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田
1923年9月,甫一歸國的抱樸①抱樸,全名秦抱樸,生于1900年左右,江蘇無錫人,又名惠生、滌青、慧僧,曾用筆名“苦力”“赤奴”“BP”等,“呢喃”及“愛華”可能也是其筆名。早年在上海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 年赴蘇俄學習。1922 年4 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2 月?lián)温媚Р啃〗M長。由于提倡無政府主義,1923 年5 月被開除出黨,9 月歸國返滬。1924 年底至1925 年5 月再次赴俄,任外交部駐海參崴外交代表處秘書。20 世紀20 年代后期起,與巴金一起從事世界語傳播。1937 年前歷任長春《大東日報》編輯、外交部駐海參崴外交代表處秘書、中東鐵路管理局主任翻譯、哈爾濱法政大學教授等,后經(jīng)歷不明。即以曾是社會主義仰慕者之身份投書《國風日報》副刊《學匯》,介紹親身赴俄游歷之所見。在該文中,抱樸稱“現(xiàn)在莫斯科的監(jiān)獄,坐滿了我們的同志(注:指無政府黨)”,直指蘇俄的布爾什維克是“以暴易暴”,是壓迫無政府黨的“唯一的專政者”。②抱樸:《從新俄歸來同志的一封信:布爾什維克真是以暴易暴(1923.9.27)》,《學匯》第325 期,1923 年10 月4 日。稍后,抱樸更是如后來蔣光赤所言“精神大振作起來”③蔣光赤:《一封公開的信》,《民國日報》副刊《覺悟》1924 年8 月28 日。,一改對蘇俄同情之態(tài)度,利用自身曾赴俄留學之條件,踴躍在當時各大報刊發(fā)表政見,評點時事引導輿論,針對中俄相關(guān)事宜頻頻發(fā)聲,致力揭露蘇俄的“黑幕”與“野心”,積極搶奪“革命”話語權(quán),并主動發(fā)起各種賑助及紀念無政府黨人的活動,大肆宣傳無政府主義,深度介入無政府主義者與馬克思主義者之間的相應(yīng)“論戰(zhàn)”,“大做起反對蘇俄及共產(chǎn)黨的宣傳”,公開反對國共合作及國民革命。筆者擬以時為序,對抱樸1923年9月至1924年10月的活動略加梳理①因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后國內(nèi)政局發(fā)生變化,各方關(guān)系出現(xiàn)了新的變化。尤其是商團事件及馮玉祥首都革命后,無政府主義者的言論隨之有所調(diào)整,故而截取抱樸歸國一年內(nèi)的言論進行論述。這一時段,國共合作雖內(nèi)有反對之議但迅速推進,且各方關(guān)系相對平穩(wěn),似更能看到無政府主義者對國共合作的常態(tài)反應(yīng)。,以期從一個側(cè)面透視無政府主義者對于國共合作之反應(yīng),豐富和加深這一時期思想界轉(zhuǎn)型裂變和國共合作社會效應(yīng)層面的研究。
1923年10月初,抱樸在致無政府主義者魯哀鳴的信中,即揭發(fā)第三國際爭奪政權(quán)的野心及蘇俄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運行實況。在他看來,第三國際根本不是“代表無產(chǎn)階級的真正的指道者”,實是一種虛偽的冒稱和欺詐,同時也是一種“政客之新驅(qū)術(shù)”。第三國際資助東方民族運動之舉看似正義,實則多迫于無奈。究其實質(zhì),不過是“維持自己地面,使其外交政策利于進行而已”,蘇俄的侵略政策并不亞于俄皇時代。他認為,蘇俄之前曾宣言放棄中東路權(quán)利亦不過是內(nèi)有所圖的政治舉動和權(quán)宜之計,根本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圣潔之舉。因形勢已變,故蘇俄又露出本來面目——“中東路決不能白白拋棄”,甚至訴諸武力亦在所不惜。②抱樸:《蘇俄歸來同志的一封信(1923.10.7)》,《學匯》第332 期,1923 年10 月26 日。抱樸并以蘇俄黨人邀約參軍的親身經(jīng)歷,提示國內(nèi)諸人:蘇俄已在著手進行侵略中東路或擾亂東三省的相應(yīng)準備。除此之外,俄皇時代所侵略各小國多數(shù)仍在蘇俄統(tǒng)治之下的事實,也說明了蘇俄言行的背離與虛偽。
抱樸認為,蘇俄聲稱的“無產(chǎn)階級專政”更是一種“欺騙行為”,只不過因?qū)嵤┓怄i政策方致國外尚有“不甚明了者”。在他看來,布爾什維克得權(quán)不僅當時有因緣際會的偶然因素在內(nèi),蘇維埃為“全國工農(nóng)兵的代表”的聲稱更是名不副實。布爾什維克對各級代表人員的來源和構(gòu)成不僅有所選擇和控制——“非布黨極難混入”,各種會議及選舉更是有精密的操控——“如黨員報告某事后,請大家通過,有時因群眾反對過烈,則詢問有無反對者,問二三遍后,即作為默認通過”,工人的罷工權(quán)在十月革命后亦被取消。凡工人因工作條件太苛要求改良時,即視之為“反革命黨”。在抱樸看來,這些布黨用來統(tǒng)一俄國的舉動實屬荒謬至極。③抱樸:《蘇俄歸來同志的一封信(1923.10.7)》,《學匯》第332 期,1923 年10 月26 日。同時,抱樸于10月下旬在《學匯》連續(xù)發(fā)表《無產(chǎn)階級專政下俄羅斯》《布爾雪維克國際的陰謀》等文,致力揭示無產(chǎn)階級專政下的蘇俄壓制自由、操縱選舉、取消罷工、干涉教育等實況,向國人積極揭發(fā)第三國際的對中“陰謀”,并刊發(fā)啟事呼吁賑助俄國在獄的無政府主義者。④BP:《無產(chǎn)階級專政下俄羅斯》,《學匯》第332—333 期,1923 年10 月26、27 日;抱樸:《布爾雪維克國際的陰謀:迷途中的工團主義者(1923.10.20)》,《學匯》第334—335 期,1923 年10 月28、29 日。
11月初,抱樸又在北京無政府主義者發(fā)起的世界語主義研究會上,公開批評蘇俄壓制、阻礙、打壓、操縱世界語發(fā)展及欲以俄語代替世界語的政治擴張野心。對東方勞動共產(chǎn)大學校長“俄國語已有國際語的意義”的言論,抱樸更認為極度“荒謬”。抱樸認為,這種話語背后實際上蘊藏著布黨不可告人的政治野心——東方民族都須“莫斯科派去的俄人統(tǒng)治”。與此同時,抱樸更對布黨人員時時處處以領(lǐng)袖態(tài)度為轉(zhuǎn)移的崇奉和迷信行為及其體現(xiàn)出來的“奴性”大為不屑。面對布黨人“為什么列寧沒主張世界語呢?”的相應(yīng)質(zhì)問,抱樸則“冷笑”著以列寧并不是“全智全能的上帝”相答;而1923年7月間在莫斯科召開的全俄世界語大會,在他看來只不過是“僅送”了一封“祝列寧病體早日康健”之信?!袄湫Α迸c“僅送”之語,可謂頗為傳神地表達了抱樸此時的內(nèi)心感受與政治態(tài)度。①《世界語主義研究會成立紀詳:抱樸君報告俄國世界語運動》,《學匯》第355、366期,1923年11月23、24日。
11月中旬,抱樸在《時事新報》《晨報副鐫》及《學匯》連發(fā)數(shù)文,表述自己對蘇俄教育、政治以及中俄相關(guān)事宜的基本看法。在《一個留俄歸國學生的自述》中,抱樸以自己赴俄留學的經(jīng)歷及旅途所見為例,認為蘇俄教育“已經(jīng)破產(chǎn)”,且俄國已無所謂教育了。在他看來,蘇俄之教育多是“政治訓練”而非智識的傳授。蘇俄所謂教育普及、自由等則多是宣傳之語,“美麗的天國”更是國人一廂情愿的想象。無論是從經(jīng)濟狀況之窘迫、政治要求之嚴格、學習內(nèi)容之貧乏而言,赴俄求學均是“最困難不過的”,而所獲卻又不多。因而,他認為去蘇俄留學實際上得不償失,并奉勸和呼吁一班頌揚蘇俄之人能夠“平心靜氣去考察一番”,不要一味迷信蘇俄之所言,更不要“為一般政客所利用”。②抱樸:《一個留俄歸國學生的自述(1923.11.1)》,《時事新報》1923 年11 月12—14 日,第1 張第1 版。該文似是針對《覺悟》上《莫斯科寄來的一封信》(1923 年10 月9 日,第2 版)而發(fā)。
一心想披露蘇俄“黑幕”的抱樸,鑒于國內(nèi)親俄政治氛圍的日趨濃烈,緊接著又決然以“不得不來替他們伸冤”之態(tài),再次刊文攻擊國內(nèi)莫斯科派的“謠言”,揭發(fā)赤俄的“黑幕”及其國際主義背后對中東鐵路的陰謀與野心。抱樸認為,布黨自得到政權(quán)后實質(zhì)上始終“沒有拋棄俄皇時代侵略政策”,軍事侵略實是他們所謂公平外表的“后盾”。他們雖然高唱民族解放的高調(diào),但是就其實際作為來看,根本名不副實。蘇俄不惟對于舊俄勢力范圍內(nèi)各處從不予以主動解放,對于中國更是極盡坑蒙拐騙之能事。在抱樸看來,國內(nèi)報章中所存在的“替赤俄辯護”的混淆視聽之舉,乃至中東鐵路由“無產(chǎn)階級專政的赤俄”來管理“比中國人辦理更好”的錯誤認識,實皆為受俄方宣傳影響所致。俄方真相則與此相去萬里,以致抱樸感嘆道:“兩年來留俄的結(jié)果,以前的幻想都消滅”。③抱樸:《忍不住了!——赤俄對于中東鐵路的陰謀(1923.11.10)》,《晨報副鐫》第288 期,1923 年11月14日,第4 版。該文為針對高君宇所撰《赤色帝國主義么?》(《晨報副鐫》第285 期,1923 年11 月9 日,第1~2 版)而發(fā)。對蘇俄的失望之情及反對之意,可謂清晰可辨。
針對斯時蘇俄駐華代表加拉罕代表俄國學生會贈北大學生紅旗一事,抱樸更是反應(yīng)激烈,以致竟“氣得兩眼直瞪”——不知怎樣來告訴可愛的北大學生。他深恐北大學生及國人上當受騙,自上海“急急跑到北京”,意欲將贈旗事宜內(nèi)幕在《晨報》揭開。抱樸認為,加拉罕向北大學生贈旗實是對北大學生的愚弄和利用。在他看來,加拉罕贈旗聲言代表俄國學生會即為不確之言和欺騙之談。結(jié)合其所掌握的蘇俄情況,抱樸就加拉罕所聲稱及可能的代表對象展開了質(zhì)疑和追問。他再三強調(diào),在俄國學生團體根本無法自由活動;而就理論而言,布黨因不承認有特別的“智識階級”更不會專意贊助學生團體。由此可知,蘇俄實際早已無學生會活動了。緣此,加拉罕自然不應(yīng)代表蘇俄之學生會而贈旗。至于加拉罕最有可能代表的少年共產(chǎn)黨,因其人員構(gòu)成和政治屬性均與學生組織有異,自然也與加拉罕聲稱代表學生的說辭多有不符。因此,加拉罕所稱代表學生之論只能為有意冒充、故意玩弄北大學生的欺人之談。究其目的而言,加拉罕的這一舉動不過是欲利用北大學生在中國外交上的影響力,使其對華外交更為順利而已——“加拉哈想拿一塊糖來甜甜北大學生”。最后,抱樸指出,在西方分裂并在中國展開競爭的復雜情勢下,加拉罕贈旗不僅是北大全體學生的一件大事,而且事關(guān)之后中俄交涉事宜,實是有“極重大的意味”的包藏禍心之舉。④抱樸:《可憐的北大學生:加拉哈愚弄北大學生(1923.11.15)》,《學匯》第351 期,1923 年11 月18 日。
如果說抱樸對蘇俄革命及其相關(guān)理論的負面評價,就其對國共合作的態(tài)度探析尚屬于隔靴搔癢,那么他與共產(chǎn)黨人瞿秋白的辯論則無疑可以看出其對于馬克思主義及國共合作的真實態(tài)度。瞿秋白見閱抱樸的《一個留俄歸國學生的自述》及《忍不住了!——赤俄對于中東鐵路的陰謀》兩文后,撰文對抱樸文中流露出來的“空想的烏托邦主義”意味、非階級化的想做人上人思想、“消極的民主主義”情緒、“不可思議的自由主義觀”,以及其所持有關(guān)中東路的相應(yīng)觀點,進行了委婉的批評和指正。①瞿秋白:《一份公開的信》,《覺悟》1923 年11 月20 日,第1 版。
針對瞿秋白的批評,抱樸不惟火藥味十足的進行了逐一回應(yīng),甚至還頗有暗合我意的期待——“我在《晨報》上發(fā)表文字后,正預(yù)備與人打筆墨官司?!钡湮恼掳l(fā)表后,那些“從莫斯科回來的人”并未有所回應(yīng),以致抱樸竟然生出了“一般莫斯科來的都死去了”的感慨,甚至萌生了“那篇文章正好代替追悼文,也不枉我們在同一團體中,同床的異夢的結(jié)合過”的惡毒詛咒。②針對瞿秋白的公開信,抱樸曾在《學匯》和《學燈》刊發(fā)了兩篇不同的回應(yīng)文章。兩篇回應(yīng)文章內(nèi)容略有不同,表述也不盡一致。整體來看,前者的語氣和用詞相較而言多有沖動之處;后者回應(yīng)之事似乎更為周延、寬泛,語氣和用詞亦更為平和。參見抱樸:《復一封公開的信(1923.11.26)》,《學匯》第362—366期,1923年12月1—5日;抱樸:《抱樸致瞿秋白(1923.11.27)》,《學燈》1923 年12 月14 日,第3~4 版。
對瞿秋白之于其信具有“空想的烏托邦主義”意味的批評,抱樸則反稱馬克思主義者即為“空想的社會主義者”;對瞿秋白所言中國社會裂變中會產(chǎn)生“非階級化青年”的觀點,他則反唇相譏道:中國布爾什維克即是想發(fā)洋財并想做無產(chǎn)階級專政者之流的“人上人”者。此處所言,顯見抱樸對中共黨人品格、功績的不屑與對蘇俄政策的不滿;對瞿之所言“消極的民主主義”情緒的批評,抱樸更是不予認同。他認為,這種瞿秋白所指責的民主主義恰是“半生不活的馬克思主義者的主張”,根本不是無政府主義者的主張。在抱樸看來,國共合作這種與資產(chǎn)階級的妥協(xié)之舉實際上根本不應(yīng)是無產(chǎn)階級政黨所為。它不僅是一種不應(yīng)有的妥協(xié),更是蘇俄侵犯中國的一種舉動。
至于瞿秋白所稱其不贊成對陰謀推翻革命政府的人加以強制的“不可思議的自由主義觀”,抱樸則稱瞿之所論不知所云。在他看來,無論什么政府成立均將產(chǎn)生“不得志的政黨”或“人民起來反抗,爭權(quán)奪利,不知伊于何底”的后果。因而,無產(chǎn)階級專政所造成的也只能是“紛擾”而不是社會主義。他進而發(fā)問道:設(shè)若異黨都被布黨壓倒,我們又能否保證“個個黨員神圣與純潔如列寧一樣”而不變質(zhì)?作為無政府主義的信奉者,抱樸本人自不贊成“迷信政府”的布爾什維克。他自稱并不是特別“與政府有什么不同戴天之仇,也沒特別受過他的苦處”,甚至無政府主義在某種程度上也不是其中意對象,不過游俄結(jié)果使其不得不傾向并“拜倒在他旗幟之下”而已。
至于中俄之間通郵、中東路事宜和瞿秋白所列中印學生間物資分配問題,抱樸則不僅表示出對瞿秋白紙上談兵、坐而論道的作為不屑一顧,并且對于瞿秋白的解釋表達了明確的拒絕和反對。他甚至說出了:若反對俄國便被認為是“反革命黨”,那么倒不如“像你們的陳為人所言,把俄國紅軍請來中國,實現(xiàn)你們的國際主義罷”的憤激之言。在他看來,中俄通郵中不寫俄國赤塔而寫瞿秋白所說的“中國滿洲里郵局轉(zhuǎn)赤塔領(lǐng)事館”,與俄方不準寫“中國哈爾濱”而稱哈爾濱為自治區(qū),顯然是兩碼事。瞿秋白以之相類實在是“太巧妙了”,而“該打手心”;對俄國陰謀奪取中東路的舉動,抱樸更是以加里寧等人在海參崴與伯力等處的演說為據(jù),力證其確。就瞿秋白對中印學生間物資分配好壞因隨機而致的解釋,抱樸并不認同。他認為這并不是一個簡單而隨機的好壞問題,更重要的則是背后的權(quán)力關(guān)系問題。對瞿秋白懷疑其俄文程度的猜想,他也是大為不滿,并出言相諷;最后,抱樸更是直接警告瞿秋白以后“別再肄(原文如此)無忌憚的制造俄國假消息”,并稱報告俄國真相是其責任。①抱樸:《復一封公開的信(1923.11.26)》,《學匯》第362—366 期,1923 年12 月1—5 日;抱樸:《抱樸致瞿秋白(1923.11.27)》,《時事新報》副刊《學燈》1923 年12 月14 日,第3~4 版。
質(zhì)而言之,抱樸認為共產(chǎn)黨人自稱其為無產(chǎn)階級利益代表唯一性的宣告,并不能天然的解決和消除黨人專政異化的危險和可能,而發(fā)出這樣的“愚問”也談不上是什么“反革命”舉動,反而恰恰是共產(chǎn)黨人所持守的無產(chǎn)階級專政理論值得進一步深入反思。稍后,抱樸更是刊發(fā)《馬克思階級斗爭說的娘家》(譯作)、《新俄教育現(xiàn)狀》、《新俄游記中的一段》及《致加拉罕的一封信》等文,進一步闡發(fā)其對于馬克思主義相關(guān)理論及俄國現(xiàn)狀的看法,宣傳無政府主義。抱樸認為,俄國革命后其教育并無何等成績可言,俄人在中國所設(shè)宣傳機關(guān)傳出之消息,實系其遠離事實的“憑空杜撰”。蘇俄各地教育情形亦極為紊亂,毫無定則。②抱樸:《新俄教育現(xiàn)狀》,《教育雜志》第15 卷第12 期,1923 年11 月20 日。在《致加拉罕的一封信》一文中,抱樸等人更是對加拉罕及中共黨人大加鞭撻,破口大罵。在他看來,加拉罕是“懷著滿腹的陰謀”及“侵占中東路,霸據(jù)蒙古的美意”而蒞臨北京;蘇俄之于中國的外交實為無情無義的“賣淫婦式的外交”,加拉罕對其宣言“隨意增損,希圖抵賴騙混”的行為,更是反復無常的小人之舉;蘇俄用其勞動者血汗所飼養(yǎng)的“支那狗”不惟欺騙蘇俄,且已為有思想的人們所憎厭,更特別為中國的無產(chǎn)階級所痛心。因而,蘇俄實應(yīng)對他們的錯誤進行“懺悔”。③抱樸等:《致加拉罕的一封信(1923.12.15)》,《學匯》第381 期,1923 年12 月22 日。
及至1924年1—2月,抱樸則在《學燈》連載其《俄國革命之失敗》,稱俄國革命給世界革命帶來的影響是“消極的”,它指示的則是全世界工人“勿再走上錯誤的道路”,大肆攻擊蘇俄社會的基本制度。他不停宣稱蘇俄選舉制度根本不能體現(xiàn)民意、共產(chǎn)黨并不能“代表”無產(chǎn)階級,以及由國家來管理決定生產(chǎn)分配事宜是錯誤的“玄學”理論等種種謬論。而此文尚未刊載完畢,抱樸即已迫不及待地邀請無政府主義者惠林為之作序,并擬出單行本了。抱樸自稱將以“忠實而勇敢的態(tài)度”將數(shù)年在蘇俄實地考察的結(jié)果貢獻給國人,衛(wèi)惠林則對之表示由衷的欽佩。在衛(wèi)惠林看來,抱樸的報告是對中國民眾“極重要的、極誠懇的”報告,它可使國人更能明了所謂的“新俄”究竟是什么東西。④抱樸:《俄國革命之失敗》,《學燈》1924年1月8—15、17—18、22—26、29—30,2月8—9日,12—15日;抱樸:《俄國革命之失敗》,大同書局1927 年版,自序。
3月間,抱樸又在《學燈》刊發(fā)《批評中國出版的關(guān)于俄國革命的書籍》之書評,對相關(guān)涉俄著作逐一進行了點評,力圖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為判準,展示蘇俄革命“失敗”之真相,以消除國人對蘇俄革命的“誤解”與“誤讀”⑤抱樸:《批評中國出版的關(guān)于俄國革命的書籍》,《學燈》1924 年2 月26—27 日,第2~3 版。;同時,在《民鐘》還集中刊發(fā)《布爾雪維克對于左派社會黨的壓迫》等文,積極闡發(fā)無政府主義者之于蘇俄革命的貢獻,以及布黨得權(quán)后對于俄國其他黨派和無政府黨人的無情打壓與殘酷處理,極力控訴布黨之負心及罪惡⑥抱樸:《布爾雪維克對于左派社會黨的壓迫》,《民鐘》第1 卷第7 期,1924 年3 月10 日。,并奮力發(fā)起賑助俄國在獄黨人活動;在《學燈》則刊發(fā)譯作,指責蘇俄新經(jīng)濟政策是“狡滑的欺人語”,根本不是“革命的讓步”。①Q(mào).Arshinob 著,抱樸譯:《布爾雪維克的經(jīng)濟政策》,《學燈》1924 年5 月8—9 日,第2~4 版。
在這一時期寫就的《俄國革命之失敗》的“自序”中,抱樸更是對蘇俄革命從理論總結(jié)的高度和角度做了類如蓋棺論定的判定。他認為,蘇俄的革命已經(jīng)失敗,但是這種失敗卻是“集產(chǎn)主義”的失敗而并不是社會主義的失敗。他認為,作為人類偉大實驗的俄國革命不僅告訴我們“共產(chǎn)主義的可能性”,同時又證實了“集產(chǎn)主義的謬誤”。蘇俄“集產(chǎn)主義”的生產(chǎn)方式更是造成了社會全面退步,以致不得不實行“新經(jīng)濟政策”恢復“資本主義”。在抱樸看來,這一政策不僅違背了勞動階級的愿望,而且也決不能“挽救俄羅斯的危亡”,實際恰是“官僚社會主義”失敗的明證。②抱樸:《俄國革命之失敗》,大同書局1927 年版,自序。
在此期間,赴東北任職的抱樸還不失時機地發(fā)表演講,努力揭示革命的“真相”,并正告國人:蘇俄的革命已然失敗。蘇俄實際上也根本不是實行社會主義的國家,而是一個“變形的專制國家”。在抱樸看來,只有實現(xiàn)了工農(nóng)的各得其所(土地歸農(nóng)人、工廠歸工人)和自由聯(lián)合才能產(chǎn)生出真正的社會主義。他再三強調(diào),俄國革命是失敗的,但卻并不是社會主義的失敗,而只是布爾什維克的失敗。③秦滌清講,李政同記:《俄國革命之真相:秦滌清先生在吉林一中演講(1924.5.17)》,《學匯》第499 期,1925 年3 月23 日。
6月,抱樸則力撰兩萬余字的長文《克龍史泰暴動》并擬在《自由人》雜志發(fā)表,力圖揭示喀瑯施塔得④喀瑯施塔得是俄羅斯一重要軍港,以前有多種譯法,本文統(tǒng)一采用該譯名。事件的“真相”以及蘇俄政治的“特質(zhì)”。⑤抱樸:《公開信引起的問題(1924.9.15)》,《學燈》1924 年9 月26 日,第2~3 版;赤奴:《克朗士達脫暴動:俄國第三革命(1924.6.23)》,《自由人》第6、7 期合刊,1924 年9 月5 日。他認為,蘇俄政治雖在理論上號稱為蘇維埃式的無產(chǎn)階級專政(或者城市工人的獨裁政治),但是實際卻是政黨的獨裁制度?!盁o產(chǎn)階級專政”的認識不過是一種局外人“淺薄的觀察”,根本不是一種名實相符的客觀事實。在他看來,各國布爾什維克與社會民主黨不僅沒有體現(xiàn)出其應(yīng)有的“無產(chǎn)階級性”,而且所謂的“無產(chǎn)階級專政”也只不過是想假借這種口號以博得勞動階級歡心的較為“曖昧的名稱”而已。實際上,蘇俄則常常妨礙無產(chǎn)階級參與政務(wù),而將改造社會的偉大責任歸于“明白唯物史觀的先生們”擔任。
在抱樸看來,喀瑯施塔得暴動則純因水兵聲援彼得格勒勞動者反抗布黨專政和“官僚共產(chǎn)主義”而起。布黨雖將之視為“反革命暴動”,然而它實則刺破了蘇俄政治的“黑暗”,激醒了勞動者的“覺悟”:蘇俄共產(chǎn)黨根本不是勞動階級的保護者,而是完全違反勞動人民利益的虛偽共產(chǎn)主義者和獨裁政權(quán)的既得利益者。喀瑯施塔得的民眾才是真正的蘇維埃政權(quán)奮斗者與社會革命保衛(wèi)者。正是基于此,“十一月革命的健兒”在洞悉布黨的“野心”之后,即開始與“人類之敵”作戰(zhàn)。⑥赤奴:《克朗士達脫暴動:俄國第三革命(1924.6.13)》,《自由人》第6、7期合刊,1924年9月5日;抱樸:《克龍士達脫暴動紀念日:一封信(1925.2.28)》,《學匯》第488 期,1925 年3 月7 日。稍后,抱樸又撰《布黨壓迫無政府黨的慘狀》一文,大力宣傳無政府主義者的革命功績,揭示布黨壓迫一切革命運動的前后歷程和反動退化行徑,積極呼吁表同情于革命的人們努力反對布黨的恐怖政策。⑦赤奴:《布黨壓迫無政府黨的慘狀(1924.6.24)》,《民鐘》第1 卷第10 期,1925 年1 月1 日。由上可知,抱樸對喀瑯施塔得暴動的高度評價和滿含敬意,對布黨“恢復資本主義”相應(yīng)舉措的極力抨擊,以及對布黨“人類之敵”的夸張定位,無疑確證了其對于蘇俄革命及實踐的深刻敵視,同時也間接指證了蘇俄革命及其實踐時時“妥協(xié)”、處處“退化”的根本性“失敗”。
8月,抱樸更是火力大開,多處出擊。他不僅在《民鐘》及《學燈》刊發(fā)數(shù)文,且在《晨報副鐫》開始連載其《赤俄游記》,對蘇俄革命之后的狀況以及個人赴俄求學的經(jīng)歷進行詳細的介紹和評價,同時對共產(chǎn)黨人的相應(yīng)著述和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觀點進行針對性的批評,極力闡釋蘇俄革命之“敗”。
在《赤黨專政下之勞動者》一文中,抱樸認為現(xiàn)在蘇俄勞動者雖然擺脫了“武裝共產(chǎn)主義”的侵害,但實又困于“國家資本主義”的壓迫之下,蘇俄根本沒有也無法進入“社會主義社會”;①抱樸:《赤黨專政下之勞動者》,《民鐘》第1 卷第9 期,1924 年8 月1 日。在《馬克思主義批評》一文中,更是對共產(chǎn)黨人及其相應(yīng)討論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在抱樸看來,中共及蘇俄所提倡的“無產(chǎn)階級專政”,只能是一種理論上可以探討但在事實上卻無法實現(xiàn)的宣稱。而蘇俄其實亦早已實行了個人獨裁——“列寧與尼古拉的分別,僅在名詞與形式上”。不惟如此,在文中他甚至認為,列寧與袁世凱其實也相差無幾。質(zhì)而言之,他認為布爾什維克的理論與用心“完全違反社會主義”,而且馬克思主義“違反共產(chǎn)主義的精神”,由其法所能達到的根本不是“共產(chǎn)社會”,而是“畸形的資本主義”。②抱樸:《馬克思主義批評(1924.8.20)》,《學燈》1924 年8 月29 日,第1~2 版。
1924年9月,抱樸與各方圍繞蘇俄革命實踐以及國民革命的推進,展開了一系列的論戰(zhàn)。8月23日,抱樸的《赤俄游記》在《晨報副鐫》連載刊出后,受到了不少時人關(guān)注。8 月底,曹靖華即致信《晨報副鐫》指出所刊《赤俄游記》中對曹靖華本人講話記述有失實之處,并要求予以澄清。③曹靖華:《曹靖華君來信(1924.8.31)》,《晨報副鐫》1924 年9 月3 日,第2 版。針對曹靖華的指責,抱樸則聲稱曹靖華還說過其他狂悖之言,并指斥部分留俄之人已為政客所收買,以致未能將蘇俄狀況以實相告于國人。④抱樸:《答曹靖華君來信(1924.9.5)》,《晨報副鐫》1924 年9 月28 日,第4 版。
舊友蔣光赤得知抱樸“近來的言行和主張”后,即公開致信抱樸。在信中,蔣光赤對抱樸歸國后“一副面孔完全改換了”的行徑表示倍感詫異,并進行了相應(yīng)批評。針對蔣光赤等人對其“專以攻擊蘇俄及共產(chǎn)黨為事”的指責,⑤蔣光赤:《一封公開的信(1924.8.23)》,《覺悟》1924 年8 月28 日,第5~7 頁。抱樸則不以為然并反唇相譏。對蔣光赤認定無政府黨為“反革命黨”的定位及其認定邏輯,抱樸更是極為不滿,并進行了火藥味十足的回應(yīng)。他首先否認造謠及攻擊蘇俄的相關(guān)指責。他指出,蔣光赤所指責的“謠言”實際上均是自身親歷或者經(jīng)蘇維埃機關(guān)“正式承認過的材料”而來,根本不是“謠言”而是實情;其次,抱樸公開指責中共是投機和利用國民革命,大罵國共是蘇俄的“走狗”。⑥抱樸:《復一封公開的信(1924.9.13)》,《學燈》1924 年9 月25 日,第3 版。但在南冠看來,蔣光赤對抱樸的批評則未免有些溫情脈脈,并對舊友抱有過高且不應(yīng)有的政治期待。⑦南冠:《我對于〈一封公開的信〉之進一步的解釋(1924.9.1)》,《覺悟》1924 年9 月4 日,第5~7 頁。抱樸則認為,南冠之文無非是重復蔣光赤之舊話而已,并將南冠等共產(chǎn)黨人的回應(yīng)方式及態(tài)度,綜括為“違背事實的謾罵”“視而不答的回避”和“人身威脅的恐嚇”視之,且對之極為不滿與不屑。
針對蔣光赤及南冠稱其認不清“勞動者”的指責,抱樸反駁道:“常自稱是無產(chǎn)階級的真正代表”的布爾什維克武斷判定各黨派性質(zhì),自行壟斷“代表”資格,并動輒以之指責別人之舉,不僅荒唐至極,且是一種有意為之的政治報復。抱樸雖承認無政府主義者是“國民革命”的反革命黨,但卻否認其是“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反革命黨”。在抱樸看來,無政府黨與共產(chǎn)黨既不是“無產(chǎn)階級”,也不是“無產(chǎn)階級的代表”,只不過是一種黨派而已。之后,針對南冠聲稱“用相當?shù)氖侄蝸韺Ω丁钡谋響B(tài),抱樸亦表示將不畏艱險繼續(xù)努力揭破蘇俄布黨“黑幕”,同時指責南冠實“為金盧布所迷”,并做了“軍閥政客的走狗”。①抱樸:《公開信引起的問題(1924.9.15)》,《學燈》1924 年9 月26 日,第2~3 版。
蔣光赤看到抱樸的回信后,則是“真正大失望”,并以《抱樸與反革命》為題在《覺悟》上進行了最后的回應(yīng),直斥抱樸為“反革命”。在蔣光赤看來,蘇俄政府統(tǒng)治下缺點未能盡免恰是客觀經(jīng)濟條件不允許所致,新經(jīng)濟政策也不過是“達到共產(chǎn)主義的一個步驟”,并不是最終選擇;至于抱樸所稱布爾什維克是“反革命黨”之論,蔣光赤則以事實進行有力的駁斥;對國共合作推進國民革命的內(nèi)在邏輯,蔣光赤對之更是進行了透徹而詳盡的剖析。他指出,中國現(xiàn)在最需要就是“國民革命”。共產(chǎn)黨加入國民黨推進國民革命,一方面固然有使其早日成功,以“脫離國際帝國主義的剝削”并開辟新的發(fā)展道路的策略考慮,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國民革命本身即含有全民性。緣此,反對“國民革命”的無政府黨人即有意或無意地充當了“國際帝國主義的走狗”及“蠻橫軍閥的奴才”。②蔣光赤:《抱樸與反革命(1924.9.25)》,《覺悟》1924 年9 月27 日,第5~7 頁。
針對抱樸的前述言論,國共諸人紛紛進行回擊。沈澤民見閱抱樸答復蔣光赤的信后,即發(fā)出了“簡直不能使我們相信他尚有判斷力存在”的感嘆,直斥抱樸是一個不明事理的“仇對無產(chǎn)階級的帝國主義者走狗”③澤民:《可憐的無政府主義者》,《評論之評論》第28 期,1924 年9 月28 日。;施存統(tǒng)亦對自稱“革命”的抱樸視廣東商團為“革命黨”的行為大感詫異,并撰文對抱樸進行了應(yīng)有的駁斥和批評④存統(tǒng):《抱樸口中的革命黨》,《評論之評論》第28 期,1924 年9 月28 日。;楊顯之稍后也對抱樸的“反常言論”予以了有力批判,并公開揭露了商團的諸種殘忍暴行,認為抱樸事實上無異于“帝國主義的走狗”與“生番(注:商團)的蠻徒”。⑤楊顯之:《敢質(zhì)抱樸先生(1924.10.14)》,《覺悟》1924 年10 月25 日,第7 頁。
面對諸人的嚴厲批評,抱樸卻固執(zhí)己見,毫不動容,并就上述文章中涉及的無政府主義與馬克思主義、赤色的帝國主義與英美的帝國主義、孫文政府與廣東商團等問題,進行了逐一回復。抱樸認為,無政府主義者對于資產(chǎn)階級商團與封建性的軍閥式孫文政府均應(yīng)積極反對。孫文政府與商團發(fā)生的沖突不過是“軍閥與資產(chǎn)階級間的斗爭”而已。高唱“國民革命”的國民黨,實際上更是有“軍閥的趨勢”。因而,抱樸認為對雙方的無信、殘忍與暴行應(yīng)“同樣的反對”;對國共致力舉行的“國民革命”,抱樸則認為其決不是無產(chǎn)階級與資產(chǎn)階級的“聯(lián)合革命”,只能是資產(chǎn)階級利用無產(chǎn)階級以推倒封建制度的“階級革命”。因此,宣稱打倒帝國主義與推翻軍閥的國共兩黨,在反對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同時,卻又不實行無政府主義者倡導的“社會革命”,在理論上實在是既不徹底又自相矛盾,令人難解。在他看來,這樣的政黨實際上并不具備革命的“資格”和“權(quán)利”——“假定你們僅想推翻軍閥,請滾到資產(chǎn)階級的隊伍去!假定你們真想打倒帝國主義,請援助無產(chǎn)階級,實行社會革命!”⑥抱樸:《國民革命與社會革命(1924.11.21)》,《學匯》第456 期,1925 年1 月12 日。對于國共黨人將其所為歸于個人際遇并定性為謠言之事,抱樸則力辯此與個人際遇無所關(guān)涉,而探尋蘇俄真相更是其赴俄初志及個人之責。
承上所論,在抱樸與國共黨人的一系列論戰(zhàn)中,首先可以看到的是雙方對“革命”的不同理解及對“革命”話語權(quán)的激烈爭奪。雙方之間動輒否認對方是革命者,相互指責對方為“誤認革命”“反革命”或者“假革命”,以及與資產(chǎn)階級妥協(xié)——“做資產(chǎn)階級走狗”或聲言對方?jīng)]有反對帝國主義“權(quán)利”與“資格(競相爭做或者自命無產(chǎn)階級的代表)”,并請對方“滾到資產(chǎn)階級的隊伍去”的論辯場景日益增多。參與各方多是想費盡心力“標定”對方是“反革命”“假革命”或者“反動”,然后方無礙地予以義正詞嚴地批判或者大開殺伐地懲戒。誠如有論者所指出的,此時的“革命”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話語魔力:“革命高于一切,甚至以革命為社會行為的唯一規(guī)范和價值評判的最高標準”。①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1920 年代中國三大政黨的黨際互動》,《歷史研究》2004 年第5 期。而對于不符合己方意愿的報道或者消息,動輒指斥為含有政治目的的“造謠中傷”,正說明雙方競爭關(guān)系或者敵對關(guān)系的生成和存在。
其次,從中也可以看到當時各方媒介政治立場的復雜性和涉事各方政治態(tài)度的動態(tài)性。正是因為如此,此前曾刊發(fā)瞿秋白、張國燾及高君宇等共產(chǎn)黨人文章,且曾拒絕刊登抱樸相關(guān)文章的研究系報紙《晨報》,以及斯時持續(xù)刊發(fā)《向?qū)е軋蟆窂V告及國民黨人吳稚暉言論的《時事新報》,也在國共人員眼中變得日益反動——“極反動的研究系的報紙”,甚至對手方的行動亦均有某種內(nèi)在的關(guān)聯(lián)(甚或“共謀”這一聯(lián)想或認識的產(chǎn)生)——“為什么無政府黨人投入研究系的懷里?為什么極反動報紙能登載無政府黨人的文章?此中莫測,實可令人尋味了?!雹谀瞎冢骸段覍τ凇匆环夤_的信〉之進一步的解釋(1924.9.1)》,《覺悟》1924 年9 月4 日,第5~7 頁。與此同時,斯時友人間禮節(jié)式的相互通信或關(guān)心,在抱樸看來也已經(jīng)蛻變?yōu)椤盁o聊的感情信”了。③抱樸:《復一封公開的信(1924.9.13)》,《學燈》1924 年9 月25 日,第3 版。這一變化,不僅表明雙方間關(guān)系的迅速淡化乃至漸為敵對,同時也說明了雙方各自的政治重心已然時移勢易。
最后,透過抱樸與國共黨人在言論場域的系列論戰(zhàn),不僅可以看到其隱秘的深層論辯邏輯,也可以從一個側(cè)面看到國共之外的知識分子對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關(guān)注與思考,以及斯時國民革命氛圍的日漸濃厚與高漲。蔣光赤本人最后的自謙和宣示——雖然沒有大出息,但無論“受了多少氣與毀謗”總會“順著革命道上走”,絕不做“反背潮流”之事④蔣光赤:《一封公開的信(1924.8.23)》,《覺悟》1924 年8 月28 日,第5~7 頁。,一方面固然說明了蔣光赤個人信仰的堅定及充溢內(nèi)心的道德優(yōu)越感,但這種“順著革命道上走”的宣稱,顯然說明“國民革命”已然被部分人士認定為是一種時代潮流,雖然這種“(國民)革命”潮流當時還遠未得到應(yīng)有的足夠認可并成為社會的主流方案,而仍處于需要極力宣傳發(fā)動的相對弱勢地位。
毋庸諱言,從雙方的論戰(zhàn)中也可以看到各自的褊狹之處。就個體的討論態(tài)度而言,雙方因自恃政治正確、理論先進、道德優(yōu)越皆不免有意氣之處;就討論的內(nèi)容而言,無政府主義者基于對革命“徹底性”的追求而生發(fā)的對蘇俄革命極左式偏執(zhí)理解和不當批評,固然暴露無遺,但是當時國內(nèi)馬克思主義者基于對救亡的渴求而對蘇俄革命的過度推崇和錯誤理解,甚至對其弊端的“視而不見”,無疑也在此一覽無余。恰如論者所言:正是由于各種有意無意的現(xiàn)實遮蔽,國內(nèi)的馬克思主義者忽視了蘇俄馬列主義的俄國文化傳統(tǒng)基礎(chǔ)、蘇俄民族身份及其國家利益訴求等諸種內(nèi)在因素,始誤將“蘇俄社會進程”當作“具有普遍意義的真理”。⑤林精華:《中國知識分子對蘇俄革命的誤讀》,《二十一世紀》2007 年10 月號。而抱樸在一些方面的表述和思考,則在某種意義上顯示出了對民族利益的堅守和蘇俄模式內(nèi)在弊端的相應(yīng)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