務(wù)學(xué)堂,養(yǎng)成許多維新的人才。戊戌政變,被害的六君子中,以譚嗣同為最。他那思想的自由、眼光的遠大,影響于后學(xué)不淺。三、是革命時代:辛亥革命以前,革命黨重要分子,湖南人最多,如黃興、宋教仁、譚人鳳等,是人人知道的。后來洪憲一役,又有蔡鍔等恢復(fù)共和。已往的人才,已經(jīng)如此熱鬧,將來寧可限量?”

      在近現(xiàn)代中國,蔡元培是公認的教育泰斗,陳獨秀是私謚的政治彗星,盡管兩人的側(cè)重點不同,前者論人才,后者論精神,但是他們敬佩湖南人意氣風(fēng)發(fā),贊揚湖南人斗志昂揚,實屬肺腑之言。

      點檢湖南人的精神特質(zhì),不乏正反兩方面的歸納,包括但不限于“霸蠻”“任俠”“敢為人先”“特立獨行”“心狠手辣”“好走極端”“喜歡另起爐灶”“樂于汲引人才”“打脫牙和血吞”“以天下為己任”“扎硬寨,打死仗”“危急時站得定”。更形象化的說法也有,筆者總結(jié)了以下九條:

      其一,錘子精神:霸蠻,鐵打鐵,硬碰硬;

      其二,騾子精神:刻苦耐勞,負重行遠;

      其三,鉆子精神:務(wù)實,沒有火,就鉆燧取火;

      其四,辣子精神:疾惡如仇,除惡務(wù)盡;

      其五,起子精神:健斗,而且善斗,專治各種不服;

      其六,鏈子精神:信賴團隊,融入團隊,支撐團隊;

      其七,弩子精神:目標明確,趨向極端,雖千萬人吾往矣;

      其八,椽子精神:不畏縮,該出頭時就出頭;

      其九,柱子精神:負責(zé)到底,即使風(fēng)雨如磐,也堅挺如故。

      湖南人的精神特質(zhì)披襟可見,湖南人的境界有跡可循。

      清代山陰人金纓編纂《格言聯(lián)璧》,其中有“人生四看”之說:“大事難事看擔(dān)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yǎng),群行群止看識見?!眰€人境界和群體境界均可見于擔(dān)當、襟度、涵養(yǎng)、識見。自其大者而觀之,與天地萬物相承接;自其小者而觀之,一言一動莫不與平素蘊藉息息相關(guān)。

      曾國藩平生不打誑語,獨于家書中屢放豪言:“吾湖南近日風(fēng)氣蒸蒸日上。凡在行間,人人講求將略,講求品行,并講求學(xué)術(shù)……目前能做到湖南出色之人,后世即推為天下罕見之人矣。”

      蔡鍔筆下也不乏壯語:“總之,我湖南一變,中國隨之矣?!?/p>

      亂世殘陽下,湖南人的底氣何其足,口氣何其大;孫中山、蔡元培、陳獨秀、章太炎,這些在中國近現(xiàn)代政教學(xué)界執(zhí)牛耳的人物,全都盛贊過湖南人,他們的褒揚何其美,推崇何其高。

      筆者并不想沿著贊美湖南人“武烈之性,文明之象”的標準線路直達終點。全面展示湖南人的精神境界,既不蔽美亦不掩惡,既不昧功亦不諱過,才是正辦。其實,早在同治年間,湘軍名將曾國荃就坦然承認過湘人身上存在明顯的短板:“吾楚近一二十年來,負聞望者不乏賢豪,跡其岸然自立,本可敬慕,但多欠寬廣胸襟,故于圣賢以仁存心、以善養(yǎng)人之學(xué)往往差一層……”有個例子很典型:同治三年(1864)三月二十四日,在湘軍攻打天京初露勝機的節(jié)點,曾國藩寫信提醒湘軍大將曾國荃:“城內(nèi)放出之婦幼,迪庵前在九江一概不收,仍送進城內(nèi)。一則城內(nèi)饑餓者多可致內(nèi)亂,二則恐賊之眷口從此得生也。望弟參酌?!痹鴩屧鴩鯀⒖枷孳姶髮⒗罾m(xù)賓于咸豐年間攻打九江時的老辦法,將金陵城內(nèi)放出的婦孺仍復(fù)驅(qū)趕回去,以增加敵方內(nèi)耗,也可防止敵軍將士的眷屬趁機漏網(wǎng)逃脫。一旦功利占據(jù)上風(fēng),人道、人性必為之偃息,境界降維勢所必然,這還是那位被世人交口稱贊的“圣相”曾國藩嗎?曾國藩是個多面體,其中標記為“殘忍”的剖面觸目驚心。曾國荃感嘆吾楚賢豪“于圣賢以仁存心、以善養(yǎng)人之學(xué)往往差一層”,還真不是故作謙虛,而是客觀事實。后來,曾國荃率軍打下天京,這座六朝古都所蒙受的浩劫可謂目不忍睹,口不忍言,趙烈文親臨其境,在《能靜居日記》中記下了一筆筆細賬。曾國荃所承認的在仁心上“差一層”,怎么看,都不止差一層。近代學(xué)者楊昌濟也曾記下一位外地朋友對湖南人的評論:“湖南人求其能負氣者不難,惟性情厚者難得耳?!睏畈凉隙ù苏f“是亦名論”。這就從側(cè)面提醒湖南人:狠辣過頭,仁厚不足,固然利于立功,但悖于行道。

      (王開林:《湖南人的境界》,岳麓書社2023年版)

      猜你喜歡
      湖南人曾國藩境界
      我是湖南人
      三重“境界” 讓宣講回味無窮
      少先隊活動(2022年4期)2022-06-06 07:19:30
      跟曾國藩學(xué)修身
      做人與處世(2022年6期)2022-05-26 10:26:35
      品“境界”
      中華詩詞(2019年3期)2019-08-30 03:46:20
      湖南人精神的深度開掘——讀《湖南人的精神》有感
      曾國藩的讀書之道
      你還是賊,他已是曾國藩
      慎獨的境界
      山東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44
      大數(shù)據(jù)告訴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貨”
      華聲(2014年24期)2015-01-07 08:39:06
      湖南人
      藝海(2014年5期)2014-07-05 07:49:58
      大厂| 咸阳市| 威海市| 长泰县| 土默特右旗| 南平市| 奈曼旗| 永和县| 吐鲁番市| 环江| 百色市| 淅川县| 张家界市| 上栗县| 宜川县| 文昌市| 孟州市| 璧山县| 化德县| 怀宁县| 台南市| 文安县| 伊春市| 扶绥县| 江永县| 石屏县| 烟台市| 崇明县| 合肥市| 双鸭山市| 山丹县| 青岛市| 潞西市| 武义县| 灵川县| 陈巴尔虎旗| 黔江区| 囊谦县| 西贡区| 高邮市| 涪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