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欽正
重視學習、善于思考、敢于實踐,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黨員干部特別是青年干部健康成長、強化本領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干部寄予厚望,多次指出,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客;要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要在細照篤行中不斷修煉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青年干部不缺學歷、不缺想法,缺的是閱歷、是辦法,把理論轉化為實踐、把知識轉化為措施,是成長成才的必修課,唯一的捷徑就是常到急事中鍛煉、難事中歷練,只有多當幾次熱鍋上的螞蟻、多接幾回燙手的山芋,才能真正將學歷變成能力、想法變?yōu)檗k法。
學習重在“蓄力”,學足則力滿。學習是長期的積累,終生的課題。眼下,青年干部的學歷早已經(jīng)不是問題,學士、碩士、博士比比皆是,可若自認學歷高就怠慢學習、放松學習,則必將因時代的發(fā)展、知識的更迭而被時代所淘汰。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習既要知入,更要知出。知入就是要讀懂吃透,掌握知識的核心要義,把握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知出就是要將學到的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終實現(xiàn)靈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青年干部多是從家門到校門再到機關門的“三門”干部,除了堅持“從書本中拿本領”以外,更要主動從“案頭”走向“田頭”,將學到的知識在實踐的“大熔爐”中鍛造,通過不斷地探索、運用、思考、總結、調整,最終將理論知識升華為解決問題的具體舉措。
思考重在“破題”,常思則出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識是死的,但人是活的,要做到靈活運用、靶向施策,理性分析、深入思考是關鍵。青年干部應把深思熟慮當作常態(tài)、形成習慣,一要思考知識本質,掌握其中的核心要義,把握什么時候用什么理論,哪種困境用哪種方法,發(fā)揮知識最大作用;二要思考大局大勢,既“上接天線”了解國之大計、省之大事,又“下接地氣”清楚基層群眾的所憂所盼,做好結合文章,抓住重點關鍵,確保有的放矢;三要思考改革創(chuàng)新,青年干部思維活躍、創(chuàng)新意識強烈,應結合實際,勇于跳出定勢思維、守舊思想,法無禁止皆可為,應本著“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一切”的理念,嘗試著用新辦法解決沉疴頑疾、用新思路破解新問題。
實踐重在“克難”,篤行則功成。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指出,“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鼻嗄旮刹坑屑で?、有干勁,絕大多數(shù)都想著趁年輕多干事、干成事,但也要看到現(xiàn)在部分青年干部“雷聲大、雨點小”,坐機關久、下基層少,答應得多、落實得少,讓政策執(zhí)行打了折扣。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倘若在年輕時不能保持百分之百的專注,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履行好自己的職責職能,便只會成為人生的莫大遺憾。行則將至,做則必成。青年干部當走出工作的“舒適區(qū)”,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實事、下實功、求實效上,在產(chǎn)業(yè)發(fā)展、城鄉(xiāng)建設、民生改善、鄉(xiāng)村振興等主戰(zhàn)場沖鋒在前、實干力行,用勤勞的雙手將美好藍圖變?yōu)楝F(xiàn)實,把國家發(fā)展、民族復興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今天,在新的長征路上,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堅持學思踐悟、知行合一,不斷在學習、思考、力行的過程中提升自己,在基層一線、發(fā)展前沿、矛盾中心錘煉自己,廣大青年干部定能迎來人生出彩的高光時刻,成為堪當民族復興的棟梁之才。
(作者單位:中共三臺縣委組織部)