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添力
南宋時期詩人章甫曾寫了一首《紫蘇》的詩:“吾家大江南,生長慣卑濕。早衰坐辛勤,寒氣得相襲。每愁春夏交,兩腳難行立。貧窮醫(yī)藥少,未易辦芝術。人言常食飲,蔬茹不可忽。紫蘇品之中,功具神農(nóng)述。為湯益廣庭,調(diào)度宜同橘。結子最甘香,要待秋霜實。作腐罌粟然,加點須姜蜜。由茲頗知殊,每就畦丁乞。飄流無定居,借屋少容膝。何當廣種藝,歲晚愈吾疾?!贝笠馐钦f“我居住于江南地區(qū),此處地勢低洼,氣候潮濕。我本身稟賦不足,又年老體衰,因經(jīng)常勞作,空閑時又席地而坐導致感受寒邪,尤其一到春秋之際最為難受,甚至嚴重影響活動功能。我一貧如洗,支付不起醫(yī)藥費。《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記錄的紫蘇對我的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烹湯調(diào)藥皆可用。不妨如橘子一般廣泛種植,等成熟之后就可以治好我的病”??梢?,紫蘇在宋代已經(jīng)作為藥食同源的典型代表。
紫蘇,通常指紫蘇葉,其氣清香,味微辛,性溫,歸肺、脾經(jīng),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解毒安胎之效,常用于治療風寒感冒、咳嗽、妊娠嘔吐、魚蟹中毒等。紫蘇不僅葉子可以入藥入食,其根莖、成熟的果實亦可用。紫蘇梗具有寬胸利膈、理氣安胎等功效,多用于胃脘痞滿、胸脅脹痛及胎動不安等。紫蘇子具有降氣消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等功效,多用于咳嗽氣喘、便秘等。
驗方
下面介紹幾款既能治病又可保健的紫蘇驗方,以供選用。
治風寒感冒 紫蘇葉10克,荊芥6克,蔥白6克,生姜10克,紅糖20克。水煎服。適合風寒表證,癥見畏寒無汗、頭身疼痛、鼻塞流涕者。
治胃脘痞悶、呃逆不止 紫蘇葉15克,藿香10克,生姜10克,綠茶6克。水煎服。適合過食肥甘厚味導致納呆食少、食欲不振、口臭難聞或打嗝不止者。
治咳嗽氣喘 紫蘇子12克,萊菔子9克,枇杷葉9克。水煎服。適合治療咳嗽氣急喘促或痰壅氣逆之咳喘,如支氣管炎或慢性支氣管炎伴肺氣腫者。
治大便秘結 紫蘇子15克,火麻仁12克,綠茶6克。水煎服。適合胃腸積熱導致津液虧損之熱結便秘,伴面赤身熱、小便色黃、鼻干口干者。
治魚蟹中毒 紫蘇葉12克,生姜9克,陳醋6克。水煎代茶飲。
需要注意的是,紫蘇氣味芳香,不宜久煎,尤其治外感疾病時應后下。本品辛溫,易耗傷陰血,故外感熱病、溫病、陰虛火旺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