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宇
窗外,陽光明媚,先是迎春,后是玉蘭,然后風渡杏花開,梨花也不怠慢,恣意怒放,漸次絢爛。藤蘿依墻而生,巴掌大的樹葉開滿樹干,綠意滔滔而來,春意漸深。
從書柜里順手拿起一本書,剛好看到三個字:懶畫眉。
“懶畫眉”這三個字,不單單指女人相思、慵懶的狀態(tài),春天里,每個人心中都有點散漫、躁動,靜不下心,安不下神,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昏昏欲睡。
明代散曲作家沈仕有一首小令叫《懶畫眉·春閨即事》:“東風吹粉釀梨花,幾日相思悶轉加。偶聞人語隔窗紗,不覺猛地渾身乍,卻原來是架上鸚哥不是他?!?/p>
這首小令對舊時女子閨中思春做了很生動的描述,花都開了,風都綠了,卻不見心中想念的那個人兒來,正不知如何是好,猛聽得窗外有人低聲說話,以為是心中的那個“他”,一顆小心臟“撲騰撲騰”亂跳,慌亂不堪,卻原來是架上鸚哥瞎學舌。
這首小令俏皮、可愛、生動,想念得抓心撓肝,卻無計可施,既沒有電話可打,也沒有QQ可聊,更沒有微信可聯(lián)絡。當然,即便是有這些通信工具,也不見得會主動給那個人發(fā)信息,這是一種姿態(tài),戀愛中人那種微妙的心態(tài),端著,才有范兒。
懶畫眉,怎生一個“慵懶”了得。捧著書,沒心思看。彈著琴,忘了音符。烹茶,灼了手。煮茗,燙了唇。趿拉著白緞的軟底鞋,對著素白的墻,一腔的心事,都付與東風。東風不解風情,怎生知道,人家是想念一個人兒。
都說女為悅己者容,可見不到心中喜歡的那個人,穿什么樣的衣服,戴什么樣的飾品,有無妝容,有什么關系?這句話是說女人愛上時的那份心情。其實女也可以為自己容,為自己活,給自己一份好心情。
“懶畫眉”這三個字,一個字一個字讀出來,有幾分纏綿,有幾分美好,也有幾分索然,帶著一股淡淡愁怨、慵懶、頹敗,像瓶子里生的花兒,水兒淺了,花瓣軟了,沒有凋謝,卻是蔫了,看上去有一種說不出的心疼和憐惜,有一種說不出的慘淡和閑散,妝容不整,長發(fā)散亂,熏一爐香,泡一杯茶,衣衫款款,鞋兒偏歪,無心做事,有心等人,人卻不來。輕顰,淺笑,蹙眉,對著鏡子如此這般。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花兒開了無人賞,斷井頹垣哪里是知音?終難抵,幾分惆悵,幾分蕭索。
走在街上,車水馬龍,高樓林立,行人匆匆。裹挾在人流里,想起過往流逝的歲月,想起這春天,留不住,也回不去,心中的某一個角落瞬間坍塌,一潰千里。
選自《莫愁·智慧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